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30)
2023(4432)
2022(3783)
2021(3438)
2020(2882)
2019(6560)
2018(6629)
2017(11651)
2016(6804)
2015(7528)
2014(7938)
2013(7306)
2012(6910)
2011(6323)
2010(6376)
2009(5901)
2008(5672)
2007(5107)
2006(4660)
2005(4035)
作者
(21289)
(17877)
(17556)
(16840)
(11472)
(8695)
(7985)
(7039)
(6940)
(6607)
(6568)
(6153)
(6075)
(5732)
(5727)
(5622)
(5463)
(5435)
(5311)
(5239)
(4639)
(4550)
(4415)
(4338)
(4104)
(4078)
(4015)
(3992)
(3766)
(3747)
学科
(23771)
经济(23745)
管理(14754)
(10992)
地方(9423)
(8206)
(8036)
(7721)
企业(7721)
方法(7679)
中国(6695)
(6150)
(5670)
理论(5657)
农业(5607)
业经(5481)
数学(5436)
数学方法(5353)
(4692)
环境(4524)
地方经济(4323)
(3830)
(3827)
金融(3823)
银行(3807)
(3720)
教育(3537)
(3479)
(3458)
资源(3324)
机构
学院(93716)
大学(90300)
研究(36819)
管理(30948)
(28377)
经济(27473)
中国(26788)
科学(26761)
理学(25811)
理学院(25325)
管理学(24520)
管理学院(24347)
(22535)
(21627)
(20799)
(19739)
研究所(18315)
中心(16964)
(16686)
师范(16434)
农业(16410)
业大(16318)
(14498)
(14131)
(13957)
(13430)
师范大学(13141)
技术(12846)
北京(12450)
(11683)
基金
项目(65340)
科学(50563)
研究(45562)
基金(44983)
(41006)
国家(40675)
科学基金(33782)
(29144)
社会(26879)
社会科(25329)
社会科学(25324)
基金项目(24619)
自然(23267)
(23194)
自然科(22608)
自然科学(22600)
自然科学基金(22174)
教育(20559)
资助(18677)
编号(18626)
重点(15520)
(15350)
成果(14934)
课题(14715)
(14377)
计划(13307)
(12704)
(12672)
科研(12533)
科技(12207)
期刊
(38588)
经济(38588)
研究(23774)
中国(22117)
学报(19148)
(18569)
科学(16830)
大学(13126)
农业(12791)
教育(12416)
学学(12393)
管理(10370)
(10115)
技术(7831)
业经(7811)
资源(7583)
(7200)
金融(7200)
(6935)
(6757)
(6330)
旅游(6330)
(6330)
图书(5516)
(5375)
业大(5105)
学刊(5102)
旅游学(5091)
游学(5091)
(4972)
共检索到146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珩  冯新斌  郭艳娜  孟博  
为了弄清新修建的水库是否造成水体甲基汞浓度升高,以贵州省乌江流域2座新建水库洪家渡水库和索风营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蒸馏-乙基化结合(GC-CVAFS)法测定了不同季节水库水体中甲基汞的浓度,最低检出限为0.009 ng/L。探讨了水质参数对甲基汞分布的影响以及水库水体甲基汞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洪家渡水库总甲基汞浓度夏季平均值为0.11 ng/L,秋季平均值为0.08 ng/L,冬季平均值为0.10 ng/L;索风营水库总甲基汞浓度夏季平均值为0.11 ng/L,秋季平均值为0.07 ng/L,冬季平均值为0.09 ng/L。数据表明2座水库水体甲基汞含量均较低,低于目前我国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翅鹏  刘丛强  吴攀  汪福顺  王宝利  
测定了乌江中上游的洪家渡至乌江渡水库段水体中总氮、氨氮和溶解态硅等营养物质含量,并现场测定水深、温度、溶解氧和叶绿素浓度等理化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夏秋水库分层现象不断减弱期间,氮、硅的空间分布受水库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差异的影响,在空间上具有明显不同的分布特征。流域内地表水总氮含量变化不大,水库内垂直分布也较均一;7至9月份河流和水库表层水体总氮含量平均值呈下降趋势,分别为3.47、3.17和3.00 mg/L。7、8月份水库表层水溶解态硅含量明显低于上下游水体,说明水库生物吸收作用强而导致水库滞留溶解态硅;在垂直剖面上,0~30 m水体溶解态硅含量随水深增加而增加,30~60 m溶解态硅含量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艳娜  冯新斌  闫海鱼  钱晓莉  孟博  姚珩  
2006年1~12月,每月采集乌江流域梯级水库入出库河流水样,用两次金汞齐-冷原子荧光光谱法和蒸馏-乙基化结合GC-CVAFS法测定了水中总汞和甲基汞的浓度。结果表明:(1)入出库河流中总汞年均加权浓度分别为3.17和2.34 ng/L,甲基汞为0.14和0.18 ng/L。(2)不同水库入出库河流中总汞和甲基汞的时空分布特征不同,位于上游第一级的普定和洪家渡水库入库河流中总汞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且显著低于出库河流;而甲基汞的季节变化在出库河流中较为明显,而且库龄大的普定、东风、乌江渡水库出库河流中甲基汞浓度显著高于入库河流。(3)相关分析发现水库入库河流中总汞、甲基汞浓度主要受悬浮颗粒物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心池  张利平  闪丽洁  杨卫  徐霞  
选取汉江中上游流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流域九个气象站点1969~2008年逐日降雨资料以及丹江口水库同时期日入库流量资料,采用年最大值法(AM)和百分位法两种选样方式选取1d、3d降雨和1d、3d洪量极值样本,分别运用广义极值分布(GEV)、广义帕累托分布(GPD)、伽玛分布(Gamma)3种极值统计模型对样本进行单变量边缘分布拟合,运用Gumbel、Clayton以及Frank Copula函数模型对样本进行多变量联合分布拟合,遴选出描述流域降雨和洪水联合分布规律的最优概率模型。结果显示:对于AM选样样本,边缘分布为GEV时降雨洪量的二维和三维联合分布Frank Copula函数拟合效果最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峰  魏浪  李磊  朱伟  
以乌江流域洪家渡库尾至乌江渡坝下的水电工程干扰典型段为研究区域,利用建坝前后的水温实测资料,采用建坝前天然水温和建坝后下泄水温比较法,对乌江干流梯级水库水温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天然水温改变最大的电站为洪家渡和乌江渡,前者是受水库水温结构自身影响,后者是梯级联合运行的结果;梯级联合运行使库区水温分层有所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或上游梯级电站的建成,电站下泄水温年变化过程趋于均化,与天然水温的延迟也越加明显;不同的水库水温结构对水温累积效应的影响也各不相同,稳定分层型水库对水温累积具有正效应,混合型水库具有负效应,过渡型水库处于两者之间,体现了梯级电站的水温累积影响,为研究减缓下泄低...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世东  陈应发  
在全面总结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10年取得的5大成就与启示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当前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的6大问题,提出了今后要切实实行“项目管理”机制、“流域治理”方式、“近自然林业”模式等对策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美华  邵科  赵修江  朱滨  史方  
为科学地开展圆口铜鱼人工繁殖和增殖放流等保护工作,研究采用9个四碱基重复的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微卫星标记,对采自宜昌、三峡库区、宜宾、永善、巧家、攀枝花6个江段的199尾圆口铜鱼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依照采样点不同将圆口铜鱼分成6个群体,研究结果显示,9个微卫星标记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各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AMOVA显示6个群体并未达到显著遗传分化水平。Structure分析将6个群体分为2组,三峡库区群体中部分个体与宜宾群体中部分个体为一组,其他为另一组。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与Structure分析结果间存在一定差异,可能原因在于AMOVA结果是将每个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显示的,而Structure分析结果是将每个群体按照个体数所占比例来显示的。因此,为避免遗传背景污染事件的发生,进行圆口铜鱼人工繁殖的遗传管理,分析比较放流群体和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是必须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会娟  刘明典  汪登强  董微微  吕浩  陈大庆  李云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长江是其重要的种质资源库。为了研究长江中上游鲢群体遗传多样性现状,比较中上游群体的遗传分化,本研究采用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和控制区(D-loop)序列分析了长江中上游鲢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状况,为鲢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采集了长江中上游江津(JJ)、宜昌(YC)、嘉鱼(JY)、黄冈(HG)等4个鲢群体共151尾样本。结果表明:135条Cyt b序列共检测出53个多态位点和19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干蓉  刘丛强  陈椽  汪福顺  王宝利  李军  灌瑾  
2007年7月对乌江上游河流、乌江干流上的3座不同库龄的梯级水库(洪家渡水库、东风水库、乌江渡水库)表层及垂直剖面水体的可溶性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在垂直剖面上,洪家渡水库硫同位素值(δ34S)介于+0.3‰~+3.1‰,下泄水为-0.7‰;东风水库δ34S值介于-7.5‰~-5.5‰,下泄水为-6.8‰;乌江渡水库δ34S值介于-4.3‰~-0.6‰,下泄水为-2.9‰。上述结论表明,硫同位素组成变化反映了水库硫的不同来源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不同水库表层和垂直剖面水体的硫同位素平均值有差别,水库表层的硫同位素比值主要受输入水体的控制,垂直剖面由表层向下硫同位素比值偏负,主要是由于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邓宏兵  
本文分析了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阐述了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定位 ,探讨了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布局问题及重点 ,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道龙  毕于运  陈印军  
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 ,河流输沙量连年增加 ,导致河道、湖泊淤塞 ,蓄洪行洪能力减弱 ,抗洪压力增大。植被破坏和顺坡开垦是导致水土流失不断增加的主要人为因素 ;保护植被 ,植树造林种草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凡   魏念   高立方   张燕   茹辉军   吴湘香   倪朝辉   李云峰  
为准确评估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提高水质评价效率,本研究基于11个水质参数,采用水质指数法(water quality index, WQI)对2006-2021年长江中上游三个重要渔业水域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建立WQI_(min)综合评价模型。结果显示:(1)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水温和高锰酸盐指数呈上升趋势;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38-2002),单因素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水域内整体水质处于地表水Ⅴ类水标准,部分年份达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2)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分析,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整体为“良”;2006~2021年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水质质量呈逐年改善的趋势,且上游保护区的改善较大。(3)基于WQI方法,确定了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关键水质参数为: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汞、溶解氧、氨氮、悬浮物以及水温,分别构建了上游保护区、中华鲟保护区以及四大家鱼保护区的WQI_(min)模型;考虑权重和不考虑权重的WQI_(min)模型对比分析表明,考虑权重的WQI_(min)模型的水质评价结果更加准确,该方法可有效评估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水质变化特征并可扩展用于其他水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裘思谦  许尤  徐雅倩  赵星星  龙良红  纪道斌  杨正健  
为探究自然河段与梯级水库段水温时空变化的差异,于2016—2020年选取了32个监测断面进行原位水温监测,并采用水温沿程变化率、库水替换次数、水体滞留时间、水温连续性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干流无水电站建设的怒江和有梯级水库建设的澜沧江的水温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怒江与澜沧江建库前的水温在纵向上呈现出较好的连续性特征,与气温沿程变化基本一致;水温非连续性强度均值仅为0.04,表明自然因素对水温空间连续性的影响有限。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怒江不同时期水温沿程变化率略有差异,1月最大为1.32℃·100km~(-1),10月最小为1.02℃·100km~(-1)。怒江平均水温沿程变化率(1.17±0.12)℃·100km~(-1)高于自然状态下的澜沧江(0.58±0.11)℃·100km~(-1),两河流的流量的差异可能是主要影响因素。流域梯级水电开发显著改变了澜沧江中上游河段的水温沿程自然变化特征,受水库下泄水温滞后效应的影响,水温沿程出现明显的落差且波动剧烈。黄登水库是对水温空间连续性破坏明显的水库,水温非连续性强度显著高于其他水库,而乌弄龙、里底、大华桥水温非连续性强度处于较低的水平,接近自然河流状态。梯级开发对水温空间连续性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受梯级水库联合运行、单库规模、调节性能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同类型水库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蒲艳  田辉伍  陈大庆  段辛斌  刘绍平  汪登强  
为探明大坝建设及过度捕捞等可能会对圆筒吻鮈资源造成的影响,采用线粒体DNA Cyt b基因序列对长江中上游宜宾、泸州、合江、江津、巴南、涪陵和黄冈7个圆筒吻鮈(Rhinogobio cylindricus)群体进行研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表明:在获得的998 bp序列长度中检测到14个变异位点,140尾样本定义15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平均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625、0.000 77,说明圆筒吻鮈种群遗传多样性较贫乏。分子变异方差分析(AMOVA)表明圆筒吻鮈地理群体间未出现显著遗传分化。单倍型Network网络分析呈星型结构,邻接系统发育(NJ)树显示单倍型没有出现高支持率的分支,表明群体内部没有发生遗传分化。中性检验、错配分布及BSP分析均表明圆筒吻鮈发生历史种群扩张事件,种群扩张发生在0.06 Ma(百万年前)。综上表明,圆筒吻鮈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群体间遗传分化不显著,建议将圆筒吻鮈群体作为一个整体就地保护,并在今后应加强长期监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永勇  陈秋潭  
洪水过程相似性挖掘对流域雨洪资源利用、水库防洪调度以及河流生态修复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淮河中上游流域16个水文站2006—2015年125场洪水过程数据为基础,采用洪水量、时间、变化率和形态等特征指标对完整洪水过程进行了全面刻画,以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等多元统计分析手段辨识了流域内代表性洪水类型,揭示了各洪水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淮河中上游流域主要有5类代表性洪水类型,分别为长历时且变化剧烈型、多峰长历时型、尖瘦短历时型、矮胖型以及常规型。②从时间分布来看,2006—2015年间洪水类型数量呈现减少趋势,常规型洪水的比例逐渐增大;丰水年份(如2007年)、平水年份(如2006年)的洪水类型较多,而枯水年份(2011—2013年)洪水类型较少,以常规型和矮胖型洪水出现频率居多。③从空间分布来看,源头站点的洪水类型较多,中下游站点的洪水类型比较单一,主要从尖瘦型洪水过程逐渐转变为矮胖型,这与流域内水源涵养能力、工程调蓄能力以及降水多样性等有较大的关系。研究可为流域洪水信息挖掘和特征分析等提供参考借鉴,也可为淮河流域洪水的演变特征分析、水库防洪调控和雨洪资源利用等提供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