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06)
- 2023(10941)
- 2022(9706)
- 2021(9213)
- 2020(7642)
- 2019(17677)
- 2018(17451)
- 2017(33485)
- 2016(18056)
- 2015(20049)
- 2014(20007)
- 2013(19709)
- 2012(17913)
- 2011(16041)
- 2010(15797)
- 2009(14185)
- 2008(13579)
- 2007(11666)
- 2006(10116)
- 2005(8471)
- 学科
- 济(71000)
- 经济(70919)
- 管理(49619)
- 业(49152)
- 企(38733)
- 企业(38733)
- 方法(34385)
- 数学(29171)
- 数学方法(28868)
- 农(21189)
- 中国(17138)
- 地方(16620)
- 财(16495)
- 业经(16147)
- 学(15998)
- 农业(15418)
- 贸(12635)
- 贸易(12628)
- 理论(12347)
- 易(12221)
- 环境(11896)
- 和(11382)
- 技术(11209)
- 制(10464)
- 务(10268)
- 财务(10211)
- 财务管理(10197)
- 划(10011)
- 企业财务(9664)
- 教育(9280)
- 机构
- 学院(252427)
- 大学(252313)
- 管理(103891)
- 济(95577)
- 经济(93416)
- 理学(91088)
- 理学院(90060)
- 管理学(88515)
- 管理学院(88057)
- 研究(82146)
- 中国(58561)
- 科学(54002)
- 京(53107)
- 财(42214)
- 所(40354)
- 农(40309)
- 业大(39292)
- 研究所(37371)
- 中心(36960)
- 江(34884)
- 财经(34877)
- 范(34870)
- 师范(34558)
- 北京(33515)
- 经(31762)
- 农业(31442)
- 院(30469)
- 州(29090)
- 师范大学(28172)
- 经济学(27832)
- 基金
- 项目(182914)
- 科学(143673)
- 基金(132869)
- 研究(132578)
- 家(116095)
- 国家(115140)
- 科学基金(99177)
- 社会(82887)
- 社会科(78528)
- 社会科学(78510)
- 基金项目(72262)
- 省(71764)
- 自然(65785)
- 自然科(64185)
- 自然科学(64172)
- 自然科学基金(62991)
- 划(60212)
- 教育(59626)
- 资助(54187)
- 编号(54023)
- 成果(42186)
- 重点(40470)
- 部(39327)
- 发(39166)
- 创(37907)
- 课题(36416)
- 创新(35266)
- 科研(34885)
- 国家社会(33714)
- 大学(33628)
- 期刊
- 济(100289)
- 经济(100289)
- 研究(69902)
- 中国(41846)
- 学报(41234)
- 科学(38691)
- 农(36281)
- 管理(35321)
- 大学(30699)
- 财(29141)
- 学学(29060)
- 教育(26601)
- 农业(25819)
- 技术(20228)
- 业经(17778)
- 融(16789)
- 金融(16789)
- 财经(15582)
- 经济研究(15561)
- 图书(13721)
- 问题(13403)
- 科技(13185)
- 经(13178)
- 业(12862)
- 资源(12490)
- 理论(12462)
- 实践(11697)
- 践(11697)
- 版(11513)
- 技术经济(11418)
共检索到347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绍吉
[目的]乌蒙山会泽片区属于连片集中特困地区,文章分析其旅游扶贫效应,以期为其他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对于丰富和发展区域扶贫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该文采取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建立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片区游客人均消费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乌蒙山会泽片区客源人次、综合收入、游客人均消费、农民人均收入进行分析。[结果]农民人均纯收入与游客人均消费呈现高相关关系;乌蒙山会泽片区无论是旅游人次还是综合收入占曲靖市的比重不高。[结论]乌蒙山会泽片区旅游扶贫带动农民收入的经济效应呈现逐年持续增加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小海 曾亮 罗明义 肖洪磊
在分析云南乌蒙山片区所属县贫困及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问卷调查法分析了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和当地社区居民的效应。结果表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大,但其与区域GDP及三次产业关联度低,存在较严重的旅游漏损;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意愿非常高,但参与比例非常低;旅游发展具有增加收入、改善交通条件及环境卫生、扩大与外地人交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的正面效应,但是也存在房地产和物价上涨、仅有少数人受益、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等方面的负面效应。要实施旅游扶贫政府主导战略,加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整合,加快旅游产业链本地化,增强贫困人口参与能力。
关键词:
云南 乌蒙山片区 旅游扶贫 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绍吉
乡村旅游的发展给地区社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域和开发方式,为农村扶贫带来新的理念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本文从乡村旅游现实情况出来,在探讨乌蒙山会泽片区乡村旅游发展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等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转型升级 新业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绍吉
在扶贫工作中实施精准帮扶,确保扶贫资源帮扶到真正贫困户手中,这种扶贫帮扶策略对贫困地区产生强烈助推作用。本文以会泽片区贫困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贫困农户现状调研基础上,针对贫困农户发展存在识别不准、帮扶不准、管理制约、考核模糊等问题,提出推进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精准识别 精准帮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荀关玉
文章通过对云南省乌蒙山片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的调查,认为云南省乌蒙山片区各县(市、区)依托区域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初步形成了高原农业产业集群,农业经济效益迅速提高,农民收入迅速增加,贫困人口迅速减少、为实现乌蒙山片区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但同时发现云南省乌蒙山片区在产业化扶贫进程中仍然存在农业生产总值比重高、农产品特色不鲜明、竞争力不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弱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大乌蒙山片区农业产业化扶贫力度、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培育片区农产品品牌,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培育龙头企业,全面提高特色农业产业扶贫的绩效,确保2020年实现完全脱贫,形成具有片区特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等举措,以期丰富和发展扶贫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荀关玉
文章通过对云南省乌蒙山片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的调查,认为云南省乌蒙山片区各县(市、区)依托区域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初步形成了高原农业产业集群,农业经济效益迅速提高,农民收入迅速增加,贫困人口迅速减少、为实现乌蒙山片区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但同时发现云南省乌蒙山片区在产业化扶贫进程中仍然存在农业生产总值比重高、农产品特色不鲜明、竞争力不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弱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大乌蒙山片区农业产业化扶贫力度、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培育片区农产品品牌,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玉韩 侯华丽 沈悦 董延涛
中国贫困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如何统筹协调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及其他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合理有序开发矿产资源,是当前实施开发式扶贫过程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从功能区划角度出发,选择贫困程度较深、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较为突出的乌蒙山片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矿产资源开发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对矿产资源丰度、生态环境指数、交通优势度、缺水程度、工业化水平等要素进行了分县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采用判别分析法将乌蒙山片区划分为重点开发区、保护性开发区和限制性开发区三种功能区类别,并针对各功能区特点提出了差别化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与扶持政策。研究结果不仅能够为乌蒙山片区实施开发式扶贫提供决策支撑,对其他贫困地区同样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宁静 殷浩栋 汪三贵 刘明月
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本文基于乌蒙山和六盘山片区产业扶贫试点项目的3个省8个县的准实验研究数据,采用DID分析了产业扶贫项目对贫困农户收入的影响。理论上,产业扶贫项目通过直接带动可以增加农户的经营性收入,通过就业带动可以增加农户的工资性收入,通过资产收益和补贴可以增加贫困户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实证研究发现,产业扶贫项目对家庭人均总收入具有正向作用,具体而言,产业扶贫项目对人均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人均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影响不显著。通过PSM-DID模型以及安慰剂检验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该结论反映了当前产业扶贫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即基层政府和执行主体在成本、收益、风险等因素影响下偏好资产收益模式,所以带动贫困农户发展产业和劳动务工的参与程度并不高。为此,需要让贫困户更多地参与到农业产业链中,同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并培育经营主体和农村的精英人才,增强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户脱贫致富。
关键词:
贫困 产业扶贫 专业合作社 精准脱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曦 李玉珍
本文分析了当前乌蒙山区贫困状况的若干新特点,阐释了新阶段乌蒙山区扶贫开发新的指导思想、开发方针和开发战略,认为乌蒙山区扶贫开发新的战略措施是调整扶贫体制、统筹资金管理、强化社会服务、发展特色产业、重视教育培训、探索移民搬迁。
关键词:
乌蒙山区 贫困状况 扶贫战略 管理体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速韬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乌蒙山区等14个片区作为今后10年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乌蒙山区在云南省内包括昆明、曲靖、昭通、楚雄四州(市)的15个县。曲靖有宣威、会泽两个人口大县,各县人口总数均在100万以上。云南省乌蒙山等地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人口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差等,也是金融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笔者以辖内宣威、会泽两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悦 梁鹂 唐洪亮
位于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结合部的乌蒙山片区,属典型的高原山地构造地形。这里生态环境脆弱,人均耕地少,与农民增收直接相关的产业规模小、发展慢、效益差、组织化程度低。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有37.33万贫困人口、471个贫困村,脱贫奔小康任务艰巨。兴文县是乌蒙山扶贫连片开发省级规划县,所辖57个贫困村"村村有本难念的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林科军
[目的]通过分析2012年和2014年乌蒙山片区绿色减贫指数,评价该地区不同年份扶贫效果,这也为今后各项扶贫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依据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指标体系,从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程度、社会发展能力和扶贫开发与减贫效果4个方面,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等27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利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分析2012年和2014年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程度、社会发展能力和扶贫开发与减贫效果指标值,最终确定绿色减贫指数。同时,分析片区内各贫困县波动较大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城乡收入比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等指标。[结果]2014年相比2012年,乌蒙山片区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程度和扶贫开发与减贫效果指标值上升,社会发展能力指标值降低,绿色减贫指数提高了15.40%。各县第三产业比重均降低,但农村人均纯收入都有提高。四川省10个县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增加。四川省除叙永县和美姑县,贵州省除赤水市,片区内的各贫困县城乡收入比降低。[结论]2014年,乌蒙山区在落实国家扶贫规划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各县之间差距较大,在今后的扶贫攻坚中,需要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贫困类型和贫困程度,考察当地资源储备和环境现状,统筹区域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志标 李丹丹
[目的]分析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的现状,对旅游扶贫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提高区域旅游扶贫效果提供参考,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方法]利用武陵山片区县域的相关数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了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LINGO编程测算了各个县域旅游扶贫效率和相对有效性,之后进行了投影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结果]武陵山片区整体的旅游扶贫效率为0.550,处于中等水平;对于黔江区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来说模型的最优解为1,这表明黔江区和务川县是DEA有效的,同时是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的,其他县域模型的最优解均小于1,为非DEA有效;相对于现有的产出指标水平, 2016年武陵山片区大部分县域旅游业的投入冗余额均小于0。[结论]武陵山片区县域的旅游扶贫发展不均衡,大部分县域旅游业处于投入过量阶段。应提高资源配置合理化程度,因地制宜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加强旅游扶贫与市场需求间的有机联系,形成合理有效的旅游扶贫链,使旅游能够真正成为群众脱贫的利器。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三贵 郭建兵 李梦思
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基于乌蒙山和六盘山片区产业扶贫试点准实验研究项目,利用3省7县807户两期微观农户面板数据,解决潜在内生性问题,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分析了产业扶贫合作社对农户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扶贫合作社对农户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稳健性分析和安慰剂检验进一步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扶贫合作社对土地经营规模大、家庭农业劳动少、户主年龄高和非建档立卡户样本群体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大。机制分析表明,产业扶贫合作社通过提供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户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发现,产业扶贫合作社能通过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户农业收入。基于以上结论,在乡村振兴阶段应继续扶持产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注重关注产业合作社对不同农户的异质性影响,提升产业合作社技术培训的供给能力,进而不断提升农户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带动农户增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龙
[目的]贫困问题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旅游扶贫可以带来精神和物质双重作用,探讨旅游扶贫的效应对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利用统计分析法对相关年鉴和国民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利用扶贫效应评价指标和指数模型,对其扶贫效应进行评价。[结果]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扶贫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效应以及总体的扶贫效应的隶属度值分别为0.290、0.506、0.254和0.331,分别对应一般、很强、较强和很强,整体上说明旅游扶贫在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效应很明显。同时根据最终评分可以看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扶贫效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结论]以继续推进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脱贫为目标,加强该片区内经济效应的建设,完善交通体系建设,促进旅游发展进而加快脱贫步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