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22)
2023(11410)
2022(9891)
2021(9353)
2020(7721)
2019(18163)
2018(18110)
2017(34554)
2016(19086)
2015(21484)
2014(21786)
2013(21397)
2012(19413)
2011(17479)
2010(17344)
2009(15726)
2008(15238)
2007(13360)
2006(11743)
2005(9651)
作者
(55180)
(45573)
(45276)
(43299)
(28999)
(22021)
(20598)
(18136)
(17462)
(16271)
(15859)
(15293)
(14544)
(14189)
(14156)
(13790)
(13723)
(13465)
(13099)
(12776)
(11393)
(11098)
(11004)
(10373)
(10202)
(10159)
(10146)
(9993)
(9275)
(9034)
学科
(75269)
经济(75194)
管理(54275)
(47321)
(39448)
企业(39448)
方法(34619)
数学(29844)
数学方法(29466)
中国(21870)
(20032)
地方(18952)
(17842)
业经(16648)
(16418)
环境(15751)
(13575)
农业(13440)
理论(13235)
(11555)
技术(11421)
(11145)
贸易(11139)
(11090)
教育(10807)
(10721)
(10294)
财务(10223)
(10220)
财务管理(10204)
机构
大学(265283)
学院(264058)
管理(107843)
(97597)
经济(95061)
理学(93592)
理学院(92506)
管理学(90849)
管理学院(90396)
研究(88187)
中国(62822)
科学(58324)
(58195)
(43785)
(42635)
(41822)
业大(41770)
研究所(40336)
中心(39839)
(38018)
(37042)
北京(36826)
师范(36750)
财经(34620)
(33285)
农业(32472)
(31498)
(31469)
师范大学(29842)
技术(28825)
基金
项目(189574)
科学(148037)
研究(138325)
基金(134954)
(117684)
国家(116706)
科学基金(100218)
社会(84796)
社会科(80168)
社会科学(80143)
(75194)
基金项目(73234)
自然(66373)
自然科(64724)
自然科学(64708)
自然科学基金(63486)
(63338)
教育(63108)
编号(57144)
资助(54836)
成果(45572)
重点(42319)
(40595)
(40326)
课题(39708)
(38712)
科研(36074)
创新(36058)
大学(34663)
项目编号(34430)
期刊
(106208)
经济(106208)
研究(75410)
中国(49232)
学报(42443)
科学(39446)
管理(37208)
(37070)
教育(32788)
大学(31720)
(30175)
学学(29456)
农业(26478)
技术(23910)
业经(18104)
(17320)
金融(17320)
图书(17033)
经济研究(15317)
财经(15264)
问题(15162)
资源(14265)
科技(14120)
(13452)
理论(13047)
(12865)
技术经济(12640)
现代(12325)
实践(12290)
(12290)
共检索到375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尚晓  何秉宇  
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确定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城市生态指数、城市协调度指数和生态城市综合指数测算了乌鲁木齐市当前的生态化水平、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和生态城市建设程度,从而对乌鲁木齐市未来跨越式发展下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玲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了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得到实现,城市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旅游生态文明的建设成为城市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城市旅游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是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评价和实施的依据。构建了旅游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城市旅游生态文明系统的综合评估,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城市旅游发展实际中,为城市旅游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久文  肖春梅  
城市功能定位对于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是城市发展的方向标和动力源。进入新世纪以来,乌鲁木齐市依据其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地位和优势,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城的奋斗目标,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功能定位,即建设"亚心之都、国际都市、商旅名城、宜居城市"。本文应用城市功能定位的相关理论,在对乌鲁木齐的现实城市功能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乌鲁木齐城市发展现状与城市功能定位之间的差距,提出建设宜居城市是实现城市功能定位的重要突破口,并且提出了一些实现城市功能定位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海热提·涂尔逊  叶文虎  蒙雪琰  倪天麒  艾力西尔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支持系统和主要问题 ,提出了新世纪乌鲁木齐可持续城市发展战略及其目标、方针与重点 ,指出了乌鲁木齐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战略模式。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韩芳  畅通  
乌鲁木齐市的城市用地扩展有着时间上的快慢交替和空间上的“T”型轴向式扩张的特点,可根据影响城市用地扩展的主导因子的不同,将不同历史时期乌鲁木齐市城市用地的扩展类型划分为交通指引型、工业投资拉动型、产业政策导向型、整体实力拉动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付万年  蒲春玲  刘金芝  田恬  
【目的】本文分析了乌鲁木齐市近15年影响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的因素,更细致地描述生态安全等级。【方法】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域,构建了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3组18项),运用熵权理论对各指标进行赋值,再通过物元模型对乌鲁木齐市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进行量化分析。【结果】2005-2020年,乌鲁木齐市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有所提升。物元分析单项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制约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依次为人均耕地面积、耕地与农用地比例、耕地与建设用地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GDP增长率、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率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根据2020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的预测,乌鲁木齐市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所重视程度加强,安全等级上升明显。【结论】2005、2010、2015、2020年乌鲁木齐市的耕地占补平衡生态情况分别为安全、安全、安全和较安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志有  徐馨怡  李慧  王生霞  
西部干旱绿洲区是典型生态脆弱区,土地生态风险反映区域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之间关系,揭示绿洲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生态环境演变关系,有利于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绿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整理分析2006—2015年土地、社会经济数据,从四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分析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市绿洲土地生态风险变化规律,揭示2016—2025年土地生态风险警情;研究结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绿洲土地生态风险预警随之提升;最后提出相应土地生态风险管控机制:(1)统筹城乡发展,合理确定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萍  范文涛  李园园  
该文利用乌鲁木齐市2002年Quick Bird遥感数据,采用eCognition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技术提取城市绿地信息,应用景观斑块谱分析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景观的数量构成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乌鲁木齐市建成区绿地斑块面积3 612 hm2,斑块数量47 280块.②在城市绿地构成中,新市区绿地斑块面积最大、斑块数量最多,水磨沟区绿地斑块面积相对最小、斑块数量最少.③在绿化覆盖率上,新市区接近建成区平均水平,水磨沟区和天山区超过建成区平均水平,沙依巴克区低于建成区平均水平,各城区距国家园林城市35%的标准都有一定差距.④在各种绿地类型中,附属绿地占绝对优势,其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和伟康  苏向辉  马瑛  李松  王保力  刘金金  
[目的]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以乌鲁木齐市产业结构演替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为出发点,定量测度两个系统在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的耦合过程及特征。[方法]选取1996年、2002年、2008年和2014年4个年份作为研究时点,以Matlab和SPSS统计分析结果为基础,构建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形态耦合评价模型及空间响应模型,针对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和空间响应指数进行探究。[结果](1)在乌鲁木齐市城市发展进程中,产业结构对城市空间形态存在明显作用关系。(2)产业结构演替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耦合协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正平  王志强  
在我国一些城市的供热过程中,由于不同供热公司实行分段经营管理,供热公司之间难以协调一致,导致热价不能反映热力成本。本文按照面积计价和耗热量计价两种方式分别提出热源热价、一次网热价、换热站热价、二次网热价的确定方法,并以乌鲁木齐区域燃煤集中供热分段热价计算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国内分类分段供热价格形成机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志强  
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分析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乌鲁木齐城市设计的现状;结合国内和国际城市设计理论方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提出应树立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在传承城市的人文精神、让城市与自然相生相融的新理念;试图通过建立城市设计体系,突出政府的责任性、优化多元融凝的空间组织、保持建筑实用性和形态美的统一、并重建设和修补等途径,满足未来城市高品质、有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陶江  陆玉麒  王昌燕  
文章以乌鲁木齐建成区为研究区域,使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乌鲁木齐城市用地的空间转换过程进行了定量与定位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城市用地发展仍以外延式扩张为主;②城北主要以非城市土地转入城市用地为主,而南部城市中心区的内部用地转换较为明显,并且近期有逐渐加强的趋势;③城市内部用地转换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规律;④地租等市场因素促使城市用地不断向经济效率更高的格局转换,而政府则通过城市规划与土地政策来协调土地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社会与经济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志强  
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分析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乌鲁木齐城市设计的现状;结合国内和国际城市设计理论方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提出应树立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在传承城市的人文精神、让城市与自然相生相融的新理念;试图通过建立城市设计体系,突出政府的责任性、优化多元融凝的空间组织、保持建筑实用性和形态美的统一、并重建设和修补等途径,满足未来城市高品质、有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冲  郑源  朱大胜  刘友英  李果  
为了评估乌鲁木齐的风能资源,分析了风速概率分布、风能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等模型。利用威布尔分布分析了该地区典型气象年不同月份的平均风速、标准偏差、尺度参数、形状参数、最频繁风速、最优风速、不同月份的风速和年平均风速概率分布及累积概率分布、不同月份的风能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地区典型气象年不同月份的平均风速、标准偏差、尺度参数、最频繁风速和最优风速的最大值都发生在11月份,最小值都发生在6月份;不同月份的风速概率分布和累积概率分布都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不同月份的风能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变化曲线相似,其中11月份的风能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最大,其值分别为147.87 W/m2和1295....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苏运友  夏咏  
本文在归纳自由贸易园区典型功能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熵分析法对乌鲁木齐经济园区的外贸功能进行评价,发现出口加工和物流集散对乌鲁木齐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国际金融和边境贸易作用一般,外商投资和国际旅游作用不显著。乌鲁木齐园区外贸功能的提升需分阶段进行:先构筑以出口加工和物流集散为主导功能的外贸园区框架;随着功能的提升,再增设国际金融合作区和边境贸易区;待条件成熟,兴建自由投资区、国际生态旅游区和国际购物商城,并促进乌鲁木齐各经济功能区的联动发展,以全面提升其外贸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