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41)
2023(18207)
2022(15698)
2021(14830)
2020(12434)
2019(28977)
2018(29033)
2017(54481)
2016(30493)
2015(34995)
2014(35552)
2013(34395)
2012(31821)
2011(28778)
2010(29032)
2009(26476)
2008(26020)
2007(23416)
2006(20310)
2005(17506)
作者
(87598)
(73122)
(72597)
(69406)
(46476)
(35311)
(33374)
(28752)
(27884)
(26290)
(24990)
(24375)
(23024)
(23014)
(22765)
(22646)
(22349)
(21492)
(20966)
(20935)
(18233)
(18117)
(17716)
(16747)
(16499)
(16344)
(16241)
(16226)
(14816)
(14748)
学科
(117553)
经济(117423)
管理(81452)
(80354)
(63862)
企业(63862)
方法(57648)
数学(50891)
数学方法(50180)
(40118)
中国(34285)
(30853)
(27385)
业经(27128)
农业(26403)
教育(25135)
地方(24485)
理论(22087)
(21048)
(21020)
贸易(21011)
(20337)
(19277)
财务(19196)
财务管理(19151)
技术(18479)
企业财务(18127)
(17679)
环境(17251)
(16809)
机构
大学(433860)
学院(430768)
管理(165565)
(163103)
经济(159198)
理学(144272)
研究(142720)
理学院(142554)
管理学(139655)
管理学院(138864)
中国(101290)
(92476)
科学(90247)
(74620)
(73937)
(72004)
业大(66289)
中心(66206)
研究所(65843)
(65582)
师范(65021)
(64655)
财经(59876)
北京(58672)
农业(57745)
(54443)
师范大学(52662)
(52151)
(51259)
技术(48999)
基金
项目(294753)
科学(231365)
研究(218241)
基金(210162)
(182479)
国家(180826)
科学基金(154676)
社会(134164)
社会科(126661)
社会科学(126628)
(117523)
基金项目(111231)
教育(106577)
自然(100783)
(99660)
自然科(98400)
自然科学(98373)
自然科学基金(96580)
编号(91858)
资助(87243)
成果(76074)
重点(66786)
(65994)
课题(65190)
(62969)
(60613)
教育部(56709)
科研(56552)
创新(56303)
大学(56160)
期刊
(174678)
经济(174678)
研究(127728)
中国(86590)
教育(73986)
(70581)
学报(70036)
科学(62817)
(56318)
管理(56033)
大学(53688)
学学(49365)
农业(47888)
技术(40835)
(34597)
金融(34597)
业经(31367)
财经(28568)
经济研究(26692)
(24347)
(23126)
问题(23115)
图书(22571)
(21436)
统计(20137)
技术经济(20012)
理论(19592)
科技(19479)
职业(18755)
商业(18351)
共检索到625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森  汪建华  李振兴  
乡村学生是乡村教育的主体和有机组成部分,乡村学生的学习质量是乡村教育水平的重要体现。需要把握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各方联动,提高乡村学生学习管理水平;多措并举,提高乡村留守儿童学习水平;因材施教,提高乡村学校男生学习水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森  崔友兴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推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通过对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四省市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乡村教师的人际关系较好,教学科研和专业能力有待提升,专业幸福感体验较弱,专业知识亟待加强。同时,由于受性别、教龄、学历、职称与区域等因素的影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和特点。为此,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加大政策倾斜,提高乡村教师物质生活水平;推进制度建设,构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加强机制创新,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实施文化引领,增进乡村教师的学校归属感和专业幸福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于玉东  刘聪颖  王新  崔百露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河北省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河北省特教学校九年制义务教育尚未全部普及;(2)市属特教学校生源充足,县级特教学校视障、智障学生生源紧张;(3)县级特教学校教学设备陈旧,教学手段落后;(4)特教师资女性远远多于男性,整体的专业化水平低,但大多数教师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工作安心。此外,就如何改善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受教育的状况以及提高教育与教学质量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金奇  周守军  
农村教师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都比较低,体现在社会阶层认同、职业地位认同、职业文化认同等方面;社会财富分配制度变迁与社会二元结构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政府、学校和农村教师个体应采取切实措施来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提升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向明  王志明  
2008年以来,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的投入,各省市根据地区实际状况也探索了各具特色的教师培训模式。然而,教师培训制度和实践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浮现出来。为了更加准确、深入地了解当前我国教师培训制度和实际运作情况,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东、中、西部)开展了调研。样本覆盖11个省(直辖市),并兼顾了城乡以及不同层次学校的教师、培训者、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研究共回收教师问卷9,197份,培训者问卷298份;访谈300余人,观察了各类培训课堂及中小学课堂,并收集了大量实物及政策文本。研究发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层级的中心在逐渐下沉,校本研修已占最大比例;培训的内容理论太多,而且仍采用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福盛  咸富莲  
自2000年以来,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一些农村初中和小学相继被撤并,造成农村初中和小学的办学规模不断缩小,而城市和县镇部分初中和小学的办学规模却不断扩大。就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和原州区来说,其农村初中、小学因学校规模布局的调整,导致农村学校被大量撤并,学校数量、在校生人数均呈现明显递减趋势。这一变化致使家长经济负担加重、学生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心理问题增多、教学质量效益下降、农村文化根基割断。针对这一现状,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增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理性思考学校的布局调整问题,合理布局城乡学校,明确农村学校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姜荣华  董玉琦  
本文通过对一个市区的调查研究,回顾了自新课改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状况并做了分析。全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调研的背景和实施过程,介绍了研究策略与研究过程;第二部分为研究的结果,根据调研数据从五个方面阐述和分析了该区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状况。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尚伟伟  
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趋势的增强,使得流动人口家庭面临着其子女教育选择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数据,对全国范围内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地域选择和学校类型选择进行分析发现,有99.21%的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就读,但仍有0.79%未能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在小学阶段流入地公办学校就学比重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居留意愿、家庭子女数呈正相关,但与子女排行数呈负相关,在初中阶段则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父母就业组合、流动方式、户籍性质与流入地就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流入地就学的比例随子女年龄大小与就学学段的增加而减少;在小学阶段,父母就业组合、流动方式、户籍性质、子女性别及...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肖军虎  
本文在对山西省临汾市乡宁、蒲县、洪洞3个样本县中小学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AHP法,对3个县的受教育机会权差异进行了详细地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经济状况不是保障适龄儿童受教育机会权的决定性因素,但它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入学权的保障状况对受教育机会权的实现状况的优劣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升学权的保障状况对受教育机会权的实现状况具有一定的影响;择校权的实现状况对受教育机会权的实现水平影响很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祝剑如  丁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惠闵  柯政  
"核心素养与课程发展"丛书新成果作业多不多,负担重不重?作业负担从何而来?"双减"政策出台,学校如何应对?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双减"政策,"减负"问题再次引发热议。华东师大课程所胡惠闵、柯政教授出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研究》,为影响亿万学生的"双减"政策落地提供专业智慧的支持。本书是华东师大课程所胡惠闵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二五"重大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研究"结题成果,也是"核心素养与课程发展"丛书的最新成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湘萍  
比较我国城市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就读学校水平之间的对应性的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不择校家庭,择校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就读学校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择校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子女就读学校水平的正向影响更强。说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就读学校水平之间的一致性增强,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分层与教育分层之间的对应性,从而进一步引发教育机会分布的不公平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光辉  彭伟辉  
家庭对教育的需求是择校行为的根本原因,从外在表现看主要是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择校是一个双向选择行为,即生择校和校择生。适度允许择校有利于增进社会福利,但要合理设计制度,避免优质教育资源主要被社会少数群体占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何颖  
就法律文本而言,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家上学"的合法性问题的核心是对"入学"这一义务教育法定形式的解释。根据扩大解释的法律解释方法,"入学"可理解为"进入义务教育内容的学习过程",从而"在家上学"的法律性质可界定为"法益"。从权利关系来看,儿童的教育利益最大化是教育活动的应然目标,父母教育权与国家教育权的分配也应当以此为基础。"在家上学"是家长以个性化方式积极履行父母教育权并保障子女受教育权利的活动,具有法理上的正当性,能够成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形式而存在,并在家庭和政府的合作间不断成熟。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公民"在家上学"的合法性,并将其纳入政府的有效管理之中。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谭细龙  
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法律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的基本权利。但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机会尚未完全实现。本文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入学机会、受教育条件和受教育过程三个方面分析了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产生的原因 ,并从教育投入、师资配置和师生关系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