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75)
- 2023(5519)
- 2022(4679)
- 2021(4730)
- 2020(3649)
- 2019(8552)
- 2018(8596)
- 2017(15434)
- 2016(9679)
- 2015(10969)
- 2014(11369)
- 2013(10351)
- 2012(9760)
- 2011(8987)
- 2010(9618)
- 2009(8666)
- 2008(8707)
- 2007(8113)
- 2006(7748)
- 2005(7360)
- 学科
- 济(25970)
- 经济(25929)
- 管理(24488)
- 业(21820)
- 教育(19583)
- 企(17130)
- 企业(17130)
- 中国(15653)
- 农(10955)
- 财(10307)
- 理论(8855)
- 策(8599)
- 制(8014)
- 方法(7421)
- 学(7359)
- 教学(7048)
- 农业(6719)
- 税(6427)
- 及其(6307)
- 贸(6260)
- 贸易(6257)
- 地方(6235)
- 数学(6233)
- 政策(6203)
- 业经(6189)
- 银(6125)
- 银行(6125)
- 易(6116)
- 税收(6085)
- 收(6023)
- 机构
- 大学(126566)
- 学院(125118)
- 研究(47764)
- 济(45874)
- 经济(44421)
- 管理(41263)
- 理学(33695)
- 理学院(33242)
- 中国(32840)
- 管理学(32542)
- 管理学院(32261)
- 教育(29647)
- 京(28849)
- 范(27099)
- 师范(27022)
- 财(25996)
- 科学(25316)
- 所(24049)
- 江(22911)
- 师范大学(21868)
- 中心(21047)
- 研究所(20909)
- 北京(20008)
- 财经(18541)
- 州(17921)
- 职业(17676)
- 技术(17448)
- 院(17094)
- 经(16620)
- 农(15501)
- 基金
- 项目(68458)
- 研究(61886)
- 科学(55334)
- 基金(44815)
- 教育(36801)
- 家(36440)
- 国家(35918)
- 社会(35272)
- 社会科(33054)
- 社会科学(33047)
- 科学基金(30267)
- 编号(29452)
- 成果(28465)
- 省(28255)
- 划(25635)
- 课题(24378)
- 基金项目(21463)
- 年(21061)
- 资助(19373)
- 性(17747)
- 规划(17699)
- 项目编号(17341)
- 部(17175)
- 自然(16839)
- 重点(16734)
- 自然科(16403)
- 自然科学(16399)
- 发(16367)
- 自然科学基金(16088)
- 教育部(15562)
共检索到221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洪成文 李孔珍
义务教育公立学校系统择校收费政策问题触及的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本文从义务教育公立学校均衡系统和特色系统构建的双重思路探讨了择校收费政策问题的解决策略。我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通过经费保障机制的完善、缩小校际差距的策略和对于政府的问责制等奠定了学校均衡系统发展的基础。特色系统的建构同样十分必要,应当从特色系统的学校选择、学校管理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等角度去思考。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择校收费 均衡系统 特色系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孔珍 洪成文
在我国义务教育择校政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际,本文分析了中关两国关于义务教育择校政策的内容、背景和价值,探讨了两国义务教育择校政策不同的发展轨迹。认为任何一项教育政策都是为了解决某个社会发展阶段产生的特定的教育政策问题而制定的,任何简单的效仿都是无益的,甚至是危险的。择校与否,只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只是政策选择的具体表征,不具有普遍性。具有普遍性的是义务教育的基本规定性:公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丽 王善迈
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是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由于过去的“重点校”政策导致学校间教育质量存在巨大差异,优质义务教育资源成为一种垄断供给的产品,造成优质义务教育领域存在巨大的教育租金。本文运用寻租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择校寻租的三大主体:政府、学校与学生家庭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开展各自的活动:学生家长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以及对未来就业的预期,对择校有着无可比拟的热情;政府和学校方面承担着教育投入的责任,希望能通过择校收费弥补一部分教育经费,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相关的教育管理制度及社会监督体系非常不完善:对校长权力缺乏必要的约束、对教育收费缺乏规范化管理、入学方式又存在许多可乘...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择校 寻租 成本收益分析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丹英
义务教育择校现象涉及的教育政策主体包括国家政府、教育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学校、择校家长及学生、择校弱势群体等。各主体历经16年的博弈已深陷于择校困境之中。基于此,从博弈论角度探求其各自的价值取向及诉求,建构和分析各主体之间博弈模型,对择校现象引发的社会问题以合理的解释,审视当前的教育政策制度缺陷应有所启示。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择校 博弈 均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邵泽斌 张乐天
当前,有效化解义务教育择校矛盾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解析义务教育领域的择校矛盾机制可以看到,学校间横向分层与分割的普遍性事实对家长、教师、校长,甚至地方教育官员等相关主体具有巨大的牵引力,加剧了受教育者的"双重竞争"格局;公共教育治理中的"市场失灵"造成择校供需关系的"市场错位"、公共治理关系中的"市场僭越"和存在于义务教育学校内外的"隐形市场",加剧了义务教育择校矛盾;当代人情社会"新特殊主义"的教育政策运行逻辑以普遍主义教育政策为掩护,造成政府职能的错位、市场机制的扭曲和人情关系的异化。深入理解引发义务教育择校矛盾的复杂机制是制定合理有效义务教育政策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择校矛盾 教育政策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尚伟伟 陆莎 李廷洲
基于2004—2018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和时序数据,本文对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中部塌陷"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部地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多项生均指标明显落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塌陷"状况具有时间差异,呈现不同程度的加剧态势,这成为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新短板;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为核心的国家政策支持不足对中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塌陷"状况具有显著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改善"中部塌陷"的关键在于加快落实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保障中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造血"源;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政策倾斜与支持,统筹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优化教育资金资源配置,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光辉 彭伟辉
家庭对教育的需求是择校行为的根本原因,从外在表现看主要是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择校是一个双向选择行为,即生择校和校择生。适度允许择校有利于增进社会福利,但要合理设计制度,避免优质教育资源主要被社会少数群体占有。
关键词:
择校 教育需求 社会福利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文东茅
对于择校有不同的政策安排,而对于什么样的择校政策能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却是众说纷纭。本文基于大规模实证调查,对我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与非公办学校之间的择校、公办学校之间的择校以及参加课后辅导等择校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弱势群体在择校竞争中处境明显不利,而现行的就近入学政策和择校收费行为则进一步维持和强化了弱势群体的不利处境。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扩大弱势群体择校自由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择校 教育公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东娇
择校行为的意义体系由本体层面、主体层面和政策层面构成。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力量异常重要。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由三个不同层面的主体执行,各主体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本力量。家庭和学校社会资本通过"马太圈"模式介入择校过程,参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再分配。治理择校问题必须依靠政府,通过实施教育均衡政策、提高家庭选择能力、增加备择学校类型和提高备择学校质量才能取得成效。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择校行为 社会资本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明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将于2006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刊8A期登载了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孙霄兵司长对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解读及本刊记者对孙司长进行的同步采访,对于广大读者了解我国新《义务教育法》的核心内容起到了较好的辅导作用。为了便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更深入地理解新的《义务教育法》的意义,我们又约请了从事教育行政管理的政府官员及研究人员来谈谈他们的看法,相信他们所思考的问题也会对您有所启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袁连生
教育投入和义务教育收费是涉及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大政策问题,也是公众多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对这些问题,人们有见仁见智的观点,笔者在此谈几点看法。 一、关于财政性教育投入的界定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称《纲要》)中,对财政性教育投人的内容规定为四个部分: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用于举办中小学的经费、校办产业税收减免。在国家教委财务司的教育经费统计中,将财政性教育投入增加了“其它财政性支出”,“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及社会服务收入中用于教育的支出”,但没有明确“校办产业减免税收”的具体数据。按1994年出版的《中国教育经费年度发展报告沪统计,199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芳
边境地区义务教育薄弱状态亟须从教育政策创新入手予以突破。教育政策创新的不足需通过政策规划予以克服,而教育政策规划现有被动层级回应模式对政策方案优化较为有限,规划编制亟须改进。为有效改进边境地区义务教育政策规划编制,本文对积极型教育政策规划分析框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框架强调规划的动态性,用"逻辑一致性""功能条件性""程序性"揭示政策规划运行机制,适用于边境地区义务教育政策规划编制。由此提出边境地区义务教育政策规划编制应基于此框架,在思路上,重视规划意识,坚持系统论,明确边境地区义务教育政策规划的分析单位,建立"主体—目标—政策""结构—功能""实体—程序—政策效果"的关系;在路径上,建立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决策模式,重视政策问题识别、政策目标确定、政策方案选择的本土针对性,持续优化政策规划的评估、监测机制。
关键词:
教育政策 政策规划 边境地区 义务教育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光明 董晞
愈演愈烈的教育乱收费、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公立中小学的乱收费(以下简称义务教育乱收费)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现今国家正将其作为重点而进行专项治理。那么,究竟“谁”在义务教育领域中乱收费?为何这一领域会出现乱收费?怎样才能根治义务教育乱收费?本文拟围绕以上几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
治理 义务教育 乱收费 公共财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翁士洪
义务教育援助政策是世界各国解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最重要的政策手段,因而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这方面的专门研究目前非常少见。论文以政策问题——政策模式——政策工具——政策工具选择条件为研究框架,比较分析了西方主要国家的义务教育援助政策,提出了三种政策模式,这对中国义务教育援助政策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义务教育援助 政策工具 教育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