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60)
- 2023(4421)
- 2022(3577)
- 2021(3543)
- 2020(2855)
- 2019(6505)
- 2018(6567)
- 2017(10258)
- 2016(6961)
- 2015(7898)
- 2014(8143)
- 2013(7340)
- 2012(7006)
- 2011(6467)
- 2010(7010)
- 2009(6474)
- 2008(6439)
- 2007(6150)
- 2006(5747)
- 2005(5707)
- 学科
- 教育(20186)
- 济(17606)
- 经济(17580)
- 管理(14349)
- 中国(12346)
- 业(12228)
- 企(10970)
- 企业(10970)
- 学(10764)
- 理论(8951)
- 教学(6887)
- 财(6214)
- 方法(5138)
- 制(4882)
- 农(4873)
- 发(4724)
- 思想(4392)
- 政治(4257)
- 发展(4249)
- 研究(4237)
- 业经(4211)
- 展(4125)
- 经济学(3809)
- 革(3647)
- 思想政治(3608)
- 政治教育(3608)
- 治教(3608)
- 技术(3587)
- 务(3572)
- 财务(3565)
- 机构
- 大学(94098)
- 学院(87393)
- 研究(34440)
- 教育(28715)
- 济(26109)
- 经济(25132)
- 管理(24911)
- 范(23982)
- 师范(23882)
- 京(22468)
- 中国(20929)
- 理学(19864)
- 师范大学(19709)
- 理学院(19508)
- 科学(19281)
- 管理学(19010)
- 管理学院(18799)
- 江(17706)
- 所(17171)
- 财(15641)
- 北京(15576)
- 研究所(15176)
- 中心(14937)
- 职业(13925)
- 技术(13838)
- 州(13369)
- 院(12150)
- 财经(11182)
- 教育学(11012)
- 农(10693)
- 基金
- 项目(46815)
- 研究(43548)
- 科学(37625)
- 教育(29346)
- 基金(29307)
- 社会(24249)
- 家(24041)
- 国家(23600)
- 社会科(22395)
- 社会科学(22391)
- 成果(21568)
- 编号(21121)
- 省(19702)
- 科学基金(19244)
- 划(18711)
- 课题(18433)
- 年(16366)
- 基金项目(13644)
- 规划(13335)
- 项目编号(12794)
- 性(12395)
- 重点(12238)
- 部(12129)
- 资助(11935)
- 度(11860)
- 研究成果(11622)
- 教育部(11217)
- 阶(11129)
- 段(11086)
- 阶段(11066)
共检索到162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元涛
乌托邦精神不同于理想和超越精神,它体现着对此时此地不具有实现可能性的价值理想的追求,其内涵是追求完美的精神、批判的思维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乌托邦精神与教育的价值理想有着内在的契合性:一方面,乌托邦思想家将教育作为实现其价值理想的最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教育内在地具有一种超越现实存在、趋向完美境界的价值追求。教育的乌托邦精神作为一种在此时此地不具有完全实现可能性的价值理想,也存在着走向异化的危险。因此,要防止乌托邦精神的僭越,必须将其置于人类理性智慧的观照之下。
关键词:
乌托邦精神 教育理想 理性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董扣艳
元宇宙是人类关于未来智能社会形态的技术想象,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数字生产力水平发展到更加高级阶段。当前,社会各界关于元宇宙发展前景的认识主要包括技术空想论、技术中介论、技术统治论等,体现出对数字化社会发展前景的担忧。基于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与互动共进关系,元宇宙的智能技术架构将深度改写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信息、人与自我的关系,既可以促进人类解放,也可能使人困于技术囚笼之中。面向未来,元宇宙及其智能技术架构治理的关键在于,尽快确立起一种对人类未来负责的责任伦理,推进数字技术“负责任创新”,避免技术对人作恶,捍卫人的独特性和主体性地位,确保未来智能社会的一切技术创新始终朝着有利于人类安全和解放的方向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郝德
教育是培养人的,但这一毫无疑义的命题并不能自然导向将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长期以来,教育不过是以人为对象而已,教育的视野中并没有人。当代教育理应将人作为逻辑起点与依据,这就要求必须理解人的存在方式,确立、选择具有鲜明乌托邦品质的发展理念与逻辑。
关键词:
教育 存在方式 乌托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建伟
教育不仅要强化技术层面的训练,更要切入生命层面,包括科学与人文的生命、教育者的生命和受教育者的生命。正是这三种生命的不断交流、对话和融合,构成"教育的生命"。对教育的生命哲学的探索,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教育的本性、宗旨和使命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从根本上纠正教育的过度外在化和空心化倾向,使教育真正切入并融于人的活生生的生命。
关键词:
教育 生命 生命哲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建伟
在教育与幸福之间有着深刻的关联。从最美好和最深刻的意义上说,所有的教育都应当是幸福教育。幸福教育既是一种目的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它将生命教育、文化教育和创新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建立在幸福论的基础之上,从而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在教育中真切感受幸福,又在幸福中切实获得教育。它是未来教育的一种理想模式。
关键词:
教育 幸福 幸福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楠楠
布洛赫把乌托邦看成一种存在于人内心之中的主观精神,能够唤醒人内心最本质的追求,引起人对生活困境和社会阴暗的修正与反抗。乌托邦精神是以现实为落脚点,从实际出发而展开的一系列美好憧憬,能够打破现实世界给人带来的沉重枷锁,促使人自由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关键词:
“乌托邦” 现实性 批判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芒
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李芒目前,我国对教育技术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教育技术作为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如果长期不能建构较有说服力和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不注重自身的理论建设,就不可能对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辩证的、本质的思考,也就不可能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宁中
这不是激情的产物,恰恰相反,这是避免激情的产物。思考教育,希望能够究其原本,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推理。思考的结果,或许会对现实教育的反思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教育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上》,其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由此而见,孟老先生是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祁东方 侯怀银
作为批判教育的重要代表人物,吉鲁和弗莱雷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弗莱雷在被压迫教育中为自由而战,而吉鲁则在"差异"与"边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激进批判教育,他们在各自的教育"三部曲"中共同指向了充满"解放"与"希望"的教育乌托邦的构建,期望通过教师角色的多重定位、课程内容的有效设置以及批判性语言的运用,推动教育公共价值的实现。他们对教育的批判性分析和未来设想,为审视当代教育问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思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建伟
生活是教育之根和本。教育与生活的脱节有其深刻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根源。从这个根源出发,我们可以探寻到教育回归生活的途径,那就是从知识教育回归文化教育、再从文化教育回归生活教育的途径。教育不仅要回归并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的生活,从而重新找回生活之根和本,而且还要回归并融于生活的理想,从而引领现实的生活。理想的教育即理想的生活。
关键词:
教育 生活 知识教育 文化教育 生活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润洲
教育哲学即哲学地思考教育问题,它至少有三种存在形态:一是基于哲学话语的教育哲学;二是基于哲学框架的教育哲学;三是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其中,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既是一种"溯本式沉思"、"逻辑先在式批判"与"本质直观式反思"的教育哲学,也是一种"命题式创新"的个体教育哲学。判断一种教育话语是否是教育哲学,可以从"问题、论证和结论"三个维度来鉴别。
关键词:
教育哲学 哲学思维 教育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盛永进
深化理论研究、提升理论水平是特殊教育理论建设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特殊教育研究需要一个对特殊教育本身进行反思的“哲学化”过程。“哲学化”的关键在于:关注价值论应然研究,使特殊教育研究根植于深厚的理论基础;重视概念逻辑方法,使特殊教育达到真正有深度的理论研究,进而对特殊教育做出本质的、逻辑的归纳和概括。
关键词:
特殊教育理论 哲学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进
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做强高职教育的持续过程。做强高职教育一是强化类型、强调特色,二是强化功能、强调内涵,全面地推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在高职领域充分而个性的展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可以从历史起点、理论起点、策略起点的角度思考,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依据可以从高职教育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与教育发展内部结构优化的匹配、与国际职业教育成熟经验的匹配的角度观照,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由发展基本理念、发展动力机制、发展特定方式、发展结构优化、发展资源配置、发展制度创新、发展理性追求等要素构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江波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成份和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导致了人们思想认识的多样化。在这新的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何种途径,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实现人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服务社会进而促进社会进步,这是值得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本文拟从哲学的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实现途径 哲学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