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50)
- 2023(5715)
- 2022(4831)
- 2021(4386)
- 2020(3682)
- 2019(8065)
- 2018(7946)
- 2017(14400)
- 2016(8327)
- 2015(9327)
- 2014(9226)
- 2013(9182)
- 2012(8616)
- 2011(7762)
- 2010(7902)
- 2009(7121)
- 2008(6843)
- 2007(6326)
- 2006(5641)
- 2005(5164)
- 学科
- 济(37178)
- 经济(37154)
- 地方(18809)
- 管理(17005)
- 业(14912)
- 农(11994)
- 中国(10720)
- 地方经济(10668)
- 方法(10401)
- 数学(9451)
- 数学方法(9356)
- 学(9204)
- 企(8921)
- 企业(8921)
- 农业(8598)
- 环境(7284)
- 业经(7005)
- 发(6735)
- 财(5913)
- 制(5262)
- 资源(5241)
- 贸(5187)
- 贸易(5185)
- 发展(4986)
- 展(4970)
- 和(4921)
- 融(4840)
- 易(4838)
- 金融(4835)
- 划(4352)
- 机构
- 学院(115763)
- 大学(113390)
- 研究(48034)
- 济(43227)
- 经济(42089)
- 管理(38880)
- 中国(34379)
- 科学(32936)
- 理学(32768)
- 理学院(32151)
- 管理学(31430)
- 管理学院(31218)
- 所(26370)
- 农(26182)
- 京(25797)
- 江(25079)
- 研究所(24388)
- 中心(22252)
- 农业(20597)
- 业大(20248)
- 范(18932)
- 省(18784)
- 师范(18718)
- 财(18556)
- 院(17960)
- 州(16038)
- 科学院(15739)
- 北京(15364)
- 师范大学(15187)
- 财经(14385)
- 基金
- 项目(84407)
- 科学(65397)
- 研究(59784)
- 基金(58852)
- 家(54227)
- 国家(53777)
- 科学基金(43629)
- 社会(37027)
- 省(35171)
- 社会科(34934)
- 社会科学(34926)
- 基金项目(32001)
- 划(29926)
- 自然(28536)
- 自然科(27658)
- 自然科学(27642)
- 自然科学基金(27108)
- 教育(26219)
- 编号(24569)
- 资助(22831)
- 发(21459)
- 重点(20685)
- 成果(19882)
- 课题(18310)
- 部(17810)
- 计划(17079)
- 创(16615)
- 发展(16505)
- 展(16244)
- 科研(16178)
共检索到179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良品 吴冬梅
在乌江流域民族地区124座古镇中,绝大多数在历史上是乌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交通枢纽。该地区的古镇呈现出沿流域分布、沿驿道分布、与土司制度有关和与军事卫所有关等特点。建国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乌江流域的古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灭和破坏,有的全部拆毁、有的面目全非、有的被水淹没、或仅有少数幸存得以保护,其现状不容乐观。要保护好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古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形成共识,全民保护;二是建立保护古镇文化遗产的专门机构;三是摸清家底,制定保护规划;四是制定地方性的古镇文化保护条例;五是保护古代建筑;六是保护古镇环境;七是重视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研究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古镇的特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良品
社学是元明清中央政府在府、州、县、司、卫的治所及乡镇里社兴办的对少年儿童进行启蒙和基础教育的学校。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社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兴起、发展和衰亡三个阶段。其间经历300余年,呈现出整体落后、阶段起伏、逐渐推进和官员创建等特点。该地区社学的部分特质主要是通过办学宗旨、教学内容、管理体制、社师选择和经费来源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社学的设立,不仅使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形成了全社会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推动了乌江流域各族人民文化教育普及化的进程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乌江流域 民族地区 社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良品 杨玉兰 王金花
清代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社会教育源于统治阶层和当地民间。统治阶层的社会教育包括颁布规条、乡约宣讲、乡饮酒礼、旌赏善行和优老慈幼等五种措施。当地民间社会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生产知识与技能教育、民族历史文化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生态文化教育等;社会教育形态有族规、乡规民约等类型。清代乌江流域各民族社会教育的特点有四,即政治性、约束性、灵活性、血缘性。清代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社会教育体现了"社会是学校,长者是老师,生活即教育内容"的思想。
关键词:
清代 乌江流域 民族地区 社会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良品 杨玉兰
从教育发展和演变的历程看,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规律有四:第一,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是多元一体教育;第二,教育的发展与政治和经济息息相关;第三,本地区的教育是由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条主线组成;第四,要抓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该地区教育发展具有历史悠久、政府重视、整体落后、阶段起伏、区域差距等特点。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历史留给人们的启示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根本保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引进优秀人才是重要措施;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是基本保障;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办学是必要措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核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彭寿清
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良品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资助项目"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史研究"的最终成果《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史》一书,于2010年12月由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李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良品 崔莉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研究,肇始于民国时期。在近10年的研究中,其成果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专(编)著、史志资料、学术论文等三类上。该地区教育的历史研究是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官学教育、社学教育、义学教育等方面。而在该流域民族教育的现实研究方面,学者们不仅注重教育现状及问题的研究,而且更加重视寻找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笔者以为,乌江流域民族教育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对少数民族传统教育研究不够、不关注教育生态环境研究等。
关键词:
近期 乌江流域 民族 教育 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岳妍 韩锋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农村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近年来,中央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方针,以拉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速发展。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视和传承,不仅关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业文明的推进至关重要。以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为例,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与发展进行探讨,目的是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建议,同时为中国特色农业农村发展的方式和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提供可靠借鉴。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伟 孙芳城
通过综合指数法和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距离函数,分别测算了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县域金融发展水平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并基于19992015年数据和SysGMM估计方法,研究了民族地区金融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样本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总体较低,但乌江中下游民族地区优于上游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0.6%,下游地区好于上中游地区。进一步实证研究表明,民族地区金融发展的技术进步效应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技术效率改进效应还没有得到体现;不同区域有所不同,上中游地区金融发展阻碍了绿色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翟公敏
分析了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的盈亏和水污染现状,阐明了水资源面临的危机和水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预测了2000年水资源供需趋势和水环境污染趋势,提出了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石玉昌 张诗亚
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基数大,返贫率高,因为交通、信息等流通发展缓慢,当地庞大的资源由于滞后的科技、教育水平而无法转变成经济。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尤其是"互联网+"的提出,深度改变了靠投资拉动的传统经济模式,有效改变了传统经济中少数民族农民被动的经济地位。在经济转型下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对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结合"互联网+"行动,提升少数民族农村的经济地位,打造与民族地区自然人文生态相适应的"互联网+"经济模式,需要教育突围。
关键词:
互联网经济 精准扶贫 民族教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勇
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的支流,全长1037km,乌江发源于贵州西部乌蒙山麓,有南北两源,南源三岔河源于贵州威宁县盐仓,习惯上作为乌江的主流;北源六冲河源于贵州赫章县妈姑;两源在贵州织金、黔酉、清镇三县交界的化屋基汇合后称乌江。乌江横贯贵州中部,于贵州东北部出境入四川,在涪陵注入长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志 龚云 董纯 唐会元 乔晔
为了解白鹤滩蓄水运行前黑水河下游鱼类资源的现状、受到的主要威胁及其保护措施,于2014年1~12月在黑水河下游干支流江段采用电捕法进行了渔获物调查。结果显示:12个月共调查发现鱼类28种,隶属于3目8科23属,其中喜流水生境、产粘沉性卵、以着生藻类或/和底栖动物为食物的鱼类种类较多;调查区域鱼类个体规格普遍较小,其中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短体副鳅Paracobitis potanini、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gatus、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前鳍高原鳅Triplophysa anterodorsalis、中华纹胸鮡Glyptothorax sinense和凹尾拟鲿Pseudobagrus emarginatus为调查区域的主要经济鱼类;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渔获物结构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R=0.81,p=0.1%<0.05),鱼类在金沙江干流和黑水河下游之间的相互迁徙比较明显;CPUE呈现先波动下降然后逐月上升的趋势,其中10月份的CPUE最低;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显示2014年各月的渔获物结构均处于严重干扰状态。黑水河下游河道采砂以及过度捕捞是白鹤滩蓄水前影响黑水河下游鱼类资源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控制采砂的江段、采砂的时间以及全面禁捕保护该区域的鱼类资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宏玲
随着近年来中印双边贸易的迅速发展,印度频繁对我国实施贸易保护措施且愈演愈烈。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印度对华贸易保护措施有了新的变化,除了反倾销这种传统手段外,还频繁使用贸易救济措施和歧视性限制措施,且涉及产品范围越来越广泛,涉案金额也猛增。为此,我国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协调运作,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缓解与印度的贸易摩擦。
关键词:
反倾销 贸易保护 贸易救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东 李晓凌
长江流域涉及19个省、市、自治区,面积180万km2,人均水资源量2288m3,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属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水污染日趋严重、浪费水现象十分突出等问题,导致流域内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和工程管理型缺水均存在。通过对长江流域节水必要性的论述,对流域内落后的农业灌溉方式和用水管理模式以及落后的生活和工业供用水设施等导致的水利用效率低下现状与先进水平的比较,分析了流域内节水的广阔前景,同时针对目前认识观念和投入不足、机制不力、法制不强等节水工作软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加强水管理和提高水效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重点解决措施。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水资源 节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维词
乌江流域梯级开发是我国一项较大的流域开发系统工程 ,2 0世纪 6 0年代国家规划在乌江干流建立 11个梯级电站 ,装机容量达 834万kW。目前普定、东风和乌江渡水电站已建成 ,其余的正在建设或筹建中。乌江流域梯级开发在促进该流域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将带来不良环境效应。结合乌江流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从五个方面分析流域梯级开发将产生的不良环境效应 ,并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乌江 水电站梯级开发 环境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