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0)
2023(13731)
2022(11997)
2021(11058)
2020(9328)
2019(21269)
2018(20892)
2017(39673)
2016(21944)
2015(24331)
2014(24045)
2013(23803)
2012(21796)
2011(19614)
2010(19278)
2009(17437)
2008(16787)
2007(14306)
2006(12388)
2005(10460)
作者
(65949)
(54954)
(54438)
(51752)
(35024)
(26552)
(24661)
(21697)
(21105)
(19430)
(18993)
(18538)
(17611)
(17228)
(16923)
(16889)
(16818)
(16308)
(15881)
(15665)
(13970)
(13301)
(13143)
(12542)
(12330)
(12203)
(12166)
(12002)
(11157)
(11022)
学科
(84365)
经济(84270)
管理(60205)
(56673)
(45859)
企业(45859)
方法(39411)
数学(34414)
数学方法(34070)
(23710)
(21323)
中国(20630)
地方(20486)
(19445)
业经(18840)
(16692)
贸易(16684)
农业(16179)
(16159)
环境(15233)
技术(13981)
(13466)
(13143)
理论(13121)
(12383)
财务(12324)
财务管理(12307)
(12165)
企业财务(11636)
(10830)
机构
大学(308463)
学院(306949)
管理(121442)
(115813)
经济(113270)
理学(106731)
理学院(105456)
研究(105277)
管理学(103497)
管理学院(102971)
中国(74104)
科学(71283)
(65957)
(60427)
业大(54538)
(54135)
研究所(50426)
(48989)
农业(48000)
(47875)
中心(47164)
(40685)
财经(40629)
北京(40281)
师范(40144)
(38548)
(37031)
(35555)
经济学(33489)
技术(32977)
基金
项目(225458)
科学(175227)
基金(162711)
研究(156658)
(145634)
国家(144451)
科学基金(122279)
社会(97459)
社会科(92199)
社会科学(92173)
(89412)
基金项目(88019)
自然(83485)
自然科(81340)
自然科学(81311)
自然科学基金(79825)
(75828)
教育(70740)
资助(65929)
编号(62817)
重点(50984)
成果(48752)
(48161)
(47978)
(46838)
科研(43910)
计划(43800)
创新(43751)
课题(43157)
大学(40601)
期刊
(120097)
经济(120097)
研究(82523)
学报(59707)
中国(54481)
(53286)
科学(51477)
大学(43076)
学学(41018)
管理(40973)
农业(36971)
(34541)
教育(30718)
技术(23775)
(21145)
金融(21145)
业经(20988)
(19114)
经济研究(19000)
财经(18580)
科技(17153)
业大(16504)
图书(16313)
问题(16150)
资源(16081)
(16005)
(15730)
理论(14055)
林业(13968)
技术经济(13894)
共检索到426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  
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的最有效形式,而伴随着保护区的快速发展,其与周边社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社区参与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文章对乌苏里江沿江的多个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状况进行分析,构建社区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得出居民的参与态度和参与机会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参与行为,而其中参与机会是对参与行为的正面影响最显著。最后从制度、文化和主体三个视角提出增加居民参与行为的相应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  邹红菲  
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近些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重量轻质的发展路径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与周边社区之间的突出矛盾便是其中之一,而解决这一矛盾最主要的途径是实行社区参与。通过考察乌苏里江沿江多个保护区的社区参与情况,发现该区域内社区参与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并从保护区管理局、地方政府、社区居民三个角度分析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社会参与不足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  
社区参与日益成为解决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矛盾的一条有效途径。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构建居民社区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以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Amos17.0软件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居民对保护区的感知通过影响参与态度进而影响参与行为;参与机会对参与态度和参与行为都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进而提出提高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伟  李池陶  耿龙武  孙慧武  刘晓勇  
从乌苏里江捕获野生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亲鱼150余尾,经人工繁殖获得鱼苗,饲养于池塘中,研究其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繁殖和性腺发育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野生亲鱼及其F1在池塘中饲养下,性腺可自然发育至成熟,繁殖季节(5-6月)雌、雄亲鱼会出现明显的副性征,注射催产激素HCG、LRH-A2和DOM的混合制剂,可促使成熟的雌性亲鱼产卵,水温22~26℃时,药物的效应时间在17~22h,人工繁殖的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分别为87.55%、68.95%、92.5%和5.75%。唇鱼骨的卵为圆形、灰白色或淡绿色,遇水后产生较强的黏性,吸水膨胀卵径为(2.32±0.12)...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雪松  石连玉  李池陶  曹顶臣  马波  徐伟  
利用鲤(Cyprinus carpioL.)(20对引物)和Hemibarbus mylodon(21对引物)共41对微卫星引物对黑龙江(逊克,XK)和乌苏里江(虎头,HT;海青,HQ)的3个野生唇(Hemibarbus labeo)群体进行引物适合性研究,并将获得的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用于唇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引物筛选结果表明,5对鲤引物可对唇扩增出条带,但产物均无多态性;11对H.mylodon引物能在唇中成功扩增,10对引物(10个位点)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其中7个位点为高度多态(PIC>0.5)。对3个唇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0个位点的平均杂合度为0.4834,共检测到9...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星群  文军  
文章对广西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居民普遍认识到建立自然保护区对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保护区开展社区共管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保护区从业人员和社区居民对"社区对保护区的响应"和"保护区对社区的影响"方面的多个指标存在差异显著的看法;保护区边界不合理,资源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社区居民责、权、利不一致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到自然保护区和社区的和谐关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继隆  刘伟  唐富江  宋洪建  
对乌苏里江大麻哈鱼生殖洄游群体样本进行年龄鉴定和生物学测定,推算了各年龄段的叉长,并分析了性成熟年龄组间个体的生长差异性。年龄鉴定结果显示大麻哈鱼由2+,3+,4+龄群体组成,雌、雄大麻哈鱼平均年龄分别为3.43和3.24龄。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VBGF)拟合了大麻哈鱼各性成熟年龄组个体的叉长生长。基于VBGF生长方程的拟合结果,采用残差平方和(analysis of the residual sum of squares,ARSS)分析各年龄组间大麻哈鱼的生长差异性,结果显示不同性成熟年龄组间的大麻哈鱼生长的差异性显著(P<0.05)。大麻哈鱼低龄组个体叉长生长速度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运军  张树文  侯伟  张养贞  包春红  
探讨基于乌苏里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乌苏里江界河的水土流失的影响,无疑对于乌苏里江界河的国土防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地形图、MSS和TM影像数据提取乌苏里江流域1954年、1976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应用一个改进型的土地利用结构的特征指标,分析了乌苏里江流域近50年来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于乌苏里江的水土流失的影响。近50年来,由于以沼泽地为代表的水土保持权重值高的地类面积日益缩小、破碎化程度呈增高趋势,而旱地等低权重值地类面积迅速扩张、连通性增强,改进型土地利用结构特征指标呈下降趋势,3个时期的指标值分别是18.21937、9.72415、2.57338,表明近50年来乌苏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钟林生  肖笃宁  赵士洞  
论文根据生态旅游的理念,提出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的概念和原则,并以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在确定公园生态旅游适宜度的评价因子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因子的权重进行赋值,并运用GIS技术,对公园的生态旅游适宜度进行了计算,经分类统计,最适宜开展生态旅游的面积为1814.76hm2(7.9%)、中等适宜的面积为623.44hm2(2.7%)、一般适宜的面积为12209hm2(53.05%)。文章最后针对不同适宜程度对公园开发提出了建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利群  常玉梅  董崇智  孙效文  
从网上查询获得鳟微卫星标记30对,并对乌苏里江哲罗鱼的基因组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筛选出10对具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并用其中6对微卫星引物对17尾乌苏里江哲罗鱼进行基因组DNA扫描检测。用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微卫星标记的PCR扩增产物,并对扩增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了6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杂合度等。结果表明,乌苏里江哲罗鱼等位基因频率为0.0455~0.7857,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801~0.6351,杂合度(H)为0.3368~0.6563。统计结果初步表明乌苏里江哲罗鱼的遗传多样性程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同时,结合资源量下降的事实,建议在保护遗传多样性的前提下对其采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常州  李如友  范玉翔  
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功能之一,缺失了环境教育这一功能,也不能称之为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与环境教育的结合将是未来生态旅游研究的重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是当前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案例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提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假设,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索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教育内容、教育设施、教育方式、保障体系是影响环境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教育内容、教育设施是影响环境教育效果的直接因素;教育方式、保障体系是影响环境教育效果的间接因素;教育方式通过教育设施这个潜变量对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欣  黎洁  刘伟  
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初级能源消费问题是影响自然区保护及社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对自然保护区周边初级能源消费问题进行考察。研究表明:自然保护区周边初级能源消费受农户家庭规模、家庭经济状况、耕地面积等家庭人口因素影响;农户的劳动机会成本也是影响初级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农业机会成本越高农户越倾向于依赖初级能源,林业机会成本越高则农户越倾向于减少初级能源的获取;地区差异、政治因素、环境政策等特征也对初级能源消费产生一定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林  杨国栋  钱慧蓉  孙李勇  李龙娜  
通过样方调查,对江苏龙池山自然保护区的宁波木犀群落的区系组成、群落结构和种群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群落中维管植物共有71科127属149种,其中蕨类共8科14属16种,种子植物63科113属133种,其中壳斗科、樟科、金缕梅科、山茶科、山矾科、蓝果树科、冬青科是群落优势科,区系成分以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具有明显的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群落郁闭度较高,常绿成分占绝对优势,以青冈为建群种,宁波木犀、油茶、米槠等为伴生种,其中宁波木犀种群呈集群分布,年龄结构不均衡,缺乏成年大树,受破坏严重,亟待保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韩锋  王昌海  侯一蕾  吴静  温亚利  
薪柴作为一种传统能源,依然是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主要生活能源。落后的薪柴采集和消费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还严重影响着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生态环境,因此促进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薪柴消费向高效清洁的商品能源消费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陕西省洋县和宁陕县朱鹮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薪柴消费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自然保护区周边家庭薪柴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0.01的显著水平上,家庭人口数、家庭年龄、养殖业收入对农户薪柴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外出务工收入对农户薪柴消费具有显著反向影响;在0.05的显著水平上,个体经营收入对农户薪柴消费具有显著反向影响。因此,通过提高农民的教育...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杜芳芳  童根平  郭瑞  姜霓雯  叶正钱  傅伟军  
【目的】揭示亚热带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为中国亚热带丘陵地区的珍稀植被和天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龙塘山-顺溪坞的土壤养分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龙塘山-顺溪坞土壤的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质量分数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究了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龙塘山-顺溪坞保护区内土壤整体呈酸性,有机质、全磷、全氮、全钾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65.04、0.67、1.63、18.45 g·kg~(-1),均属于中等程度变异。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表现为强烈空间自相关性,土壤pH、全磷表现为中等空间自相关性,说明研究区土壤养分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全局Moran’s I指数显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自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其空间分布较为聚集,而土壤pH分布趋于随机性。Kriging插值结果显示:多种养分的空间分布较为碎片化,斑块特征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与海拔、容重、坡度呈显著相关(P<0.05),并且有机质和全氮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4种土壤养分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海拔和容重分别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空间变异的相关性较强。图6表4参3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