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79)
- 2023(19368)
- 2022(16136)
- 2021(15188)
- 2020(12455)
- 2019(28354)
- 2018(28146)
- 2017(52846)
- 2016(29525)
- 2015(33251)
- 2014(33427)
- 2013(32623)
- 2012(30286)
- 2011(27499)
- 2010(27855)
- 2009(25550)
- 2008(25188)
- 2007(22896)
- 2006(20570)
- 2005(18633)
- 学科
- 济(119646)
- 经济(119511)
- 业(102212)
- 管理(87159)
- 企(82770)
- 企业(82770)
- 农(50211)
- 方法(46965)
- 中国(37710)
- 数学(37195)
- 数学方法(36787)
- 业经(35996)
- 农业(33637)
- 财(32239)
- 地方(28756)
- 学(24806)
- 教育(24342)
- 制(23835)
- 理论(23605)
- 技术(23107)
- 务(21895)
- 财务(21822)
- 财务管理(21793)
- 和(20799)
- 贸(20723)
- 贸易(20705)
- 企业财务(20629)
- 易(20047)
- 发(18965)
- 策(18800)
- 机构
- 学院(417506)
- 大学(414210)
- 济(163131)
- 管理(161840)
- 经济(159414)
- 研究(144362)
- 理学(138490)
- 理学院(136883)
- 管理学(134633)
- 管理学院(133834)
- 中国(106874)
- 京(91193)
- 科学(88596)
- 农(78988)
- 财(74123)
- 所(73474)
- 研究所(66433)
- 江(66021)
- 中心(65530)
- 业大(64289)
- 范(62692)
- 师范(62216)
- 农业(60571)
- 北京(58425)
- 财经(58341)
- 经(53006)
- 州(52920)
- 院(52001)
- 师范大学(50001)
- 技术(47032)
- 基金
- 项目(275139)
- 科学(217414)
- 研究(209155)
- 基金(195292)
- 家(168942)
- 国家(167211)
- 科学基金(143448)
- 社会(129866)
- 社会科(122516)
- 社会科学(122485)
- 省(110510)
- 基金项目(103382)
- 教育(99395)
- 划(92968)
- 自然(90966)
- 编号(89038)
- 自然科(88815)
- 自然科学(88795)
- 自然科学基金(87193)
- 资助(78773)
- 成果(73265)
- 发(63119)
- 课题(62931)
- 重点(62017)
- 部(61215)
- 创(58481)
- 创新(53969)
- 项目编号(52924)
- 教育部(52303)
- 性(51912)
- 期刊
- 济(194309)
- 经济(194309)
- 研究(130272)
- 中国(93856)
- 农(77534)
- 教育(70804)
- 学报(63552)
- 管理(61105)
- 科学(60157)
- 财(56880)
- 农业(52616)
- 大学(49520)
- 学学(45588)
- 技术(40915)
- 融(39009)
- 金融(39009)
- 业经(36911)
- 财经(28109)
- 经济研究(27889)
- 业(27315)
- 问题(25664)
- 经(24118)
- 技术经济(21059)
- 图书(20788)
- 版(20083)
- 科技(19887)
- 现代(19522)
- 职业(19158)
- 世界(18576)
- 理论(18494)
共检索到644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强 樊宏霞 刘嘉珉
农业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培育新型农民、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直接而有效的途径。调研显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农业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很多困境,如传统思想观念制约、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要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乌兰察布市必须突破对农业职业教育的传统认识和观念,改变对农业职业教育条块分割的管理局面,不断强化市场作用,探索"学校+公司+市场"的办学模式,同时加大师资建设和财政支持力度。
关键词:
农业职业教育 现状 发展路径 乌兰察布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达奔那 王利清
[目的]通过对乌兰察布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研究,为该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方法]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测算农业产业的比较优势,构建产值增长贡献率模型分析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并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乌兰察布市农业产业的显著综合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集宁区、卓资县、四子王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并且多数农业产业的规模比较优势相较于产量比较优势更为突出;通过预测模型看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呈负向贡献率;从回归分析得出,小麦、玉米、莜麦、豆类、马铃薯、油料作物、蔬菜瓜果产值每增加1%会分别为乌兰察布市农业总产值带来0.02%、0.057%、0.015%、0.018%、0.223%、0.847%、0.468%的经济增量。[结论]玉米、油料作物、蔬菜瓜果和马铃薯对农业产业总值推动力较强,小麦、豆类和莜麦对农业产业总值的推动力相对较弱;乌兰察布市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太显著。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海生
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但其拥有丰富的风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多年来着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并提出"打造空中三峡、建设风电之都"的目标,风电、光伏产业发展较为迅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是乌兰察布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绿色信贷以绿色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基础,能够有效利用金融手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侯智惠 逄焕成
[目的]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农业资源利用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探寻适宜于该区域的农业资源监测指标体系,及时发现农业资源的变动状态与趋势,可为农业与环保部门制定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为例,从农业资源禀赋、农业生态压力和农业产出水平3个方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指数平滑法,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演变与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农业资源禀赋指标组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人均牧草地面积2个指标权重较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是引起乌兰察布市农业资源禀赋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农业生态压力指标组中载畜量和化肥负荷程度指标权重较大,人口密度、载畜量、耕地盐碱化程度的下降,减弱了干燥度和化肥负荷程度2个指标增长的不利影响,使乌兰察布市农业生态压力指数表现出下降趋势;农业产出指标组中人均农林牧渔业产值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个指标权重较大,2个指标的持续增长是引起农业产出指数增长的主要因素。[结论]乌兰察布市2001~2014年农业资源禀赋指数逐渐减小,且指数下降的趋势仍将延续,预计2018年降至2001年的51.21%;该市农业生态压力指数呈现波动下降趋势,预计2018年降至2001年的26.78%;该市农业产出指数逐渐增加,预计2018年增至2001年的183倍;该市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在2001~2007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2008~2014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预计将于2016年开始超出2001年的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侯智惠 逄焕成
[目的]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农业资源利用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探寻适宜于该区域的农业资源监测指标体系,及时发现农业资源的变动状态与趋势,可为农业与环保部门制定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为例,从农业资源禀赋、农业生态压力和农业产出水平3个方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指数平滑法,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演变与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农业资源禀赋指标组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人均牧草地面积2个指标权重较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璐佳 安萍莉 汪芳甜 刘应成 李学敏 黄鑫鑫
为研究规模化经营耕地集约度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运用熵值法及计量估计模型,以马铃薯为例,分析内蒙古农牧交错带普通农户与种植大户的耕地集约度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种植大户在耕地的投入水平、产出水平都显著高于普通农户,但在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水平上显著低于普通农户,总体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是后者的4.84倍。影响种植大户耕地集约度的生计因素主要有户主年龄(负相关)及家庭贷款金额(正相关)。影响普通农户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年收入(正相关)、家庭畜牧业收入(负相关)、家庭贷款金额(正相关)。
关键词:
耕地 集约 普通农户 种植大户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英
为了解农户参保行为及政府农业保险政策实施效果,论文基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实地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并结合案例分析法,研究种植业保险开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农户受灾普遍、农户参保率高、对农业保险赔款金额及赔款服务比较满意,参保农户普遍获得高于保费的理赔款,但并没有获得应得的理赔款。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普惠政策被农户接受,但在当地农业保险分散风险的作用很小,农业保险政策实施效果并不明显。
关键词:
农业保险 购买行为 理赔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海英 安莉娟 代海燕 李瑞青 李多 李亿平 皇彦
为全面了解草原地区旅游气象环境和气候资源状况。本文利用乌兰察布市草原景区常规气象观测站点资料,基于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基础上构建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计算逐年各旬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草原景区旅游气候舒适度等级,分析草原景区旅游气候适宜性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温湿指数、风寒指数5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均表现为舒适等级,着衣指数6-8月为舒适等级;乌兰察布市草原景区舒适期主要分布在5月中旬至9月上旬,而辉腾锡勒草原旅游区舒适期仅在6-8月期间,舒适期最短;夏季旅游舒适度高,为舒适期,冬季舒适度低,为不舒适期。全年旅游气候舒适度呈现倒“U”型,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间北部比南部气候舒适度更加舒适,更适宜避暑旅游。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袁巧峰
截至2013年12月底,乌兰察布市共有累计2400多家单位的11.41万名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32.03亿元,缴存余额为26.38亿元。历年累计共有2.7万人次经批准提取了住房公积金,提取总额为5.65亿元。历年累计向3.38万职工发放了个人住房贷款39.95亿元,贷款余额为23.93亿元。通过上述数据,反映出乌兰察布市(以下简称乌市)住房公积金事业正在步入一个高速发展壮大的新时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祚恬
通过对乌兰察布市后山旱作区保护性耕作的监测与分析,重点探索适合后山旱作区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模式、技术工艺处理及机具配套系统,提出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前景及建议。
关键词:
机械化 保护性耕作 技术模式 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震 夏英
农村科技人才在推进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乌兰察布市农村科技人才培训案例分析发现,成功开展农村科技人才培训的关键机制包括政府的协调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训、示范和产业链的"三位一体"融合机制等。为推进农村科技人才培训,应采取如下对策:优化外部环境,发挥政府支撑作用;多渠道投入,扩大培训机构规模;突出创业与服务能力,完善培训内容;强化高校与培训基地合作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妍 陈美方 许兴登
农业众筹作为革新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创新农村弱势群体创业过程中的融资方式,提高了农村包容性创业能力,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由于对农业众筹的认知不高、农产品季节性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目前我国农业众筹发展效果不如预期,农业众筹正陷入瓶颈期,亟待破解矛盾,促进发展。下一步,应从平台建设、产品质量、风险控制等多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农业众筹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业众筹 食品安全 现代农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智彬 石伟平
近年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较快,体系进一步健全,规模、影响不断扩大,服务能力有所增强。但是,基层体系破坏、认可度不高、办学质量难以满足需求等问题困扰着农村职业教育总体实力的提升。其根源在于依赖型困境、基层财政体制以及功能性约束。从办学模式改革的角度看,要改变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单一性,改变办学内容的结构性缺陷和培养内容的功能性不足,并不断完善保障措施,才能推动农村职业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现状 问题 办学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永强 王晓莉
以2007-2015年山西职业教育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山西省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着重从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状况和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状况分析,侧重研究了山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和区域经济协调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山西职业教育仍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相对滞后、总体经费投入不足、生均投入水平低、与普通教育相比差距大以及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基于此,未来山西应合理设置职业教育专业、大力培养专职教师和职业教育投入的力度、改善投入结构、提高区域经济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现状 教育投入 区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