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11)
2023(3873)
2022(3160)
2021(3422)
2020(2704)
2019(6300)
2018(6308)
2017(10243)
2016(7113)
2015(8279)
2014(8755)
2013(7987)
2012(7382)
2011(6370)
2010(6946)
2009(6136)
2008(6523)
2007(5939)
2006(5421)
2005(5206)
作者
(16279)
(13202)
(13144)
(13099)
(8386)
(6332)
(6253)
(5190)
(5178)
(4999)
(4545)
(4333)
(4324)
(4322)
(4151)
(4138)
(4058)
(3986)
(3812)
(3783)
(3640)
(3372)
(3269)
(3160)
(3152)
(3069)
(3001)
(2897)
(2770)
(2749)
学科
(21710)
管理(19858)
教育(19278)
(15700)
(14082)
经济(14053)
中国(13562)
(13405)
企业(13405)
财政(12141)
(9781)
(9035)
财务(9021)
财务管理(8977)
企业财务(8528)
理论(7520)
(7321)
教学(6164)
(6159)
(5555)
制度(5255)
(5255)
(4959)
(4774)
方法(4761)
地方(4418)
(4282)
体制(4274)
及其(4053)
(4007)
机构
大学(86654)
学院(83040)
研究(31603)
教育(26994)
(24757)
(24454)
经济(23795)
管理(23078)
(21653)
师范(21611)
中国(20422)
(20335)
理学(18387)
理学院(18095)
师范大学(17723)
管理学(17579)
管理学院(17408)
科学(17247)
(16517)
(15987)
北京(14593)
财经(14152)
职业(14138)
研究所(13909)
中心(13488)
技术(12978)
(12523)
(12189)
(11064)
教育学(10450)
基金
项目(41883)
研究(40678)
科学(33280)
教育(27771)
基金(25222)
社会(21752)
成果(21115)
编号(20311)
社会科(20154)
社会科学(20148)
(19730)
国家(19349)
(18207)
课题(18013)
(16800)
(15874)
科学基金(15725)
(12842)
规划(12455)
项目编号(12423)
基金项目(11906)
(11789)
(11752)
阶段(11730)
(11613)
研究成果(11446)
(11130)
重点(11054)
资助(10964)
阶段性(10908)
期刊
教育(46455)
研究(42871)
(33838)
经济(33838)
中国(30558)
(25281)
职业(11398)
技术(10874)
学报(8720)
(8423)
金融(8423)
管理(8305)
大学(8245)
(8085)
财经(7739)
会计(7412)
技术教育(7310)
职业技术(7310)
职业技术教育(7310)
(7021)
财政(7021)
科学(6894)
(6626)
财会(6501)
学学(5895)
(5475)
论坛(5475)
(5419)
高等(5388)
农业(5209)
共检索到158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伶  
当前我国地方教育财政管理依然存在着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够匹配、地方财政负担较重、转移支付尚需完善、财政管理层级过多、教育支出效用有待提高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提高地方政府教育财权和事权的匹配度,做到权责统一;科学衡量地方教育财政需求与供给能力,提高转移支付的效用;继续进行"省直管县"的实践探索,完善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加强对教育支出效果的评价,提高支出的效率和效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姚继军  张新平  
分税制改革后,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成为补足与均等省以下地方政府义务教育投入的主要手段。伴随着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省以下义务教育经费的短缺状况有所改善,财政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依然存在着地方义务教育经费缺口较大、转移支付均等地方政府教育供给能力的作用有待加强、使用及管理的规范化和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失衡有关。对其进行改进,需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优化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进一步提高转移支付的使用效率与管理水平。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2007年6月6日至8日,“后义务教育财政问题”高层研讨会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财政部、教育部、世界银行主办,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承办。中国《义务教育法》明确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制度上对义务教育财政政策作出了安排,后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问题随之成为政府及有关专家、学者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强  
2002年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并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加大了财政保障力度,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分析了2002-2007年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红英  
本文从保证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的角度,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最低经费需求及最低财政保障标准问题,并结合调研案例对县级财政保障能力及财力缺口如何计算,作了较为翔实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各级财政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思路。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蓉  
本文回顾了过去 2 0年来我国义务教育财政研究的成就 ,分别就 7个领域中已有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包括教育投资的总量和比例问题、教育经费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问题、多元化筹资体制研究、义务教育投入分配的公平性问题、义务教育成本与家庭教育负担、义务教育投资的效益与效率问题、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与转移支付制度研究。最后对于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旭东  
本文认为,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为界定和落实义务教育财政责任提供了政策依据。文章提出,义务教育是“纯公共产品,”政府应承担义务教育完全的财政责任;义务教育财政责任在政府间的分工应是分权与集权的有效统一,既要考虑效率,又要保证公平和整体利益。就北京市而言,落实义务教育财政责任的关键在于明确市、区两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共同责任,加大北京市本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贞  
北京市义务教育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但仍存在城乡之间的差距。本文从财政角度,探讨如何有效配置财政教育经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使北京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向云  杜元钰  金志训  
我国目前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总量投入不足、经费负担结构不合理和经费投入地区、城乡差别大等。问题的原因在于未能明确义务教育的投资责枉以及现有财政体制的不合理导致的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对称。义务教育应由政府提供且应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资金投入的主要责任。应通过以下几种办法来消除现行财政体制对义务教育的不利影响 :1 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资金投入负主要责任 ;2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科学合理地设计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使其真正起到缩小地区间义务教育财政能力差异的作用 ;3 积极探索和完善各种形式的义务教育资助制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朗平  付卫东  刘俊贵  
通过分析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2008年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分配水平公平问题,并探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财政中立性发现:义务教育支出绝对性差距在扩大,相对性差距在缩小,总体差距和局部差距依然存在,义务教育支出对地方经济发展依赖性程度有所降低。完善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下教育财政体制应落实"三个增长"、完善政府教育投入的评价机制,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正常增长机制等。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邢祖礼  邓朝春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内嵌于财政分权改革当中,财政分权给地方政府注入了经济和政治激励,并影响地方公共物品供给。论文用财政自给度衡量财政分权程度,基于1995—2003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财政分权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认为扩大分权有损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保持农村义务教育财权和事权的适度集中是必要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旭光  何宗樾  
本文将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作为教育政策变量纳入实证模型进行评估,着重分析了财政教育支出通过改善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缩小不同家庭背景的子代在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上的差异,进而改善代际流动性。基准分析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教育支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层面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进而削弱了子代初始禀赋不均等对个体收入的影响程度,提高了代际流动性。进一步分析表明,相对贫困的家庭能够从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教育支出中获益更多,这意味着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教育支出有助于改善收入的不均等状况。此外,本文还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友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的"软肋",制约了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工程,财政优先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责无旁贷。当前,如何综合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创新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是摆在各级财政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现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1985年我国基础教育实行的"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调动了地方办义务教育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剑  张筱峰  
义务教育具有特殊的“双重外部性”,在没有激励机制的情况下,义务教育的供给将不足。同时,在多级财政体制框架和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义务教育财力分配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都不平衡。因此,应通过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这一制度安排,促进义务教育外部效应内在化,提高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弥补各级政府教育财政缺口,缓解义务教育财政的纵向不平衡;实现各地教育财政能力的均等化,促进义务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上级拨款政府对发展义务教育的意图与偏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