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0)
- 2023(11899)
- 2022(10220)
- 2021(9117)
- 2020(8000)
- 2019(18109)
- 2018(17423)
- 2017(33698)
- 2016(18586)
- 2015(20766)
- 2014(20457)
- 2013(20265)
- 2012(18957)
- 2011(17172)
- 2010(17200)
- 2009(16098)
- 2008(16085)
- 2007(14661)
- 2006(12586)
- 2005(10867)
- 学科
- 济(79279)
- 经济(79186)
- 业(51864)
- 管理(51344)
- 方法(42020)
- 企(41429)
- 企业(41429)
- 数学(37059)
- 数学方法(36782)
- 农(21162)
- 财(20563)
- 中国(18367)
- 学(17733)
- 贸(16252)
- 贸易(16251)
- 业经(16070)
- 易(15776)
- 农业(14576)
- 地方(14041)
- 务(13131)
- 财务(13117)
- 财务管理(13082)
- 企业财务(12460)
- 制(12415)
- 环境(11524)
- 技术(11295)
- 理论(11177)
- 融(11105)
- 金融(11103)
- 银(10764)
- 机构
- 大学(277516)
- 学院(275682)
- 济(111612)
- 经济(109515)
- 管理(105424)
- 研究(93480)
- 理学(92275)
- 理学院(91190)
- 管理学(89648)
- 管理学院(89144)
- 中国(67825)
- 科学(61458)
- 京(57740)
- 农(56355)
- 财(49736)
- 所(48774)
- 业大(48165)
- 研究所(45075)
- 农业(44914)
- 中心(43002)
- 财经(41098)
- 江(40269)
- 经(37517)
- 北京(36039)
- 范(35796)
- 师范(35275)
- 经济学(34901)
- 院(33581)
- 经济学院(32060)
- 州(31596)
- 基金
- 项目(192487)
- 科学(150340)
- 基金(141431)
- 研究(130805)
- 家(128046)
- 国家(126703)
- 科学基金(106397)
- 社会(84336)
- 社会科(80112)
- 社会科学(80082)
- 基金项目(75955)
- 省(75396)
- 自然(71894)
- 自然科(70220)
- 自然科学(70193)
- 自然科学基金(69018)
- 划(64084)
- 教育(60255)
- 资助(58326)
- 编号(49766)
- 重点(43879)
- 部(42324)
- 发(41285)
- 创(39760)
- 成果(38898)
- 科研(38532)
- 计划(37793)
- 创新(37184)
- 教育部(35730)
- 国家社会(35509)
- 期刊
- 济(114338)
- 经济(114338)
- 研究(71389)
- 学报(54348)
- 农(49073)
- 科学(46877)
- 中国(45076)
- 大学(39735)
- 学学(38119)
- 财(37962)
- 管理(33938)
- 农业(32961)
- 教育(21691)
- 融(21303)
- 金融(21303)
- 财经(20499)
- 技术(19999)
- 业经(19955)
- 经济研究(18901)
- 业(18309)
- 经(17534)
- 问题(16190)
- 版(15182)
- 业大(14156)
- 科技(13809)
- 商业(13457)
- 技术经济(13417)
- 贸(13311)
- 林业(13076)
- 统计(12697)
共检索到384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颖瑜 陈秋华 修新田 王慧
从游客需求角度出发,以山西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案例研究地,主要运用参数检验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游客拥挤感知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男性游客的拥挤感知较高;不同学历的游客的拥挤感知存在差异,总体上学历对拥挤感知具有反向影响;山西省内游客相对外来游客对拥挤感知更强;游客游览时间长短也会影响拥挤感知程度;不良行为敏感者对拥挤的感知越强烈;自然环境对拥挤感知存在缓冲作用;设施数量条件越少,拥挤感知越强。因此,为景区管理提出设施数量应与游客数量形成有机匹配、继续保护维持良好的自然环境等建议。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拥挤感知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颖瑜 陈秋华 修新田 王慧
从游客需求角度出发,以山西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案例研究地,主要运用参数检验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游客拥挤感知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男性游客的拥挤感知较高;不同学历的游客的拥挤感知存在差异,总体上学历对拥挤感知具有反向影响;山西省内游客相对外来游客对拥挤感知更强;游客游览时间长短也会影响拥挤感知程度;不良行为敏感者对拥挤的感知越强烈;自然环境对拥挤感知存在缓冲作用;设施数量条件越少,拥挤感知越强。因此,为景区管理提出设施数量应与游客数量形成有机匹配、继续保护维持良好的自然环境等建议。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拥挤感知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巧玲 薛发彪 陈钦
研究森林公园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创新性地建立了游客重游意愿的三维度(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因素影响模型,以福建省莆田市九龙谷国家森林公园现场游客的随机抽样数据为基础,同时采用多元有序和无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森林公园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认为游憩价值一般的游客的重游意愿是认为游憩价值非常高的游客的0.175倍;认为森林公园的资源状态很好的游客的重游意愿是认为森林公园的资源状态一般的游客的重游意愿的2.907倍,具有创新性;认为比较拥挤、一般拥挤的游客的重游意愿分别是认为不拥挤的游客的0.282倍、0.166倍;旅游满意度为一般、满意的游客的重游意愿分别是旅游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的游客的0.029倍、0.074倍等。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交通时间为1小时以内、2~3小时的游客重游意愿由愿意提升至非常愿意的可能性分别是交通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游客的4.894倍、4.311倍;参观特色景观数为1~2处及3~4处的游客的重游意愿由愿意降低为无所谓的可能性分别是参观特色景观数为5处以上的游客的26.499倍、12.437倍,具有创新性。基于研究结论得出政策启示:加强森林公园资源保护;优化森林公园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旅游满意度;宣扬森林公园特色景观;降低游客旅途交通耗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姿 戴美琪
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中外游客对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形象感知,结合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中外游客网络点评的高频词、社会语义网络和情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内游客注重自然景色和自身感受而国外游客注重游憩活动,国外游客对天门山的积极情感倾向高于国内游客,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形象感知可以概括为"惊为天人"、"天门洞"和"索道"等。完善步道体系、扩大国外市场、加强服务意识、争取回头客有利于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长足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茜 杨东旭 李文明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意愿"理论,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案例地,运用SEM结构方程模型理论,分析环境知识(认知)、环境敏感性(情感)和地方依恋(态度)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环境知识能够显著正向影响环境敏感性,但并不直接影响游客亲环境行为,其中环境敏感性和地方依恋是环境知识和游客亲环境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环境敏感性、地方依恋能够显著正向影响游客亲环境行为。要突破传统的管理规制路径,培育游客自发的亲环境行为,探索通过增加游客环境知识、提高游客的环境敏感性、培育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地方依恋等旅游地游客环境行为管理创新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进辉 林开淼 彭夏岁 王淋辉 陈秋华
选取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利用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问卷和视觉评价方法研究游客等待检票、景区观光车、九曲溪竹筏3个主要旅游拥挤节点的排队拥挤感知状况,分析游客拥挤感知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基于等待时间的游客拥挤规范。结果表明:年龄、职业、来访次数、组织方式、停留时间与天气感知的游客显著影响拥挤感知程度;基于等待时间与可接受度的曲线拟合确定了检票口、观光车和竹筏的拥挤感知规范的等待时间标准分别为10.9 min、15.6 min和47.6 min。等待时间-拥挤可接受曲线可作为拥挤感知规范标准为游客排队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奎
游客环境行为对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一方面通过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实证分析,以问卷调查方式实地调研了该森林公园游客环境行为及其管理的现状,运用SPSS软件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游客不良环境行为发生的频度和公园游客管理现状存在显著相关性;另一方面结合"刺激-反应"原理以及"破窗效应"的理论研究,尝试性的构建了森林公园游客环境行为管理模型,并以此为框架提出了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环境行为管理的优化建议,如管理资源层面的突破,管理原则层面的提升等,以期为改进森林公园游客环境行为管理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游客环境行为管理 模型 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彬 雷凤瑶 虞虎 张亦弛
【目的】研究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憩动机类型及差异,为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升级转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憩动机进行实地调研,利用SPSS22.0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开展描述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均值计算、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使用AMOS21.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5个游憩动机均值表现为健康放松4.37>社会交往4.03>学习教育3.96>自我实现3.86>逃避压力3.79;不同学历游客在逃避压力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职业游客在学习教育、自我实现以及逃避压力动机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家庭年收入的游客在学习教育、社会交往及健康放松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康放松是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体验森林游憩活动的首要驱动因素,其次为社会交往、学习教育和自我实现,而逃避压力位居最后。在维护森林生态安全前提下,建议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森林康养、森林研学、森林度假、森林养老和森林体育等旅游产品。
关键词: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游憩动机 类型 差异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艳菊 吴楚材 邓金阳
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研究了具有不同游憩动机的游客对游憩利用影响的感知差异。主要研究结论为:⑴尽管管理性影响是游客感知强度最高的一类游憩影响,但是不同游憩动机的游客在管理性影响的感知上无显著差异;⑵不同游憩动机的游客在社会性影响感知上无显著差异;⑶回归自然者对资源影响的感知显著高于其他游客。
关键词:
游客 游憩动机 游憩影响 感知 森林公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钰亮 谭益民
在2011年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数据,利用SPSS17.0软件分析,得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人口学特征与行为特征,并得出游客的森林保健意识与游客的出游次数、旅游质量、旅游意愿、游客学历、旅游花费等特征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从而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窦璐
以情绪反应、满意度为中间变量,构建了游客拥挤感知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路径,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游客的物理拥挤感知通过显著地正向影响躲避情绪反应和满意度,或仅通过负向地影响满意度,间接地负向影响环境责任行为;游客的社交拥挤感知通过显著地正向影响亲近情绪反应和满意度,或仅通过正向影响满意度,间接地正向影响环境责任行为;游客的物理拥挤感知比社交拥挤感知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拥挤感知 情绪反应 满意度 环境责任行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梁 黄豪璐 潘辉 韩百川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ROST 6.0信息挖掘软件对其进行情感分布、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以及分类词频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在情感分布上总体呈现积极情绪;游客的主要动机依次是烧烤、爬山、休闲、散步、观赏、踏青等;游客最喜欢的景点和事物依次是千年榕树、樱花林、桃花林、鸟语林、龙潭等;而游客去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时间主要在周末和节假日,在季节方面游客更喜欢春季和夏季;同时部分游客反映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还存在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电瓶车收费高、人造景观过多、停车场收费不一、一定时期人太多、冬天景观单调及园内出现不文明现象问题。因此,建议开展专线公交;建立实时双向反馈平台及充分发挥宣传平台作用;加强自然景观保护;加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冬季景观营造。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游客偏好 大数据 森林公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璐 肖平 汤澍 陈玲玲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了城市森林游憩者满意度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景观资源感知""设施服务感知""功能效用感知""社会效用感知"和"情感效用感知"是影响游憩者感知价值的重要因素;(2)感知价值对游憩者满意体验的形成具有重要而积极的影响;(3)"情感效用感知"和"景观资源感知"是影响游憩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功能效用感知"和"社会效用感知"对游憩者感知价值有积极影响,而"设施服务感知"可能是游憩者满意度评价的保障性因素;(4)"途径—目的"理论和"认知—情感"理论在城市森林游憩者满意度研究中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益鹏 丛丽 钱皓月
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工作面临着栖息地割裂下的野生动物保护和国内日益高涨的旅游需求等多重挑战。基于大数据网络文本,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案例地,分析旅游者拥挤度感知影响因素及调适行为。选取大熊猫国家公园中已开展游憩活动且富有代表性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碧峰峡和王朗自然保护区3处采集网络评论文本数据,文本时间跨度为2011—2018年,共包含1 711条评论,共计132 354个字,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 6计算机分析软件和NVivo 8质性分析软件,结合内容分析法和质性主题分析法,对拥挤度感知相关文本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旅游者个体及出游特征、情景特征和人口密度是影响旅游者拥挤感知的3个重要因素,调适响应作为对拥挤状况的反馈行为,是特殊的拥挤度感知影响因素,也是评论文本的重要内容。最后,基于对大熊猫国家公园游客的深入分析,针对国家公园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拥挤问题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国家公园更好地实现野生动物保护和目的地游憩管理的双重目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建军 黄解宇 何佳瑛 王冠孝
建立了包括旅游资源环境体验、旅游活动内容体验、旅游活动服务体验和旅游基础设施体验4个维度制约层次评价指标和16个维度目标层次评价指标的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体验质量评价体系,利用调查问卷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测度了游客对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产品体验质量。结果表明:旅游者对旅游资源和设施体验的评价较高,而对于旅游服务和旅游活动质量的评价较低。因此,提出应充分营造和展现其特有的森林自然体验环境和旅游设施体验环境;设计出富有特色的森林旅游体验活动项目;着力提高森林旅游相关设施建设力度与服务水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游客体验 模糊综合评价法 管涔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市场细分——基于游憩动机的因子-聚类分析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森林公园型旅游意象对游客行为意图影响研究——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基于Tetra-class模型的游客目的地满意度属性要素分类研究——以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游客密度、拥挤感与满意度——展览馆情境下游客拥挤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要素结构特征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解说系统质量感知评价研究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声景观的游客调查评价
旅游干扰对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土壤的影响
基于SWOT分析的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陕西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全域旅游背景下免费型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研究——以陕西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