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7)
- 2023(9600)
- 2022(7939)
- 2021(7453)
- 2020(5680)
- 2019(13127)
- 2018(12985)
- 2017(22732)
- 2016(13424)
- 2015(15012)
- 2014(15206)
- 2013(14588)
- 2012(14254)
- 2011(13216)
- 2010(13730)
- 2009(12277)
- 2008(11973)
- 2007(10907)
- 2006(10021)
- 2005(9451)
- 学科
- 济(56827)
- 经济(56776)
- 管理(25727)
- 地方(25488)
- 中国(23999)
- 业(23852)
- 教育(20018)
- 农(17966)
- 企(14698)
- 企业(14698)
- 地方经济(14638)
- 学(13386)
- 业经(13195)
- 方法(13181)
- 农业(12980)
- 发(12880)
- 融(11204)
- 金融(11199)
- 数学(11172)
- 数学方法(11025)
- 环境(10387)
- 理论(9890)
- 发展(9832)
- 展(9705)
- 银(9581)
- 银行(9565)
- 行(9463)
- 制(8903)
- 技术(8760)
- 贸(8742)
- 机构
- 大学(183954)
- 学院(183079)
- 研究(76240)
- 济(68031)
- 经济(66251)
- 管理(57340)
- 中国(52604)
- 理学(47328)
- 科学(46730)
- 理学院(46422)
- 管理学(45461)
- 管理学院(45076)
- 京(43625)
- 所(40053)
- 范(38602)
- 师范(38326)
- 研究所(36161)
- 江(36137)
- 教育(33668)
- 中心(33083)
- 师范大学(31438)
- 农(30994)
- 财(30401)
- 北京(28338)
- 院(27760)
- 州(25929)
- 业大(24516)
- 农业(23894)
- 技术(23661)
- 省(23645)
- 基金
- 项目(115525)
- 研究(93530)
- 科学(91418)
- 基金(76874)
- 家(66701)
- 国家(65940)
- 社会(56371)
- 科学基金(54255)
- 社会科(53039)
- 社会科学(53031)
- 省(48855)
- 教育(48109)
- 划(42243)
- 编号(41113)
- 基金项目(40019)
- 成果(36505)
- 发(33303)
- 课题(32896)
- 自然(31251)
- 自然科(30364)
- 自然科学(30358)
- 资助(29882)
- 自然科学基金(29763)
- 重点(28502)
- 年(27512)
- 发展(27289)
- 展(26781)
- 部(25903)
- 规划(24991)
- 创(23967)
共检索到311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良品 杨玉兰
从教育发展和演变的历程看,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规律有四:第一,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是多元一体教育;第二,教育的发展与政治和经济息息相关;第三,本地区的教育是由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条主线组成;第四,要抓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该地区教育发展具有历史悠久、政府重视、整体落后、阶段起伏、区域差距等特点。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历史留给人们的启示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根本保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引进优秀人才是重要措施;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是基本保障;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办学是必要措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核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彭寿清
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良品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资助项目"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史研究"的最终成果《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史》一书,于2010年12月由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李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良品 崔莉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研究,肇始于民国时期。在近10年的研究中,其成果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专(编)著、史志资料、学术论文等三类上。该地区教育的历史研究是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官学教育、社学教育、义学教育等方面。而在该流域民族教育的现实研究方面,学者们不仅注重教育现状及问题的研究,而且更加重视寻找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笔者以为,乌江流域民族教育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对少数民族传统教育研究不够、不关注教育生态环境研究等。
关键词:
近期 乌江流域 民族 教育 研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良品
社学是元明清中央政府在府、州、县、司、卫的治所及乡镇里社兴办的对少年儿童进行启蒙和基础教育的学校。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社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兴起、发展和衰亡三个阶段。其间经历300余年,呈现出整体落后、阶段起伏、逐渐推进和官员创建等特点。该地区社学的部分特质主要是通过办学宗旨、教学内容、管理体制、社师选择和经费来源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社学的设立,不仅使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形成了全社会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推动了乌江流域各族人民文化教育普及化的进程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乌江流域 民族地区 社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良品 杨玉兰 王金花
清代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社会教育源于统治阶层和当地民间。统治阶层的社会教育包括颁布规条、乡约宣讲、乡饮酒礼、旌赏善行和优老慈幼等五种措施。当地民间社会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生产知识与技能教育、民族历史文化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生态文化教育等;社会教育形态有族规、乡规民约等类型。清代乌江流域各民族社会教育的特点有四,即政治性、约束性、灵活性、血缘性。清代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社会教育体现了"社会是学校,长者是老师,生活即教育内容"的思想。
关键词:
清代 乌江流域 民族地区 社会教育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岳妍 韩锋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农村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近年来,中央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方针,以拉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速发展。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视和传承,不仅关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业文明的推进至关重要。以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为例,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与发展进行探讨,目的是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建议,同时为中国特色农业农村发展的方式和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提供可靠借鉴。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伟 孙芳城
通过综合指数法和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距离函数,分别测算了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县域金融发展水平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并基于19992015年数据和SysGMM估计方法,研究了民族地区金融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样本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总体较低,但乌江中下游民族地区优于上游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0.6%,下游地区好于上中游地区。进一步实证研究表明,民族地区金融发展的技术进步效应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技术效率改进效应还没有得到体现;不同区域有所不同,上中游地区金融发展阻碍了绿色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良品 吴冬梅
在乌江流域民族地区124座古镇中,绝大多数在历史上是乌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交通枢纽。该地区的古镇呈现出沿流域分布、沿驿道分布、与土司制度有关和与军事卫所有关等特点。建国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乌江流域的古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灭和破坏,有的全部拆毁、有的面目全非、有的被水淹没、或仅有少数幸存得以保护,其现状不容乐观。要保护好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古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形成共识,全民保护;二是建立保护古镇文化遗产的专门机构;三是摸清家底,制定保护规划;四是制定地方性的古镇文化保护条例;五是保护古代建筑;六是保护古镇环境;七是重视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研究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古镇的特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石玉昌 张诗亚
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基数大,返贫率高,因为交通、信息等流通发展缓慢,当地庞大的资源由于滞后的科技、教育水平而无法转变成经济。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尤其是"互联网+"的提出,深度改变了靠投资拉动的传统经济模式,有效改变了传统经济中少数民族农民被动的经济地位。在经济转型下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对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结合"互联网+"行动,提升少数民族农村的经济地位,打造与民族地区自然人文生态相适应的"互联网+"经济模式,需要教育突围。
关键词:
互联网经济 精准扶贫 民族教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维词
乌江流域梯级开发是我国一项较大的流域开发系统工程 ,2 0世纪 6 0年代国家规划在乌江干流建立 11个梯级电站 ,装机容量达 834万kW。目前普定、东风和乌江渡水电站已建成 ,其余的正在建设或筹建中。乌江流域梯级开发在促进该流域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将带来不良环境效应。结合乌江流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从五个方面分析流域梯级开发将产生的不良环境效应 ,并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乌江 水电站梯级开发 环境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玲丽 马文斌 文传浩
文章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重庆武隆县2007年的生态足迹,并对该地区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的结果显示:生态赤字为0.443909494hm2/人,生态系统的前景不容乐观,人类活动的负荷超过了该地区的生态容量。文章详细分析了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武隆县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勇
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的支流,全长1037km,乌江发源于贵州西部乌蒙山麓,有南北两源,南源三岔河源于贵州威宁县盐仓,习惯上作为乌江的主流;北源六冲河源于贵州赫章县妈姑;两源在贵州织金、黔酉、清镇三县交界的化屋基汇合后称乌江。乌江横贯贵州中部,于贵州东北部出境入四川,在涪陵注入长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建荣
在中国考试思想发展过程中,考试始终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等所重视,所涉及的考试问题具有延续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及超前性和滞后性并存的特点。从标准上看,“德才兼备”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是经过长期的反复实践和理论探讨逐步达成的一个共识;从考试的内容上看,注意与现实问题相联系,并在形式上不断变化;从公平的角度看,考试公平逐渐趋向于区域公平;反舞弊是中国考试思想史上最为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
考试思想 科举 教育改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建 汪宇明 赵中华
长江流域山岳旅游地数量很多,近年来在旅游开发与管理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具有普遍性。政府主导、高度重视山岳旅游价值、避免粗放式过度开发、适度提升旅游形象、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多元融资、内外联动发展大旅游、与国际接轨提高管理水平等措施值得借鉴。神农架作为长江流域典型的山岳旅游地,由此可以得到重要启示。神农架的战略出路在于:顺应产业升级转型趋势,全面确立旅游兴区战略,构建区域经济新极核,实施RMP系统整合,明晰旅游形象和加强区域合作。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山岳旅游地 神农架 战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智
乌江流域土家族村寨的社区教育发展经历了传统社区教育主导期,传统与现代社区教育交融期以及现代社区教育探索期三个阶段。现代社区教育探索期,村寨社区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传统社区教育生发根基的消解,新型社区教育基础不牢固,社区教育精英力量的缺位与新型社区教育的科学性不够等问题。立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研究认为乌江流域土家族村寨社区教育的重建需要重审村寨社区教育的价值,重塑村寨社区教育的基础,重组村寨社区教育的力量,重建村寨社区教育载体与重回村寨居民的生产生活。
关键词:
土家族村寨 社区教育 变迁 重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