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62)
- 2023(9071)
- 2022(7406)
- 2021(6912)
- 2020(5622)
- 2019(12577)
- 2018(12053)
- 2017(22150)
- 2016(11847)
- 2015(13136)
- 2014(12330)
- 2013(12442)
- 2012(11664)
- 2011(10799)
- 2010(10694)
- 2009(10287)
- 2008(9106)
- 2007(7395)
- 2006(6306)
- 2005(5603)
- 学科
- 济(51233)
- 经济(51182)
- 管理(29904)
- 业(28971)
- 方法(22945)
- 企(21221)
- 企业(21221)
- 数学(21173)
- 数学方法(21077)
- 中国(16395)
- 贸(14444)
- 贸易(14439)
- 易(14208)
- 农(13317)
- 财(11557)
- 学(10857)
- 业经(9638)
- 融(9211)
- 金融(9208)
- 农业(8977)
- 制(8936)
- 银(8681)
- 银行(8641)
- 行(8358)
- 环境(8320)
- 出(7908)
- 关系(7892)
- 技术(7049)
- 划(6566)
- 体(6540)
- 机构
- 大学(175785)
- 学院(171714)
- 济(81498)
- 经济(80519)
- 研究(68840)
- 管理(62030)
- 理学(54649)
- 理学院(53970)
- 管理学(53205)
- 管理学院(52923)
- 中国(52270)
- 科学(42262)
- 农(37425)
- 京(37382)
- 所(35762)
- 研究所(33370)
- 财(32722)
- 农业(30243)
- 业大(29770)
- 中心(29182)
- 财经(27414)
- 经济学(27358)
- 经(25584)
- 经济学院(24871)
- 院(24313)
- 北京(23702)
- 科学院(22645)
- 江(21685)
- 财经大学(20928)
- 范(20736)
- 基金
- 项目(123618)
- 科学(97547)
- 基金(94872)
- 家(87406)
- 国家(86773)
- 研究(81784)
- 科学基金(72159)
- 社会(56745)
- 社会科(54022)
- 社会科学(54010)
- 基金项目(49857)
- 自然(47644)
- 自然科(46639)
- 自然科学(46620)
- 自然科学基金(45870)
- 省(43508)
- 划(39285)
- 资助(38033)
- 教育(36108)
- 重点(28722)
- 部(28708)
- 编号(27880)
- 发(26453)
- 国家社会(25993)
- 创(25882)
- 中国(25765)
- 科研(24687)
- 创新(24484)
- 计划(24282)
- 教育部(24178)
共检索到245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海英 姜长云
作为二战以来欧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冲突,乌克兰危机的升级短期内减少了俄罗斯、乌克兰的国际化肥供给,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全方位制裁阻碍了俄罗斯、白俄罗斯的化肥贸易,地区局势不稳叠加新冠疫情导致的贸易限制措施减少了化肥的出口。粮食危机引致的局部地区农业生产的扩大、农产品价格的升高带动了化肥需求。国际化肥价格在供给和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急剧飙升,已逼近1960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化肥的国际价格大幅高于国内价格给中国创造了机遇,但天然气、煤炭、石油等化肥原料成本的提高不利于化肥产业的发展,尤其对国内高度依赖进口的钾肥需求构成挑战。应紧密追踪乌克兰危机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研判敏感性事件对国际供应链的影响;通过多元化进口战略,降低钾肥贸易风险;走科技创新之路,推动化肥产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乌克兰危机 化肥 供求格局 价格飙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戴长征 张中宁
当前的乌克兰危机由其国内和国际两个囿域下的多重因素综合作用酿成。其中其国内的历史恩怨、东西分裂、政治腐败、经济不振等根源为内因,周边强权俄罗斯、欧盟和美国出于自身地缘战略利益强力干预等因素为外因。本文运用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分别从乌克兰历史、地理(地缘)、民族、文化、国内政治与经济等国内囿域下的六个维度探讨了乌克兰危机的内部根源,并分析了其对世界和中国的可能影响以及中国在应对该影响时应该坚持的原则立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殷建平 周小龙
2014年上半年,由克里米亚归属问题引发的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全面的政治经济危机已经从区域性矛盾上升为国际性事件。导致本次乌克兰危机的原因很多,但能源问题无疑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乌克兰的能源问题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二是天然气价格非市场化。尤其是以政府主导的天然气定价机制不仅形成了价格倒挂怪象,累及乌克兰国家财政,更成为一次次俄乌争端的导火索。长期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传武
一、乌克兰金融市场发生动荡的基本情况1997年10月、1998年5月和8月俄罗斯发生的三次金融危机,对原本底气不足、远未完善的乌克兰金融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乌克兰货币格里夫那从1998年8月中旬到9月底贬值超过50%,10月后其汇率才止跌并有所...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岳云嵩 薛新龙
伴随着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国家间数字经贸往来大幅增多,不同国家在跨境数据流动、人工智能治理、跨国平台监管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差异成为制约发展的巨大障碍。这促使各国加强多边和区域层面对数字议题的讨论,深化国家间政策法规协调,使得以发展为导向的全球数字治理体系加速形成和发展。然而,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出现了大量用于对抗的数字化元素,如针对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社交媒体舆情引导与管控、两用数字技术使用、私营跨国数字企业卷入国家冲突等。各国不得不重新审视数字全球化发展与合作,更多地将注意力从发展转向安全,对全球数字治理发展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国家不仅加强了国内数字监管治理和国际网络安全合作,而且积极与盟友合作争夺全球数字经贸治理主导权,使得全球数字治理底色更保守、取向更强调安全、主导权竞争更激烈、多边解决方案更难达成。面对形势变化,中国应通过扩大数字领域开放、完善中国数字治理方案、建立多层次数字朋友圈和充分融入多边机制数字治理谈判等方式深化对全球数字治理的影响。
关键词:
乌克兰危机 数字治理 数字政策 数字技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柳成彬 丛海霞
2022年爆发的“乌克兰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剧烈震荡,大宗商品价格飙升。本文基于GTAP模型模拟分析三种情景下“乌克兰危机”引发的出口贸易限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和乌克兰是此次冲突直接受损方,两国GDP下降幅度最大,其他主要经济体受到的负面冲击有限。此外,俄乌两国的出口限制措施导致相关产品进口价格上涨。同时,通过全球贸易网络和产业链供应链传导,中国各产业进口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应建立多元化能源供应渠道,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建立全球能源与粮食信息监测预警体系,从而更好地应对“乌克兰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风险挑战。
关键词:
乌克兰危机 粮食安全 能源安全 宏观经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贺蕾 霍学喜
2014年8月,俄罗斯推出报复性的反制裁措施,减少了来自西班牙、法国等19个国家的进口商品,对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国家的农产品实行禁运。这次进口禁令农产品种类多、涉及国家范围广,其中包括波兰、立陶宛、法国等多个俄罗斯进口苹果的主要供应国,致使俄罗斯苹果市场形成巨大的短缺"缺口",为中国苹果出口带来重要机遇。本文分析危机对国际市场苹果贸易的影响,剖析俄罗斯的苹果进口特征和趋势,以及给中国苹果出口带来的机遇空间,进而提出扩大中国苹果对俄罗斯出口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曲文轶 苏兆荣
因乌克兰危机与西方交恶后,俄罗斯地缘经济"向东转"成为热议的话题。本文利用俄罗斯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的数据详细考察了俄地缘经济的演变进程,结果发现,截至目前俄罗斯对于欧洲的实质依赖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特别是在能源和原材料的出口、吸引外资,以及对于部分关键的高科技产品的进口依赖上。与此同时,与西方地缘政治关系恶化,事实上推动俄罗斯加快了地缘经济"向东转"的步伐,尤其在进口贸易方面,亚太取代欧洲成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国不出所料大幅提升了在俄罗斯外贸中的份额,但在俄对外融资方面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在资金和技术上尚无法完全替代欧洲的作用,这可能也是部分俄罗斯学者质疑"向东转"战略的原因之一。不过从更长时期考察,由世界经济重心东移亚太这一根本性因素所决定,俄地缘经济联系"向东转"的进程事实上是持续、稳定推进的。假以时日,俄地缘经济联系从根本上转向亚太将会不可逆转。
关键词:
乌克兰危机 地缘经济 俄罗斯 向东转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莉华
乌克兰危机发生后,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行经济制裁和政治孤立,俄罗斯外交转向东方。俄罗斯民众对中俄美大国的三角关系看法有所改变,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美之间结构性矛盾的存在使大多数俄罗斯人对美国持负面看法;乌克兰危机使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俄罗斯民众对华评价总体上越来越友好。由于对中国的依赖、特别是经济依赖进一步加深,俄罗斯对中国仍存在一定的防范心理。在此背景下,中俄应进一步加强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坦率就敏感问题交换意见,以增进相互了解、消除疑虑、加强战略互信。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弘
2013年11月,乌克兰围绕是否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爆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此次危机既反映出乌克兰存在的国家发展道路矛盾,也是大国矛盾激化的表现。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在冷战后形成的对话与合作关系逐渐破裂,双方在意识形态、经济一体化、地缘安全等方面的分歧日益明显。美国和欧盟以"软实力"手段在乌克兰推销东方伙伴关系计划,俄罗斯则以能源、贷款和市场等硬实力进行回击。大国的介入使乌克兰的欧洲一体化危机不断升级,并最终导致流血冲突、族群矛盾和政权更迭。化解危机不仅需要各方对宪政制度的尊重,更依赖于大国关系的缓和。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柳丰华
2013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导致中俄美三角关系新一轮调整:中俄战略协作加速发展,俄美陷入对抗,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当前中俄美三角关系的特点包括:实力分布的非均衡性;总体上的非对抗性和局部的竞争与合作同时并存;美国仍然处于相对有利的三角形的顶点;作用范围有限;内在动力不强。中俄美三角关系发展趋势如下:三角关系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存在,长期看呈现中美两极化趋势;中近期将延续中俄有限地反制美国态势,远期则是中美战略竞争成为主流;中俄美三国博弈的重点区域在亚洲和独联体地区;三国博弈的重点领域在经济和地缘政治方面。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柳丰华
2013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导致中俄美三角关系新一轮调整:中俄战略协作加速发展,俄美陷入对抗,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当前中俄美三角关系的特点包括:实力分布的非均衡性;总体上的非对抗性和局部的竞争与合作同时并存;美国仍然处于相对有利的三角形的顶点;作用范围有限;内在动力不强。中俄美三角关系发展趋势如下:三角关系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存在,长期看呈现中美两极化趋势;中近期将延续中俄有限地反制美国态势,远期则是中美战略竞争成为主流;中俄美三国博弈的重点区域在亚洲和独联体地区;三国博弈的重点领域在经济和地缘政治方面。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登学
围绕2013年末岁初爆发的乌克兰危机,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之间的制衡与反制不断升级,双方可谓针锋相对,"剑拔弩张";不过考量到俄罗斯的现实实力、俄美博弈的意图与内容以及时代环境等因素,俄美此轮争斗不会演变成为一场新的规模宏大的"冷战"对决;然而尽管如此,由于俄罗斯与西方诸多几成"死结"的矛盾与问题,以乌克兰危机为契机,俄罗斯与西方的一场新对抗却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博 邹松洋
气候政策是俄罗斯推进国家发展和国际治理的重要议题。2022年全面爆发的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的气候政策造成了重大影响。俄罗斯气候政策的发展由治理观念、政策偏好以及国际合作三方面构成,三个要素间蕴含着复杂的影响关系。文章分析了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俄罗斯气候政策的构成要素、政策调整逻辑、政策特点和政策影响。在治理观念方面,国家主义对于国内社会稳定以及国际气候治理主权的重视是俄罗斯气候政策的重要构成因素。在政策偏好方面,俄罗斯气候政策通过充分发挥国内自然资源优势的方式保障能源经济利益,同时争取开发全球能源市场的有利地位。在国际合作方面,俄罗斯气候合作呈现出既保持与美欧的气候议题沟通渠道,同时逐渐与全球南方国家建立气候技术合作项目的特点。在三者互动关系的共同作用下,俄罗斯气候政策围绕国内安全、能源经济以及国际治理三方面做出调整,影响了俄罗斯国家发展、国际气候治理、中俄经济合作的进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弘
精英是后发民主国家政治转型的主导力量,是决定着政治转型质量和速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精英是影响乌克兰国家转型的主导力量,精英的素质决定了转型的质量和速度,精英的团结决定了乌克兰社会的团结和转型稳定,构建高质量的精英政治是实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要素之一。笔者认为,乌克兰精英具有以下特点:政治精英的准备不足,缺乏对民主政治和民主秩序的尊重,热衷于体制外的斗争和街头政治,经济精英(寡头)粗暴干政破坏了民主制度的合法性,导致严重的政治腐败和政治危机频发;地方精英的民族主义倾向成为乌克兰"迈丹革命"中的不稳定因素,造成国家分裂和暴力冲突不断。
关键词:
精英 政治转型 乌克兰 寡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