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7)
2023(11433)
2022(9785)
2021(8902)
2020(7209)
2019(16999)
2018(16894)
2017(31148)
2016(17752)
2015(20387)
2014(20872)
2013(20365)
2012(19642)
2011(18370)
2010(18955)
2009(17477)
2008(17314)
2007(15993)
2006(14433)
2005(13555)
作者
(51292)
(42951)
(42890)
(41217)
(27420)
(20668)
(19855)
(16757)
(16456)
(15576)
(14710)
(14313)
(13839)
(13786)
(13574)
(13443)
(12969)
(12738)
(12458)
(12413)
(11219)
(10748)
(10444)
(9958)
(9868)
(9790)
(9666)
(9477)
(8737)
(8579)
学科
(93331)
经济(93261)
管理(39984)
(38517)
方法(32082)
中国(29528)
数学(28287)
(28084)
企业(28084)
数学方法(28017)
地方(25392)
(22543)
教育(20496)
(19014)
业经(18203)
(15940)
地方经济(15566)
农业(15404)
(14505)
贸易(14495)
(14082)
(14045)
(13908)
理论(13884)
(13489)
金融(13486)
(13238)
银行(13216)
(12787)
环境(12371)
机构
大学(263241)
学院(260495)
(114409)
经济(111899)
研究(100155)
管理(89178)
理学(74978)
理学院(73930)
管理学(72603)
管理学院(72064)
中国(70672)
(58111)
科学(58109)
(51814)
(50167)
研究所(46648)
(44530)
师范(44250)
中心(43456)
(42269)
(41578)
财经(39083)
北京(38384)
经济学(36440)
师范大学(36062)
教育(35486)
(35112)
(35023)
业大(34373)
(33241)
基金
项目(156755)
科学(123509)
研究(123021)
基金(108663)
(92718)
国家(91796)
科学基金(76815)
社会(76732)
社会科(72424)
社会科学(72403)
(63006)
教育(62273)
基金项目(56332)
(54082)
编号(52622)
成果(46050)
自然(45006)
资助(44603)
自然科(43868)
自然科学(43853)
自然科学基金(43052)
(39932)
课题(39822)
重点(37003)
(36243)
发展(33819)
(33284)
(32540)
(32056)
(31826)
期刊
(139467)
经济(139467)
研究(93845)
中国(62479)
教育(56101)
(38923)
(37847)
学报(35859)
科学(33641)
管理(32636)
大学(28065)
技术(26595)
农业(26302)
(25559)
金融(25559)
学学(24833)
经济研究(23152)
业经(21562)
财经(20264)
问题(18106)
(17656)
技术经济(14525)
(14294)
(14023)
职业(13765)
世界(13198)
统计(12961)
(12766)
论坛(12766)
商业(12744)
共检索到421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姚剑虹  
文章从选择性激励的角度分析了医疗改革、家电下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农产品价格等一系列刺激内需措施的政策效果,提出高中阶段义务教育是当前提振内需的可行之策。认为高中阶段义务教育,长远来看,积累人力资本将获得经济增长的永动力,近期而言,高中阶段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和消费会近似同比增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并不太大,并且可以将就业压力从地域上向下分解、从时间上向后推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陆明峰  方超  金俊  
本文利用我国1996-2013年的省级动态面板数据,采用差分GMM与系统GMM的方法建模,研究了教育扩展对劳动力收入差距的长期影响,并以此为依据,从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角度,论证了将义务教育延长至高中教育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教育扩展对劳动力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教育分配存在较大非公平的发展阶段下,进一步扩展教育将会取得很好的收入分配效果。当前大量的劳动力人口"堰塞"在初中教育层次,这不利于发挥教育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对农村贫困学生实行免费高中教育,逐步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至12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宁中  
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教育领域的各项任务,开创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需要我们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新时期破解教育难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本刊约请几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撰文,以期推动相关问题的研究解决。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何颖  
就法律文本而言,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家上学"的合法性问题的核心是对"入学"这一义务教育法定形式的解释。根据扩大解释的法律解释方法,"入学"可理解为"进入义务教育内容的学习过程",从而"在家上学"的法律性质可界定为"法益"。从权利关系来看,儿童的教育利益最大化是教育活动的应然目标,父母教育权与国家教育权的分配也应当以此为基础。"在家上学"是家长以个性化方式积极履行父母教育权并保障子女受教育权利的活动,具有法理上的正当性,能够成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形式而存在,并在家庭和政府的合作间不断成熟。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公民"在家上学"的合法性,并将其纳入政府的有效管理之中。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光辉  彭伟辉  
家庭对教育的需求是择校行为的根本原因,从外在表现看主要是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择校是一个双向选择行为,即生择校和校择生。适度允许择校有利于增进社会福利,但要合理设计制度,避免优质教育资源主要被社会少数群体占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姜荣华  董玉琦  
本文通过对一个市区的调查研究,回顾了自新课改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状况并做了分析。全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调研的背景和实施过程,介绍了研究策略与研究过程;第二部分为研究的结果,根据调研数据从五个方面阐述和分析了该区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状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东娇  
择校行为的意义体系由本体层面、主体层面和政策层面构成。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力量异常重要。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由三个不同层面的主体执行,各主体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本力量。家庭和学校社会资本通过"马太圈"模式介入择校过程,参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再分配。治理择校问题必须依靠政府,通过实施教育均衡政策、提高家庭选择能力、增加备择学校类型和提高备择学校质量才能取得成效。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孟凡丽  艾尼·外力  
从民族文化、各国文化、时代文化的角度对新疆义务教育阶段维吾尔文《语文》教科书进行文化构成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其总体框架突出了民族性、地方性特色,但在各类文化的构成、内容的选择和比例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应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少数民族语文教科书的文化构成,在不同理论基础、学科背景、方法论指导下发现其更深层次的问题,并运用新的学科理念和认识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锡美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无论是学校数还是在校生数从全国范围来看所占比例都很低,即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实施后,这种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变;相反,近年来我国民办中小学却呈弱化态势。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面临的困境,需要办学者在办学过程中注重内涵建设,走特色发展之路,同时需要政府加大公共财政扶持的力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军  
作为保障少年儿童平等受教育机会的基本措施,就近入学是许多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普遍实施的一项政策。当前我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存在一系列问题,其背后原因不仅有经费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均、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因素,还有就近入学政策自身的缺陷。据此,本文提出了重新进行政策思想定位、改善政策实施环境、完善政策流程等一系列措施,旨在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的不断完善,使其更好地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杰   张韵琪   詹鹏  
实现发展机会的均等化是缓解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着力点。文章从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两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公共教育支出、父代收入对子代教育水平影响的分析框架,并进一步探讨市场化教育对公共教育支出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影响。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公共教育支出对子代教育水平的影响包含直接和间接机制:一方面,能够直接促进子代教育水平的提升(直接效应);另一方面,有助于削弱父代收入与子代教育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间接效应)。研究还发现,市场化教育具有调节效应,会减弱公共教育支出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文章建议,充分利用公共教育支出在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化的作用,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公共教育资源投入,规范市场化教育,提升低收入家庭的发展能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晓敏  
中国大陆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逐步关注经济教育,但是在正规课程中仍然没有独立的经济课程,除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设有自成体系的经济领域,小学和初中的经济内容分散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思想品德课程的各个主题中,并以消费和理财为重点。经济教育仍然从属于品德教育和思想教育,且分散在各主题中的经济内容相互间缺乏关联,整个经济教育缺乏明确的目标与核心概念。这样的经济教育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理智消费和节约金钱的意义,也不能理解某种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之所以更合理更具优越性,更无法运用所学的经济知识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解决生活问题。为探索系统而有效的经济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笔者在编写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之际,尝试基于"需...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敏  Murray Print  
现代公民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参与能力的下一代合格公民。当前,世界各国的公民教育主要有知识学习、技能学习、价值观学习三种学习模式,侧重关心民主法则及其实现过程、公民的价值观、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十大议题。通过分析品德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和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三类课程的政策文本,可知公民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已有广泛而深入的发展,虽然在有些方面还需要平衡和衔接,但难能可贵的是我国已形成立体的课程依存与支撑结构。这种在正式课程间建立关联是我国实践公民教育的一次课程创新,它顺应了现代公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楚红丽  
城市和县乡村地区不同收入/支出组的家庭,其义务教育阶段的静态或动态收入弹性均小于1,这一缺乏弹性的表现可能说明义务教育属于"必需品",是无法替代或者替代品较少的"正常商品"。动态收入弹性的整体变化趋势则是随家庭年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减少,随教育价格的增加而增加。至于价格弹性方面,静态价格弹性无论城乡均为正数且大于1,而动态价格弹性均为正数,不过受不同家庭收入、教育价格及教育阶段的影响,发生了或富有弹性或缺乏弹性的变化。静态或动态价格弹性均为正数,表明教育需求者对教育价格变动的反应为同方向变动,意味着教育商品不符合需求法则,教育的价格提高并没有使人们的教育需求降低反而使其升高。结合相关研究,考虑是教...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楚红丽  
家庭内外影响因素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家庭教育支出总量及其结构的变动。家庭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有:子女性别、单亲家庭结构、家庭总人口数、子女数、父母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支出状况、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家长对子女成绩的满意度;外部因素主要有:教育阶段、所处地域(家庭所在地区)。比较城市和县乡村支出的影响因素,城市家庭"支出总额"不受子女性别、单亲家庭结构、子女数等变量的影响,而县乡村家庭大多受其影响;城市家庭"校外支出"不受子女性别、单亲家庭、家庭总人口数、上半年支出的影响,而县乡村家庭受其影响。这可能说明非城市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受到更多内外环境的制约和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