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9)
2023(6771)
2022(5675)
2021(4959)
2020(3880)
2019(8828)
2018(8701)
2017(16064)
2016(8552)
2015(9539)
2014(9532)
2013(9458)
2012(9202)
2011(8489)
2010(8795)
2009(7951)
2008(7870)
2007(7025)
2006(6533)
2005(6249)
作者
(25534)
(21352)
(21241)
(19931)
(13463)
(10076)
(9636)
(8356)
(8244)
(7740)
(7279)
(7069)
(6878)
(6796)
(6632)
(6511)
(6421)
(6196)
(6107)
(6068)
(5515)
(5322)
(5118)
(4912)
(4823)
(4747)
(4733)
(4688)
(4318)
(4282)
学科
(44001)
经济(43963)
(21523)
管理(21410)
地方(18578)
中国(16526)
(14981)
企业(14981)
(13046)
业经(11069)
地方经济(10473)
方法(9928)
(9424)
农业(9256)
(8512)
金融(8512)
(8301)
银行(8292)
数学(8257)
(8211)
数学方法(8182)
(7828)
贸易(7816)
环境(7544)
(7423)
(7371)
(7110)
发展(6975)
(6950)
技术(6929)
机构
学院(121937)
大学(119589)
(52420)
经济(51297)
研究(49180)
管理(43618)
中国(38191)
理学(35736)
理学院(35200)
管理学(34657)
管理学院(34408)
(30484)
科学(29001)
(25370)
(23284)
研究所(22579)
中心(21808)
(21148)
北京(20723)
(19995)
(18604)
师范(18438)
(17913)
业大(17146)
财经(17021)
(16433)
农业(16063)
(15778)
(15344)
经济学(15303)
基金
项目(76135)
科学(59859)
研究(58659)
基金(52411)
(45111)
国家(44657)
科学基金(38073)
社会(37124)
社会科(35212)
社会科学(35207)
(30823)
基金项目(27203)
(26316)
教育(25590)
编号(24304)
(23755)
自然(22410)
自然科(21872)
自然科学(21869)
自然科学基金(21445)
资助(20900)
成果(20101)
发展(19531)
(19180)
课题(18283)
重点(17536)
(16319)
(15589)
创新(15311)
国家社会(14891)
期刊
(69019)
经济(69019)
研究(42985)
中国(34288)
(21312)
管理(18447)
教育(18137)
学报(17060)
科学(16924)
(16192)
(15489)
金融(15489)
农业(14750)
大学(13292)
业经(12989)
学学(12043)
技术(11932)
经济研究(10993)
问题(8910)
财经(8095)
(7747)
(7049)
图书(7017)
(6964)
(6821)
国际(6719)
商业(6668)
世界(6622)
(6431)
论坛(6431)
共检索到211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国家有关部委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给予大力支持帮助,京津冀三地形成高度共识,自觉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目标同向、措施同步,汇聚起推动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视察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掀开了京津冀三省市发展新的历史篇章。8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每一个重要阶段和关键节点都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回顾8年的工作,我们为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倍感自豪;展望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和奋斗目标,我们满怀信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娟娟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雄安新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客观看待京津冀三地同源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差异、超过合理区间的经济势差、依然量化考核三地年度发展成果对协同发展的影响。第二,将"三地三方"视为协同对象,有利于京津冀以多中心城市体系进入世界级城市群行列,且从源头上避免将北京与其他城市的不平等关系扩大至京津冀地区及其他地区。第三,不能忽略京津冀和雄安新区原有的地缘经济关系,应依靠更广范围的区域资源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雄安新区。第四,以一个独立的区域单元标准规划雄安新区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确立唯一建设主导主体,彻底解决多头主体管理低效的问题,使雄安新区成为自身建设的关键参与者。第五,处理好"两个雄安新区"的关系,使雄安新区成为缩小京冀差距与河北内部差距的引擎;第六,雄安新区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措施之一,不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唯一措施;雄安新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随着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潜在问题和新问题会显现,相应的举措会继续出台。第七,当前雄安新区的七大政策有助于强化三地功能定位,雄安新区能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但是作用程度有限且差异较大,在实践中需要大幅提升雄安新区相关政策措施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同时也要看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落实需要多措并举,共同发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傅志华  石英华  封北麟  于长革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深入实施四个全面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认为,"十三五"时期,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争取国家资金、出台政策、落实项目等固然重要,但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源在于现行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本文在全面分析"十三五"时期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形势以及潜在的风险与成本的基础上,指出"十三五"时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强调在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对接协调机制的基础上,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府治理,改进治理机制,并试图从政绩考核、财税、土地、人才、公共服务、市场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突破性的改革措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吉春  
我们要站位更高、视野更宽地解放思想,破除"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均衡是相对的,只有扬长避短、普遍提高质量才是真正的协同发展。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基本思路来综合治理、系统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进程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梅国辉  
京津冀地区是全国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形势最严峻、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最尖锐、生态联防联治要求最迫切的地区之一。推动京津冀绿色协同发展,下大力气治理生态环境,既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重大的政治任务。本文认为,为推动京津冀绿色协同发展,除了行政与末端治理措施之外,还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采取一系列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行为。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振军  
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最终目标必将是高等教育的一体化和质量的卓越。现实阻力来自固有体制、观念的束缚以及政策刚性与大学自身发展逻辑的冲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新格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澄  戴文俊  
传统文化复兴运动的蓬勃开展给予传统金工艺术以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京津冀地区金工行业发展既面临激烈的外埠发展竞争和大都市(北京、天津)空间不足、成本快速上涨等方面的压力,同时也具有首都广阔的消费市场、世界城市建设等良好机遇。如果可以对行业发展规律、产业属性、发展趋势的调查研究加以分析,对国内外相关领域政策法规保障及其优劣势进行介绍,对加快行业创新发展,发挥京津冀地缘整体优势都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宇  赵雲泰  
京津冀地区处于我国3个"增长极"所在区域之一,在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它对于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土地开发强度是衡量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政府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实现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目前,京津冀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伞锋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会,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到重大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既破解了三地发展的瓶径,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打开了一扇窗,找到了切入点。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涉及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许多方面,对于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宣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强调在2015年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有良好开局。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潜力巨大。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协同均衡发展是改善民生的需要,同时也是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培育新增长点的需要,是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常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毛汉英  周成虎  方创琳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提供示范和样本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促进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爽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制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新形势下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发挥金融的先导作用,努力实现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并以此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融合与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俊炯  
本文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合作方向及路径。从必要性来看,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必然要求,是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地发展中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可行性来看,三地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发展处于不同梯度,存在一定互补性,为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利用潜力模型计算得出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潜力值,根据不同潜力能级划定出三地开展产业合作的空间圈域——京津核心区,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石家庄、邯郸产业协作区和秦皇岛、邢台、衡水、张家口、承德联动支撑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