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1)
2023(4581)
2022(3988)
2021(3645)
2020(3080)
2019(6945)
2018(6741)
2017(12187)
2016(6783)
2015(7302)
2014(7360)
2013(7183)
2012(6843)
2011(6168)
2010(6151)
2009(5602)
2008(5383)
2007(4751)
2006(4201)
2005(3575)
作者
(21331)
(18179)
(17915)
(17115)
(11622)
(9254)
(8081)
(7079)
(6882)
(6494)
(6434)
(6145)
(6096)
(5643)
(5626)
(5611)
(5511)
(5444)
(5218)
(5186)
(4557)
(4502)
(4407)
(4154)
(4145)
(4073)
(4015)
(3998)
(3787)
(3760)
学科
(27965)
经济(27952)
管理(12836)
(11593)
方法(10872)
地方(10782)
(8988)
数学(8697)
数学方法(8540)
(7976)
(7935)
企业(7935)
农业(6585)
业经(6219)
中国(5777)
环境(5611)
地方经济(4449)
理论(4389)
(4078)
贸易(4074)
生态(4022)
(4005)
资源(3899)
(3855)
(3801)
(3723)
农业经济(3393)
(3332)
(3151)
土地(2868)
机构
学院(95330)
大学(91662)
研究(37395)
管理(32889)
(29790)
经济(28952)
科学(28096)
理学(27661)
理学院(27176)
中国(26406)
管理学(26395)
管理学院(26219)
(21603)
(21138)
(20059)
研究所(18747)
业大(17378)
中心(17093)
农业(16621)
(16547)
师范(16347)
(15308)
(14399)
北京(14131)
(13359)
师范大学(13329)
(12996)
(12681)
科学院(12294)
(11338)
基金
项目(69239)
科学(52652)
基金(47334)
研究(46469)
(43556)
国家(43203)
科学基金(35428)
(28562)
社会(27199)
基金项目(26042)
社会科(25693)
社会科学(25683)
自然(25050)
(24863)
自然科(24291)
自然科学(24280)
自然科学基金(23779)
教育(20016)
资助(19958)
编号(18332)
(16739)
重点(16354)
计划(14957)
科技(14017)
课题(14006)
科研(13468)
(13242)
(13201)
成果(13048)
发展(12542)
期刊
(38345)
经济(38345)
研究(23326)
(18832)
中国(18727)
学报(18686)
科学(18224)
农业(13530)
大学(12936)
学学(12453)
资源(9203)
管理(9125)
教育(8393)
(8061)
(8026)
业经(7609)
技术(7284)
(7144)
(6652)
旅游(6652)
(6652)
(5494)
金融(5494)
(5421)
学刊(5357)
旅游学(5350)
游学(5350)
林业(5335)
(5259)
业大(5236)
共检索到140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海英   安莉娟   代海燕   李瑞青   李多   李亿平   皇彦  
为全面了解草原地区旅游气象环境和气候资源状况。本文利用乌兰察布市草原景区常规气象观测站点资料,基于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基础上构建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计算逐年各旬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草原景区旅游气候舒适度等级,分析草原景区旅游气候适宜性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温湿指数、风寒指数5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均表现为舒适等级,着衣指数6-8月为舒适等级;乌兰察布市草原景区舒适期主要分布在5月中旬至9月上旬,而辉腾锡勒草原旅游区舒适期仅在6-8月期间,舒适期最短;夏季旅游舒适度高,为舒适期,冬季舒适度低,为不舒适期。全年旅游气候舒适度呈现倒“U”型,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间北部比南部气候舒适度更加舒适,更适宜避暑旅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祚恬  
通过对乌兰察布市后山旱作区保护性耕作的监测与分析,重点探索适合后山旱作区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模式、技术工艺处理及机具配套系统,提出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前景及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海生  
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但其拥有丰富的风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多年来着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并提出"打造空中三峡、建设风电之都"的目标,风电、光伏产业发展较为迅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是乌兰察布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绿色信贷以绿色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基础,能够有效利用金融手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袁巧峰  
截至2013年12月底,乌兰察布市共有累计2400多家单位的11.41万名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32.03亿元,缴存余额为26.38亿元。历年累计共有2.7万人次经批准提取了住房公积金,提取总额为5.65亿元。历年累计向3.38万职工发放了个人住房贷款39.95亿元,贷款余额为23.93亿元。通过上述数据,反映出乌兰察布市(以下简称乌市)住房公积金事业正在步入一个高速发展壮大的新时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达奔那  王利清  
[目的]通过对乌兰察布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研究,为该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方法]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测算农业产业的比较优势,构建产值增长贡献率模型分析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并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乌兰察布市农业产业的显著综合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集宁区、卓资县、四子王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并且多数农业产业的规模比较优势相较于产量比较优势更为突出;通过预测模型看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呈负向贡献率;从回归分析得出,小麦、玉米、莜麦、豆类、马铃薯、油料作物、蔬菜瓜果产值每增加1%会分别为乌兰察布市农业总产值带来0.02%、0.057%、0.015%、0.018%、0.223%、0.847%、0.468%的经济增量。[结论]玉米、油料作物、蔬菜瓜果和马铃薯对农业产业总值推动力较强,小麦、豆类和莜麦对农业产业总值的推动力相对较弱;乌兰察布市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太显著。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强  樊宏霞  刘嘉珉  
农业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培育新型农民、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直接而有效的途径。调研显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农业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很多困境,如传统思想观念制约、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要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乌兰察布市必须突破对农业职业教育的传统认识和观念,改变对农业职业教育条块分割的管理局面,不断强化市场作用,探索"学校+公司+市场"的办学模式,同时加大师资建设和财政支持力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峰  刘亚洲  
基于台湾中央气象局近30a(1971~2000年)的气候统计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3个指标,对台湾25个地区全年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台湾全省旅游气候舒适期较长,大部分地区可达8个月,旅游气候最舒适月份可从11月持续到翌年3月份,不适宜期主要集中在夏季的6、7、8月,且受台风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将台湾划分为北部海滨近岸岛屿区、北部-中部山地区、南部海滨近岸岛屿区、中部高山区等4个旅游气候舒适度区域。其中,北部海滨近岸岛屿区的旅游适宜期主要分布在1~5月、10~12月,全年较舒适期长达8个月;北部-中部山地区旅游气候舒适期为全年,可开展的旅游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焕毅  张翘  商毅  魏海宁  
随着人们外出休闲旅游的机会越来越多,人们对旅游地点的自然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景点的气候舒适度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很多学者对一些旅游热门地区的气候舒适度给出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和研究,为游客出行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本文主要以本溪满族自治县1958-2000年的气候资料为依据,运用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确定本溪县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度等级,结合本溪县地区气候的基本特征,给出本溪县地区旅游时节选择的合理化建议,为本溪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游客对本溪县地区旅游时节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志会  郑大玮  郭文利  赵新平  王志华  
北京山区面积为10417.5km2,占北京市土地总面积的62%,主要担负着北京的生态屏障功能,而其经济的发展是山区生态功能发挥的有力保障,生态旅游是协调二者的有效途径,应成为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由于气候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对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定量评价,可为山区的旅游规划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北京山区1km2网格的气候资料,在GIS的支持下,计算了各网格的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并由此推算出了1月~12月的旅游气候舒适度及不同舒适度等级的分布面积。结果表明,北京山区旅游气候适宜期较长,除1月、2月和12月份旅游气候不适外,其它时间均为旅游气候适宜期,其中旅游气候...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丽君  孙根年  李馥丽  王宾站  
气候舒适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旅游地旅游季节长短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陕西省30年气候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指标,对陕西省各地区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陕北各地区旅游舒适期在5月~9月,关中各地区的旅游舒适期多在4月、5月、9月和10月,汉中和安康舒适期在4月、5月、9月和10月,商洛的旅游舒适期在4月5、月、6月、8月和9月,不舒适期以榆林最长为4个月,以汉中和安康最短为0个月。由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不同,陕西省内各个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度有相当的差异,在南北方向上差异尤其明显。冬季南北差异性表现尤为突出,舒适指数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全省可以分为陕南、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海洋  吴月  王乃昂  马宁  
利用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建立沙漠旅游气候舒适指数(DCI)模型,检验该模型后,对29个沙漠旅游发展潜力区的月度气候舒适指数进行计算。确定沙漠旅游活动"不适游因素"的阈值,并对各区4月-10月不适游天数进行统计,生成DCI修订值,再将修订后4月-10月气候舒适指数求和。得出如下结论:①11月至次年3月各沙漠区旅游气候舒适条件较差,气候舒适月份主要分布在4月-10月;②气温和风速是制约沙漠旅游开展的两个主要天气因素,不同地区的主要制约因素也不尽相同;③4月-10月DCI求和后,排在前四名的地区都是沙漠旅游开发较好的地区;④气候条件是沙漠旅游发展的重要条件,不同沙漠区应有不同的旅游发展之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英  
为了解农户参保行为及政府农业保险政策实施效果,论文基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实地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并结合案例分析法,研究种植业保险开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农户受灾普遍、农户参保率高、对农业保险赔款金额及赔款服务比较满意,参保农户普遍获得高于保费的理赔款,但并没有获得应得的理赔款。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普惠政策被农户接受,但在当地农业保险分散风险的作用很小,农业保险政策实施效果并不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侯智惠  逄焕成  
[目的]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农业资源利用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探寻适宜于该区域的农业资源监测指标体系,及时发现农业资源的变动状态与趋势,可为农业与环保部门制定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为例,从农业资源禀赋、农业生态压力和农业产出水平3个方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指数平滑法,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演变与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农业资源禀赋指标组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人均牧草地面积2个指标权重较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是引起乌兰察布市农业资源禀赋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农业生态压力指标组中载畜量和化肥负荷程度指标权重较大,人口密度、载畜量、耕地盐碱化程度的下降,减弱了干燥度和化肥负荷程度2个指标增长的不利影响,使乌兰察布市农业生态压力指数表现出下降趋势;农业产出指标组中人均农林牧渔业产值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个指标权重较大,2个指标的持续增长是引起农业产出指数增长的主要因素。[结论]乌兰察布市2001~2014年农业资源禀赋指数逐渐减小,且指数下降的趋势仍将延续,预计2018年降至2001年的51.21%;该市农业生态压力指数呈现波动下降趋势,预计2018年降至2001年的26.78%;该市农业产出指数逐渐增加,预计2018年增至2001年的183倍;该市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在2001~2007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2008~2014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预计将于2016年开始超出2001年的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侯智惠  逄焕成  
[目的]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农业资源利用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探寻适宜于该区域的农业资源监测指标体系,及时发现农业资源的变动状态与趋势,可为农业与环保部门制定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为例,从农业资源禀赋、农业生态压力和农业产出水平3个方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指数平滑法,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演变与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农业资源禀赋指标组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人均牧草地面积2个指标权重较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璐佳  安萍莉  汪芳甜  刘应成  李学敏  黄鑫鑫  
为研究规模化经营耕地集约度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运用熵值法及计量估计模型,以马铃薯为例,分析内蒙古农牧交错带普通农户与种植大户的耕地集约度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种植大户在耕地的投入水平、产出水平都显著高于普通农户,但在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水平上显著低于普通农户,总体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是后者的4.84倍。影响种植大户耕地集约度的生计因素主要有户主年龄(负相关)及家庭贷款金额(正相关)。影响普通农户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年收入(正相关)、家庭畜牧业收入(负相关)、家庭贷款金额(正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