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14)
2023(5084)
2022(4610)
2021(4203)
2020(3932)
2019(9297)
2018(9263)
2017(18037)
2016(10387)
2015(11928)
2014(12353)
2013(12426)
2012(11939)
2011(10901)
2010(10981)
2009(10406)
2008(10558)
2007(9941)
2006(8447)
2005(7640)
作者
(33385)
(28457)
(28292)
(27055)
(17797)
(13804)
(12938)
(11266)
(10541)
(10037)
(9622)
(9468)
(9295)
(9071)
(8952)
(8936)
(8913)
(8354)
(8164)
(8147)
(7326)
(7044)
(6976)
(6518)
(6506)
(6366)
(6324)
(6271)
(5937)
(5846)
学科
(44563)
经济(44528)
(26068)
管理(25404)
方法(22658)
数学(20447)
数学方法(20291)
(19331)
企业(19331)
(14001)
(11262)
(11197)
地方(10522)
中国(10426)
农业(9209)
(8956)
贸易(8955)
(8666)
业经(8231)
(8067)
(6870)
(6564)
财务(6551)
财务管理(6528)
(6520)
银行(6494)
(6189)
金融(6186)
(6158)
企业财务(6125)
机构
大学(156037)
学院(155674)
(61617)
经济(60174)
管理(56141)
研究(55449)
理学(48047)
理学院(47440)
管理学(46496)
管理学院(46212)
中国(41412)
科学(37373)
(36529)
(33697)
(30848)
农业(29113)
业大(28493)
研究所(28365)
(27467)
中心(25898)
(24699)
财经(21829)
北京(21350)
(20586)
师范(20357)
(19668)
(19239)
(19176)
(19115)
经济学(19026)
基金
项目(102712)
科学(78046)
基金(72105)
研究(71378)
(64856)
国家(64320)
科学基金(52332)
社会(42243)
(41282)
社会科(39833)
社会科学(39816)
基金项目(38708)
(35556)
自然(35251)
自然科(34351)
自然科学(34337)
自然科学基金(33710)
教育(32990)
资助(30044)
编号(29675)
成果(24482)
重点(24016)
(23034)
(22734)
计划(21273)
课题(20838)
(20764)
科研(20488)
创新(19530)
科技(19453)
期刊
(67167)
经济(67167)
研究(41793)
(33297)
学报(31136)
中国(29443)
科学(25841)
农业(22158)
(21954)
大学(21913)
学学(20836)
管理(17200)
教育(14732)
(13539)
金融(13539)
技术(12886)
(12606)
业经(11312)
财经(10715)
经济研究(10333)
问题(9598)
(9139)
(9131)
技术经济(8139)
业大(7992)
资源(7777)
统计(7691)
图书(7644)
(7589)
理论(7584)
共检索到226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年文  刘志  王宏  张秀美  里程辉  
为弄清辽宁省义县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对义县22个有代表性的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合相关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分析义县苹果园土壤养分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义县苹果园土壤p H平均为6.27,68.18%的果园p H小于6.5;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锌、有效铁、交换钙、交换镁、有效锰和有效硼均值分别为1.78%、0.53 g·kg-1、8.48 mg·kg-1、98.18 mg·kg-1、6.36 mg·kg-1、29.55 mg·kg-1、2653.52 mg·kg-1、987.16 mg·kg-1、16.8 mg·kg-1和0.17 mg·kg-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汝亮  同延安  高义民  赵营  
【目的】探讨平衡施肥对渭北旱塬苹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红富士苹果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分析陕西渭北旱塬地区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的此基础上,通过连续3年(2004~2006)的平衡施肥试验,研究了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及其对苹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渭北旱塬苹果园土壤速效N、K、Zn和Mn含量低于临界值的土样占全部土样的比例分别为36.1%,41.7%,80.6%和77.8%,速效P、S和Fe含量低于临界值的土样占全部土样的比例分别为13.9%,11.1%和16.7%,表明该区苹果园土壤速效N、K、Zn和Mn含量较低,属于亏缺元素,有效P、S和Fe较丰富,但存在亏缺的风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翠香  张文会  夏燕飞  王荣  董彦  沈向  
选择山东栖霞等地304省道公路旁3处苹果园,采用HPLC法,分析0~ 45 cm土层的ΣPAHs含量。结果表明:汽车尾气使公路两旁10~ 150 m内果园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表层土ΣPAHs含量最高,多在1 000ng·g-1左右,0~ 15,15~ 30和30~ 45 cm 3层土壤ΣPAHs平均含量比例为1.63∶1.35∶1;根据沉降情况将11种PAHs分为渐变型、远距型、波动型3种类型:渐变型在20 m后随距离增加沉降量降低,包含菲、荧蒽和蒽,最大沉降量分别为343.93,113.06和18.11 ng·g-1,远距型随距离增加沉降量增加,包括芘、苯并[b]荧蒽、苯并[a]芘和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强  魏钦平  刘惠平  蒋瑞山  刘旭东  王小伟  
【目的】探讨土壤营养成分对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和果品优质的土壤营养成分含量优化方案,找出果园土壤营养中存在的问题,为果园土壤合理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两年对北京昌平苹果园的土壤养分含量和果实品质进行调查,应用典型相关分析和线性规划等方法,筛选影响果实品质因子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求解富士苹果优质的土壤营养成分含量优化方案,指出调查果园土壤养分存在的问题。【结果】昌平苹果园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钾等营养成分含量和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其它苹果产区;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氮、有效磷、钾和微量元素间有正相关性,土壤碱解氮与有效硼的相关系数达0.826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学军  韩张雄  马锋旺  
【目的】研究渭北旱塬地区苹果园内不同覆盖方式对果园土壤水分、养分、果树生长及结果情况的影响。【方法】以"长富2号"苹果为研究对象,设置覆黑膜、覆白膜和生草覆盖3个覆盖处理,以清耕为对照(CK),定点在果树1年内的不同生长期测定土壤0~40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同时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其养分含量;在果实成熟时,测定果树生长量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结果】土壤体积含水率在对照、覆白膜和覆黑膜处理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先降后升最后趋于稳定,覆黑膜处理的变化相对较小;而生草覆盖处理不同,呈现出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在初始养分条件基本相等的情况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生草覆盖处理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柳莹  王延平  韩明玉  张林森  穆艳  
【目的】分析陕西洛川苹果园土壤的理化特征,为陕西乃至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的土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洛川北部、中部、南部三大区域的70个不同类型的果园,采用"X"形5点取样方法采集土样,测定土壤理化指标,分析不同树龄(>1~≤5年、>5~≤10年、>10~≤15年、>15~≤20年和>20~≤30年)、土层(0~20cm、20~40cm、40~60cm、60~100cm、100~200cm)、产量(>60t/hm2的高产园,≥30~≤60t/hm2的中产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朋朋   胡雯   管增辉   王朝   马学海   邹养军  
[目的]探究陕北榆林山地苹果园种植不同草种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筛选适宜榆林山地气候条件的草种,为山地苹果园生草及土壤有效管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2年生优系苹果为试材,在行间种植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以传统清耕为对照,研究不同生草处理对苹果园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pH,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含水量,体积质量)、酶活性(β-1,4-葡萄糖苷酶(βG)、碱性磷酸酶(AKP)、纤维二糖水解酶(CBH)和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在0~20和20~40 cm土层,与清耕处理相比,生草处理降低了山地苹果园土壤pH和体积质量,其中紫花苜蓿处理土壤pH和体积质量降低幅度最大,其次是三叶草和黑麦草。在0~20和20~40 cm土层,与清耕处理相比,生草处理提高了土壤含水量以及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土壤βG、AKP、CBH和NAG活性,其中紫花苜蓿处理的效果较佳。在0~20和20~40 cm土层,不同生草处理的OTUs数、香浓(Shannon)指数、辛普森(Simpson)指数、Chao1指数、PD指数均高于清耕处理,其中黑麦草处理各指标均较高,其次是紫花苜蓿。在0~40 cm土层,不同生草处理与清耕处理土壤细菌门和属水平优势菌群相对丰度差异较大;与清耕处理相比,黑麦草处理土壤细菌部分属水平优势菌群相对丰度明显增加,对细菌优势属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紫花苜蓿次之,三叶草作用效果较差。[结论]综合来看,陕北榆林山地苹果园行间种植紫花苜蓿的处理效果最佳,可显著提高土壤综合肥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郝连奇  浦绍柳  范承胜  张艳梅  董辉  蔡丽  伍岗  毕晓清  
【目的】研究掌握勐海县古茶园之间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为勐海县古茶园的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助全县茶叶生产实现高效、优质、生态的目标。【方法】选取勐海县9个具有代表性的古茶园土壤取样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有66.7%的古茶园土壤pH值在4.5~5.5,33.3%的古茶园土壤pH值低于4.5;22.2%的古茶园有机质含量高于30 g/kg,77.8%的古茶园有机质在10~30 g/kg;碱解氮含量全部超过120 mg/kg;88.9%的古茶园速效磷含量低于3 mg/kg;66.7%的古茶园速效钾含量低于50 mg/kg。【结论】勐海古茶园土壤中,部分茶园的pH值低于4.5,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比较丰富,速效磷和速效钾比较缺乏。应充分发挥各种有机肥资源,增加古茶园的土壤肥力,运用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善古茶园的土壤养分结构和pH值,确保各地古茶园有合理、高效的土壤养分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彬萌  王益权  石宗琳  李鹏  史红平  梁化学  王加旭  
【目的】针对渭北苹果主产区出现的随植果年限增加,果树过早衰老,苹果的苦痘病、水心病、痘斑病等生理性病害频繁发生的问题,对该区苹果园土壤钙素退化部位、退化趋势及退化程度等进行了研究,以期查明制约苹果品质和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为果园土壤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渭北黄土塬区分别选取20 a 3个园龄的苹果园各4个,并以土壤条件相同的农田作对照,在树冠层投影范围内距树干2/3处逐层采集剖面0—100 cm土壤样品,研究不同园龄果园土壤碳酸钙、交换性钙、水溶性钙含量及其贮量变化情况。【结果】3个不同园龄苹果园土壤碳酸钙在0—100 cm土层的总贮量随植果园龄的增加而降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茂盛  温晓霞  黄灵丹  廖允成  刘根全  
为了揭示土壤耕作和秸秆覆盖对苹果园土壤保蓄水性能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设置了以土壤耕作(免耕、翻耕、旋耕)为主处理,秸秆覆盖(秸秆覆盖、无覆盖)为副处理的裂区试验,对比分析了各处理果园土壤水分贮量、土壤肥力等性状。结果表明,免耕裸地与翻耕裸地处理的保蓄水效应在果树不同生长期表现不同,在5月份免耕裸地处理1 m土层内土壤贮水量高于翻耕裸地处理,而在10月份免耕裸地处理显著低于翻耕裸地处理;秸秆覆盖各处理1 m土层内土壤贮水量均明显高于无覆盖各处理,耕作与秸秆覆盖相结合在整个土壤水分测定过程中均以免耕秸秆覆盖土壤贮水量最高且较稳定;耕作与秸秆覆盖相结合显著提高了有机质含量,土壤速效肥含量明显增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尹承苗  王功帅  李园园  车金水  沈向  陈学森  毛志泉  吴树敬  
【目的】建立一种以ASE-HPLC法为基础的快速、高效测定果园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的新方法。【方法】以苹果特征酚酸类物质根皮苷为例,采用加速溶剂提取法(accelerated solvent extraction,ASE)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相结合的测定方法,对萃取溶剂、萃取温度、压力和循环数等参数进行优化,寻找ASE法提取酚酸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ASE法提取苹果园土壤酚酸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先以无水乙醇为萃取溶剂,再以甲醇为萃取溶剂,提取温度为120℃,压强为10.3 MPa,循环2次,每次静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敏竹  易晓曈  杨超  陈香玲  付行政  李果果  彭良志  陈东奎  廖慧红  黄其椿  淳长品  赵洪涛  曹立  何义仲  凌丽俐  
在桂中南产区武鸣区、德保县、西乡塘区、来宾市、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钟山县等8个县(市、区)选取104个代表性柑橘园采集土壤样本,定量测定土壤pH、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系统分析,以探明桂中南产区柑橘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结果表明:桂中南柑橘园土壤pH值以酸性为主,最适宜柑橘生长的pH占比仅为19.2%;49.0%的橘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土壤碱解氮及有效镁、有效锌、有效铜、有效硼含量普遍不足,低于适量水平的比例分别为51.0%、93.3%、93.3%、89.4%、92.3%,特别是镁和锌含量缺失严重,缺失水平占比分别为59.6%和63.5%;有效磷和有效钙主要处于适宜水平,适量以上水平的占比分别为76.0%和71.2%;土壤有效钾丰缺并存,不足、适宜、超标的比例分别为42.3%、24.0%、33.7%;有效铁、有效锰含量丰富,处于适量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83.7%和89.4%;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表明,德保县、钟山县和武鸣区果园的土壤养分综合状况要好于其他县(市、区)。可见,桂中南柑橘产区生产上主要应当注意调节土壤pH,适当补充氮、镁和锌肥及增施有机肥,减少铜制剂用量,控制土施硼肥,并重视磷、钙和钾肥的补充与平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敏竹  易晓曈  杨超  陈香玲  付行政  李果果  彭良志  陈东奎  廖慧红  黄其椿  淳长品  赵洪涛  曹立  何义仲  凌丽俐  
在桂中南柑橘园区武鸣区、德保县、西乡塘区、来宾市、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钟山县等8个市(县、区)选取104个具代表性的柑橘园采集土壤样本,定量测定土壤pH、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等,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系统分析,以探明桂中南柑橘园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结果表明:桂中南柑橘园土壤pH值以酸性为主,最适宜柑橘生长的微酸性土壤(5.5≤pH<6.5)占比仅为19.2%;49.0%的橘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土壤碱解氮及有效镁、有效锌、有效铜、有效硼含量普遍不足,低于适量水平的比例分别为51.0%、93.3%、93.3%、89.4%、92.3%,特别是镁和锌缺失严重,缺失水平占比分别为59.6%和63.5%;有效磷和有效钙主要处于适宜水平,适量以上水平的占比分别为76.0%和71.2%;土壤有效钾丰缺并存,不足、适宜、超标的比例分别为42.3%、24.0%、33.7%;有效铁、有效锰含量丰富,处于适量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83.7%和89.4%;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表明,德保县、钟山县和武鸣区果园的土壤养分综合状况要好于其他市(县、区)。可见,桂中南柑橘产区生产上应当注意调节土壤pH,适当补充氮、镁和锌肥及增施有机肥,减少铜制剂用量,控制土施硼肥,并重视磷、钙和钾肥的补充与平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敏竹  易晓曈  杨超  陈香玲  付行政  李果果  彭良志  陈东奎  廖慧红  黄其椿  淳长品  赵洪涛  曹立  何义仲  凌丽俐  
在桂中南柑橘园区武鸣区、德保县、西乡塘区、来宾市、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钟山县等8个市(县、区)选取104个具代表性的柑橘园采集土壤样本,定量测定土壤pH、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等,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系统分析,以探明桂中南柑橘园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结果表明:桂中南柑橘园土壤pH值以酸性为主,最适宜柑橘生长的微酸性土壤(5.5≤pH<6.5)占比仅为19.2%;49.0%的橘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土壤碱解氮及有效镁、有效锌、有效铜、有效硼含量普遍不足,低于适量水平的比例分别为51.0%、93.3%、93.3%、89.4%、92.3%,特别是镁和锌缺失严重,缺失水平占比分别为59.6%和63.5%;有效磷和有效钙主要处于适宜水平,适量以上水平的占比分别为76.0%和71.2%;土壤有效钾丰缺并存,不足、适宜、超标的比例分别为42.3%、24.0%、33.7%;有效铁、有效锰含量丰富,处于适量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83.7%和89.4%;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表明,德保县、钟山县和武鸣区果园的土壤养分综合状况要好于其他市(县、区)。可见,桂中南柑橘产区生产上应当注意调节土壤pH,适当补充氮、镁和锌肥及增施有机肥,减少铜制剂用量,控制土施硼肥,并重视磷、钙和钾肥的补充与平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敏竹  易晓曈  杨超  陈香玲  付行政  李果果  彭良志  陈东奎  廖慧红  黄其椿  淳长品  赵洪涛  曹立  何义仲  凌丽俐  
在桂中南产区武鸣区、德保县、西乡塘区、来宾市、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钟山县等8个县(市、区)选取104个代表性柑橘园采集土壤样本,定量测定土壤pH、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系统分析,以探明桂中南产区柑橘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结果表明:桂中南柑橘园土壤pH值以酸性为主,最适宜柑橘生长的pH占比仅为19.2%;49.0%的橘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土壤碱解氮及有效镁、有效锌、有效铜、有效硼含量普遍不足,低于适量水平的比例分别为51.0%、93.3%、93.3%、89.4%、92.3%,特别是镁和锌含量缺失严重,缺失水平占比分别为59.6%和63.5%;有效磷和有效钙主要处于适宜水平,适量以上水平的占比分别为76.0%和71.2%;土壤有效钾丰缺并存,不足、适宜、超标的比例分别为42.3%、24.0%、33.7%;有效铁、有效锰含量丰富,处于适量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83.7%和89.4%;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表明,德保县、钟山县和武鸣区果园的土壤养分综合状况要好于其他县(市、区)。可见,桂中南柑橘产区生产上主要应当注意调节土壤pH,适当补充氮、镁和锌肥及增施有机肥,减少铜制剂用量,控制土施硼肥,并重视磷、钙和钾肥的补充与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