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76)
- 2023(3516)
- 2022(3003)
- 2021(2695)
- 2020(2321)
- 2019(5273)
- 2018(5200)
- 2017(9286)
- 2016(5507)
- 2015(6203)
- 2014(5999)
- 2013(6032)
- 2012(6076)
- 2011(5655)
- 2010(5799)
- 2009(5283)
- 2008(5529)
- 2007(4946)
- 2006(4533)
- 2005(4127)
- 学科
- 济(19956)
- 经济(19919)
- 管理(12305)
- 业(11455)
- 学(9295)
- 企(9186)
- 企业(9186)
- 方法(8551)
- 数学(7031)
- 数学方法(6878)
- 农(5650)
- 中国(5419)
- 财(4455)
- 业经(4265)
- 制(3926)
- 贸(3911)
- 贸易(3910)
- 理论(3904)
- 农业(3806)
- 易(3775)
- 地方(3508)
- 和(3422)
- 融(3404)
- 金融(3403)
- 银(3125)
- 银行(3082)
- 水产(3023)
- 环境(3000)
- 行(2986)
- 教育(2870)
- 机构
- 大学(89024)
- 学院(85125)
- 研究(39207)
- 济(29461)
- 科学(28908)
- 经济(28774)
- 中国(26862)
- 农(25960)
- 管理(25600)
- 所(23251)
- 理学(21835)
- 研究所(21766)
- 理学院(21435)
- 农业(21215)
- 京(20767)
- 管理学(20682)
- 管理学院(20558)
- 业大(18526)
- 中心(15826)
- 江(14583)
- 院(14179)
- 省(13544)
- 室(13461)
- 财(13428)
- 农业大学(13299)
- 北京(13039)
- 科学院(12753)
- 范(12493)
- 实验(12220)
- 师范(12181)
- 基金
- 项目(60358)
- 科学(45441)
- 基金(43664)
- 家(42811)
- 国家(42501)
- 研究(36456)
- 科学基金(33024)
- 自然(24603)
- 自然科(24010)
- 自然科学(23991)
- 自然科学基金(23585)
- 省(23116)
- 基金项目(22328)
- 划(21539)
- 社会(21227)
- 社会科(19902)
- 社会科学(19892)
- 资助(18935)
- 教育(16661)
- 重点(14995)
- 计划(14822)
- 科技(13854)
- 发(13092)
- 部(13015)
- 编号(12610)
- 科研(12429)
- 创(12121)
- 成果(11511)
- 专项(11496)
- 创新(11477)
共检索到132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玲 万蜀渊 王绍柏 余昌俊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天麻种内两个不同变型乌天麻和红天麻及其杂种的花粉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4种材料的花粉均表现出复合花粉类型 ;在高倍镜下 ,花粉粒表面具有明显的网状纹饰 ,网脊较宽 ;花粉块上有白色粘性分泌物 ;乌天麻和以乌天麻为母本的杂种其花粉为花粉块类型 ,红天麻和以红天麻为母本的杂种花粉包括四合花粉类型和花粉块类型 ,杂种后代花粉类型和花粉块大小与某一亲本相似或为亲本的过渡类型
关键词:
天麻 杂种 花粉形态 扫描电子显微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雅琼 黄莉 尹元萍 刘萍 董蓉娇 彭进乔 杨晓菲 梁泉
【目的】比较白及属3个种的花部特征和花粉形态,为白及属植物花粉形态学研究及进一步的分类和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白及、黄花白及和小白及3个种的植株形态、花部特征以及花粉电镜扫描结果进行描述与比较。【结果】白及的3个品种(系)花部特征性状没有明显的差异;白及、黄花白及和小白及在植株、假鳞茎和叶部性状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花部特征性状既可定性也可定量的明显区分上述3个种;3个种的花粉外观形态无明显差异,白及与黄花白及在花粉长度上差异显著,黄花白及与小白及在花粉长度和宽度上的差异不显著;在12 000倍的电镜下白及花粉外壁具有明显的网状脉纹,黄花白及的表明纹饰密集连接成片,而小白及的表面纹饰为断片状,呈小圆形或不规则形彼此分离。【结论】花部特征和花粉外壁纹饰可以作为白及属植物种间的分类依据。白及的3个不同花色品种(系)的花部特征没有明显区别。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玉凤 张轲 王文元 曲波 王均喜
为了丰富鸢尾属植物的分类和杂交育种理论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马蔺[I.lacteal var.chinensis(Fisch.)Koidz.]、溪荪(I.sanguinea Donn ex Horn.)、北陵鸢尾(I.typhifolia Kitagawa.)、紫花鸢尾(I.ensata var.ensataThunb.)、黄菖蒲(I.pseudoacorus L.)、西伯利亚鸢尾(I.sibirica L.)、单花鸢尾(I.uniflora Pall.)和山鸢尾(I.setosa Pall.)共9种鸢尾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德国...
关键词:
鸢尾 扫描电镜 花粉 纹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琦 丁志彬 王丽萍 祝遵凌
为了明确鹅耳枥属部分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验证花粉形态在鹅耳枥属植物种间鉴定应用中的可行性,从而为该属植物的分类鉴定、遗传变异及系统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扫描电镜技术(SEM)对7种鹅耳枥属的植物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7种鹅耳枥属植物花粉为单粒花粉,等极,近球形;花粉的极面观为近圆状,赤道面观为椭圆状;几种鹅耳枥的极轴长和赤道轴长差异显著,极轴长度为22.60030.884μm,赤道轴长度为21.26930.001μm,“帚状”欧洲鹅耳枥为花粉体积相对最大的种,而鹅耳枥为花粉体积相
关键词:
鹅耳枥属 花粉 扫描电镜 形态特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发松 瞿波 朱旭彤 程鹏飞 王前和
对生态核不育大麦不育株和可育株的成熟花粉以及对照品种8909和鄂啤2号的成熟花粉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生态核不育大麦不育株和可育株均含有空秕状和圆形、饱满两类花粉;两对照品种的花粉为圆形、饱满类型。生态核不育大麦可育株的圆形花粉与对照品种花粉一样,其萌发孔有明显突出的孔盖;而生态核不育大麦不育株的圆形花粉则无孔盖。因此,可认为萌发孔孔盖的有无是生态核不育大麦可育与不育花粉的典型鉴别特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召铎 刘植义 沈银柱 司智海 郑建卫 张步升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4种细胞质类型普通小麦(T. aestivum)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共16个材料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不同细胞质类型雄性不育系之间的花粉粒形状及花粉粒表面纹饰有一定的差异,但花粉粒的大小、花粉粒萌发孔特征与不育细胞质类型无相关关系。不育系与其保持系在花粉粒形状、花粉粒表面纹饰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普通小麦 雄性不育系 花粉粒 扫描电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燕 祁翔 林昌虎 王济红
探明云雾贡茶新变种的分类地位,为选育遗传性状稳定的云雾贡茶栽培品种提供参考,以6份云雾贡茶新变种、2份大茶树(CK)和1份福鼎大白茶(CK)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花粉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①9份茶树均为单粒花粉,极面观察均为三裂圆形,萌发孔均为3孔沟型,外壁纹饰均为穴网状;其中,6份云雾贡茶的外壁纹饰均较光滑,萌发孔孔沟较窄、内孔轮廓不明显,总体表现出野生原始小乔木型或灌木型茶树的花粉形态特征;2份大茶树的外壁纹饰最光滑,萌发孔均为沟形,内孔为梭形,内孔在赤道部位突起,使萌发孔沟几乎断裂成两个半沟,具乔木进化类型的花粉形态特征;福鼎大白茶表现出典型的人工栽培灌木类型茶树花粉的形态特征。②2...
关键词:
云雾贡茶 变种 叶表现型 花粉形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兰 徐珍秀 聂以春
用石蜡切片扫描电镜观察技术,研究陆地棉品种鄂荆1号花粉不同发育时期的超微结构。观察到成熟花粉母细胞胼胝质壁的一段断裂成2~3节,断面光滑整齐。花粉壁的形成是从四分孢子期中的小孢子开始产生原外壁。单核花粉早期(核在中央)细胞壁加厚,内、外壁已形成,其上有少量细小的刺状突起。单核靠边期花粉壁的形成过程全部完成,壁上已有密集的发育完好的刺状突起和萌发孔,棉花花粉壁形成所需时间较有些被子植物短。在单核早期的花粉中,观察到核仁上有一个突起的似孔状结构。
关键词:
棉花,花粉,发育时期,超微结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慧 陈保平 付新华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端黑萤(Luciola praeusta Kiesenwetter)成虫及幼虫头部的形态,结果表明:端黑萤成虫复眼发达,但口器退化,仅由上唇、1对上颚、1对下颚须及下唇组成;幼虫有1对不发达的侧单眼,1对发达的、左右对称的3节触角,其口器非常发达,具有1对锋利的、中空的镰刀状上颚,1对下颚须,1对下唇须和1对内颚叶。端黑萤幼虫口器的典型特征为上颚近1/2处向内侧弯曲成1个齿状突起。
关键词:
端黑萤 头部 形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植义 张召铎 沈银柱 司智海 李继彪 邵素霞
普通小麦、小黑麦和丹麦黑麦在花粉粒形状。花粉粒表面纹饰和叶表皮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小黑麦的上述特征介于普通小麦和丹麦黑麦之间。因此,花粉粒形状及其表面纹饰特征和叶表皮结构特征可能适于作为种属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对新物种的鉴定和确定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也有参考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玉刚 张真 王鸿斌 周淑芷
对红脂大小蠹雌雄成虫进行了触角扫描电镜的观察,观察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雌雄之间触角形态没有显著差异,触角锤状部感受器的分布最为丰富,约占全部的94 5%左右,柄节感受器较多占全部的4%左右;鞭节的感受器较少,只占全部的1 5%左右。触角上的感受器可以分为4种: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锯齿形感受器和芽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和锯齿形感受器分别约占70%、24%和6%,芽形感受器非常少。锯齿形感受器着生于柄节和鞭节上;毛形感受器和刺形感受器只着生于锤状部;芽形感受器主要着生于柄节的基部。
关键词:
红脂大小蠹 触角扫描 感受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会忠 董钧锋 宋月芹 林克剑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温室粉虱雌雄成虫的体形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雌雄成虫具有1对单眼和1对复眼,分别位于头部两侧,复眼呈哑铃型,单个复眼约有110个单眼组成;刺吸式口器具3个口针,下唇特化为喙,喙的尾端1/3处耳状膨大;线状触角共7节;翅前缘具有乳头状缘齿,缘齿上簇生鬃毛;跳跃足前跗节的2个侧爪之间具有1个发达的爪间突。产卵器具3个产卵瓣,阳茎长椎状;肛门下面的舌状突在雌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超微结构特征丰富了温室粉虱及其外类群的生物学和分类学资料。
关键词:
温室粉虱 成虫 形态特征 扫描电子显微镜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加儿 区又君 刘匆
对两种鲈形目鱼类红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和卵形鲳(鱼参) Trachinotus ovatus的鳃结构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红笛鲷和卵形鲳(鱼参)鳃的表面结构和微细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鳃丝表面都具有规则或不规则分布的环形微嵴、沟、坑、孔等结构。红笛鲷的中部鳃丝表面一部分较为平坦,基部鳃丝表面则凹凸不平。红笛鲷的鳃小片高度要较卵形鲳(鱼参)鳃小片高。红笛鲷和卵形鲳(鱼参)鳃上皮的几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及数量分布存在细微的差异。红笛鲷鳃上的扁平上皮细胞界限清楚,而卵形鲳(鱼参)鳃上扁平上皮细胞表面遍布不规则的微嵴,细胞界限模糊。红笛鲷鳃丝表面的氯细胞数量多于卵形鲳...
关键词:
红笛鲷 卵形鲳(鱼参) 鳃 微细结构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崔龙波 孔俊 周雪莹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中国蛤蜊鳃的组织学和表面结构。所有鳃丝的组织结构均相同。鳃丝上皮按结构与功能可区分为4个区带:前纤毛柱状细胞区、侧纤毛柱状细胞区、粘液细胞区和扁平细胞区。前纤毛和侧纤毛分别与食物的运送和呼吸水流的产生有关。扁平细胞为呼吸上皮,其结构有助于气体交换。相邻鳃丝通过成排的、含有血管的丝间连接连系。
关键词:
中国蛤蜊 鳃 组织学 扫描电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