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09)
- 2023(6720)
- 2022(5568)
- 2021(5447)
- 2020(4220)
- 2019(9607)
- 2018(9717)
- 2017(17102)
- 2016(10466)
- 2015(11910)
- 2014(12087)
- 2013(11050)
- 2012(10098)
- 2011(9370)
- 2010(9714)
- 2009(8821)
- 2008(8786)
- 2007(8017)
- 2006(7305)
- 2005(6924)
- 学科
- 管理(31824)
- 济(27625)
- 经济(27556)
- 业(25819)
- 企(21141)
- 企业(21141)
- 教育(19199)
- 中国(14737)
- 农(12774)
- 财(12496)
- 制(12164)
- 方法(9986)
- 理论(8871)
- 数学(8361)
- 数学方法(8239)
- 体(8225)
- 贸(7727)
- 贸易(7725)
- 易(7619)
- 学(7507)
- 业经(7439)
- 体制(7035)
- 教学(6573)
- 务(6530)
- 财务(6513)
- 财务管理(6494)
- 技术(6448)
- 企业财务(6152)
- 银(6110)
- 银行(6103)
- 机构
- 大学(141710)
- 学院(137404)
- 济(50691)
- 经济(49359)
- 研究(48136)
- 管理(47494)
- 理学(40352)
- 理学院(39834)
- 管理学(39212)
- 管理学院(38896)
- 京(30919)
- 中国(30784)
- 教育(29116)
- 财(28264)
- 范(27115)
- 师范(26983)
- 科学(25335)
- 江(23199)
- 所(23056)
- 师范大学(22198)
- 中心(21036)
- 财经(21033)
- 研究所(20349)
- 北京(20188)
- 经(18906)
- 农(18145)
- 州(17603)
- 院(17329)
- 技术(17024)
- 业大(16581)
- 基金
- 项目(85048)
- 研究(72352)
- 科学(69117)
- 基金(59181)
- 家(49391)
- 国家(48834)
- 社会(44842)
- 社会科(42182)
- 社会科学(42175)
- 科学基金(41806)
- 教育(41300)
- 省(34237)
- 编号(32364)
- 划(30397)
- 成果(30044)
- 基金项目(29911)
- 课题(25522)
- 自然(23594)
- 制(23225)
- 资助(23218)
- 自然科(23023)
- 自然科学(23019)
- 自然科学基金(22618)
- 年(21641)
- 部(21442)
- 重点(20476)
- 性(20145)
- 项目编号(19749)
- 规划(19705)
- 教育部(19544)
共检索到224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贞
目前, 我国将九年义务制教育作为地方性公共产品, 主要由地方财政提供资金, 这种体制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对中国的基础教育产生了严重影响。本文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提出论据, 论证应将义务制教育作为全国性公共产品, 由中央财政提供资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段一
本文质疑了萨缪尔森关于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把公共产品看作是基于社会契约的外在性趋于无穷的产品,只有明晰了公共产品的边界,才能解决相应的公共产品生产低效率等问题。
关键词:
公共产品 外在性 社会契约 政府 市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桑宁霞 张燕
探讨对成人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不仅彰显出成人教育特征的时代变化,也是当代成人教育发展过程中新的价值诉求。从公共产品的社会共同需要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以及非分割性入手对成人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进行梳理,认为对成人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研究对构建成人教育体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成人教育 公共产品 属性 价值诉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崔旺来 李百齐
海洋公共产品问题是公共管理、公共产品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文章以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为基础,运用公共管理的逻辑,界定了"海洋公共产品"概念;从公共产品、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出发,将公共管理、公共产品理论与海洋公共管理、公共产品实践结合起来,重新界定政府在海洋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基本职能范围,探寻海洋公共产品供给的新路径、新理念,保障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政府 海洋管理 公共产品 角色定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立军
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构建长效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政府参与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公共产品自愿供给的理论,利用博弈分析的框架,对校企合作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与介入方式展开了研究,认为:一、校企合作中政府是主导不是主体,校企合作只有校企两个主体,政府角色应从台前转到幕后;二、在VCM机制下,在政府不介入情形下,市场自由博弈"不参与"成为企业占优策略,校企合作需要政府介入;三、在PPM机制下,政府的介入提高了不同博弈环境下"参与"的结果,政府介入可尝试建立校企合作的招标制度、"少数"奖励制度、"多数"返还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晟
一、政府利用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政府利用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必要性。本文认为,基于以下几个理由,政府有必要利用市场来提供公共物品。首先,公共物品以及市场本身的变化。公共物品的公共性会因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条件、公共物品的需求弹性、规模经济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过去只能由政府经营的电视台,会由于加密技术出现而可以由市场来提供。与此同时,市场本身也在不断的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斌
公共产品是西方公共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西方公共产品理论与其说定义的是公共产品,不如说定义的是公共消费品。现实中公共产品的种类十分丰富,要给它下一个定义并不容易。我们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给公共产品下的定义是:公共产品是以人的活动为中介的没有交换价值或不是价值的使用价值。正如服务有时也像物品一样是使用价值,这个定义中的"使用价值"不仅仅是指具体的物品,也包括语言、法律、政府、科学、教育等客观存在的东西和行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红驹
在社会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中,许多是能为个人所独占消费的,其生产、交换、消费由市场机制来决定,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产品与劳务,其消费往往是许多人甚至所有成员都能同时享用,没有排他性,这部分产品与劳务和市场调节的失效有关,因此,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并决定其规模、数量、和质量。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公共产品的提供,其规模为多大,如何组织等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利国 安秀梅
公共产品是指这样一类物品,在增加一个人对它分享时,并不导致成本的增长(它们的消费是非竞争性的),而排除任何个人对它的分享却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它们是非排它性的)。公共产品的种类很多,诸如国防、外交、环境保护、基础研究、义务教育等纯公共产品以及城市自来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彭学龙
公共产品的排他性与竞争性并非纯粹的物理属性,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规定和制度设计。就作品而言,复制与传播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其公共产品属性,而且促成了版权法的产生、变革与发展。版权法必须根据作品公共产品属性的强弱设计排他规则,为私人提供作品创造激励、预设条件。
关键词:
公共产品 作品 版权法 技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虎
传统的公共产品理论将政府定为公共产品的唯一供应者。政府采取税收的形式,强制其权力管辖范围内所有公众预付费用,以消除不付费的消费者存在,并以财政支出形成公共产品供给,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但在国家预算多年赤字,政府力紧张情况下,这一形式并不能有效解决公共产品供应紧张以及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我认为,能否突破政府这一公共部门作为公共产品唯一供给者的理论与实践,运用现代产权经济学的某些观点,合理界定某些准公共产品的产权,而得以将私人部门与组织引入,形成原有公共产品供应机制的有效补充,从而改变公共产品生产不足和低效率的情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顾笑然
公共产品理论是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人们对教育产品属性的认识就是基于这一理论。以往的研究侧重于直接运用公共产品理论探讨教育产品属性,相对忽视对其整体性理论分析架构的研究,因而不能系统、全面地把握教育产品性质,从而在理论运用和实证分析时,存在不少矛盾和分歧。本文力求澄清一些模糊的概念,试图构建教育产品属性分析范式,在方法论层次上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探索意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斌 郑国楠 王丽 张涤霏
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生态产品,而实现其价值应在遵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一般规律基础上把握和适应公共产品的特性。公共产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着力于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外部性问题,是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机制设计和路径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包括多元主体参与机制、行政与非行政手段协同机制、基于数据链的价值核算评估机制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财政资金分配机制和资源环境税费定价(率)机制、不同类别生态产品之间的衔接机制等,路径模式构建则遵循公共产品生产和供给的基本思路,作为代表公众利益的财政手段发挥主导作用,主要涉及纵横向政府间转移支付(生态补偿),资源环境税费政策和政府购买也是直接或间接实现其价值的重要手段。加快实现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价值,需加强其重要性的宣传和认识,引入社会资本力量、完善产权制度建设、构建大数据系统强化价值实现的主体支撑和配套支持,并通过税费调节政策和基于价值增量的资金分配政策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