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7)
2023(9863)
2022(8759)
2021(8386)
2020(7086)
2019(16476)
2018(16437)
2017(31658)
2016(17096)
2015(19151)
2014(18815)
2013(18634)
2012(16837)
2011(15152)
2010(14933)
2009(13524)
2008(12955)
2007(11029)
2006(9540)
2005(8152)
作者
(49261)
(40580)
(40378)
(38517)
(25900)
(19605)
(18310)
(16138)
(15571)
(14293)
(14041)
(13640)
(12874)
(12707)
(12634)
(12315)
(12223)
(12127)
(11628)
(11454)
(10267)
(9926)
(9694)
(9297)
(9055)
(8960)
(8953)
(8949)
(8179)
(8075)
学科
(66463)
经济(66393)
管理(47520)
(42823)
(35998)
企业(35998)
方法(30712)
数学(26275)
数学方法(25967)
(19780)
(16827)
中国(15436)
(14458)
业经(14184)
环境(14087)
地方(14048)
理论(12069)
(11931)
农业(11315)
(10780)
贸易(10775)
(10414)
(10301)
技术(10231)
教育(9740)
(9471)
(9428)
财务(9414)
财务管理(9400)
企业财务(8909)
机构
大学(238498)
学院(236031)
管理(96303)
(87678)
经济(85643)
理学(84339)
理学院(83365)
管理学(81876)
管理学院(81462)
研究(78444)
中国(55344)
科学(52459)
(50937)
(39220)
(38558)
业大(38029)
(37941)
研究所(36404)
中心(34986)
(32731)
(32527)
师范(32197)
北京(32172)
财经(31507)
农业(30306)
(28975)
(28682)
(27119)
师范大学(26283)
技术(25322)
基金
项目(170816)
科学(133021)
研究(123852)
基金(122756)
(107510)
国家(106640)
科学基金(91031)
社会(75625)
社会科(71484)
社会科学(71464)
(67153)
基金项目(66486)
自然(60708)
自然科(59159)
自然科学(59145)
自然科学基金(58037)
(56726)
教育(55938)
编号(50818)
资助(49991)
成果(40573)
重点(38109)
(36596)
(36280)
(35364)
课题(34422)
创新(32919)
科研(32914)
大学(31581)
计划(31293)
期刊
(93321)
经济(93321)
研究(65828)
学报(40854)
中国(39503)
科学(36662)
(34152)
管理(33191)
大学(29892)
学学(28046)
教育(26777)
(26630)
农业(24633)
技术(19353)
业经(15653)
(15208)
金融(15208)
图书(14626)
财经(14128)
经济研究(14076)
科技(12757)
(12482)
理论(12269)
问题(11924)
资源(11895)
(11837)
实践(11586)
(11586)
林业(11191)
(11083)
共检索到327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显明  张金国  冯俊现  
乌桕金带蛾(Eupterote sapivora Yang)属鳞翅目带蛾科,是乌桕(Sapium sebiferum Roxb.)树上重要的害虫,还为害22种重要的经济林和用材林。幼虫取食叶片、嫩枝及花萼。该虫在贵州常年成灾,受害面积达30多万亩,可使乌桕籽减产20%,出油率下降8%—15%。为开展防治技术研究,我们于1986—1988年在正安县、遵义县对其生物生态学作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洪源  张德海  陈道玉  
圆柏大痣小蜂分布于青海、甘肃省,危害圆柏属种子,在青海省危害面积达22万亩,种子平均被害率为23.71%,严重影响了圆柏的育苗和更新。我们试图弄清它的生物生态学习性,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1986—1987年,在这方面做了观察和研究。一、虫种及其形态特征(图1) 圆柏大痣小蜂为长尾小蜂科(Callimomidae),大痣小蜂属(Megastigmus)内一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富江  高文燕  李慧琴  刘伟  
大银鱼是东亚特有的小型经济鱼类,相关研究工作主要由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展。本文对大银鱼分类、生长、繁殖、孵化与胚胎发育、移植与产量波动以及对其他鱼类的影响等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更正后的大银鱼拉丁学名存在尚未被广泛使用的问题。多年的移植使大银鱼产生了大量新的遗传变异,形态上也有所改变,丰富了大银鱼的种质资源。不同纬度地区大银鱼快速生长的月份不同,解释了虽然北方生长季节短但大银鱼个体却不小于南方的原因。大银鱼能否稳定地转变为食鱼性决定了其生长速率和最终个体大小,大银鱼种群内出现个体大小分化的饵料资源条件尚不清楚。种群内是否出现个体大小分化决定了大银鱼的性选择模式,而相关的研究尚未开展。大银鱼为一次性产卵鱼类,其自然受精率高于人工受精率,因此,在移植增殖中若能保留合适的繁殖群体量则无需人工投放受精卵。大银鱼的胚胎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已经比较清除,足以指导受精卵的生产。大银鱼是耐盐碱鱼类,可用于发展盐碱水域渔业。饵料生物资源的过度消耗是大银鱼产量跌入低谷的原因得到了普遍认同,但相关的定量生态学研究有待开展,以指导大银鱼的可持续稳产。针对大银鱼种群爆发对土著鱼类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岩  陈树椿  
该文通过对国内外大量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概括地介绍了竹节虫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永华  彭炜  郭迪金  张成林  林波  杨彬洪  杨孝君  车芳  王光旭  
为了摸清黑腹果蝇在阿坝州的发生规律,通过实验室饲养和田间对黑腹果蝇的一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深入观察,结果表明:黑腹果蝇的生长发育受温度影响较大,15~25℃,发育历期30~10 d,年发生7~9代。发生危害高峰期在中国樱桃上为5月上旬,甜樱桃上为5月中下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侯海军  秦红灵  陈春兰  魏文学  
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土壤微生物参与氮素循环的三个重要方面。自分子生态学方法应用于土壤学后,土壤微生物作用于氮素循环过程的机理研究取得了若干重要进展。包括:1)利用固氮菌的nifH基因作为分子标记研究有机质、氮素与固氮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发现固氮微生物的丰度和群落结构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然而,固氮微生物的丰度和群落结构与土壤速效N含量呈负相关,施用氮肥会抑制固氮微生物的生长,施氮土壤固氮微生物数量减少,多样性降低。2)以氨氧化微生物功能基因为探针,揭示了土壤pH与氨氧化微生物分布关系密切,碱性土壤中氨氧化细菌是硝化作用主要参与者,而酸性土壤中氨氧化古菌是硝化作用的主导者。土壤中N...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红朝  秦红灵  刘守龙  聂三安  魏文学  吴金水  
减缓大气"温室效应"是目前最重要且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自养微生物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和不容忽视的固碳潜力,研究微生物固定CO2的分子生态机理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目前发现的5条主要生物固碳途径中,卡尔文循环是自养生物固定CO2的主要途径,其中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是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因此RubisCO及其编码基因被许多学者用于不同生态环境中固碳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研究。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生生态系统,揭示了不同水生生态系统中固碳微生物的群落特点及其对不同生境的响应规律。近几年,随着陆地生态系统固碳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国外学者...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德伟  陈治谏  陈友军  王贺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由于人口激增、环境恶化和人类的强烈干扰等原因使其大量丧失,这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它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新兴的景观生态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直接涉足人类课题,其理论和应用已经深入到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在分析了近30年来景观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动态,并根据其保护需求和研究趋势,提出了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指导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益建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丽  袁明龙  
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是许多豆科作物及牧草的重要害虫,不但直接取食寄主植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传播多种植物病毒。豌豆蚜作为生态学研究的模式昆虫,具有复杂的生活周期、多样的生殖方式、表型可塑性以及与细菌复杂的共生关系等诸多特点,已成为众多科学家感兴趣的研究对象。本文全面总结了豌豆蚜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成果,重点综述了豌豆蚜的多型现象和内共生菌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研究豌豆蚜在全球气候和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下生物生态学特性演变规律的必要性,加强其生态适应性及多型现象等遗传机制研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尹德洪  
商业集群并不是僵化的"中间性组织",而是生命有机体,商业集群的形成是商业企业之间不断竞争的结果,商业集群的发展与生物进化之间必然存在很多相似性。文章基于商业集群的特点,应用生物进化理论及种群生态学相关理论对商业集群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作与竞争机制在商业集群保持生态均衡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集群内商业企业之间存在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一方面,商业集群内的商业企业之间通过共享资源,实现集群内商业企业之间的互利共生与优势互补,进而提高整个商业集群系统循环的效率与质量,降低交易费用,相互合作的商业企业之间也可通过相互学习获得技术溢出效应,在共同利益与各自利益基础上,实现运营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天璇  袁明龙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是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具有丰富的翅色型,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全面了解异色瓢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是科学利用其生物防治潜力的重要前提。本文从我国异色瓢虫研究概况出发,全面总结了我国异色瓢虫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成果,重点关注其捕食效应、翅色型多样性、人工繁殖及释放技术等最新研究进展。今后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异色瓢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探究其生态适应性进化机制及翅色型多态性的遗传学基础,推动该虫人工繁殖的"工厂化"和"商业化",为异色瓢虫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甘德欣  黄璜  蒋廷杰  
在利用稻鸭互利共生的关系的基础上,将免耕技术引入稻田生态系统,形成稻田免耕养鸭技术新体系.从土壤生物学特性方面对免耕稻鸭复合系统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评价该系统的生态学功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 各处理土壤中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在剖面中有明显的上高下低的分布趋势,特别是 0~5 cm 土层,NCD(免耕养鸭处理)量高于同层次的 NCND(免耕不养鸭处理)和 CCND(翻耕不养鸭处理).NCD 的剖面分布也是呈现上高下低的格局,但5~15 cm土层中各微生物数量和总数均大于NCND和CCND处理中同层次的微生物数.上下两层土壤中,NCD 与 CCND 和 NCND 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威君  张孝羲  习宜元  
长足象(Mecysolobusero)对大叶醉鱼草(BuddlejadavidiFr.)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天敌。研究结果表明:长足象在南京地区一年发生2~3代,以成虫在植株下部枯枝落叶或表土中越冬,越冬代危害期在5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第一代危害期在7月中上旬~8月上旬;第二代危害期在9月上中旬~10上中旬。盛夏高温,日平均气温29℃以上,可引起该虫的生殖滞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志强  李翠翠  李俊  牛金林  
道路建设影响了诸多生态过程,也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成为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对地形稳定性、侵蚀敏感性产生重大影响,造成生境破碎化及鱼类的屏障效应。道路生态学问题早已引起广泛关注,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但道路生态影响的大尺度性和长期性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理解,作为一个广阔的前沿领域,其研究应把握好与国际同步这一良好契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