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51)
- 2023(4560)
- 2022(3837)
- 2021(3416)
- 2020(3018)
- 2019(6829)
- 2018(6450)
- 2017(12393)
- 2016(6573)
- 2015(7108)
- 2014(7009)
- 2013(7092)
- 2012(6763)
- 2011(6042)
- 2010(6252)
- 2009(6197)
- 2008(6405)
- 2007(5909)
- 2006(5287)
- 2005(5150)
- 学科
- 济(29048)
- 经济(29022)
- 管理(18666)
- 业(16882)
- 企(16536)
- 企业(16536)
- 方法(10210)
- 中国(8434)
- 学(8252)
- 理论(8143)
- 业经(7274)
- 财(7135)
- 教育(6857)
- 数学(6550)
- 数学方法(6390)
- 农(6026)
- 地方(6012)
- 和(5738)
- 制(5701)
- 策(4560)
- 关系(4463)
- 务(4391)
- 财务(4372)
- 财务管理(4366)
- 贸(4328)
- 贸易(4325)
- 融(4310)
- 金融(4308)
- 银(4289)
- 银行(4283)
- 机构
- 大学(98926)
- 学院(96616)
- 济(36524)
- 经济(35663)
- 研究(33850)
- 管理(32012)
- 理学(26450)
- 理学院(26043)
- 中国(25474)
- 管理学(25435)
- 管理学院(25206)
- 京(21765)
- 科学(20043)
- 财(20017)
- 所(17170)
- 范(17082)
- 师范(16991)
- 江(15356)
- 研究所(15297)
- 财经(15083)
- 中心(14333)
- 北京(14330)
- 师范大学(13633)
- 经(13500)
- 州(13201)
- 农(11867)
- 经济学(11737)
- 院(11691)
- 业大(11063)
- 教育(10921)
- 基金
- 项目(57269)
- 科学(45380)
- 研究(44866)
- 基金(40777)
- 家(35050)
- 国家(34650)
- 科学基金(29434)
- 社会(28711)
- 社会科(27023)
- 社会科学(27013)
- 省(22299)
- 教育(21034)
- 基金项目(20566)
- 划(18810)
- 编号(18474)
- 自然(17518)
- 自然科(17102)
- 自然科学(17096)
- 成果(17066)
- 自然科学基金(16781)
- 资助(16539)
- 课题(13661)
- 重点(13451)
- 部(12641)
- 发(12313)
- 性(11847)
- 国家社会(11600)
- 年(11583)
- 项目编号(11548)
- 创(11309)
共检索到161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兴杰 包国宪
义利统一:黄河人价值观的核心──古代黄河人精神文化论纲之二张兴杰,包国宪(本文为兰州大学川良一基金资助课题)义和利是黄河人伦理思想的一对重要范畴。在漫长的黄河人伦理文化的演变中,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先秦时期的许多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关于义和利的学说,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兴杰
论审美与伦理道德之统一──古代黄河人精神文化论纲之一张兴杰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圣先贤曾经创造过辉耀千古的精神文化。今天,当我们正致力于开发黄河流域、建设黄河流域的时候,重新审视一下古代黄河人的精神文化,审视一下他们的思维方式、价...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董丽娇 陈文斌
弘扬中国林人精神,对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塞罕坝林场和大兴安岭林区为重点,研究了中国林人精神的内涵、实质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认为中国林人在长期的林业生产实践中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甘于奉献、绿色发展的精神,中国林人精神的实质在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社会合作共建、人与人平等共享,中国林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着"体"与"魂"的关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艳芝 孔德馨 徐冠男
黄河文化的博大内涵和独特气质塑造了中华儿女的共同精神图谱,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关键词:
文化根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治君 刘剑 苏人琼
黄河流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多年平均径流量则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流域可开采的地下水资源量139×108m3(扣除与河川径流重复量),人均水资源量543m3,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15,远远低于人均1 000m3的国际水资源紧缺标准,是一个水资源相当匮乏的地区。本文系统分析了黄河水资源管理取得的最新进展:一是实现了黄河枯水年连续6年不断流;二是基本统筹兼顾了各方面用水;三是初步建立了黄河统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分析了黄河流域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尚未建立水权制度和水市场;现行的统一管理机制十分脆弱;配水模式严重失控;河流维持水量大量减少;河流健康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
关键词:
黄河 水资源 统一管理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殿魁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充分肯定人民治黄60周年辉煌成就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了经验治水在治黄工作中的八大表现及其严重危害。其要害是没有抓住黄河水少沙多的主要矛盾为黄河增水,严重影响了沿黄经济的发展,造成黄河在国家的地位下降,在国家新一轮的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规划中被边缘化。明确提出了新世纪黄河治理的三大任务是固定河口、稳定河势、增水复航。提出应立足中国地理的实际,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每年为黄河增水1 000亿m3的目标,黄河以北的水问题由黄河解决。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彻底实现经验治黄向科技治黄的转变。采取科技治黄的措施,完成三大治黄任务,在新中国第二个甲子,我们看到的将是一条浩浩...
关键词:
科技治黄 固定河口 增水复航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玉慧
黄河,我神往已久的母亲河,在陕西壶口我真正领略了她的壮观,她的神奇,她的变幻多姿,她飞流直下时的汹涌澎湃。 壶口,传说是当年大禹凿石导水之处。它位于陕西宜川县城东48公里处的晋陕大峡谷中,据说因黄河之水自上而下倾泄奔放,至此收束归槽形成投“壶”之势,故而得名。这里形成的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瀑布,也是黄河上惟一的金黄色大瀑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红 刘沛林
黄河流域是富有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大区域、大文化带,是华夏民族的摇篮。了解流传于黄河流域的俗文化,有助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而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进行旅游与文化的开发。晋陕黄河大峡谷是黄河流域中地势最险峻、自然环境变化落差最大的一段,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地方民众性格,也衍生出不同特征的俗文化艺术。选取黄河晋陕大峡谷沿岸的河曲、碛口、河津为典型代表区域,通过分析其自然地理特点,进而总结地方民众性格在不同自然条件之下的应对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地方文化,这些地方特色文化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观赏性和愉悦感,是一种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资源,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和利用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志宏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是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运用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职校园文化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相互关系,以中职电子专业为例对中职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简洁而深入的分析,以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职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振华
本文阐述大学文化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土壤,论述文化自信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固基石,最后分析高校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高校大学生 文化自信 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强 左永强 李红梅
网络文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是最新的文化形式,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凝结和抽象概括,是我国近几年文化建设的核心,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作用和影响。本文着重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网络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通过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的探究,提出在网络文化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网络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构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琳
文章首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基本特征和文化统战进行概念界定,以此作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文化统战工作之间关系的基础;其次,通过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加强与统战对象之间的政治团结和增进统战对象的文化认同来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服务于文化统战的;再次,根据文化统战工作的定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普遍性、民族性、开放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来判定文化统战工作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最后,得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于文化统战工作,在文化统战工作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具有高度同一性和共通性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