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78)
2023(12564)
2022(10231)
2021(9303)
2020(7529)
2019(16610)
2018(16318)
2017(30894)
2016(16506)
2015(18168)
2014(17952)
2013(18094)
2012(16961)
2011(15313)
2010(15808)
2009(14932)
2008(14899)
2007(13760)
2006(12539)
2005(11610)
作者
(48174)
(40677)
(40468)
(37679)
(25668)
(19528)
(18139)
(15773)
(15297)
(14536)
(13798)
(13446)
(13081)
(13051)
(12639)
(12159)
(11875)
(11808)
(11680)
(11658)
(10201)
(10115)
(9859)
(9582)
(9273)
(9111)
(9099)
(9027)
(8194)
(8064)
学科
(83582)
(80239)
经济(80144)
(65818)
企业(65818)
管理(56877)
(46397)
农业(31255)
业经(30665)
方法(25169)
中国(23421)
(22555)
地方(20860)
技术(17425)
数学(17278)
数学方法(17179)
(17010)
(16659)
财务(16644)
财务管理(16626)
企业财务(15715)
(15242)
(14354)
(13925)
(13899)
贸易(13885)
(13437)
(13311)
(13062)
理论(12931)
机构
学院(246710)
大学(235271)
(108078)
经济(106108)
管理(97728)
研究(83749)
理学(82997)
理学院(82177)
管理学(81251)
管理学院(80797)
中国(67949)
(56141)
(49761)
科学(48578)
(48017)
农业(42562)
(42385)
(40606)
业大(39375)
中心(38834)
研究所(37739)
财经(37073)
(33462)
(31890)
北京(31198)
经济学(30924)
(30911)
师范(30646)
(29538)
经济管理(29148)
基金
项目(154914)
科学(124009)
研究(118662)
基金(111585)
(95449)
国家(94360)
科学基金(82539)
社会(77903)
社会科(73439)
社会科学(73422)
(64289)
基金项目(59406)
教育(51546)
(50954)
自然(50503)
编号(49558)
自然科(49322)
自然科学(49314)
自然科学基金(48473)
资助(42818)
(40187)
成果(38401)
(37395)
(35679)
重点(34089)
(33688)
课题(33475)
发展(33320)
(32781)
创新(32425)
期刊
(139904)
经济(139904)
研究(73320)
(60135)
中国(54922)
农业(40278)
管理(39769)
(38164)
科学(34841)
学报(33523)
业经(30453)
(27879)
金融(27879)
大学(26743)
学学(25693)
教育(23225)
技术(23100)
(20823)
经济研究(19498)
问题(18430)
财经(18062)
(15680)
世界(14790)
农村(14775)
(14775)
技术经济(14742)
农业经济(14685)
商业(13137)
现代(12994)
经济问题(12954)
共检索到391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庆平  侯铁建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与乌克兰经贸关系已由商品贸易结构单一、服务贸易额较小、技术贸易水平低下,发展成为商品贸易内容较丰富、贸易结构趋向合理、服务技术贸易额大幅增加的态势,但整体上中乌经贸合作水平仍然偏低。中乌两国有必要从数量和结构两方面入手,调动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构建双边经贸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微观经济基础。只有发挥政府的制度供给功能,稳定企业的预期,才能为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构建可靠的制度保障;只有培育有长期的战略意义的大项目,才能为两国间的长期全面合作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和经济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鑫  
乌克兰是欧洲传统农业大国,农业资源禀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乌克兰独立以来农业发展历程并非顺畅,农业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环节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乌克兰农业发展特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潜力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中乌农业合作基础及合作前景,并结合乌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深化中乌农业合作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帕夫连科·阿纳托里·尼古拉业维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梅颖  那传林  
一、农业概况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其农业用地约425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0%左右。其中,耕地3 300万公顷,另有260万公顷灌溉地和320万公顷排干地。全世界23%的黑土地分布在乌克兰境内,其黑土面积居世界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靳少华  
中国和乌克兰的经贸关系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基于中国对乌克兰投资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乌克兰国情,分析中国对乌克兰投资优劣势及机会与挑战,对中乌两国投资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研究,提出了中国对乌克兰的投资策略与展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N·卢基诺夫  徐云青  
乌克兰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一个享有充分权利的国际法主体,能决定和实现自己的造福本国人民的经济和社会政策,选择本国的发展模式和形成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策略的措施。在确定其经济地位后,乌克兰正把它规定在宪法和相应的法律中,调整经济关系体系,建立国家调节机制,即货币、金融、银行、海关、价格、税收和其他制度,市场基础设施,以及它们有效运行的政策。分析乌克兰今天的经济状况证实;严重的危机已遍及它的货币金融系统、生产领域,对内对外贸易额。通货膨胀正上升到恶性通货膨胀程度。商品生产衰退,国民收入减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海燕  
波兰与乌克兰两国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在1918年前两国曾是奥匈帝国的领土,相似的历史遭遇使得其在会计研究发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当时奥匈银行的主计长Pawel Ciompa,以德语出版的会计理论(Ciompa 1910)对波兰和乌克兰的会计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在时代背景下两国会计的研究发展面临着类似的困难,但是两国的会计界理论学者和实务人士百折不挠地进行探索,使得两国的会计发展又有各自的特点,存在差异。本文拟从波兰与乌克兰会计发展的外部环境着手,分别就两个国家不同历史阶段对其会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肖弦弈  
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乌克兰社会保障明显不足,应对风险的机制种类很少,为小额保险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可能性。由于人们不太信任保险公司,缺乏购买欲望,推广小额保险还有一定难度。为推动小额保险发展,乌克兰保险公司除了进行产品的革新和推广外,还根据低收入家庭的收入状况、购买意愿等,把全国的小额保险市场划分为三个区域,并根据每个区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市场开发策略。这一思路对我国下一步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沈琼  
农业农村经济学科起源较早,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学科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改革的转变而进行着适应性的调整。1978年以前的农业农村经济学科建设强调了国外理论的引进与农村农业的实际调查研究,建设形成了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经济学科。1978年以后,学术研究成果和人才培育规模呈现井喷式增长,学科体系不断扩大且逐步完善,形成了以政策和市场为导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经济学科。随着农业比重下降、农村人口减少,未来农业农村经济学科为了适应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定位需求,需要在学科重心、理论构建、专业设计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晓虎  陈圻  
现代智库发展时间较短,关于智库的研究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一致的研究范式。本文对智库的发展过程及智库研究工作进行了简要综述,进而提出一系列创新观点:一、智库是指一种专门为公共政策和公共决策服务,开展公共政策和公共决策研究和咨询的社会组织。二、现代智库虽然来自于西方世界,但是类似智库的智囊组织在两千年前的古代中国早已出现。三、智库作为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产生的崭新社会组织。四、智库在全球范围内将实现较快发展。五、智库将在中国实现迅速增长。六、官方智库公信力的明显提升和民间智库的迅猛发展,将是中国今后一段时期智库发展的主要特征。最后,提出了加快民间智库发展、加强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李峰  
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住房建设发展历程及阶段性特征进行简单梳理的基础上,重点对农民建房行为特征的变化、农房建设发展的趋势,以及大规模农房建设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了探究,并就如何促进农房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海发  
展望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前景光明。尽管任务艰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只要不断深化改革,多渠道增加投入,大力改善生产条件,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广泛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农业就一定会以崭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并在21世纪获得更大更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