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91)
2023(15698)
2022(13200)
2021(11997)
2020(9978)
2019(22920)
2018(22350)
2017(41424)
2016(23702)
2015(26581)
2014(26690)
2013(25907)
2012(24656)
2011(22644)
2010(22914)
2009(20939)
2008(20826)
2007(18972)
2006(16647)
2005(15162)
作者
(70724)
(59195)
(59070)
(55986)
(37581)
(28716)
(26932)
(23175)
(22507)
(21220)
(20081)
(19825)
(18862)
(18723)
(18570)
(18491)
(18424)
(17651)
(17223)
(17087)
(15159)
(14787)
(14526)
(13447)
(13446)
(13403)
(13193)
(13136)
(11964)
(11903)
学科
(99328)
经济(99232)
管理(61991)
(60837)
(46763)
企业(46763)
方法(43541)
数学(38826)
数学方法(38502)
中国(32219)
(27998)
地方(24827)
(24330)
(21921)
教育(21508)
业经(21216)
(19735)
贸易(19724)
农业(19293)
(19078)
(16763)
理论(15899)
技术(15744)
(15536)
(15509)
金融(15507)
银行(15469)
(15296)
环境(15163)
(14984)
机构
大学(342724)
学院(339514)
(135606)
经济(132733)
研究(122869)
管理(122005)
理学(105131)
理学院(103775)
管理学(101968)
管理学院(101320)
中国(86818)
科学(76706)
(73980)
(66174)
(64041)
(61531)
研究所(58356)
中心(55202)
业大(54332)
(53155)
(52579)
农业(52501)
师范(51998)
财经(49075)
北京(47118)
(44589)
(43493)
师范大学(42257)
(42064)
经济学(41906)
基金
项目(224566)
科学(176395)
研究(162941)
基金(159680)
(141303)
国家(139987)
科学基金(117769)
社会(102165)
社会科(96804)
社会科学(96775)
(90220)
基金项目(84200)
教育(81109)
(77736)
自然(76140)
自然科(74411)
自然科学(74387)
自然科学基金(73100)
编号(66504)
资助(65201)
成果(55405)
(53325)
重点(52489)
(50677)
课题(49205)
(47022)
创新(43792)
科研(43335)
教育部(43251)
发展(41971)
期刊
(148495)
经济(148495)
研究(105593)
中国(75274)
教育(61153)
(59789)
学报(59599)
科学(51601)
(46940)
大学(44540)
管理(42334)
学学(40981)
农业(40665)
(31109)
金融(31109)
技术(30563)
业经(25389)
财经(24749)
经济研究(24404)
(22152)
(21279)
问题(20040)
(16613)
技术经济(16567)
(16525)
商业(15896)
科技(15402)
职业(15334)
统计(15010)
图书(14958)
共检索到514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咏梅  刘若泓  祁毓  
探寻义务教育质量背后的资源配置因素,可以明确公财政政策调节质量不均衡的方向。文章以1597个学生样本、31个学校样本和120个教师样本为例,运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教育资源配置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提出了财政政策在推进义务教育质量均衡上的着力点。结果表明,学校因素和学生个体因素不仅各自影响着教育质量,且存在交互效应,为财政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切入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昆鹏  贾驰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由于当前我国仍处于转型期,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尚未消除,财政体制仍在不断完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城市化进程还须继续推进,这些制度性因素与非制度性因素都影响和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基于此,本文认为,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应该站在社会统筹发展的高度,以重构、维护和加强农民的平等受教育权为核心,按照促进教育公平的原则进行教育制度的解构与建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维  秦玉友  白颖颖  
探究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稳定义务教育教师队伍,提升义务教育教师职业吸引力提供理论支持。基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2012年对9省20县(区)义务教育教师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采用定量模型研究方法对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整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整体水平较低;(2)人口学特征中的性别、有无子女两变量能够显著影响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3)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在地区、城乡、学段等劳动力市场特征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4)职称、年工资、教龄等工作特征变量能够显著预测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丽  王前  
基于某省博士生教育质量现状调查的实证数据,确定并分析了影响博士生教育质量的相关因素,同时对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普生  
中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主要体现在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和群体差异等方面。2000-2008年相关数据资料显示,4个方面的差异情况总体上要么呈现出扩大趋势,要么稳定在高位水平,目前尚未得到显著缓解,而且校际差异远甚于其它方面。这种不均衡性的根源在于供给模式的不合理性,即在传统精英主义路线下,以政府单一供给为取向的重点导向型供给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健梅  陈丰  
为了更加准确把握了解城乡义务均衡发展情况,笔者对山东省日照市进行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查。调查采用自编的《日照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查问卷》,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000个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611份,问卷均由学生家长完成。根据调研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并得出政策性启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唐菡悄  阮成武  
立足新发展阶段教育政策的价值逻辑,从机会获取、过程投入和质量结果三个维度,构建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差异系数”概念和方法,运用决策学的层次分析法和统计学的主成分分析法,建构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省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实证分析,证实统计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现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学段差异、地区差异和内部分化,表现为小学城乡一体化程度低、中西部地区塌陷明显、质量结果差异更突出。基于此,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应在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宏观政策调控和省级政府统筹,将政策重点转向过程投入的城乡一体化,把缩小城乡义务教育质量结果差距作为关键环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竹  王美玲  戴沁轩  
本文采集义务教育的投入、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的指标,构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系数,并结合近17年的东、中、西部区域间数据,实证分析我国目前财政分权体制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动态影响因素和影响效果,得出现行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财力与支出责任的不匹配、义务教育发展中决策权和执行权的不同步、转移支付制度的错配是导致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性、区域间以及区域内部不同受教群体,尤其是残障儿童等特殊受教群体发展非均衡的主要原因,并从协同各级政府决策权和执行权同步、优化转移支付制度设计方案两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文玉  
利用东部A省和西部B省106所中职学校(40所民办,66所公办)学生IRT数学成绩和学生、教师及学校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对民办和公办中职学校通识教育质量进行生产函数分析。研究发现,公办和民办学校不同投入要素对产出的影响不同,公办学校在提高生源质量和教师学历方面投入更为有效,而民办学校对教师经验和班级规模的反应更为敏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武向荣  
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基于我国31个省、306个县的8 150名教师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满意度指数模型分析发现,教师工作满意度指数得分为67.24,处于基本满意状况。教师的政府保障感知对工作满意度的总体效应处于较高水平,并通过学校支持感知和教育期望间接影响工作满意度水平。教师非常重视政府所提供的保障条件,政府保障是决定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政府亟待出台政策提高教师整体保障水平,包括社会尊重、收入待遇、民主决策、评职制度等,以及优先关注农村、西部地区、男性及教龄高等满意度较低的教师群体。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宗晓华  杨素红  秦玉友  
集权取向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以及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持续的倾斜性投入,有效地缩小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投入方面的差距,然而城乡义务教育质量上的梯度落差却依然明显。本文基于全国基线调查数据(CEPS),使用分层线性回归模型和夏普利值分解方法,对当前城乡义务教育质量差距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中心城区到边缘农村,学生认知能力成绩呈现出明显的"差序格局"。在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中,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家庭层面,相比于经济性因素(如生均公用经费、家庭经济收入等),文化性因素(如教师文化程度、职业能力、家庭文化资本、家长教育期望等)的影响效应更大。文化性因素成为当前城乡义务教育质量差距的主导变量,预示着在强调质量公平的新时期,均衡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着力点必须做出新的调整。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勉  张平平  罗良  
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的构建是开展大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影响因素监测工具编制的依据。构建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应对框架立足点、构建原则、内容设计、学科属性、检验论证、操作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充分考虑,以使构建的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能够实现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政策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全面性与指向性相统一、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统一、对代表性横断数据和纵向追踪数据均有显著预测力和规范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潘天舒  
本研究利用教育部信息中心的数据先对我国预算内义务教育投资的地区差异进行了统计检验 ,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塞尔系数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预算内义务教育投资的差异状况 ,并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恺  罗丹  
义务教育区域间均衡协调发展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实现手段。本文采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三种分析方法,基于我国1998-2013年31个省(市)的经验数据,以平均教育年限(AEY)为衡量指标,对我国义务教育收敛性进行分析,并对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条件β收敛的检验。研究表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总体存在σ收敛,并表现出明显的β绝对收敛特征;在控制人均GDP、各地区生师比、生均教育经费、生均校舍面积后,我国教育发展在2001-2007年表现出条件β收敛,说明人均GDP、各地区生师比、生均教育经费、生均校舍面积等动态变量均为影响我国义务教育收敛性的重要变量;东、中、西部三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新波  张丽华  
通过基尼系数分解和泰尔指数分解的方法,从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两个方面探讨农村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并得出结论:农村税费改革后,虽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但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差异的扩大速度,而农村义务教育的地区间差异仍在进一步扩大。基于这一事实,从事权角度提出了改革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