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23)
2023(3606)
2022(2888)
2021(3077)
2020(2443)
2019(5990)
2018(5976)
2017(8969)
2016(6519)
2015(7762)
2014(7938)
2013(7025)
2012(6341)
2011(5814)
2010(6227)
2009(5431)
2008(5620)
2007(5451)
2006(5118)
2005(4814)
作者
(14926)
(12069)
(12010)
(11679)
(7874)
(5718)
(5675)
(4822)
(4705)
(4664)
(4209)
(3993)
(3977)
(3941)
(3885)
(3835)
(3714)
(3671)
(3629)
(3571)
(3334)
(3165)
(3140)
(2932)
(2871)
(2759)
(2642)
(2625)
(2513)
(2481)
学科
管理(22633)
教育(19101)
(15250)
(15234)
企业(15234)
中国(10346)
(9052)
经济(9043)
(8402)
理论(7897)
教学(6362)
(5911)
财务(5889)
财务管理(5858)
企业财务(5520)
(4933)
学校(4422)
方法(4270)
(4198)
(4121)
(3706)
(3670)
经营(3588)
研究(3542)
人事(3456)
人事管理(3455)
发展(3392)
(3388)
改革(3299)
技术(3288)
机构
大学(77816)
学院(71735)
教育(28162)
研究(26846)
管理(24417)
(21299)
师范(21221)
(19616)
理学(18393)
理学院(18029)
管理学(17669)
师范大学(17631)
(17549)
管理学院(17438)
中国(16622)
经济(16535)
科学(14918)
(14751)
职业(13775)
北京(13718)
(13479)
(13272)
技术(12943)
中心(11961)
研究所(11735)
(11460)
教育学(10820)
(9692)
职业技术(9389)
财经(8487)
基金
项目(37875)
研究(36723)
科学(30837)
教育(26951)
基金(22538)
成果(18652)
社会(18643)
编号(18474)
(18093)
国家(17740)
社会科(17227)
社会科学(17223)
课题(16916)
(16245)
(16242)
(14732)
科学基金(14642)
规划(11879)
项目编号(11339)
基金项目(10894)
(10609)
(10533)
(10492)
研究成果(10428)
重点(10136)
教育部(9799)
(9600)
(9545)
阶段(9506)
资助(9353)
期刊
教育(49015)
研究(35072)
中国(30780)
(25234)
经济(25234)
(14291)
管理(12504)
技术(12459)
职业(12140)
技术教育(8118)
职业技术(8118)
职业技术教育(8118)
学报(7551)
大学(7427)
科学(7413)
(6410)
金融(6410)
(5935)
(5824)
论坛(5824)
高等(5667)
会计(5424)
成人(5185)
成人教育(5185)
(4989)
高等教育(4988)
图书(4953)
学学(4791)
财会(4788)
财经(4590)
共检索到139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慧玲  唐胜杰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年度教育经费收支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专项收支及代收代支经费以外,由各级财政保障及学校筹集的年度预算内外各项收入及支出。实施预算细化管理的主要任务:强化预算管理意识;科学规划年度收支;合理细化经费支出;严格经费分项使用;有效提高使用效益;确保经费收支平衡。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年度教育经费收入预算细化管理(一)收入预算的原则综合预算的原则,预算来源要将学校上年结余可用资金及年度预算内外收入全额纳入细化预算管理,预算外收入要在谨慎稳妥的前提下做到应收尽收;依规合法的原则,对于预算外收入要确保收入形成符合相关财经法规的规定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锡美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无论是学校数还是在校生数从全国范围来看所占比例都很低,即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实施后,这种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变;相反,近年来我国民办中小学却呈弱化态势。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面临的困境,需要办学者在办学过程中注重内涵建设,走特色发展之路,同时需要政府加大公共财政扶持的力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卢丽华  
服务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义务教育阶段私立学校的教育即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本文论述了义务教育阶段私立学校教育服务的一般属性及其特殊性。义务教育阶段私立学校教育服务的一般属性包括:需求导向性、选择性及以情感和沟通为纽带的相互协作性。义务教育阶段私立学校教育服务的特殊属性主要体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私立学校教育服务的自主性与规定性并存、私有性与公共性并存、适应性与超越性并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华  
根据新《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接受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少年的权利(第一条),同时也是每个适龄儿童、少年必须履行的义务(第二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国林  
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后学校规模的失衡与政策标准的滞后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合理规模的关注。国外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提升教育效益等方面小规模学校比大规模学校更具优势。判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模的合理性首先需要明确学校规模与班级规模的关系。其次,要通过破解影响学校规模的基本要素找出合理规模的分析思路。初步研究表明,沿着对教育系统内部限定条件和教育系统外部条件的分析思路,可逐渐得出较为明确的学校合理规模。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何颖  
就法律文本而言,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家上学"的合法性问题的核心是对"入学"这一义务教育法定形式的解释。根据扩大解释的法律解释方法,"入学"可理解为"进入义务教育内容的学习过程",从而"在家上学"的法律性质可界定为"法益"。从权利关系来看,儿童的教育利益最大化是教育活动的应然目标,父母教育权与国家教育权的分配也应当以此为基础。"在家上学"是家长以个性化方式积极履行父母教育权并保障子女受教育权利的活动,具有法理上的正当性,能够成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形式而存在,并在家庭和政府的合作间不断成熟。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公民"在家上学"的合法性,并将其纳入政府的有效管理之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军  
作为保障少年儿童平等受教育机会的基本措施,就近入学是许多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普遍实施的一项政策。当前我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存在一系列问题,其背后原因不仅有经费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均、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因素,还有就近入学政策自身的缺陷。据此,本文提出了重新进行政策思想定位、改善政策实施环境、完善政策流程等一系列措施,旨在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的不断完善,使其更好地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上海市教委日前宣布:上海市各区县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学科统考统测。小学阶段不进行期中考试或考查。为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必要的阶段性测验,上海市教委同时规定:小学一、二年级进行期末考查(一年级不得进行书面考查);三、四、五年级期末考试仅限于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其它学科只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向明  王志明  
2008年以来,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的投入,各省市根据地区实际状况也探索了各具特色的教师培训模式。然而,教师培训制度和实践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浮现出来。为了更加准确、深入地了解当前我国教师培训制度和实际运作情况,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东、中、西部)开展了调研。样本覆盖11个省(直辖市),并兼顾了城乡以及不同层次学校的教师、培训者、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研究共回收教师问卷9,197份,培训者问卷298份;访谈300余人,观察了各类培训课堂及中小学课堂,并收集了大量实物及政策文本。研究发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层级的中心在逐渐下沉,校本研修已占最大比例;培训的内容理论太多,而且仍采用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惠闵  柯政  
"核心素养与课程发展"丛书新成果作业多不多,负担重不重?作业负担从何而来?"双减"政策出台,学校如何应对?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双减"政策,"减负"问题再次引发热议。华东师大课程所胡惠闵、柯政教授出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研究》,为影响亿万学生的"双减"政策落地提供专业智慧的支持。本书是华东师大课程所胡惠闵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二五"重大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研究"结题成果,也是"核心素养与课程发展"丛书的最新成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允泖  刘辉  郑东辉  
课程评价是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课题之一,也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瓶颈之一。以钟启泉教育为首席专家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和崔允漷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研究》在该领域特别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现将该项目组的部分研究成果发表于此,除了分享,更重要的是"增值",希望引起更多的同仁关注评价,研究评价,开展新的评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殷世东  
由于教师流动机制不健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流动呈现无序状态,造成城镇和开放发达地区教师积压而农村和贫困薄弱地区师资匮乏的局面,师资流动失衡已经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为了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教师流动中,必须遵循下向流动与上向流动并行起来运行,将量的合理性流动与质的合理性流动结合起来进行思考,融普实性流动原则与自获性流动原则为一体运作等原则,才能建构义务教育阶段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优化师资配置,促进教师合理流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水根  涂序洪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霁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收入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近年来,通过各级政府的努力,农村教师收入有了快速增长,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此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收入分配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