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4)
- 2023(7168)
- 2022(6056)
- 2021(5613)
- 2020(4885)
- 2019(10997)
- 2018(11332)
- 2017(20694)
- 2016(11853)
- 2015(12905)
- 2014(12868)
- 2013(12186)
- 2012(11246)
- 2011(10243)
- 2010(10384)
- 2009(9997)
- 2008(9946)
- 2007(8970)
- 2006(8166)
- 2005(7615)
- 学科
- 济(38251)
- 经济(38174)
- 管理(36526)
- 业(32057)
- 企(27506)
- 企业(27506)
- 制(16491)
- 财(15111)
- 农(13009)
- 方法(12551)
- 体(11811)
- 中国(11477)
- 业经(10769)
- 数学(10513)
- 数学方法(10331)
- 体制(10057)
- 学(9340)
- 务(8787)
- 财务(8765)
- 财务管理(8744)
- 银(8474)
- 银行(8455)
- 企业财务(8339)
- 地方(8290)
- 农业(8185)
- 行(8095)
- 融(8023)
- 金融(8020)
- 税(7098)
- 度(6874)
- 机构
- 大学(156355)
- 学院(155895)
- 济(62760)
- 经济(61336)
- 研究(57695)
- 管理(57051)
- 理学(47535)
- 理学院(46989)
- 管理学(46231)
- 管理学院(45925)
- 中国(45015)
- 财(34367)
- 科学(34245)
- 京(34238)
- 所(29718)
- 农(28234)
- 研究所(26460)
- 中心(26225)
- 江(25883)
- 财经(25103)
- 业大(24375)
- 经(22598)
- 北京(22478)
- 院(22012)
- 省(21364)
- 农业(21097)
- 范(20848)
- 师范(20637)
- 州(20302)
- 经济学(18795)
- 基金
- 项目(102542)
- 科学(80198)
- 研究(76884)
- 基金(73079)
- 家(64842)
- 国家(64269)
- 科学基金(53733)
- 社会(48011)
- 社会科(45329)
- 社会科学(45318)
- 省(40677)
- 基金项目(38426)
- 教育(35473)
- 划(34444)
- 自然(33974)
- 自然科(33063)
- 自然科学(33050)
- 自然科学基金(32461)
- 编号(31045)
- 资助(29262)
- 成果(26666)
- 制(25092)
- 重点(24016)
- 部(23005)
- 课题(22951)
- 发(22066)
- 创(21082)
- 性(20550)
- 创新(19874)
- 国家社会(19700)
共检索到256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伊春市政府国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 许兆君 柏晓东
介绍了乌马河林业局的试点情况和经验做法。乌马河林业局在改革中把握四个方面:立足大局,掌握主动性;破解难题,把握关节点;加强服务,狠抓工作落实;扩大成果,增加职工收入。在下一步改革中需要解决产权落实和保障、营造林机制、资源保护管理、林改资金管理、产业发展和科教兴林问题。建议尽快制定配套文件,尽快完善营造林技术规程和营造林机制,抓紧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由政府组织开展大规模科技成果推广工作。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 新问题 建议 乌马河林业局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显义
伊春市乌马河林业局作为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第一块试验田,通过一年的实践,全局第一批试点的15659.5hm~2林地成功流转了13436.6hm~2,占区划面积的85.8%,参与承包的职工为974户,改革的综合效益已经初步显现。鉴于林业改革的复杂性,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把握关键环节。要强化组织领导、规范运作程序、坚持生态优先、保障参与主体权益、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强化监督工作,保证改革积极稳妥向前推进。
关键词:
乌马河林业局 改革 综合效益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许兆君
从林业价值分类经营理论入手,分析了林业价值属性及其与林业产权制度的互动与协调关系,认为建立私有产权结构更有利于提高经济价值经营者的积极性和经济效益的实现水平;生态价值的产权结构适合以公有产权形式运作。提出国有林权制度的目标模式:构建明晰化的林业产权、排他性的林业产权、可交易的产权。
关键词:
林业价值 林权制度改革 理论 模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文烂
从农户林木产品销售收入变动角度,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林业收入的影响。对福建省10县(区)2006年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并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增加农民的林业收入进而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命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农民获得产权明晰的林地或林木资源,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林木资产销售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产权明晰对农民经营林业的劳动与资本等要素投入产生的激励也不显著。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民 林业收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晓杰 明丽
林权制度改革是林业发展的关键,林业要素市场的建立使林权可交易性能够得以实现。对林权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和完善林业的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建立林业要素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的发展。
关键词:
林权制度 森林资源配置 要素市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丁昀 耿玉德
分析了吉林省白河林业局的改革背景、主要做法和效果。结果表明:改革使企业综合效益增强,协同效应增长。针对目前还存在的产权设置、约束机制不合理等问题,讨论了进一步完善改革的思路。主要观点:企业改革不应强调“三大效益共进”,而应以经济效益为主;适当扶持净资产少、效益不佳的企业。
关键词:
森工企业 改制 白河林业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珉 刘国顺 石大庆
在对河南省漯河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作者从拥护意愿、参与意愿及收入意愿三个角度出发,进行描述性比较分析和交叉列联表定量研究,得出集体林权改革是有广泛民意基础的,但是不同利益主体可能会采取不同实施行为,林权改革要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因林制宜、因事制宜。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户 意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贺东航 朱冬亮
通过"中国林改百村跟踪观察项目"的调研监测,考察了主体阶段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及配套改革的实施绩效。截止2014年6月,87.28%林地确权到户,均山到户率67.4%;有83%受访林农认为林改"分山到户"的方式最好,同时有约60%受访林农认为"林地应该搞规模经营,单个农户不利于林地经营"。林地流转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16.5%,农户的流转意愿偏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组织化低,入社户数占样本村总户数17.2%;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出现"真空"地带。建议:制定"十三五"阶段深化集体林改战略规划;加大对林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扶持力度;建立全国统一规范联网的集体林权登记制度、现代林业经营制度、健康有序的林...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胜 蔡志坚 谢煜 廖浪涛
以福建省南平市的林业站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原有的管理职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林业站在现阶段不仅要为林业生产、林权流转提供服务,还应按照"民办、民管、民监督、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建立以专业化、区域化为主要特征的林业行业协会。
关键词:
林权制度 林业站 功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金龙 张译文 梁茗 韦昕辰
林业作为环境与发展的纽带,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覆盖了政治承诺、国家发展规划、缓解贫困等复杂政策问题,林业政策也越来越成为一项公共政策。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林业政策制定过程日益重视部门间的协调与相关利益主体的合作。本文阐述了林业政策协调和合作的内涵,综合Scharpf的负向协调和正向协调理论,以及Metcalfe对部门间政策协调等级的划分来构建分析框架,将林业政策协调分为"自主决策、信息通报、意见咨询、避免冲突、达成共识、上级裁决、设置红线、明确优先目标、整体战略"九级,并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例,评估我国林业政策协调和合作的水平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发现在中央层面,林业部门已经认识到了林业政策协调...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奉钦亮
以广西林业生态安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方法,从林业基础资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林业资源发展潜力、林业生态投资、森林主要灾害等五个层面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的广西林业生态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广西林业生态安全水平有所提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广西林业生态安全水平的提升。为继续提升广西林业生态安全水平,文章还从林地破碎程度加剧、经营者利益诉求有待增强、挖掘林业资源发展潜力、控制森林主要灾害等方面提出讨论。
关键词:
广西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业生态安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志达 张平 韩华
实施天保工程前,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局面临资源危机与经济危困,职工月工资仅180~220元。天保工程实施后,经过一系列改革,目前清河林业局已成为全省森工系统所属40个林业局中经济状况最好的林业局。其具体改革措施:创新森林保护发展机制,采集林副资源实行有偿利用;创新林区产业发展机制,构建新型的产权结构和运行机制;创新人事用工和劳动就业市场化机制,全面实行养老保险政策;创新林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实行林区区域管理,内部政企分开;创新林区小城镇建设机制,提升小城镇的综合功能。清河经验留给我们深层次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
林区经济 清河林业局 改革 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炳坤 叶兴庆
分析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因。指出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落实“四权”(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实现“三还”(还山于民、还树民、还利于民)。坚持五项原则,即先行试点、逐步推广;以民为主、体现民意;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兼顾各方、合理分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其改革的具体做法:一是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确保收益;二是进行林权登记,发(换)林权证;三是完善流转机制,规范流转行为;四是完善配套措施,促进产业发展。实践证明,通过三年改革,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加快了造林步伐,促进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增加了农民和集体的收入,推动林业基层组织职能转变,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慧敏 王爱民
通过对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及进程的研究,分别从农户经营林业、林业经济增长和林业生态建设三方面分析并评价了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结果表明清晰的私有林业产权制度,对林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在改革中仍然存在配套措施不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有待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
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 林业发展 成效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常玲 谷建才 张建华 孙淑娟 顾巍巍
重点论述了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重点和目标,以及改革的实质、思路、主要内容。指出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群众造林绿化积极性明显提高,社会资金开始向林业聚集,农民从林业中得到了更多实惠等,但依然存在思想不解放、确权发证工作困难、林权抵押贷款工作落实困难等突出问题。认为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依法确权发证,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坚持政府协调,推动财政、保险等部门对林业的协作支持;加快配套政策的研究与改革。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 河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