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20)
- 2023(13670)
- 2022(11723)
- 2021(11166)
- 2020(9006)
- 2019(21021)
- 2018(21189)
- 2017(39185)
- 2016(22229)
- 2015(25150)
- 2014(25554)
- 2013(24674)
- 2012(22941)
- 2011(20911)
- 2010(21157)
- 2009(18952)
- 2008(18337)
- 2007(16250)
- 2006(14497)
- 2005(12956)
- 学科
- 济(87986)
- 经济(87903)
- 管理(56883)
- 业(54384)
- 企(43633)
- 企业(43633)
- 方法(35808)
- 数学(30671)
- 数学方法(30268)
- 中国(29959)
- 农(23904)
- 地方(23859)
- 教育(22826)
- 学(20668)
- 业经(20025)
- 财(18646)
- 理论(17101)
- 农业(16299)
- 技术(14935)
- 发(14801)
- 贸(14736)
- 贸易(14723)
- 制(14195)
- 和(14192)
- 易(14184)
- 环境(14144)
- 银(13630)
- 银行(13591)
- 融(13320)
- 金融(13319)
- 机构
- 大学(309336)
- 学院(306163)
- 管理(117104)
- 济(114413)
- 经济(111569)
- 研究(108778)
- 理学(100606)
- 理学院(99349)
- 管理学(97522)
- 管理学院(96949)
- 中国(76221)
- 京(69115)
- 科学(68176)
- 所(55193)
- 财(51488)
- 范(50428)
- 研究所(50291)
- 师范(50040)
- 农(48503)
- 中心(48094)
- 江(46377)
- 北京(45011)
- 业大(44701)
- 师范大学(40769)
- 财经(40768)
- 院(39474)
- 教育(39407)
- 州(38113)
- 农业(37645)
- 经(36955)
- 基金
- 项目(205682)
- 科学(161796)
- 研究(156547)
- 基金(144192)
- 家(124662)
- 国家(123433)
- 科学基金(105173)
- 社会(94706)
- 社会科(89440)
- 社会科学(89419)
- 省(82504)
- 教育(77035)
- 基金项目(76320)
- 划(70668)
- 自然(67311)
- 编号(66642)
- 自然科(65692)
- 自然科学(65679)
- 自然科学基金(64432)
- 资助(59490)
- 成果(56201)
- 课题(48730)
- 发(48101)
- 重点(46924)
- 部(45737)
- 创(42694)
- 项目编号(40545)
- 年(39489)
- 创新(39485)
- 教育部(39360)
- 期刊
- 济(130941)
- 经济(130941)
- 研究(100159)
- 中国(68357)
- 教育(63010)
- 学报(46512)
- 农(44487)
- 科学(43421)
- 管理(43109)
- 财(36347)
- 大学(35751)
- 学学(32080)
- 农业(31609)
- 技术(30308)
- 融(25605)
- 金融(25605)
- 业经(22589)
- 经济研究(20306)
- 财经(18862)
- 图书(18391)
- 问题(16616)
- 业(16051)
- 经(16007)
- 职业(15254)
- 科技(14951)
- 理论(14791)
- 技术经济(14404)
- 发(14375)
- 坛(14349)
- 论坛(14349)
共检索到466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任仕君 孙艳霞
本文首先从指标的角度对当前我国城乡教育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描述,继而从理论上对教育发展指标进行分析,并确定教育发展指标的选取原则、预测方法和具体指数的推算过程,对未来十五年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发展指标 预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家存 阮成武 刘宝根
构建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指标体系的现实条件包括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政策、各级政府进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的实践经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指标研究的理论成果。基于安徽省的教育政策实践,本着易懂、易测、易得和可信、可行、可比的原则,对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进行框架设计,并探讨如何监测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晓霞 刘晖
关于如何衡量并监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已有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完全评价、问题取向、单一指标。但是,无论在指标的选取还是在指标的处理方面,上述指标体系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以修正后的生均教育经费作为核心指标,不仅有助于克服前述不足,而且符合以投入均衡为主要内涵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的现实需要。对生均教育经费的修正包括保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引入地区价格差异因素,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综合主观满意度指标,等等。
关键词:
生均教育经费 义务教育均衡 核心指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袁世明 易小红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公共财政的保障力度,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围绕"学无择校,教无择生"的教育理念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翁士洪
由于我国存在义务教育投入区域间差距和贫困地区教育投入不足,以及地区内部学生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社会力量办学和捐资助学等义务教育援助能够提高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也有利于教育公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力量办学和捐资助学作为一种非政府力量,其作用会随着经济发展进程加强还是减弱?本文以2012年我国五个省的371个县级地区横截面数据为样本,运用定量研究法,研究了义务教育援助如何影响义务教育的作用。本文发现:(1)义务教育援助能够显著地促进义务教育发展,在控制了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等因素之后,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能够显著地影响一个县级地方的义务教育水平;(2)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义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晓妹
内涵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全面性原则、增值性原则、过程性原则、权重合理分配原则和实效性原则。学校内涵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分为办学方向、师资队伍、课程实施、学生发展、学校文化、办学特色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62个三级指标。指标体系的实施由操作系统、工作程序和等级划分构成。
关键词:
内涵发展 督导评估 指标体系 标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中国教科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研究"课题组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标准,对科学衡量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在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000多个区县及县级行政区划单位、30多万所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发展数据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线调研、小样本试测、全样本模拟,提出了衡量县域内校际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8项核心指标,确定了以差异系数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测算方法,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标准,形成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国家标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鹏 朱德全
通过对全国276位校长的调查分析,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探究教育督导对义务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发展的绩效情况。结果发现:中国义务教育督导的公平指数为1.8436,发展指数为1.8800,义务教育督导绩效接近优秀水平;不同地域区位、不同城乡区位、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义务教育学校督导绩效有所差异;督导事项、督导方式、督导程序、督导反响与义务教育督导绩效存在着稳定的路径作用关系,其中,督导反响的影响最大。因此,要不断完善中国义务教育督导制度,推动义务教育督导独立化、专业化和服务化,不断提高督导绩效,促进义务教育公平,推动中国义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督导 督导绩效 路径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常斌
对1996~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水平和提升能力进行测度、聚类和解释。研究得出义务教育发展现状水平表现为东部明显高于中西部,但义务教育发展提升能力却刚好相反。究其原因而言,对义务教育发展现状水平和提升能力同时产生显著影响的包括:具有正向效应的人均GDP、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率,具有负向效应的上解中央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另外,中央补助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对义务教育发展提升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
关键词:
义务教育 现状水平 提升能力 差异解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冯建军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实现了从权利平等到资源均衡的转变,正在从资源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优质均衡是优质和均衡的结合,是在资源均衡基础上追求教育质量的提升,旨在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教育质量体现在教育输入、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三个方面,教育质量均衡也因此包括教育输入的质量均衡、教育过程的质量均衡和教育结果的质量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是底线均衡基础上的差异均衡,其发展是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是基本质量标准基础上的特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把基本质量标准与多元特色发展结合起来,以学校为主体,通过深化学校内部的变革,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双 姜岩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当前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试图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适应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的政策体系,包括以高层政府为主体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系、"全民性"义务教育监督管理体系和城乡教师双向流动体系,以期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城乡义务教育 政策体系 城乡统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益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义务教育何以实现了均衡发展,其答案至今仍有讨论的余地。1958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标准法》在半个世纪以来与《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法》等法律相配合,为中央财政支持义务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机制,甚至实现了国家对落后地区更多的教育投入。与此同时,日本通过降低生师比提高了义务教育质量。《义务教育标准法》在日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义务教育标准法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日本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明
从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至今的十年里,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取得了全面长足的进展,至1995年底,全国已有95%的人口地区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36.2%的人口地区通过了双基验收。“九五”计划期间,我国要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也即占全国总人口85%的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入学率达到85%左右。普九是“九五”和“十五”期间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后只有牢牢抓住这个重中之重十年不动摇,普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梁文艳 杜育红 刘金娟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20年中国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规模和结构进行预测。研究结果显示,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出生的孩子成长为适龄人口以前,义务教育学龄人口规模将持续下降,这是化解教师结构性缺编、教育投入不足等已有问题,应对适龄人口波动的"机会窗口"。在人口政策影响效应显现后,义务教育学龄人口迅速增加,尤其在兼受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影响的城镇地区,这对义务教育发展带来一定压力;但是,人口扩张期不会持续太长,适龄人口规模很快会重新进入持续下降期。在人口变动与义务教育发展关系的新格局下,义务教育发展规划不能因短期变动而时刻调整,要充分考虑学龄人口长期变动趋势所带来的影响,做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