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02)
2023(16460)
2022(14170)
2021(12995)
2020(11030)
2019(24866)
2018(24517)
2017(47026)
2016(25625)
2015(28371)
2014(28096)
2013(28256)
2012(26089)
2011(23784)
2010(24026)
2009(22397)
2008(21007)
2007(18189)
2006(15987)
2005(14198)
作者
(77840)
(64989)
(64394)
(61508)
(41438)
(31311)
(29139)
(25473)
(24564)
(23072)
(22100)
(21758)
(20920)
(20573)
(20231)
(20007)
(19354)
(19234)
(18512)
(18457)
(16418)
(15903)
(15749)
(14821)
(14656)
(14361)
(14259)
(14072)
(13124)
(12752)
学科
(117378)
经济(117264)
管理(70991)
(66442)
(54444)
企业(54444)
方法(48530)
数学(42244)
数学方法(41849)
(27471)
中国(27026)
(26824)
(25752)
地方(24823)
业经(23254)
(22764)
贸易(22757)
(22152)
农业(18373)
(18287)
环境(17415)
(16681)
(16509)
金融(16505)
理论(16492)
技术(15857)
(15776)
银行(15700)
(15414)
财务(15350)
机构
大学(374044)
学院(370550)
(154617)
经济(151520)
管理(141311)
研究(132166)
理学(122951)
理学院(121521)
管理学(119339)
管理学院(118703)
中国(95473)
科学(84567)
(79255)
(69075)
(68394)
(67281)
研究所(62937)
业大(61061)
中心(57759)
农业(54877)
财经(54735)
(52926)
(49929)
北京(49571)
经济学(48054)
(47684)
(47399)
师范(47073)
经济学院(43205)
(42520)
基金
项目(258016)
科学(201133)
基金(188343)
研究(179650)
(167854)
国家(166523)
科学基金(140796)
社会(114734)
社会科(108779)
社会科学(108746)
基金项目(100092)
(100092)
自然(93849)
自然科(91665)
自然科学(91637)
自然科学基金(90013)
(84970)
教育(81256)
资助(77631)
编号(69987)
重点(58216)
(56295)
成果(55998)
(55296)
(53186)
科研(50101)
创新(49789)
计划(49040)
课题(48551)
国家社会(47800)
期刊
(168554)
经济(168554)
研究(108607)
学报(69548)
中国(66580)
(62095)
科学(60109)
管理(51214)
大学(50958)
(49681)
学学(48661)
农业(42521)
教育(33950)
(30508)
金融(30508)
技术(29110)
经济研究(28717)
财经(27442)
业经(25415)
(23606)
问题(22122)
(21969)
科技(18756)
技术经济(18695)
(18590)
业大(18278)
(18275)
理论(16806)
图书(16521)
资源(16110)
共检索到538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柳成彬   丛海霞  
2022年爆发的“乌克兰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剧烈震荡,大宗商品价格飙升。本文基于GTAP模型模拟分析三种情景下“乌克兰危机”引发的出口贸易限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和乌克兰是此次冲突直接受损方,两国GDP下降幅度最大,其他主要经济体受到的负面冲击有限。此外,俄乌两国的出口限制措施导致相关产品进口价格上涨。同时,通过全球贸易网络和产业链供应链传导,中国各产业进口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应建立多元化能源供应渠道,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建立全球能源与粮食信息监测预警体系,从而更好地应对“乌克兰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风险挑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海英  姜长云  
作为二战以来欧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冲突,乌克兰危机的升级短期内减少了俄罗斯、乌克兰的国际化肥供给,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全方位制裁阻碍了俄罗斯、白俄罗斯的化肥贸易,地区局势不稳叠加新冠疫情导致的贸易限制措施减少了化肥的出口。粮食危机引致的局部地区农业生产的扩大、农产品价格的升高带动了化肥需求。国际化肥价格在供给和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急剧飙升,已逼近1960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化肥的国际价格大幅高于国内价格给中国创造了机遇,但天然气、煤炭、石油等化肥原料成本的提高不利于化肥产业的发展,尤其对国内高度依赖进口的钾肥需求构成挑战。应紧密追踪乌克兰危机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研判敏感性事件对国际供应链的影响;通过多元化进口战略,降低钾肥贸易风险;走科技创新之路,推动化肥产业的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曲文轶  苏兆荣  
因乌克兰危机与西方交恶后,俄罗斯地缘经济"向东转"成为热议的话题。本文利用俄罗斯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的数据详细考察了俄地缘经济的演变进程,结果发现,截至目前俄罗斯对于欧洲的实质依赖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特别是在能源和原材料的出口、吸引外资,以及对于部分关键的高科技产品的进口依赖上。与此同时,与西方地缘政治关系恶化,事实上推动俄罗斯加快了地缘经济"向东转"的步伐,尤其在进口贸易方面,亚太取代欧洲成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国不出所料大幅提升了在俄罗斯外贸中的份额,但在俄对外融资方面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在资金和技术上尚无法完全替代欧洲的作用,这可能也是部分俄罗斯学者质疑"向东转"战略的原因之一。不过从更长时期考察,由世界经济重心东移亚太这一根本性因素所决定,俄地缘经济联系"向东转"的进程事实上是持续、稳定推进的。假以时日,俄地缘经济联系从根本上转向亚太将会不可逆转。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贺蕾  霍学喜  
2014年8月,俄罗斯推出报复性的反制裁措施,减少了来自西班牙、法国等19个国家的进口商品,对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国家的农产品实行禁运。这次进口禁令农产品种类多、涉及国家范围广,其中包括波兰、立陶宛、法国等多个俄罗斯进口苹果的主要供应国,致使俄罗斯苹果市场形成巨大的短缺"缺口",为中国苹果出口带来重要机遇。本文分析危机对国际市场苹果贸易的影响,剖析俄罗斯的苹果进口特征和趋势,以及给中国苹果出口带来的机遇空间,进而提出扩大中国苹果对俄罗斯出口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戴长征  张中宁  
当前的乌克兰危机由其国内和国际两个囿域下的多重因素综合作用酿成。其中其国内的历史恩怨、东西分裂、政治腐败、经济不振等根源为内因,周边强权俄罗斯、欧盟和美国出于自身地缘战略利益强力干预等因素为外因。本文运用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分别从乌克兰历史、地理(地缘)、民族、文化、国内政治与经济等国内囿域下的六个维度探讨了乌克兰危机的内部根源,并分析了其对世界和中国的可能影响以及中国在应对该影响时应该坚持的原则立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传武  
一、乌克兰金融市场发生动荡的基本情况1997年10月、1998年5月和8月俄罗斯发生的三次金融危机,对原本底气不足、远未完善的乌克兰金融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乌克兰货币格里夫那从1998年8月中旬到9月底贬值超过50%,10月后其汇率才止跌并有所...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岳云嵩   薛新龙  
伴随着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国家间数字经贸往来大幅增多,不同国家在跨境数据流动、人工智能治理、跨国平台监管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差异成为制约发展的巨大障碍。这促使各国加强多边和区域层面对数字议题的讨论,深化国家间政策法规协调,使得以发展为导向的全球数字治理体系加速形成和发展。然而,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出现了大量用于对抗的数字化元素,如针对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社交媒体舆情引导与管控、两用数字技术使用、私营跨国数字企业卷入国家冲突等。各国不得不重新审视数字全球化发展与合作,更多地将注意力从发展转向安全,对全球数字治理发展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国家不仅加强了国内数字监管治理和国际网络安全合作,而且积极与盟友合作争夺全球数字经贸治理主导权,使得全球数字治理底色更保守、取向更强调安全、主导权竞争更激烈、多边解决方案更难达成。面对形势变化,中国应通过扩大数字领域开放、完善中国数字治理方案、建立多层次数字朋友圈和充分融入多边机制数字治理谈判等方式深化对全球数字治理的影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宋雷磊  
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有着深层的结构因素。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造就了很多重要的经济结构不平衡,直接和间接地导致了金融危机。经济结构失衡需要很长时间来纠正和调整,发达经济体可能会处于持续低迷状态。这一危机后时代的新常态也意味着新兴经济体必须进行结构调整,才能确保稳定、健康的经济增长。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必须着眼于在短期内稳定增长,在中长期内致力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中等收入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过渡。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殷建平  周小龙  
2014年上半年,由克里米亚归属问题引发的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全面的政治经济危机已经从区域性矛盾上升为国际性事件。导致本次乌克兰危机的原因很多,但能源问题无疑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乌克兰的能源问题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二是天然气价格非市场化。尤其是以政府主导的天然气定价机制不仅形成了价格倒挂怪象,累及乌克兰国家财政,更成为一次次俄乌争端的导火索。长期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熀松  
2007年下半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随后演变成了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我国经济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国政府及时调整政策,沉着应对,目前,我国经济出现了好转。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我国经济的好转是否能够持续?经济是否能一路坦途,自此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上一轮经济周期的上行期和下行期;第二部分,论证了中国经济明显好转;第三部分,从多个角度分析论证我国经济好转的持续性问题;第四部分,简要地阐述了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看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立生  杨杰  
监测金融市场运行状况对于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揭示金融压力溢出对宏观经济的时变非线性效应,采用广义方差分解模型构建金融压力溢出指数;结合MS-VAR模型监测金融压力溢出,进一步实证检验金融压力溢出对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是金融压力溢出的重要传递者,而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是跨市场金融压力溢出的重要接收者。第二,金融压力溢出指数存在较为明显的两区制,大多数时间处于平稳状态,只有出现极端压力事件时导致金融压力溢出指数急剧上升。第三,金融压力溢出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效应主要为负向;对物价水平的传导效应主要为正向;对利率水平的传导效应在不同时期是存在差异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本文从国内外供求关系、宏观经济周期性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各个侧面分析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本文认为在百年一遏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周期性下滑的大背景下,国内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经济增长动力下行的风险在加大,预计本轮经济将被迫做出强制调整,维持三到四年的低位增长。我国应该利用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型,并把握这次危机带来的机会,做好能源储备、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在对抗经济衰退方面,财政政策远比货币政策要更为有效。随着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以及新一届政府和国会的就任,美国的财政政策将逐渐走向前台,并占据主导地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文章探讨了本轮危机对于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冲击,指出面对金融危机时显得茫然和无助的主流宏观经济学面临着四大危机:基本信念危机、方法论危机、"形式化"危机以及忽视金融的危机。文章进而认为,未来宏观经济学应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推进宏观经济学的融合;改造理性经济人假说;重建危机经济学;回归经济学的初衷"经世济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