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9)
- 2023(14045)
- 2022(11828)
- 2021(11284)
- 2020(9375)
- 2019(21565)
- 2018(21226)
- 2017(40563)
- 2016(22757)
- 2015(25588)
- 2014(25443)
- 2013(24689)
- 2012(23196)
- 2011(21154)
- 2010(21806)
- 2009(20245)
- 2008(19899)
- 2007(18156)
- 2006(16647)
- 2005(15109)
- 学科
- 济(92540)
- 经济(92421)
- 业(67226)
- 管理(61797)
- 农(48905)
- 企(44692)
- 企业(44692)
- 方法(35636)
- 农业(32444)
- 数学(32169)
- 数学方法(31785)
- 中国(28837)
- 财(25637)
- 制(23176)
- 业经(22750)
- 地方(22627)
- 教育(21546)
- 贸(16974)
- 贸易(16962)
- 学(16890)
- 易(16407)
- 体(15955)
- 策(15830)
- 银(15099)
- 银行(15090)
- 发(14604)
- 理论(14552)
- 融(14541)
- 金融(14537)
- 行(14454)
- 机构
- 大学(314234)
- 学院(314096)
- 济(131652)
- 经济(128745)
- 管理(117058)
- 研究(110267)
- 理学(100310)
- 理学院(99210)
- 管理学(97521)
- 管理学院(96879)
- 中国(81844)
- 京(66160)
- 财(64473)
- 农(63129)
- 科学(61759)
- 所(54468)
- 江(52075)
- 中心(51387)
- 财经(49026)
- 范(48668)
- 师范(48388)
- 研究所(48383)
- 农业(47758)
- 业大(46760)
- 经(44551)
- 北京(41910)
- 州(39941)
- 经济学(39695)
- 院(38972)
- 师范大学(38959)
- 基金
- 项目(201116)
- 科学(160995)
- 研究(158061)
- 基金(144226)
- 家(122767)
- 国家(121532)
- 科学基金(104754)
- 社会(100844)
- 社会科(95201)
- 社会科学(95181)
- 省(81244)
- 教育(78080)
- 基金项目(74999)
- 划(67446)
- 编号(67075)
- 自然(63556)
- 自然科(62012)
- 自然科学(61995)
- 自然科学基金(60884)
- 资助(58810)
- 成果(57596)
- 课题(48921)
- 部(47474)
- 重点(45932)
- 发(45159)
- 制(43416)
- 性(41799)
- 创(41697)
- 教育部(41528)
- 国家社会(40762)
- 期刊
- 济(154603)
- 经济(154603)
- 研究(106657)
- 中国(77538)
- 农(65223)
- 教育(61327)
- 财(49003)
- 农业(43826)
- 学报(43345)
- 科学(41130)
- 管理(40889)
- 融(36755)
- 金融(36755)
- 大学(35996)
- 学学(32583)
- 技术(29383)
- 业经(29120)
- 财经(24952)
- 经济研究(22216)
- 业(21484)
- 经(21360)
- 问题(21135)
- 职业(16266)
- 农村(16122)
- 村(16122)
- 世界(16034)
- 贸(15939)
- 版(15410)
- 农业经济(15058)
- 技术经济(14467)
共检索到502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小龙
本文使用四省(区)四县(旗)二十四校的样本数据,研究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户子女辍学的抑制效果。统计结果发现,该政策实施后农户子女辍学率在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仍处于较高水平。基于此,本文根据初中三个年级的样本数据,利用"倍差法"估计了"两免一补"政策的总体效应,并检验了政策的时效性以及政策对于不同儿童群体是否具有等同效应。计量结果发现,政策使得初中学生的就学概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且两年内政策效应逐年提高,但对于不同性别的儿童以及家长工作地点不同的儿童群体,政策效应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义务教育 两免一补 辍学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孙百才 常宝宁
本文基于西部6省(区)18县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两免一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均指向了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和少数民族儿童,较好地达到了政策的预期目的。但各省的覆盖范围不同,各地享受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学生数量较少,标准较低。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义务教育 两免一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邓翔 张鸿铭 任伊梦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实现教育公平与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本文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以“两免一补”的渐进推开为准自然实验,从助学与增收双重视角研究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长期效果。研究发现:第一,“两免一补”作为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大推进”政策,能够显著提高受益个体的受教育年限和收入水平,即存在显著的助学与增收效应;第二,在收入来源上,“两免一补”对于非农就业,特别是外出务工受益人群收入的影响更显著,即存在异质性;第三,在作用渠道上,“两免一补”能够通过提升受益个体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而促进其增收。进一步研究发现,落后地区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会制约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从而导致教育收益率不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付卫东 曾新
本文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部分县(区)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不到位,欠发达地区教师绩效工资偏少,农村教师补贴标准偏低,绩效工资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绩效工资实行分项目、按比例分担,提升农村教师补贴承担责任,提高农村教师补贴标准,创新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监管机制。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师绩效工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童健 岳童 张聪
北京市多校划片政策推动了教育资源配置改革,对促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聚焦北京市A区的改革试点,基于学区房市场竞争模型与双重差分法,分析多校划片政策对促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果,并进一步探究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多校划片政策产生了“优质教育选择空间放大”和“优质教育获取机会增加”的双重均等化效应。从家庭特征、施策环境与政策细则等多角度剖析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第一,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多校划片政策的教育均等化效应越显著,而家庭教育选择“逐优偏好”的路径依赖决定了多校划片政策效果与学校教育质量变化幅度正相关;第二,在优质学校相对集聚的片区,多校划片政策的教育均等化效应较弱;第三,在“先单后多”的多校派位规则下,优质学位的稀缺程度也会进一步影响政策效果;第四“,双减”与“公民同招”等政策与多校划片政策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揽子政策,展现出了较强的协同有效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祖辉 张静 Kevin Chen
本文利用327份入户调查数据,依据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及经验研究证据,首先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算农户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的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做出交易费用是影响农户选择不同契约模式的重要因素这一基础假定,建立计量模型并运用Multi-nomial Logit回归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户销售阶段技术效率普遍偏低,均低于生产技术效率,但不同销售渠道的技术效率有显著差异。相对于最为传统的农户自行零售方式而言,以信息成本、谈判成本和执行成本为代表的交易成本对农户选择不同的契约方式有显著的影响,农户特征对选择不同的交易渠道影响不显著。在农产品市场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为逐步解决传统农产...
关键词:
梨农 交易费用 契约方式 销售渠道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胡映兰
"两免一补"是国家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通过典型个案的实证分析,对"两免一补"的落实情况与实施"两免一补"后学生的教育费用,以及学校管理成本运行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大体境况;对由此所折射出来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并探究其解决的途径,对于更好地理解和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必有裨益。
关键词:
两免一补 农村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治一 孙大鹏 于滨铜 王志刚
兼业作为中国农户家庭经营的重要方式,对"一家两制"生产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农户差别化生产的VNM效用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兼业影响"一家两制"的路径与机制,并基于来自吉、辽、鲁、豫、川五个农业大省的1458份农户家庭数据,利用PSM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兼业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促进了农户"一家两制"生产行为。一方面,兼业通过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水平,使其更多地关注安全需求,增加了家庭差别化生产行为,即收入效应;另一方面,兼业使农户家庭农业劳动时间被非农劳动时间替代,减少了农户的田间管理劳动时间,在耕地面积不变且食用自种粮的情景下,减少了家庭差别化生产行为,即替代效应。此外,兼业对"一家两制"的影响效应在不同经营情境下存在差异,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将有助于降低兼业对"一家两制"生产行为的正向影响。据此,本文提出提高农民收入与促进绿色生产并重、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和巢状市场、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兼业 一家两制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志雄 曲如晓
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缓解了农村金融抑制吗?如果是,缓解效应究竟有多大?本文利用13个省市147个县的调研数据,结合异质性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社会消费水平、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以及政府规制等异质性特征共同解释了90%的金融抑制的波动;其中,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对当期农村金融抑制起到了缓解作用,同时也增强了未来期的缓解效应;从平均水平看,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社会消费水平提升使得金融抑制程度相对于均衡水平下降23.88%。因此,政府要因地制宜对农村金融市场主体进行引导,构建以政策性金融为先导,商业性、合作性金融为主体,其他金融形式为补充的多层次、互补性农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江涛 纪月清 胡浩
本文理论分析了农地产权状况对土地流转的作用机制,并在对江苏省3县(市、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构建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测度了新一轮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农户转出土地来看,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能够显著促进农地流转;从农户转入土地来看,估计结果显示农地是否确权登记颁证这一政策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两者的差异反映了随着确权政策的实施,农村机动地减少或农户承包地正流向外来种植大户、合作社与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落实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政策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承包地 土地确权 土地登记 农地流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锋 樊正德
高房价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在繁荣了房地产市场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扭曲了城市经济的结构布局与增长动力,从而降低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导致城市引力的弱化。运用2005~2016年北上广深四个一线超大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住宅商品房价格等因素对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房价对人口流入存在着抑制效应,住宅商品房价格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将会引起城市人口净流入量减少约0. 42个百分点;高就业水平与良好的教育创新环境能够促进人口向该地区流动;城市环境状况与收入水平虽然对人口流动有影响,但目前不是影响人口向该地流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房价 人口流动 面板数据 抑制效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阳 谢昌凡 杨思宇
农业产业扶贫是解决贫困农户发展能力约束和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方式。基于湖南、湖北、重庆和贵州四省(市)990个农户样本数据,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了农业产业扶贫项目中农户参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参加项目比例和获得补贴比例均在40%左右,贫困户参加项目比例、获得补贴比例和获得补贴平均水平均低于非贫困户。影响贫困户与非贫困户是否参加项目、是否获得项目补贴和获得补贴水平的因素差异明显。家庭劳动力数量多的贫困户更倾向于参加项目,而家庭土地耕种面积多的非贫困户更倾向于参加项目;户主受教育年限对非贫困户是否获得补贴正向影响显著,而区位特征是影响贫困户是否获得的主要因素;户主受教育年限对贫困户获得补贴额度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而户主受教育年限、户主外出务工或经商年限以及家庭劳动力数量对非贫困户获得补贴额度正向影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时磊
利用苏北农村家庭数据,检验政府减免义务教育费用是否会因农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而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实证结果表明,减免义务教育费用政策可以显著增加农民家庭消费支出,但对农民家庭教育支出和生产支出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意味着,在现有条件下,对农民家庭而言,家庭收入用于生产支出和教育支出的边际福利意义小于消费支出,农民家庭没有教育投资激励。农民家庭教育投资激励不足,可能是由于农村教育回报率过低所致,而农村教育回报率过低则是由一系列问题造成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村教育回报率,提高农民教育投资的积极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翀 钟真 孔祥智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价值链的转型升级,小农户面对的信贷约束问题日益显现,农业价值链融资作为正规金融的重要替代和补充策略,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采纳。基于山东、山西、宁夏千余农户参与农业价值链融资行为的数据,探索参与不同形式价值链融资对农户生产经营的影响效果及其异同。结果发现,农户参与价值链融资有助于增加农户的农业收入和促进要素投入,并增加农户对相关生产服务的可得性。但不同形式的价值链融资对各类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订单农业能显著地促进农户增加农业投入,同时也能增加农户对相关服务的可得性;而生产性借款不仅具有前者的影响效果,而且能够显著地促进农户农业收入增长。从长远来看,这些影响效果有利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课题组
2001年国家明确提出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中央与地方财政不断扩大投入,2005年春季,约30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得到资助,“两免一补”政策已成为学生受益、农民拥护、政府支持的好事、实事。本文在描述“两免一补”的政策安排与实施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两免一补”政策的效应、传导机理及宏观影响,对“两免一补”政策的宏观效果进行了评价与前瞻,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两免一补” 经济增长 公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转出抑或撂荒:外包服务对小农户的挤出效应——来自河南省麦农的证据
非农就业对农户碳排放行为的影响研究——来自辽宁省辽中县的证据
农户购买小额保险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广东两个县的证据
分税种分成体制是否有利于抑制财政扩张?——来自2005至2014年江苏及浙江两省所辖县(市)的证据
农业产业组织能否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来自陕西省眉县500户猕猴桃种植户的证据
标准化农户规模效应分析——来自山西省怀仁县肉羊养殖户的经验证据
农机作业服务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来自吉林省典型黑土区农户的证据
农地流转农户契约选择及机制的实证研究——来自贵州省三个县的经验证据
后续扶持政策、资源禀赋与易地搬迁农户生计风险——来自陕西省的经验证据
粮食规模经营的完全成本分担机制及其政策选择——来自川、湘两省稻作大户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