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2)
- 2023(9017)
- 2022(8114)
- 2021(7733)
- 2020(6503)
- 2019(14976)
- 2018(15083)
- 2017(29166)
- 2016(15934)
- 2015(17941)
- 2014(17958)
- 2013(17757)
- 2012(16206)
- 2011(14365)
- 2010(14149)
- 2009(12836)
- 2008(12221)
- 2007(10311)
- 2006(8861)
- 2005(7527)
- 学科
- 济(59699)
- 经济(59634)
- 管理(45265)
- 业(42595)
- 企(36167)
- 企业(36167)
- 方法(29969)
- 数学(25817)
- 数学方法(25529)
- 农(15642)
- 中国(14651)
- 财(14554)
- 学(14418)
- 业经(13584)
- 地方(12378)
- 理论(10774)
- 和(10517)
- 农业(10474)
- 贸(10432)
- 贸易(10426)
- 易(10109)
- 技术(9968)
- 环境(9844)
- 制(9794)
- 务(9673)
- 财务(9615)
- 财务管理(9596)
- 企业财务(9086)
- 划(8743)
- 教育(8710)
- 机构
- 大学(222696)
- 学院(220816)
- 管理(91845)
- 济(81419)
- 理学(80580)
- 理学院(79709)
- 经济(79482)
- 管理学(78315)
- 管理学院(77936)
- 研究(71757)
- 中国(51266)
- 科学(47762)
- 京(47612)
- 农(37015)
- 业大(36573)
- 所(36201)
- 财(35716)
- 研究所(33462)
- 中心(32134)
- 江(30579)
- 北京(29878)
- 财经(29475)
- 农业(29143)
- 范(28982)
- 师范(28729)
- 经(26855)
- 院(26457)
- 州(25498)
- 技术(23840)
- 师范大学(23338)
- 基金
- 项目(160571)
- 科学(125083)
- 研究(115925)
- 基金(115732)
- 家(101273)
- 国家(100438)
- 科学基金(86057)
- 社会(70425)
- 社会科(66615)
- 社会科学(66596)
- 省(63388)
- 基金项目(62833)
- 自然(58044)
- 自然科(56656)
- 自然科学(56639)
- 自然科学基金(55583)
- 划(53114)
- 教育(52451)
- 编号(47727)
- 资助(47463)
- 成果(38000)
- 重点(35474)
- 部(34435)
- 发(33552)
- 创(33375)
- 课题(32274)
- 创新(31013)
- 科研(31011)
- 项目编号(29742)
- 大学(29581)
共检索到305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春笃 王敏敏 陈洪安
探讨了茎部用药后悬铃木体内久效磷的输导、积累和递减规律及其数学描述,给出茎部环涂久效磷防治悬铃木害虫的具体结果。研究表明,久效磷环涂于悬铃木茎部后,(1)主要在形成层附近的输导组织内输运,(2)在树体内存在双向传导,(3)施药处的含量以指数规律递减,而冠层枝叶的含量则在施药后两周左右达到最大值,然后以近似于指数规律递减,(4)嫩枝叶内的含量明显高于老枝叶,(5)残效期长。防治效果试验表明,茎部环涂久效磷可有效地防治悬铃木刺蛾,并可抑制蛀干害虫的发生,减轻叶片受损程度60—80%。文中得出的结论对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树木茎部施药技术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福莲 李传仁 刘万学 万方浩
悬铃木方翅网蝽为新近入侵我国的物种,严重危害悬铃木等园林植物,已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城市呈现暴发态势。介绍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寄主、分布和危害特点,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扩散速度与方式、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阻止其扩散和危害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小丰 张立钦 朱云峰 李桥 张绍勇
研究了吡虫啉、甲维盐、吡虫啉+阿维菌素和敌畏氧乐等4种注干液剂注干施药后对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的林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药剂均表现出较好的控制作用,防治效果与药剂种类、施药剂量及药后时间长短有关。其中40.0g·L-1吡虫啉+1.5g·L-1阿维菌素和300.0g·L-1敌畏氧乐防治效果较好,根据悬铃木Platanus胸径大小,在0.10L·m-1胸径处理剂量下,药后5d,防治效果分别达95.33%和97.31%;药后20d,分别达96.00%和94.70%。这2种药剂可用于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蔡晓明 卢宇蓝 施季森
为了加速引种的北美一球悬铃木优良种源、家系的选育,对1999年引进的北美一球悬铃木12个种源的47个半同胞家系进行种源—家系试验,结果表明,12个种源材料的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性状在不同试验地点间表现出极显著(P<0.01)差异,表明种源的生长表现不仅受种源内家系本身遗传特性影响,而且与所在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特异的气候因子等有很大的关系,从中可以遴选到较速生的育种材料。对47个家系材料进行树高、胸径、材积等性状筛选,获得9个速生家系,其遗传增益在5.3%~16.62%之间。获得21个亚优家系,其遗传增益在1%~4.68%之间。
关键词:
北美一球悬铃木 种源 家系 生长性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洪武 韩召军 王荫长
通过棉铃虫室内抗性选育及田间种群抗性调查 ,对丙溴磷的抗性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棉铃虫相对敏感种群 (抗性倍数 2 2 )经 12代 9次选育后 ,达到低水平抗性 (6 9倍 ) ,LD50 值比选育前提高 3 0倍 ;田间种群抗性调查表明 ,山东聊城种群对丙溴磷已产生低水平的抗性 ,抗性倍数为 5 7,由此认为丙溴磷推广使用后存在明显的抗性风险。考虑到治理措施的可行性 ,建议用混配混用的方法来延缓抗性的发展 ,同时还测定了丙溴磷与 4类 9种杀虫剂的混配增效作用 ,发现在 5 0 %和 90 %死亡率水平上 ,丙溴磷与辛硫磷、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和硫丹等 4种杀虫剂的组合具有显...
关键词:
棉铃虫 抗药性 丙溴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蔡晓明 卢宇蓝 施季森
通过对北美一球悬铃木叶片体胚发生研究发现,以自新稍顶端往下第2~3位叶为材料,暗培养条件下,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体胚发生的最佳培养配方分别为:MS基本培养基,蔗糖30g/L,琼脂6g/L,pH 5.7,附加NAA 0.2mg/L、IBA 0.3mg/L、6-BA 0.3mg/L;MS基本培养基,蔗糖40g/L,琼脂6g/L,pH 5.7,附加激素配比组合C效果最佳。
关键词:
一球悬铃木 无性系 愈伤组织 体胚发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齐江卫 龚亮 王会冬 桑松 胡美英 翁群芳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种由非编码的小分子双链RNA引发的序列特异性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普遍存在于线虫、真菌、昆虫和动植物等多种生物中。近年来,RNAi技术在昆虫中的成功应用为一系列新颖的、环境友好的害虫防治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综述了RNAi技术的作用机制、dsRNA吸收机制及在害虫防治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RNAi 双链RNA 基因沉默 害虫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文杰 邬承先 柴承佑 王翠莲 周佳淼 孙友学 郑荣保
杨树生长迅速,繁殖容易,适生范围广,为北方平原造林的主要树种,近年来已发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已列为我国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重要树种。但各地栽植的杨树普遍遭到蛀干和食叶害虫的严重危害,在防治上,由于这两类害虫食性各异,为探索使用一种药剂既对人畜无害又可防治蛀干害虫兼治食叶害虫,我们于1986、1987、1990年多次使用灭幼脲Ⅲ
关键词:
杨树 灭幼脲 天牛 食叶害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剑波 秦利鸿 吴华 陈龙清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悬铃木成熟球果及果毛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悬铃木成熟球果外部由小坚果及其基部的果毛组成,内部为头状花序的花托。球形花托表面有一层网状结构,其上着生小坚果及部分果毛,内部为花托的木质部分。果毛分为长直毛和齿状分枝毛,表面光滑,每根果毛都由若干个节组成,每个节为中空管状结构,管的外径约33μm,内径约23μm。果毛基部为短节组成的扁平管,中部为长节组成的圆形管,端部为尖刀状或分枝状。
关键词:
悬铃木 果毛 扫描电子显微镜 形态结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国锋 包满珠 李志能
以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的下胚轴和离体叶片为材料,研究了植物遗传转化过程中常用的2种选择剂卡那霉素(Kan)和除草剂(PPT)对其不定芽分化的抑制作用,同时试验了2种选择剂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Kan和PPT对悬铃木下胚轴和离体叶片的不定芽分化及试管苗生根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12.5-20.0 mg/L Kan或2.0 mg/L PPT能完全抑制叶片外植体正常的不定芽分化,50 mg/L Kan或1.0 mg/L PPT可完全抑制下胚轴的不定芽分化;Kan和PPT抑制试管苗生根的选择浓度分别为50 mg/L和4.0 mg/L。试验确定了以悬铃木的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怀文 陈松笔
本文综述了近20 年来国内外利用昆虫寄生线虫防治林业害虫的进展。指出自然存在的昆虫寄生线虫,是一类防治害虫的宝贵生物资源,它们对害虫种群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尤其是索科、新垫刃科、斯氏科、异小杆科的昆虫寄生线虫,已大量成功应用于控制树蜂、根象甲、木蠹蛾类害虫等。我国自1985 年从澳大利亚引进大量离体培养昆虫病原线虫技术以来,已在北京、天津、福建、湖北、辽宁、吉林等地开展了防治桃小食心虫、核桃举肢蛾、李实蜂、相思拟木蠹蛾、多纹豹蠹蛾、小木蠹蛾、桑天牛、桃红颈天牛、杨锉叶蜂、蛴螬等多种林业害虫的林间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晓霞 韩召军 王荫长
用久效磷对采集于山东聊城抗性地区的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 (H櫣bner)进行抗性品系选育。经过 10代的室内选育 ,抗性倍数达 2 11 88倍 ,为选育前的 6 6 7倍。同时发现筛选后对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和灭多威的抗性分别下降了8 13,7 44和 13 36倍 ,对甲基对硫磷和辛硫磷的抗性基本保持不变。这说明久效磷与其他 5种被试药剂之间没有明显的交互抗性。还对抗、感棉铃虫体内AChE进行了研究 ,对久效磷抑制粗酶液的实验表明 ,抗性品系棉铃虫体内AChE的I50 是敏感品系的 3 18倍。酶液纯化使抗、感品系AChE的I50 分别下降 6 6 9和 3 49...
关键词:
棉铃虫 久效磷 乙酰胆碱酯酶 抗药性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蓉 孙晓燕 王一凡 方艺瑄 姜子琪 刘思捷 蔡林汝 刘凯于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的一种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警的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其幼虫可危害水稻、甘蔗和玉米等多种农作物,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自2018年年末大举入侵中国以来,对我国农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该文分别从理化诱控、化学防治、生物防控、农业防治和综合治理五个方面,对目前国内外现行的草地贪夜蛾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和比较,并分析了各种防治方法的利弊.该文还指出今后应加快生物防治新方法的设计与筛选,做到研究与防治并行,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综合防治体系,并结合农业种植模式的调整优化,争取早日实现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高效可持续治理目标,促进农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