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7)
2023(7260)
2022(6204)
2021(5964)
2020(4740)
2019(11216)
2018(11196)
2017(20284)
2016(12310)
2015(13928)
2014(14045)
2013(13167)
2012(12615)
2011(11697)
2010(12556)
2009(10983)
2008(10801)
2007(9816)
2006(9222)
2005(8477)
作者
(32712)
(27033)
(26969)
(25886)
(17823)
(12818)
(12478)
(10586)
(10308)
(10289)
(9331)
(9215)
(8998)
(8738)
(8736)
(8549)
(8516)
(8094)
(8093)
(7936)
(7269)
(6899)
(6580)
(6362)
(6316)
(6255)
(6244)
(6048)
(5628)
(5574)
学科
(33267)
经济(33224)
(28925)
管理(28757)
教育(20473)
(19812)
企业(19812)
中国(17743)
(12456)
方法(11766)
(10897)
(10657)
数学(10020)
理论(9985)
数学方法(9740)
(9347)
(8943)
(8683)
贸易(8677)
(8451)
农业(7783)
业经(7716)
地方(7604)
(7404)
银行(7388)
教学(7328)
服务(7254)
(7157)
及其(6976)
工作(6968)
机构
大学(165721)
学院(160520)
研究(62681)
(57286)
经济(55483)
管理(54427)
理学(45611)
理学院(44898)
管理学(43885)
管理学院(43511)
中国(42042)
(37732)
科学(36853)
(33706)
教育(33528)
师范(33523)
(32100)
(29725)
研究所(28914)
(28694)
师范大学(27438)
中心(27404)
(25343)
北京(25064)
(22608)
(22048)
财经(21890)
技术(21456)
业大(20802)
(19826)
基金
项目(99014)
研究(81509)
科学(79200)
基金(67495)
(57950)
国家(57268)
社会(47811)
科学基金(47673)
教育(45194)
社会科(44880)
社会科学(44866)
(39428)
编号(36923)
(36129)
成果(34978)
基金项目(33781)
课题(29130)
自然(28926)
自然科(28247)
自然科学(28236)
资助(27839)
自然科学基金(27735)
(24506)
重点(23958)
(23797)
(23105)
项目编号(22230)
(21878)
规划(21775)
教育部(20884)
期刊
(68604)
经济(68604)
研究(61972)
教育(55555)
中国(45599)
学报(22749)
(22704)
(21593)
科学(20865)
管理(19678)
大学(18368)
(17379)
金融(17379)
技术(17338)
农业(15337)
学学(15037)
职业(13942)
图书(13120)
业经(10635)
(10630)
论坛(10630)
财经(10539)
经济研究(10451)
书馆(9841)
图书馆(9841)
(9196)
技术教育(9140)
职业技术(9140)
职业技术教育(9140)
(8672)
共检索到270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清溪  邬志辉  
我国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政策呈现国家政策短时间内调整较大、地方政策细则差异显著的特征。当前课后服务实践中服务人员的模糊性、教育收费的敏感性、服务时间的复杂性、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成为课后服务政策落地的现实堵点。课后服务可以分为课后看护服务和课后发展服务,二者的价值取向、功能定位不一样,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也不同。为此,应及时更新国家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政策,对课后服务实施分类管理,将课后看护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管理,同时探索建立开放多元的课后发展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晓凌  刘冰川  
随着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部分银行机构依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了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对部分风险账户实施了手机银行转账限额管控。但由于银行执行标准尺度不一致、内部管理流程不畅通、各方信息未有效共享等因素,手机银行限额管控工作面临客户投诉和舆情风险上升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银行转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行明  许辰迪  刘瑞  苏梦颖  
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和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通过回顾中国经济需求导向政策的历史演进,并对需求侧协同关系变化进行量化分析和验证,以此探究需求侧运行机制与结构演变,阐明新发展格局下内外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研究认为,当前需求侧所面临的主要堵点有:收入分配不平等、消费分布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欠缺与消费观念相对保守、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结构失衡、有效供给瓶颈制约以及突发风险事件情况下经济形势恶化等,产生原因有历史、文化传统长期积累所影响,有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所形成,也有逆全球化浪潮所助推以及突发事件冲击所叠加。因此,建议采取提振消费型需求、扩大投资型需求以及稳固外向型需求三条路径,从而有效疏通需求侧堵点,最终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宗亮  王迅  
我国公立医院当前的绩效模式已经无法适应DRG支付方式,为研究适合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模式,文章以某三甲医院医院为研究对象,进行新绩效考核方法的研究。文章以DRG为主要评价指标,围绕公立医院绩效体系建立绩效考核模型。紧跟医保支付方式改变,围绕公立医院公益性建立的关键考核指标,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让医疗回归本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河南新野县支行何虹2021年6月21日来稿指出,发展供应链金融、助力中小微企业提升融资能力是切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还需多措并举、疏通"堵点"。推动核心企业支持供应链金融的开展。对于民营企业,要尽快出台应收账款融资奖励机制,按比例给予资金奖励;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静美  邬志辉  
大班额是我国城镇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一大难题,它呈现出初中甚于小学、中西部更为突出、初中改善明显而小学任重道远的基本样态。大班额有着不同的形成机制,主要有人口拉动型、空间结构型、质量差距型和利益驱动型四种问题类型。治理城镇义务教育学校的大班额,须统筹解决教育资源短缺,扩大城镇学位供给;调整城镇学校空间布局,均衡校际教育质量;加大增量投入存量流动,提高乡校教育质量;以压力强化落实和监管,破除潜在规模利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庞丽娟  夏婧  
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制度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与教师队伍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制度的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缺乏基本保障机制和配套机制、交流管理部门位阶较低且无专门财政保障等。为加强校长交流制度的建设,应明确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所应担负的职责;设置校长交流专项基金;建立基本保障机制;完善校长交流的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汪勇  尹振涛  邢剑炜  
本文使用大型支付平台的高频交易数据,首次研究了数字消费券对餐饮、零售商户经营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消费券显著提高了餐饮(零售)商户营业额、交易量,且这种影响具有一定持续性;数字消费券对不同规模餐饮(零售)商户的营业额、交易量均有提升作用,但对大型商户的影响更为突出;数字消费券在提高消费者对食品、手机等商品消费的同时,并未挤占其对其他零售商品的消费。本文丰富和补充了数字消费券经济效应的相关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新平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优质教育资源需求,迫切需要建设更多的义务教育优质学校。作为学校创办、运营、管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遵守的基本规则,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办学标准主要由生成性的学校理念、卓越的课程教学、充满活力的内部管理及高支持性的外部环境四个维度组成。"学校改进"作为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建设的常见方式,本质上是一种聚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校变革路径,它在推动优质学校建设的同时,也阻碍了优质学校向纵深层次的发展,束缚了学校组织的能量释放与潜能开发。"欣赏型探究"路径是一种积极挖掘优势和培育正能量的学校变革方式,与"学校改进"不同,它强调发展学校的关键不在于纠缠问题和聚焦缺失,而在于发现其既有的优势和长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熊淳  魏体丽  
日本为应对学龄儿童减少而造成众多学校生源短缺的问题,于2008年7月出台了新政策,从而开始了新世纪以来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本研究从其调整的背景出发,分析了日本在学校布局调整中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霍翠芳  
自2001年中央发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指示十余年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对S省两地的实证调查发现,中央有关布局调整政策到地方层面执行时,由于行政官员自身的理解使政策带有地方性色彩,在政策执行中将政策目标简单化理解并量化操作,出现政策执行与政策指向相背离的情况。大量撤并村小和教学点、农村小学布局过于集中及隐性强行撤并的思路和做法,造成教育资源浪费,使农村小学生就近入学的教育机会受到损伤,也改变了一部分农村家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应建立一整套民主的教育政策决策和纠错机制,强化国家行为,保护处境不利群体的教育机会,最大程度地增强政策的理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杰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变迁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表现出如下特点:政策酝酿期——以追求效率为目的;政策加速期——效率为主,初涉教育公平;政策转型期——效率与公平并重;政策成熟期——注重人文、伦理关怀。回顾政策的历史变迁,背后其实隐含着"公平"与"效率"的博弈和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格局。展望未来,首先要"公平与效率并重",其中"公平"应具备优先权;其次,关注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的发展,或将建立学校教育联盟;最后,将政策上升到法律层面,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亚林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是最近10年以来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回顾了10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宏观教育政策,分析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背景、起源、进展和实施情况,探讨在新形势下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面临的新问题和新趋势,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路曦  朱家存  
日本为了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级规模和教师配置的最大合理化,提高义务教育水准,消解基础教育不平等现象,在1958年便颁布了《公立义务教育诸学校班级编成及教职员定额数标准法》。依据此法,日本先后进行了十次"教职员定额数调整计划",逐步构建出学校班级编成与教师定额配置一体化系统,在缩小班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减少校园欺凌、避免学生辍学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梳理总结这十次调整计划的内容及其重点措施,发现该政策特点主要有:长期推进教学小班化,努力降低生师比;坚持以学生为本,采用"标准加机动"的教师编制核定模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佘林茂  张新平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多种方式助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由于不同阶段工作重心的不同,"标准"工作本身在称呼及概念上不尽相同,客观上导致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陷入了一种"标准丛林"。从关系范畴出发,可以探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存在的五种关系,即对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认识起点上存在着一与多关系,在动力来源上存在上与下关系,在生态意义上存在内与外关系,在复杂性思维上存在静与动关系,在研究思路与空间上存在横与纵的关系。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关系范畴思考是一种理论透镜,也是行动上的冷静"返回",力图实现从有限到无限、从多元到整体、从解构到建构的超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