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18)
2023(16649)
2022(14499)
2021(13976)
2020(11539)
2019(27223)
2018(26833)
2017(49548)
2016(27609)
2015(31354)
2014(31478)
2013(30060)
2012(27845)
2011(24849)
2010(24679)
2009(21843)
2008(21103)
2007(17946)
2006(15525)
2005(13431)
作者
(74875)
(62341)
(61739)
(59292)
(39751)
(30054)
(28393)
(24560)
(23989)
(22228)
(21469)
(20744)
(19703)
(19590)
(19447)
(18913)
(18780)
(18427)
(17818)
(17817)
(15361)
(15302)
(14906)
(14449)
(13853)
(13811)
(13782)
(13744)
(12500)
(12373)
学科
(102641)
经济(102520)
管理(71506)
(66355)
(54102)
企业(54102)
方法(48841)
数学(43100)
数学方法(42486)
中国(31525)
(28570)
(26324)
地方(24177)
(23723)
教育(23400)
业经(22239)
(21941)
贸易(21929)
(21360)
农业(19113)
理论(19065)
技术(16922)
(16389)
环境(15730)
(15661)
财务(15590)
财务管理(15550)
(15547)
企业财务(14700)
(13809)
机构
大学(370836)
学院(365717)
管理(142679)
(140116)
经济(136938)
研究(125415)
理学(124247)
理学院(122774)
管理学(120279)
管理学院(119602)
中国(88214)
(80259)
科学(78416)
(62814)
(61486)
(58403)
中心(58307)
师范(57990)
(57496)
研究所(56407)
业大(54894)
(54255)
北京(50837)
财经(50473)
师范大学(47586)
(46228)
(46149)
农业(44546)
(43791)
教育(43609)
基金
项目(259067)
科学(205229)
研究(193125)
基金(186006)
(161648)
国家(160254)
科学基金(137973)
社会(119511)
社会科(113096)
社会科学(113067)
(102362)
基金项目(98957)
教育(95024)
自然(90096)
自然科(87987)
自然科学(87965)
(87879)
自然科学基金(86314)
编号(80631)
资助(76419)
成果(65806)
重点(59171)
(58454)
课题(57190)
(55833)
(53778)
教育部(50742)
创新(49976)
科研(49670)
项目编号(49104)
期刊
(146193)
经济(146193)
研究(113328)
中国(78758)
教育(68835)
学报(57566)
科学(52832)
(50617)
管理(49911)
(47430)
大学(44935)
学学(40694)
技术(35995)
农业(35548)
(27083)
金融(27083)
业经(24017)
财经(23498)
经济研究(23151)
图书(21359)
(20149)
问题(19315)
(18842)
理论(17507)
资源(17389)
科技(17196)
职业(17149)
技术经济(16554)
(16366)
(16354)
共检索到543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汪树坤  
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福利及补助的相对均衡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也是解决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的重要体现。基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2001-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泰尔指数等相关指标,分析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及补助支出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7年来,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及补助支出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省际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及补助呈现"低支出,低均衡"现象;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成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及补助支出不均衡的主要体现;另外,随着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及补助支出差异呈逐年缩小的趋势,然而,农村的不均衡程度仍高于城镇。为此,要构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及补助支出保障机制,进一步均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及补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恺  罗丹  
义务教育区域间均衡协调发展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实现手段。本文采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三种分析方法,基于我国1998-2013年31个省(市)的经验数据,以平均教育年限(AEY)为衡量指标,对我国义务教育收敛性进行分析,并对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条件β收敛的检验。研究表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总体存在σ收敛,并表现出明显的β绝对收敛特征;在控制人均GDP、各地区生师比、生均教育经费、生均校舍面积后,我国教育发展在2001-2007年表现出条件β收敛,说明人均GDP、各地区生师比、生均教育经费、生均校舍面积等动态变量均为影响我国义务教育收敛性的重要变量;东、中、西部三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红斌  马莉萍  
绩效工资制度是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的一个里程碑。通过运用2007—2010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建立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显著提高了教师的工资水平,且主要表现在奖金绩效工资的增加,但可能会扩大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县际工资水平差异;上级教育财政生均补助对教师津贴补贴具有显著正影响,县级政府的义务教育努力程度对整体教师工资水平具有显著正影响。在实行绩效工资改革的过程中,应避免教师工资水平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完善工资增长机制,保障合理的工资结构,建立公开透明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进一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冉云芳  石伟平  
利用2000-2011年全国各省的面板数据,对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基础上,对形成差异性格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省际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支出的非均衡性呈缩小态势;省级财政收入与生均公共财政预算经费支出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校学生数与生均公共财政预算经费支出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二、三产业结构比重与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并无关联;地区性基础和资源禀赋对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经费支出并无明显的一致性关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静  朱静  陆彦  
基于高等教育投入和产出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2004—2011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综合评价矩阵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1个省(区)市大致可分为高等教育发达、次发达及落后三个层次。高等教育发达省域包括北京、天津和上海3市,次发达省域包括湖北、陕西、辽宁等14个省份,落后省域包括四川、甘肃、海南等14个省份。总体而言,这三类省域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有所上升,但由于经济、政策、人口、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省域之间及其内部的高等教育投入和产出呈现出不同的差异变动趋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庆  谢童伟  
本文在测算2001-2008年我国(不包括港澳台)31个省(市)农村平均教育年限和教育基尼系数的基础上,借鉴"经济收敛"方法分析农村教育省际差距及其收敛速度,同时评析2001年后实行的"以县为主"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改革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2001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后,各省的农村教育水平和教育平等状况明显改善,农村教育省际差距趋于收敛;但在农村教育发展的省际差距减少的同时,教育公平的省际差距的收敛速度在下降";以县为主"的教育投入体制改革产生的弊端转而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春淑  闫殊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一个最基本目标,也是实现教育脱贫的底线,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能否起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作用?利用2004-2015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构建义务教育均等化与农村贫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用系统广义距面板数据估计方法,考察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减贫效果显著,但是东、中、西部差异较大,这对于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与反贫困政策的配合,实现政策联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春淑  闫殊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一个最基本目标,也是实现教育脱贫的底线,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能否起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作用?利用2004-2015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构建义务教育均等化与农村贫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用系统广义距面板数据估计方法,考察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减贫效果显著,但是东、中、西部差异较大,这对于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与反贫困政策的配合,实现政策联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云  张俊飚  吴贤荣  程琳琳  
在科学测算31个省(市、区)2000—2012年种植业碳汇盈余量的基础上,利用基尼系数系统考察了其地区差距及动态演变特征。研究结论揭示:1)中国种植业碳汇盈余量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基于总量变化趋势的不同可将31个地区划分为"持续增长型"、"波动增长型"、"波动下降型"与"持续下降型"等4类地区。16个地区种植业碳汇水平得到提升但增幅差异较大;余下15个地区则处于下降态势。2)基尼系数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种植业碳汇盈余的地区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虽存在一定的年际起伏,但总体处于逐步扩大趋势。从三大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差距变化幅度居中,经历了差距缩小期、波动扩大期和波动平稳期等变化阶段;中部地区差距...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安蓉   张琦  
以我国31个省份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探讨我国高职教育投入基本情况、省际差异变化趋势与发展现状,并进一步探索高职财政投入省际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职教育财政投入总量逐年增加,省际差异一直存在但总体呈波动缩小趋势;高职财政投入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东、中、西地区内部差异,其中东、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是影响地区内部差异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存在各省份生均预算内经费不均衡、在校生规模与产业结构发展不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与高职财政投入不匹配的问题。基于此,我国应加大中央政府对高职院校的财政投入总量,优化高职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发展高职教育的责任,缩小高职院校生均经费的投入差距;结合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优化高职院校发展路径,提升院校资源筹措能力。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丁小浩  薛海平  
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城市住户基本情况的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家庭义务教育负担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有在校生的城镇家庭是一类经济状况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城镇居民家庭的义务教育负担随着家庭收入的上升而下降,且低收入阶层家庭的教育负担远高于高收入阶层家庭的教育负担;在校生的教育层级越高,家庭教育负担程度越高;在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义务教育负担总量和结构的诸多因素中,家庭收入、子女受教育的层级、父母的行业和职业等变量具有显著性影响。为了促进义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公平,政府应该为义务教育提供更充分的财政支持,并切实完善和实施义务教育资助制度。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琦  黄天华  
本文利用全国30个省及东、中、西各地区1997-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省级财政支出结构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计量模型对财政支出结构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同时,这种影响还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本文提出一些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政策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晋  哈巍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新机制")于2006年起开始试点和实施,其改革效果一直是个重点问题。本研究基于政策效果评估分析框架,利用2005-2006年全国县级教育财政短面板数据,采用准实验的研究设计,通过双重差分模型的构建,探讨了新机制改革对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支出水平及其结构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新机制改革的实施具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改革在短期内显著提高了公用经费支出水平,同时并未提高人员性经费支出水平,地方政府可能在短期内采取优先提高预算内公用经费以达到改革既定目标的策略。同时经过检验发现,这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郝东阳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建立模型,比较分析了商品房价格对城镇居民非住房消费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房价从低到高,消费弹性呈倒U型,政府应根据房价和经济发展程度制定房地产市场发展目标和调控政策;低房价地区应将发展商业经济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放在首位,谨防房价下跌对区域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中等房价地区需放缓房价上涨速度,延长高弹性持续时间;高房价地区必须严格控制房价增长,谨防其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云  张俊飚  尹朝静  吴贤荣  
研究农业碳排放的动态分布特征与趋势演进规律对于农业碳减排政策的合理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科学测算31个省(市、区)2002-2011年农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上,以农业碳强度为指标,利用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法,系统考察了我国农业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演进。研究结论揭示:①中国农业碳排放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基于农业碳排放总量变化趋势的差异可将31个地区划分为"持续下降型"、"波动下降型"、"持续上升型"与"波动上升型"等四种类型;农业碳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但降幅差异较大。②基尼系数测算结果表明,全国农业碳排放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正逐步扩大。其中,东部地区处于高度平均;中部地区扩大趋势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