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6)
- 2023(9623)
- 2022(8328)
- 2021(7397)
- 2020(6497)
- 2019(14840)
- 2018(14672)
- 2017(28239)
- 2016(15638)
- 2015(17718)
- 2014(18140)
- 2013(18129)
- 2012(16842)
- 2011(15371)
- 2010(15604)
- 2009(14476)
- 2008(14263)
- 2007(13013)
- 2006(11290)
- 2005(10062)
- 学科
- 济(67637)
- 经济(67590)
- 管理(41512)
- 业(40676)
- 方法(31147)
- 企(27872)
- 企业(27872)
- 数学(27827)
- 数学方法(27574)
- 农(20215)
- 地方(17702)
- 中国(17630)
- 学(16306)
- 农业(13990)
- 财(13907)
- 环境(13854)
- 业经(13367)
- 贸(12697)
- 贸易(12693)
- 易(12269)
- 制(11125)
- 和(10734)
- 地方经济(10207)
- 银(9689)
- 银行(9639)
- 融(9340)
- 金融(9338)
- 划(9249)
- 行(9215)
- 理论(9141)
- 机构
- 大学(231163)
- 学院(230458)
- 济(91899)
- 经济(89732)
- 管理(86366)
- 研究(81040)
- 理学(74544)
- 理学院(73567)
- 管理学(72177)
- 管理学院(71743)
- 中国(59892)
- 科学(54398)
- 京(49943)
- 农(45933)
- 所(43064)
- 研究所(39716)
- 业大(39205)
- 财(38993)
- 中心(37877)
- 农业(36509)
- 江(35789)
- 范(31877)
- 师范(31502)
- 财经(31488)
- 北京(31125)
- 院(29063)
- 经(28407)
- 州(28270)
- 经济学(28062)
- 经济学院(25575)
- 基金
- 项目(159892)
- 科学(124498)
- 基金(114394)
- 研究(112816)
- 家(101846)
- 国家(101062)
- 科学基金(84848)
- 社会(70531)
- 社会科(66792)
- 社会科学(66767)
- 省(63823)
- 基金项目(61604)
- 自然(55663)
- 自然科(54225)
- 自然科学(54208)
- 划(54180)
- 自然科学基金(53234)
- 教育(50974)
- 编号(46106)
- 资助(46072)
- 成果(37180)
- 重点(37072)
- 发(36155)
- 部(34238)
- 创(32703)
- 课题(31571)
- 计划(31060)
- 科研(31051)
- 创新(30723)
- 国家社会(29252)
- 期刊
- 济(99259)
- 经济(99259)
- 研究(60228)
- 中国(44186)
- 学报(42209)
- 农(40134)
- 科学(36836)
- 大学(30409)
- 财(29340)
- 学学(28511)
- 管理(27521)
- 农业(27349)
- 教育(21544)
- 技术(20058)
- 融(17676)
- 金融(17676)
- 业经(16662)
- 图书(16028)
- 经济研究(15499)
- 业(14930)
- 财经(14877)
- 资源(13570)
- 问题(13435)
- 经(12914)
- 版(12331)
- 技术经济(11636)
- 科技(11132)
- 书馆(11109)
- 图书馆(11109)
- 统计(11089)
共检索到333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丽娜 唐明方 付晓 李爽 吴迪 吴钢
乌梁素海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北方生态屏障,其区域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运用回归分析对土壤保持、碳储量、产水量、食物供给与水质净化在2000—2010年、2010—2018年、2000—2018年的服务变化和空间变化格局进行分析,在流域尺度上探讨降水、气温、坡度、植被覆盖度等因素对各项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土壤保持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坡度、植被覆盖度和森林、草地、耕地面积,碳储量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第三产业产值和各类用地面积,产水量最大的影响因素是降水、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食物供给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第一产业产值、耕地面积和人口密度;耕地面积、第一产业产值和人口密度对水质净化影响较大。通过识别研究区的主导驱动因素和驱动机制,有助于掌控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规律,优化生态管理对策,为生态保护政策的可持续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丽娜 唐明方 付晓 李爽 吴迪 吴钢
乌梁素海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北方生态屏障,其区域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运用回归分析对土壤保持、碳储量、产水量、食物供给与水质净化在2000—2010年、2010—2018年、2000—2018年的服务变化和空间变化格局进行分析,在流域尺度上探讨降水、气温、坡度、植被覆盖度等因素对各项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土壤保持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坡度、植被覆盖度和森林、草地、耕地面积,碳储量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第三产业产值和各类用地面积,产水量最大的影响因素是降水、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食物供给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第一产业产值、耕地面积和人口密度;耕地面积、第一产业产值和人口密度对水质净化影响较大。通过识别研究区的主导驱动因素和驱动机制,有助于掌控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规律,优化生态管理对策,为生态保护政策的可持续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洋 吕建树 毕军
陆地生态系统的水体净化服务能过滤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有助于防控流域非点源污染。准确表征该服务的时空变化特征,定量探索其驱动机制则是生态系统服务应用的前提。论文以太湖流域典型地区为例,利用空间分布式的生物物理模型,研究流域陆地水体净化服务的空间格局与时间演变特征,并借助GIS空间统计方法及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其主导驱动力。结果显示:2000—2010年间研究区59.19%、58.27%的面积分别为氮、磷净化服务的弱降低区。2000—2005年与2005—2010年两个时间段内研究区氮净化服务先下降后略有上升,其中苏州市区增幅最大;磷净化服务为下降趋势,以无锡和苏州市区降幅最大。气候因素和水网密度对水体净化服务具有显著正影响,而负向驱动力则存在差异。为此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调整主导因素,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的水体净化服务,减少氮、磷排放,为流域非点源污染治理及水环境管理提供支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洪波 杨桂山 万容容 吴业
首先结合研究区实际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年际单价进行了修订,根据昆山市1985~2006年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分析了昆山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并利用STIRPAT模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驱动因子进行了对数回归模拟。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来看,昆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1985~2006年总体呈减少的趋势,但是存在阶段性特征,其减少幅度也呈现差异性。1985~1997年阶段持续不断减少,年平均减少率达到9.51%;1998~2006年阶段平均减少幅度小,年均减少1.05%,但是存在很大波动,这一阶段有5年生态服务价值反而是增长的。(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过程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
昆山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驱动力 差异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浩 孙丽慧 吕文魁 舒昶 张惠远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2010—2015年洱海流域土地利用演变特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格局及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洱海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由生态用地向非生态用地转移,其中城镇扩张明显,而生态用地面积有所减少。(2)洱海流域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为调节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由2010年的656.03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709.40亿元,增长率为8.14%。(3)洱海流域生态系统格局及服务价值变化主要驱动因素为生态建设工程、城镇扩张和农业开发等人类活动,其中对生态系统及其价值变化的正向影响(54.01%)大于负面影响(45.99%)。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浩 孙丽慧 吕文魁 舒昶 张惠远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2010—2015年洱海流域土地利用演变特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格局及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洱海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由生态用地向非生态用地转移,其中城镇扩张明显,而生态用地面积有所减少。(2)洱海流域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为调节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由2010年的656.03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709.40亿元,增长率为8.14%。(3)洱海流域生态系统格局及服务价值变化主要驱动因素为生态建设工程、城镇扩张和农业开发等人类活动,其中对生态系统及其价值变化的正向影响(54.01%)大于负面影响(45.99%)。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惠梅 张安录
通过定量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和气候、GDP、个人储蓄和城市化水平等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和敏感性,以识别影响青海湖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控和管理青海湖区域生态保护。研究方法:生态系统服务估值,MATLAB.7.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1)2000~2008年青海湖流域的湿地和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下降11.16%、13.23%,主要是受到GDP和气候暖干化的影响,但对GDP变化并不敏感,对城市化和气温变化极为敏感;(2)2000~2008年青海湖流域农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下降了57.93%,主要受气候暖干化和城市化的驱动所致,同时对城市化和气温变化极为敏感。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婧昕 许尔琪 张红旗
[目的]恶劣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资源驱动着新疆特殊生态系统服务的形成,人类又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来满足和提高自身福祉,需要研究其时空变化并辨识主要驱动因素,支持区域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构建了融合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量排序及服务功能强度矩阵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并耦合3种关键驱动因子以评估各个因子的驱动强度,实现对生态系统服务热点与冷点变化的驱动及迁移分析。[结果]2000—2010年全疆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增加,这一时期生态系统服务的热点区大部分转变为2010—2015年的冷点区,且15年来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呈现小幅下降趋势。3个时期北疆和南疆人为干扰强度均呈增加趋势,由其驱动的生态系统服务则相应减小;南疆地区植被覆盖范围极其有限,故对生态系统服务驱动强度低;降水在北疆和南疆都能够产生高生态系统服务,但降水量的不稳定性能够使生态系统服务产生较大波动。相比于南疆地区,北疆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下能够体现出更强的抗性和整体性,从而实现相对高效的生态系统服务输出。[结论]对关键驱动因子作用下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时空变化分析,有助于理解当地生态系统产生变化的原因,从而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昂 吴俣思 黄莹 刘子逸 周欣颖 王一沛 刘杰 干晓宇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具有高空间异质性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驱动力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以四川省为例,对省内水生产、粮食生产、碳固持、水源涵养、土壤保持、休闲游憩6项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进行量化,针对服务的供需盈缺和空间聚集模式进行分析,并利用冗余分析法(RDA)在全省和生态分区2个尺度上对供需分别进行了关键驱动力的筛选,旨在为分区管控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6项服务在总量上均处于供需盈余状态;(2)所有服务供需分布、盈缺状况、空间聚集模式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该特征与生态区分布有明显关联;(3)降水量、耕地面积、坡度以及地区生产总值4项驱动因子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衡性是造成研究区供给及需求分别呈现高度空间异质性的最主要原因;2个尺度上驱动力分析结果的不同,说明驱动力在四川省对服务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尺度效应;不同分区服务的主要驱动力的类型、影响顺序、影响方向存在的明显差异,说明在以四川省为代表的高空间异质性区域,供给与需求驱动力的分区探寻具有一定必要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屹 梁晨雪
黄河流域城市群的发展面临着水资源刚性约束强、跨域治理难度大、承载力不足等问题的严峻挑战。采用环境经济核算方法与水足迹评估了关中平原城市群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描述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社会经济因素对价值变化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平稳增长,呈现东南部高于西北部的区域差异特点。价值变化受农业总产值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影响较大,城镇化率、旅游人数等也是主要影响因素。建议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纳入到城市水治理中,通过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与人口密度、推进跨域协同等措施加快绿色转型。本文探索性地编制城市群水资源生态系统账户并进行了核算,为突出生态服务功能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锐婕 王伦澈 曹茜 牛自耕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几十年来,剧烈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改变了长江流域的自然景观,并使其生态系统结构发生改变,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本研究采用活力-组织-弹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框架,在县域尺度上计算了2000-2020年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Ecosystem Health Index, EHI),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生态系统健康的空间聚集效应,并基于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了驱动因素的独立效应和联合效应及驱动因素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整体较好,EHI均值为0.545,中下游高于上游,南部高于北部,生态系统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林地及其周围,二十年间,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呈现改善趋势;(2)研究期内,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且空间集聚程度呈现减弱趋势;(3)在驱动因子方面,影响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主导因素是土地利用强度和林地占比,自然因素对流域大部分区域有正向影响,社会经济因素对流域大部分地区有负向影响,且社会经济因素对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力度要大于自然因素。本研究可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段晓男 王效科 欧阳志云
干旱半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区域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大量详实的基础数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经济学方法对内蒙古乌梁素海建立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价的框架和方法。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具有直接使用价值的生产产品功能和具有间接使用价值的生命支持系统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直接使用价值(包括提供生态系统产品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约为0 45×108元,主要是芦苇资源的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包括水资源调节功能、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功能、水质净化功能、大气调节功能、文化科学功能)为6 68×108元,间接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价值,其中大气调节功能是价值量最高的服务功能。水量...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富营养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湘 陈亚宁 马建新
论文选择西北干旱区塔里木河流域、玛纳斯河流域、石羊河流域以及黑河流域4个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以1994年土地利用分类图、TM影像,2005年CBERS影像数据为基础,参照谢高地等提出的"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在对这4个典型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格根据其消费指数以及不变价格订正的基础上,逐项估计了这4个流域农田、森林、草地以及水体生态系统各项生态系统面积、服务价值及其变化。结果表明,这4个流域提供环境保护的支撑生态系统(森林、草地、水体)面积2005年普遍小于1994年,而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增加显著,并且相对于较大面积的内陆河流域,小流域内各类型生态系统面积变动比较大,变动速度相对较快;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中旗 李文华 闵庆文 许晴
论文采用Costanza等人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法对锡林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987~2000年的13年间,锡林河流域各类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服务总价值下降了31.6%,其中,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5.13×108美元降至4.38×108美元,下降13.3%;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由2.62×108美元下降为0.9×108美元,下降了65.1%;而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0.01×108美元上升到0.03×108美元,增加了200%。在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中,绣线菊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羊草杂草类草原和羊草丛生禾草草原等优质草原所占的比重在逐渐减小,克氏针茅...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段锦 康慕谊 江源
从生态系统的类型、质量和功能的时空变化出发,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并在全面考虑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基础数据可获得性的基础上,对东江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科学评估,揭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08年东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减少趋势,且除水域外,其余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均为2008年比2000年有所减少,说明流域生态系统的质量呈下降趋势。林地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2004—2008年的年均减少率大于2000—2004年,反映了流域森林资源的质量加速下降的状况;从空间上看,虽然上中游单位面积的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