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9)
2023(6641)
2022(5934)
2021(5486)
2020(4931)
2019(11866)
2018(12039)
2017(24745)
2016(13444)
2015(14917)
2014(15347)
2013(15502)
2012(14703)
2011(13452)
2010(13553)
2009(12911)
2008(13238)
2007(11989)
2006(10210)
2005(9333)
作者
(38737)
(32635)
(32619)
(31276)
(20726)
(15764)
(15012)
(12868)
(12249)
(11690)
(10942)
(10916)
(10508)
(10438)
(10270)
(10239)
(10102)
(9536)
(9516)
(9434)
(8201)
(8094)
(8030)
(7592)
(7481)
(7328)
(7177)
(7116)
(6578)
(6519)
学科
(60691)
经济(60632)
管理(36614)
(35909)
方法(32526)
(30172)
企业(30172)
数学(28544)
数学方法(28334)
(16552)
(14570)
中国(13345)
(12863)
(12281)
贸易(12279)
(11894)
业经(11091)
(10805)
(10460)
财务(10447)
财务管理(10417)
理论(10234)
地方(10134)
企业财务(9927)
(9512)
银行(9488)
(9475)
金融(9473)
农业(9295)
(9226)
机构
大学(200584)
学院(197356)
(85723)
经济(83944)
管理(75454)
研究(65607)
理学(65041)
理学院(64316)
管理学(63232)
管理学院(62883)
中国(52657)
(41452)
(41231)
科学(39362)
(34249)
(33082)
财经(33016)
研究所(30966)
中心(30641)
(29946)
(28840)
业大(28598)
经济学(27772)
农业(26252)
北京(26197)
经济学院(25232)
(25038)
师范(24810)
财经大学(24663)
(23381)
基金
项目(124651)
科学(97515)
基金(91169)
研究(90043)
(78752)
国家(78113)
科学基金(66400)
社会(57326)
社会科(54327)
社会科学(54309)
基金项目(48339)
(47599)
自然(42772)
教育(42175)
自然科(41766)
自然科学(41751)
自然科学基金(41052)
(40552)
资助(38845)
编号(36790)
成果(30702)
(28925)
重点(28140)
(26068)
(25445)
教育部(24992)
课题(24871)
科研(24318)
人文(23995)
大学(23990)
期刊
(90560)
经济(90560)
研究(58503)
中国(34648)
(33426)
学报(30572)
(28974)
科学(27505)
管理(25139)
(23400)
金融(23400)
大学(22690)
学学(21420)
农业(18905)
教育(17674)
财经(17125)
技术(15808)
经济研究(15127)
(14657)
业经(13492)
问题(12542)
(10791)
理论(10559)
(10428)
技术经济(10391)
统计(10167)
商业(9869)
实践(9452)
(9452)
(9351)
共检索到289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培勇  
1994年财税改革以后,财政上所发生的赤字,已经全部以举借国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和货币供给的关系,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举借国债与货币供给的关系。如此之大的体制变革,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举借国债对货币供给具有怎样的影响?回答上述命题,应当有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过程。限于篇幅,本文仅进行理论分析,实证考察的任务留待另文去完成。一、财政收支过程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一个简要的考察国债是作为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而加入到财政收支过程中,并通过财政收支过程对货币供给量发生影响的。关于举借国债对货币供给影响的分析,显然要由财政收支过程与货币供给的决定机制之间的关系来入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长辉  
外债是通过三个渠道对宏观经济产生作用的,这三个渠道是:投资渠道、国际收支渠道和财政收支渠道。 首先,外债通过影响社会总投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在我国年底社会总投资中包括四个部分:财政预算内投资、银行贷款投资、自筹投资、外资投资。利用外资主要包括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利用国外贷款。可见,利用国外贷款是影响我国总投资的重要因素。 其次,外债既是国际收支资本项目的重要内容,又是影响经常项目的重要因素。外债直接影响我国进口总额,原因是进口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与外债有关的。例如,买方信贷的取得就直接增加进口;商业贷款一般是通过国际招标投标使用的,如果外方中标,进口就不可避免;政府信贷一般也是以进口债权...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汤凤林  
本文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国债发行的货币供给效应巨大;同时本文还从理论角度解出了国债发行规模的最优货币效应条件,分析了由不同对象购买国债对各层次货币的影响,以及国债发行时机选择对货币供应量时间结构的影响,相应提出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策,以更好地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志远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考察我国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发现1981-1997年我国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是“中性”的;而1998年以后,我国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是扩张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靳卫萍  
1 998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以大量增发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 ,虽然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也增加了经济运行中隐藏的危险。本文认为 ,目前我国大量增发国债时并不考虑公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而这涉及到公债性质的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货币供给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内生性 ,因而研究和分析发行国债对内生性货币供给、从而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任凤泽  
国债发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任凤泽自1981年起,我国每年部发行大量国债,发行国债对金融的冲击成为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部分人士认为,大量发行国债,必然引起通货膨胀;也有人认为,大量发行国债,使资金分流,必然造成政府预算排挤企业资金需求。本文以会计借贷法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宁  原擒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长辉  
一、理论分析国家作为债务人的借贷活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国家财政通过发行公债或国库券动员国内资金,并作为预算资金的一个来源;另一种形式是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在国外通过发行债券或申请银行借贷等形式,融通国外资金。本文所称举借内债,就是国家政府举借国内公债。国内公债包括以下三种:国家债券、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担保债券。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一国经济增长率g=s′/c。这里g代表经济增长率,s′代表国内储蓄率,c为资本产出系数。由此得知,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总储蓄率,二是投资效率。一般情况下,总储蓄率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第一是该国既无外债,又无内债时储蓄率s_1′;第二是该国通过举借内...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琪瑛  
日本举借国债的实践及启示金琪瑛自6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连年发行国债,积极推行以国债为源泉的财政扩张政策。1992年,日本的国债发行额达46万亿日元,与1982年相比增加了2.6倍;年末国债余额达178万亿日元 ̄①(约1.6万亿美元),为当年GNP的3...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培勇  
论举借国债的经济作用机制高培勇(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在我国,举借国债一向是被作为控制社会总需求、化消费基金为积累基金的力量加以使用的。其基本的根据,不外乎如下几点:(1)相对于向银行透支来说,以举借国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不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相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义群  周军民  赵旭  
国债规模受制于GDP、收入、物价、储蓄、利率、货币量、财政状况等许多因素。在这些因素当中哪些是在扩大国债规模时应当首先考虑的因素呢?在一般的文献当中大多采用GDP来估算国债发行额。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根据1981年~1996年有关国民经济指标统计表中的有关数据建立国债发行额的回归计量模型来分析影响国债发行额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强劲  李孟刚  陈喜庆  
为研究国债市场流动性状况,引入货币政策持续期概念,设置综合度量国债流动性度量指标,建立刻画各次货币政策调整期内不同国债品种流动性模型。运用统计分析,研究我国国债市场的不同国债流动性状况。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国债流动性的冲击是比较平稳的,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我国国债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治  艾蔚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金融改革逐步深化,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巨额的外汇储备面临着严重的货币错配风险,其不仅会对微观经济主体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严重阻碍了央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与效果,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采用2001~2011年的经济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并运用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外汇储备对货币错配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再次是汇率制度的选择。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提出了若干管理和控制我国货币错配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庄毓敏  
国债发行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连通效应庄毓敏1994年财税改革所推出的重大举措之一,就是彻底取消财政向中央银行的透支或借款,财政所发生的赤字全部以举借国债的方式弥补。这一举措的出台,着实使不少人松了一口气。因为,按照以往理论界普遍认同的定式,财政赤字,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明国  
作为国债的财政赤字所引致的财政性货币发行显然是一种货币投放 ,当国债发行收入被作为财政支出安排时 ,就会对基础货币进而对货币乘数有所影响 ,起到一种创造货币的效应 ,由此构成对通货膨胀的一个推动。多年的实践表明 ,我国国债的发行并没有伴随着物价指数的持续上涨 ,这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防范国债发行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