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2)
2023(11915)
2022(10205)
2021(9677)
2020(8300)
2019(19682)
2018(19797)
2017(36447)
2016(20632)
2015(23506)
2014(23677)
2013(22635)
2012(20931)
2011(18666)
2010(18578)
2009(16668)
2008(16369)
2007(14618)
2006(12342)
2005(10682)
作者
(55515)
(46731)
(46426)
(44511)
(29648)
(22560)
(21443)
(18366)
(18026)
(16725)
(16148)
(15520)
(14753)
(14650)
(14631)
(14341)
(14304)
(13914)
(13756)
(13409)
(11579)
(11551)
(11248)
(10896)
(10546)
(10539)
(10447)
(10354)
(9401)
(9372)
学科
(78874)
经济(78802)
管理(52862)
(50895)
方法(40402)
(40160)
企业(40160)
数学(36573)
数学方法(36074)
中国(23798)
(22484)
(21455)
教育(20287)
地方(18531)
(17274)
业经(15839)
农业(15325)
理论(14358)
(14158)
贸易(14156)
(13729)
(13231)
(12965)
财务(12922)
财务管理(12892)
技术(12825)
企业财务(12214)
环境(11424)
(11372)
(10481)
机构
大学(281398)
学院(277876)
(107366)
管理(106334)
经济(104944)
理学(92699)
研究(91994)
理学院(91603)
管理学(89767)
管理学院(89218)
中国(63278)
(59162)
科学(56810)
(48426)
(45912)
(45277)
(45018)
(44767)
师范(44643)
中心(44168)
研究所(41592)
业大(41467)
财经(39139)
师范大学(36393)
北京(36331)
教育(35815)
(35564)
农业(35248)
(33573)
(33097)
基金
项目(191986)
科学(152918)
研究(144043)
基金(137257)
(118366)
国家(117302)
科学基金(101359)
社会(89327)
社会科(84506)
社会科学(84480)
(78886)
教育(73368)
基金项目(72837)
(66418)
自然(65716)
自然科(64177)
自然科学(64158)
自然科学基金(62962)
编号(60907)
资助(56192)
成果(50330)
重点(44494)
(44004)
课题(43557)
(42039)
(40115)
教育部(38247)
创新(37340)
科研(37270)
项目编号(36789)
期刊
(108678)
经济(108678)
研究(82838)
中国(57606)
教育(55490)
学报(41462)
(38698)
(38550)
科学(37488)
管理(35032)
大学(32384)
学学(29092)
技术(28943)
农业(26379)
(20600)
金融(20600)
财经(18687)
业经(18548)
经济研究(16894)
(16006)
问题(14711)
统计(14542)
职业(14399)
(14340)
图书(13861)
技术经济(13294)
资源(13196)
(12981)
(12697)
理论(12592)
共检索到401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海利  
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是矫正义务教育投入过度依赖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浙江省县域经济水平与县域义务教育投入的空间分布并非一致的事实表明,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在促进义务教育投入均衡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具有明显的扶弱能力,整体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享有的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份额越低;另一方面,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产生了激励地方政府增加义务教育投入的示范效应,获得的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越多,义务教育投入增速越快。两股力量方向一致,带动经济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海利  
转移支付是缩小教育投入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制度安排。对浙江省2006~2009年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受益分析表明,转移支付受益呈现出"人均收入越高、受益份额越小"的格局。即,转移支付资金本身完成了缩小地区投入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初衷,但是,从新增转移支付资金的受益归宿看,低收入群体并非新增转移支付资金的最大受益者,而是利益受损者。这意味着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规模扩大对推动教育公平的力度在逐步减小。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宏超  胡玲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正在全国积极推行,分析已实现基本均衡的地区还面临哪些发展困境对后续的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广东省100个县(市、区)样本数据的基础上,本文主要考察了不同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性、教育质量与均衡水平的关系以及均衡水平与经济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学校用地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短板;义务教育质量与义务教育均衡水平不一致;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学校师资均衡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未来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设与督导工作应及时作出调整,保障教育用地需求弥补教育资源短板;完善省域内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推进县域内部师资管理制度变革。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玉丽  张幸华  
慈溪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县级市,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一直走在宁波市乃至浙江省的前列,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制定了具有一定特色和力度的政策,包括经费保障、资源共享、师资交流、生源调配、扶贫济弱和监督评估六大方面的政策,不仅确保了"人人能上学、能读书",而且进一步接近了政府"人人上好学、读好书"的目标。制定这些政策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慈溪市政府所具有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的个性化决策以及慈溪发达的经济、蓬勃的民办教育、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扶贫济困的慈善风气等。对这些政策和条件的分析能够为其他地区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县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宏超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现了一种追求公平的思想,同时也是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一个原则。本文以湖北省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为主要考察对象,分析了该地区近五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状况,发现当地教育投入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并没有明显改善。同时在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义务教育供给质量和效率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光  李平  姜永华  
文章以教育、医疗、社保、环保与交通运输五大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为研究对象,阐释了专项转移支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对这五大领域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的影响作用,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专项转移支付对上述五大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一般性转移支付仅对环保与交通运输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因此,科学确定专项转移支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结构,可以有效地矫正地方财政支出扭曲,从而有助于促进公共服务支出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尹振东  汤玉刚  
如何设计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才能有效引导和矫正地方财政支出行为?本文研究发现,专项转移支付的政策效果取决于转移支付分配规则("扶弱"还是"奖优")以及经济发展的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嵌入某种激励机制的"奖优"规则比事后"扶弱"规则更能引导地方政府合理安排公共支出。进而,本文以2006年全面展开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背景,利用2007年中部五省423县的数据,运用非递归结构方程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义务教育专项补助制度设计中较好地嵌入了"奖优"机制,实现了激励地方政府将资源向基础教育倾斜的目标。这一发现对当前构建兼顾公平和效率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凌  卢洪友  
均等化转移支付规模的研究首先需要确定"均等化"目标的含义。义务教育均等化不应仅仅是财政经费占用量的均等,而应是产出或结果的均等。这意味着生均经费支出总水平不能有太大的差异。在此目标下,我们以全国省级2000-2004年数据为样本,利用双固定效应回归技术,寻找义务教育需要的决定机制。并在回归模型确定的决定机制基础上,根据变量性质与农村人口学统计特征、农村物价水平等特征,具体计算了合意的均等化目标下农村所需的义务教育均等化转移支付规模。实证研究表明,均等化转移支付需求较大,而且,地区间的差异较为明显。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健敏  
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和高速增长与日本政府对义务教育的强有力支持密切相关。本文就日本的教育体制、经费预算、转移支付制度 ,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 ,旨在为研究和建立适合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专项转移制度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宋健敏  
日本战后一直实行小学6年、初中3年的义务教育制度。为推行明治维新后形成的教育机会均等理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政府在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方面,建立了中央教育经费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有效地将责任分担于中央和地方。义务教育的直接提供者主要是市级政府,但在各项经费开支中的很大部分却是中央政府以专款专用形式进行的转移支付。根据《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法》的规定,中央财政承担国、公立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员工工资等实际支出费用的1/2。这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秋林  陈维青  陈全民  
衡量义务教育财政政策优劣的重要标准是义务教育是否公平、教育财政资源是否充足、教育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率。公平就是国家通过法律和经济等政策措施,使学生获得教育经费或教育服务的公平、居民负担教育经费的公平等。充足指的是要筹集足够的资源以供给理想水平的(数量和质量上)教育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成刚  萧今  
本文利用BOCD项目库中1994-2001年江西省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从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视角讨论了省内财政制度安排对基础教育供给的影响,发现省以下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不利于县级基础教育的投入,分权导致地方福利损失;转移支付总体影响不明显,但税收返还显著正向增加基础教育供给。本文结论得出的政策含义是对基础教育的供给应当实行适当的集权,省级政府应该成为基础教育最主要的教育财政责任承担者。通过上收基础教育事权,尽可能保证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来源,减弱县区基层政府义务教育经费的短缺程度。有必要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一定系统的改革,增强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庆光  
本文在对我国财政分权问题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转移支付、地方税收入和财政分权之间的相关性及影响程度这一研究主题,并基于1985-2006年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的转移支付、地方税收入和财政分权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面板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除部分省份外,我国的转移支付和地方税收入与财政分权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且从影响程度上来看,地方税收入对财政分权的影响程度大于转移支付对财政分权的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恺  罗丹  
义务教育区域间均衡协调发展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实现手段。本文采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三种分析方法,基于我国1998-2013年31个省(市)的经验数据,以平均教育年限(AEY)为衡量指标,对我国义务教育收敛性进行分析,并对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条件β收敛的检验。研究表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总体存在σ收敛,并表现出明显的β绝对收敛特征;在控制人均GDP、各地区生师比、生均教育经费、生均校舍面积后,我国教育发展在2001-2007年表现出条件β收敛,说明人均GDP、各地区生师比、生均教育经费、生均校舍面积等动态变量均为影响我国义务教育收敛性的重要变量;东、中、西部三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凯强  
文章基于2000年-2007年县级地区,分析了均衡性转移支付经济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均衡性转移支付具有良好的效率和公平特征,县级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比值提高10%,该地区实际GDP增长率将提高0.46%,且其城乡人均纯收入差额将降低145.1元。文章的结论也为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政策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