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24)
- 2023(3430)
- 2022(2897)
- 2021(2724)
- 2020(2272)
- 2019(4887)
- 2018(4730)
- 2017(8981)
- 2016(5110)
- 2015(5249)
- 2014(5368)
- 2013(5350)
- 2012(5022)
- 2011(4525)
- 2010(4370)
- 2009(3933)
- 2008(4000)
- 2007(3459)
- 2006(2862)
- 2005(2692)
- 学科
- 济(18705)
- 经济(18680)
- 业(13311)
- 管理(12636)
- 企(10752)
- 企业(10752)
- 方法(8975)
- 数学(7978)
- 数学方法(7866)
- 学(6150)
- 财(5328)
- 中国(4689)
- 农(4480)
- 地方(4366)
- 制(4080)
- 业经(3774)
- 务(3635)
- 财务(3630)
- 财务管理(3618)
- 银(3547)
- 银行(3537)
- 企业财务(3507)
- 融(3507)
- 金融(3506)
- 行(3390)
- 技术(3274)
- 贸(3052)
- 贸易(3050)
- 农业(3038)
- 易(2964)
- 机构
- 大学(71238)
- 学院(70707)
- 研究(27602)
- 济(26277)
- 经济(25695)
- 管理(23807)
- 理学(20823)
- 理学院(20496)
- 管理学(20006)
- 管理学院(19868)
- 中国(19440)
- 科学(19354)
- 农(17146)
- 所(15385)
- 京(14922)
- 研究所(14344)
- 农业(13839)
- 业大(13120)
- 财(12825)
- 中心(11933)
- 江(11039)
- 财经(10339)
- 院(9946)
- 经(9507)
- 省(9389)
- 范(9039)
- 师范(8859)
- 室(8828)
- 北京(8742)
- 科学院(8679)
- 基金
- 项目(51697)
- 科学(40284)
- 基金(38321)
- 家(35694)
- 国家(35445)
- 研究(32915)
- 科学基金(29353)
- 社会(20968)
- 自然(20747)
- 自然科(20323)
- 自然科学(20314)
- 省(20238)
- 基金项目(20067)
- 自然科学基金(19948)
- 社会科(19927)
- 社会科学(19921)
- 划(17829)
- 资助(15894)
- 教育(15173)
- 重点(12362)
- 计划(11394)
- 编号(11375)
- 部(11240)
- 发(10857)
- 创(10813)
- 科研(10502)
- 创新(10208)
- 性(10200)
- 科技(9985)
- 业(9375)
共检索到101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学玺 李永祺
久效磷对饵料单胞藻──三角褐指藻有严重的生长抑制作用。在其毒害下,三角褐指藻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活性氧在细胞内大量积累,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膜透性增大,细胞内的电解质大量外漏,细胞严重受害。研究表明:活性氧参加了久效磷对三角褐指藻细胞的伤害,并是抑制藻细胞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学玺 李永祺
在有机磷农药—久效磷的胁迫下 ,饵料单胞藻—叉鞭金藻的生长和繁殖严重地受到了抑制。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 ,藻细胞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 ,活性氧在细胞内大量积累 ,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同步增加 ;而在胁迫的整个过程中 ,藻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无规则的变化。表明在久效磷的胁迫下活性氧引起了细胞的膜脂过氧化伤害 ;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相比。过氧化物酶在叉鞭金藻清除活性氧的过程中起着更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
久效磷 单胞藻 过氧化物酶 叉鞭金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艺峰 郭小强
通过均匀设计试验研究N、P、Si含量与接种密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 ,8d藻生长率和 8d密度差不受N含量 (质量浓度 1.0~ 89.4mg/L)影响 ,但随P含量 (质量浓度 0 .1~ 2 8.6mg/L)和Si含量 (质量浓度 0 .5~ 2 0 .1mg/L)增加而增加。当P质量浓度 2 8.6mg/L、Si质量浓度 2 0 .1mg/L ,接种密度分别为 8.4× 10 4 ml- 1和 143.1× 10 4 ml- 1时 ,藻生长率和密度差可达 0 .778d- 1和 869.7× 10 4ml- 1。 11d藻生长率主要受接种密度的影响 ,N质量浓度起次要作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陆开宏 林霞 钱云霞
1996~ 1998年对上海、浙江和厦门的三角褐指藻进行分离克隆 ,比较了其中 5个藻株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的脂肪酸组成及培养液淡化对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5个藻株的脂肪酸组成特征基本一致 ,均具有高比例的肉豆蔻酸 (14∶0 )、棕榈酸 (16∶0 )、棕榈油酸 (16∶1)、十六碳二烯酸 (16∶2 )和EPA(2 0∶5) ,只有低含量的DHA(2 2∶6 )、花生烯酸 (2 0∶1)和 18碳脂肪酸 ,但不同藻株的脂肪酸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 ,EPA含量最高的为XS0 3株 ,细胞干重中的含量为 39.0 2mg/g ,占脂肪酸总量的 2 8.0 0 % ;而EPA含量最低的...
关键词:
三角褐指藻 藻株 淡化培养 脂肪酸组成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欧海金
三角褐指藻和新月菱形藻具有生长快、耐低温,容易培养的优点,是贝类和虾类幼体的良好饵料,在象山县水产养殖公司育苗厂,笔者于1989、1990、1992年在培养这两种藻类用于中国对虾育苗的生产过程中,在藻类培养池面积有限的条件下,采用原池追肥和吸去沉淀物少量补充培养的方法,有效地延长了藻类的生长期和提高了培养浓度,从而保证了在整个育苗过程中随时都有较高浓度的优质藻液供应,以下简单介绍一下有关方法。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潘瑾 俞建中 马晓磊 潘克厚
实验对指数生长期、指数生长末期、静止期和衰亡期的三角褐指藻脂肪酸进行研究,发现在指数生长末期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含量最高。实时定量PCR分析三角褐指藻Δ5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变化水平差异显著,其中指数生长期表达量最高。为了探讨温度对微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作者在不同温度下对三角褐指藻进行了培养,并测定其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的生长随着温度的升高到达指数生长末期所需时间缩短;不同温度下三角褐指藻的主要脂肪酸为C14∶0、C16∶0、C16∶lΔ9、Cl8∶lΔ9、C18∶2Δ9,12、C20∶5n3(EPA),总...
关键词:
温度 三角褐指藻 生长 脂肪酸 EPA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汝少国 李永祺 姜明 刘晓云
通过对0.10mg/L久效磷处理的中国对虾细胞超微结构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中毒的肝胰脏细胞内质网严重水肿、扩张、囊泡化,片层结构水肿;线粒体内嵴局部瓦解;肝管微绒毛出现空缺区域及药物中毒的退化结构;脂滴电子密度不匀。2.中毒的肌肉细胞肌原纤维萎缩、间隔增大,肌浆网水肿、扩张,部分肌浆网膜破裂,线粒体内嵴膨胀,细胞质中出现中毒坏死巢。
关键词:
久效磷,中国对虾,超微结构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梁英 尹翠玲 江新琴 于云芝
在温度为23±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100μmol/m2.s的条件下,用含有不同硅浓度(0、12、24、48、96和384μmol/L)的培养基对中国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进行培养,研究两种硅藻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硅浓度对其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以及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硅浓度对两种硅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均有显著影响(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凌霄 孙婧 宋若晗 崔正国 曲克明 王庆奎 周明莹 崔鸿武 胡清静
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 DMSP)是地球上重要的有机硫化合物之一,在全球硫循环和气候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浮游植物是海洋环境中DMSP的主要生产者,而氮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产生DMSP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赫氏颗石藻(DMSP高产量藻)与三角褐指藻(DMSP中等产量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对比分析了在不同氮营养盐浓度及不同氮营养盐类型条件下,2种藻培养液中颗粒态DMSP (DMSPp)的含量及其与藻密度、单细胞DMSPp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氮营养盐浓度或氮营养盐类型对赫氏颗石藻单细胞DMSPp含量影响较小(P>0.05),培养液中的DMSPp浓度主要受藻细胞密度影响;而不同氮营养盐浓度或氮营养盐类型对三角褐指藻单细胞的DMSPp含量影响显著(P<0.05),培养液中的DMSPp浓度主要受藻的单细胞DMSPp含量影响。例如,对于三角褐指藻来说,在不同NO_(3)~(–)浓度下,低NO_(3)~(–)浓度(0 μmol/L)培养组单细胞DMSPp含量的平均值是高NO_(3)~(–)浓度(1 764 μmol/L)培养组的11倍;在不同氮营养盐类型下,NaNO_(3)培养液中总DMSPp浓度的平均值分别是NH_(4)Cl、CH_(4)N_(2)O培养组的3~4倍。推测以上差异可能与由于DMSP在不同藻类中的生理作用存在差异有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志霞 涂红
领导排斥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中的工作场所偏离行为,体现为下属主观感知到的来自上级的忽视、排斥与拒绝。相关研究表明,它对下属的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等存在显著负性影响。但目前学术界尚缺乏专门针对领导排斥的系统学术研究。本文在对领导排斥的概念、特点及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参照Padilla的破坏型领导毒性三角模型从领导、下属和组织环境三个角度对领导排斥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后续研究和相关实践工作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志霞 涂红
领导排斥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中的工作场所偏离行为,体现为下属主观感知到的来自上级的忽视、排斥与拒绝。相关研究表明,它对下属的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等存在显著负性影响。但目前学术界尚缺乏专门针对领导排斥的系统学术研究。本文在对领导排斥的概念、特点及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参照Padilla的破坏型领导毒性三角模型从领导、下属和组织环境三个角度对领导排斥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后续研究和相关实践工作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彬 颜天 周名江
报道了一株非PSP产毒的相关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affine,株AC-1)对甲壳类生物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的存活、生长及种群繁殖的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该藻对黑褐新糠虾有急性致死作用,96 h LC50为5 000 cells.mL-1。研究该藻各组分:藻液、藻细胞重悬液、藻细胞培养过滤液、内容物对糠虾存活的影响时,发现只有藻液和藻细胞重悬液显著降低了糠虾存活率,过滤液和内容物也有影响,但不显著,表明相关亚历山大藻活体藻细胞的毒性最强。通过对糠虾63 d的慢性毒性实验研究,发现在密度为50 cells.mL-1藻液中,糠虾的繁殖就受到了不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香娇 周作明
以蛋白核小球藻为受试物,分别设0(CK)、0.06、0.12、0.18、0.24、0.30、0.36 mg/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处理,考察CTAB对藻生长和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其致毒机理。结果表明:CTAB对蛋白核小球藻96 h EC50值为0.17 mg/L;藻细胞叶绿素a、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CTAB浓度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当CTAB剂量≤0.06 mg/L时,叶绿素a含量略微上升,>0.06 mg/L时,叶绿素a含量急剧下降;CTAB剂量≤0.24 mg/L处理下蛋白质含量增加,CTAB剂量≥0.30 mg/L处理时水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除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兴泉 许禄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研究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结构与急性毒性DL50(大鼠,口服)的关系,考察了网格结构和探针原子对结果的影响。得到模型的R2为0 99,标准偏差为0 88,说明立体效应和静电作用场是描述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急性毒性和进行结构活性关系研究的重要结构参数。在模型中,立体能与静电能的贡献为0 82/0 18,说明起主要作用的是立体项,建立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可以对该类新化合物的DL50进行预测。构建的三维结构/毒性模型用三维等高图来表示,如果结合分子杀虫活性的相关研究,可以用来指导新分子的结构设计。图4表1参8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房燕 汝少国 邴欣 姜明
用0.01、0.10、1.00 mg.L-1久效磷暴露金鱼21 d,测定了精巢乳酸脱氢酶(LDH)、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并观察了精巢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久效磷暴露21 d,精巢小叶基膜断裂,Leydig氏细胞水肿,小叶间质扩大,支持细胞核膜溶解,胞质内脂滴和髓磷脂象数量增多。1.00 mg.L-1久效磷造成了生殖腺指数的显著下降,对精巢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延迟作用。随着久效磷暴露浓度的升高,LDH,ACP,ALP的活性逐渐下降,0.10、1.00 mg.L-1久效磷暴露组精巢LDH,ACP的活性下降显著,而各暴露组的精巢ALP活性呈现不显著下降趋势。推测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