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92)
- 2023(3522)
- 2022(3049)
- 2021(2775)
- 2020(2464)
- 2019(5616)
- 2018(5404)
- 2017(9675)
- 2016(5662)
- 2015(6333)
- 2014(6276)
- 2013(6416)
- 2012(6184)
- 2011(5992)
- 2010(5955)
- 2009(5562)
- 2008(5497)
- 2007(4973)
- 2006(4416)
- 2005(4189)
- 学科
- 济(20665)
- 经济(20637)
- 学(13567)
- 管理(12382)
- 业(11318)
- 企(9897)
- 企业(9897)
- 方法(8051)
- 数学(6134)
- 数学方法(6026)
- 中国(5925)
- 理论(5043)
- 财(4978)
- 农(4567)
- 业经(4023)
- 和(3847)
- 经济学(3791)
- 制(3695)
- 教育(3652)
- 融(3554)
- 金融(3554)
- 水产(3216)
- 银(3162)
- 银行(3116)
- 农业(3067)
- 行(3030)
- 及其(2986)
- 贸(2955)
- 贸易(2953)
- 务(2875)
- 机构
- 大学(89832)
- 学院(84018)
- 研究(38871)
- 济(29819)
- 经济(29121)
- 科学(28205)
- 中国(26963)
- 管理(25334)
- 农(24195)
- 所(22825)
- 理学(21410)
- 研究所(21214)
- 理学院(21004)
- 京(20625)
- 管理学(20411)
- 管理学院(20267)
- 农业(19778)
- 业大(17468)
- 中心(15912)
- 院(14162)
- 江(14017)
- 财(13619)
- 北京(13302)
- 省(13145)
- 室(13029)
- 范(12544)
- 农业大学(12388)
- 师范(12180)
- 科学院(12002)
- 实验(11839)
- 基金
- 项目(57553)
- 科学(42477)
- 基金(40959)
- 家(39900)
- 国家(39598)
- 研究(34956)
- 科学基金(30645)
- 自然(22896)
- 自然科(22303)
- 自然科学(22290)
- 自然科学基金(21931)
- 省(21767)
- 基金项目(20569)
- 划(20401)
- 社会(19785)
- 社会科(18465)
- 社会科学(18458)
- 资助(18101)
- 教育(16221)
- 重点(14349)
- 计划(13988)
- 科技(13309)
- 编号(12426)
- 部(12357)
- 发(12218)
- 科研(11977)
- 成果(11740)
- 创(11422)
- 专项(11033)
- 创新(10772)
共检索到134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成理 陈晓鸣 史军义 易传辉
记述了丽蛱蝶、文蛱蝶和斑珍蝶等3个珍贵观赏蝶种的幼期形态特征、成虫和幼虫的主要习性。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坪管理站,丽蛱蝶实验种群1年发生6代,以滞育成虫越冬,成虫以腐烂水果和树液为补充营养,卵散产,幼虫5龄,分散栖息,有假死习性;文蛱蝶1年发生4代,以成虫越冬,成虫访花,也食发酵水果汁液,卵聚产,幼虫5龄,有群集性;斑珍蝶1年发生4代,以3~5龄幼虫越冬,成虫访花,卵聚产,幼虫6龄,有群集性。长叶西番莲为丽蛱蝶的新发现寄主,三开瓢为文蛱蝶和斑珍蝶的新发现寄主。
关键词:
丽蛱蝶 文蛱蝶 斑珍蝶 幼期形态 生物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成理 陈晓鸣 史军义 易传辉
记述了珍贵观赏蝶种红锯蛱蝶Cethosia biblis和白带锯蛱蝶C.cyane的形态特征、成虫和幼虫的主要习性。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坪管理站,红锯蛱蝶实验种群一年发生约8代,以未滞育幼虫和成虫越冬;成虫访花,也以腐烂水果为补充营养,卵聚产;幼虫5龄,具强烈的群集习性。白带锯蛱蝶一年发生约8代,以幼虫和蛹越冬;成虫访花,卵聚产;幼虫5龄,群集生活。两种蛱蝶均以西番莲科Passifloraceae蒴莲属Adenia的三开瓢A.cardio-phylla和滇南蒴莲A.penangiana为幼虫寄主。
关键词:
红锯蛱蝶 白带锯蛱蝶 形态特征 习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成理 陈晓鸣 史军义 易传辉
记述了美凤蝶和玉斑凤蝶的幼期形态特征、成虫和幼虫的主要习性。在四川峨眉,美凤蝶实验种群1年主要发生3代,以滞育蛹越冬;成虫访花,卵散产;幼虫5龄,分散栖息,以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为寄主。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坪管理站,玉斑凤蝶实验种群1年发生5代,以滞育蛹越冬;成虫访花,卵散产;幼虫5龄,分散栖息,以芸香科柑橘属和花椒属植物为寄主。建议在规模化养殖中,以柚和甜橙作为美凤蝶的寄主植物,以温州蜜柑和甜橙作为玉斑凤蝶的寄主植物。
关键词:
美凤蝶 玉斑凤蝶 幼期形态 生物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成理 陈晓鸣 史军义 易传辉
记述了褐斑凤蝶(Chilasa agestor(Gray))和斑凤蝶(C. clytia(Linnaeus))的幼期形态特征、成虫和幼虫的主要习性。在四川峨眉,褐斑凤蝶1年1代,以滞育蛹越夏、越冬;成虫发生期在春季,访花;卵散产,幼虫5龄,分散栖息;以樟(Cinnamoneum camphora(Linn.)Presl)和楠木(Phoebe zhennan S. Lee et F. N. Wei)为寄主。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坪管理站,斑凤蝶实验种群1年发生5代,以蛹越冬;成虫访花,卵散产,幼虫5龄,分散栖息,末龄幼虫有鲜艳的警戒色;以玉兰叶木姜子(Litsea magnoliifoli...
关键词:
褐斑凤蝶 斑凤蝶 幼期形态 生物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荣秀兰 周兴苗 雷朝亮 谢联耀
在室内外分别对苎麻赤蛱蝶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并在恒温条件下利用直线回归法对苎麻赤蛱蝶各虫态的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8±0.25)℃,有效积温为(38.7±13.00)日度;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4±0.40)℃,有效积温为(186.7±6.50)日度;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0±0.04)℃,有效积温为(78.2±0.29)日度。
关键词:
苎麻赤蛱蝶 生物学特性 有效积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唐宇翀 周成理 陈晓鸣
应用扫描电镜对枯叶蛱蝶成虫触角及其感器外部形态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枯叶蛱蝶触角为棒状,其上共有5类感器,即Bhm氏鬃毛、鳞形感器、毛形感器(Ⅰ、Ⅱ)、腔锥形感器和刺形感器,并对各类型感器的分布和数量进行了描述。雌雄虫触角感器形态相同,在感器数量与分布上,只在鳞形感器、毛形感器(Ⅱ)的数量以及腔锥形感器分布上略有差异,其他感器类型的数量和分布都没有明显差异。在感器总数上,雄虫多于雌虫,但雌雄触角性二型现象依然不明显。对其触角的研究是探索其嗅觉识别机制的前提。
关键词:
枯叶蛱蝶 触角 感器 扫描电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蒲正宇 史军义 姚俊 周德群 杨志
为探寻枯叶蛱蝶幼虫和蛹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评价其营养价值水平,运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测定其水分、脂肪、蛋白质、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分析其氨基酸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并与猪肉、牛肉、鸡肉、竹虫幼虫的蛋白质、脂肪、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枯叶蛱蝶幼虫和蛹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8.4%和57.8%,脂肪含量分别为8.6%和3.8%,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7.2%和27.0%,灰分含量分别为5.8%和11.4%,幼虫和蛹的矿质元素含量高,能量值低;枯叶蛱蝶幼虫和蛹的17种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430.6、306.0 mg/g,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169.7、120.5 mg/g;枯叶蛱蝶幼虫和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承哲 王华 陈晓鸣 石雷 姚俊 周成理
[目的]探究视觉和嗅觉信息在白带锯蛱蝶雌蝶识别异性中扮演的作用,从而加深对性二型蝶类两性交流机制的认识。[方法]在网室内分别悬挂白带锯蛱蝶雄蝶和雌蝶的真实翅模型、打印的翅模型和活蝴蝶模型,记录雌蝶对以上模型的访问次数。[结果]表明:仅有视觉或嗅觉信号存在时,雌蝶对雄蝶模型访问次数均大于雌模型。雌蝶对雌雄翅和纸模型访问平均次数均有显著差异,说明雌蝶仅靠视觉信息能够辨别雌雄。雌蝶对雌雄嗅觉模型访问平均次数有显著差异,说明雌蝶仅靠嗅觉信息能够辨别雌雄。视觉和嗅觉信息均存在时,雌蝶对正常雄蝶访问平均次数多于雄蝶视
关键词:
白带锯蛱蝶 视觉 嗅觉 性二型 两性识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华 李承哲 陈晓鸣 姚俊 周成理 石雷
[目的]探讨颜色和气味对红锯蛱蝶觅食的引诱作用。[方法]分别测定不同颜色和挥发性信息化合物对红锯蛱蝶的引诱效应。[结果]实验发现:视觉和嗅觉信号对红锯蛱蝶觅食均有引诱作用,红、粉、黄、紫、白5种颜色中,红锯蛱蝶明显偏好白色假花(占总访问次数的56.67%),对黄色(20.00%)和粉红色(15.00%)假花的趋性次之;灯光的选择中,夜晚的引诱效果好于白天,粉红色灯光(42.22%)对红锯蛱蝶的诱集效果最好;红锯蛱蝶对蜜源信息挥发物有明显的趋性,无气味时,访花次数较少,添加气味后,访花次数急剧增加,其中,1%水杨酸甲酯(35.17%)和化合物组合(1%α-蒎烯+1%水杨酸甲酯+1%1-辛醛)(3...
关键词:
红锯蛱蝶 视觉 嗅觉 觅食行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仁利 蔡卫京 周铁烽 赵灿南 杜文昌 顾茂彬
裳凤蝶指名亚种Troides helena helena Linnaeus(1758)分布于泰国、印度尼西亚。我国分布的是裳凤蝶污斑亚种Troides helena spilotia Rothschild,产于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福建、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等;该蝶共有31个亚种,分别分布于国外的越南、缅甸、印度、马来西亚等及其各岛
关键词:
裳凤蝶污斑亚种 形态学 生物学 饲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宗瑞 黄晏明 周旗
白斑弄蝶莫氏亚种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周宗瑞,黄晏明,周旗关键词白斑弄蝶莫氏亚种,生物学,防治盾叶薯蓣(DioscoreazingiberensisC.H.Wright)又名黄姜,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和石灰岩干热河谷地区的稀疏灌丛或竹林中,提取的皂...
关键词:
白斑弄蝶莫氏亚种,生物学,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宝珠 朱祥福 曾菊平 袁景西
[目的]通过连续12 a对金斑喙凤蝶的野外调查观察,研究成虫活动规律,并利用仿生态养殖,观察金斑喙凤蝶卵和幼虫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以期为金斑喙凤蝶研究与保护提供有效数据。[方法]根据2004—2012年对金斑喙凤蝶成虫活动规律的观察研究,2013—2015年,在金斑喙凤蝶成虫活动期,采用样线踏查的方法,自海拔450 m往山顶海拔1 200 m搜索,调查视野内木兰科植物分布情况,寻找卵和幼虫,收集后带回驻地进行仿生态养殖,观察其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结果]金斑喙凤蝶在九连山为一年二代,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中宝 朱道弘
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室饲养相结合,研究了丝带凤蝶长沙种群的成虫、卵、幼虫以及蛹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生活史.结果表明:丝带凤蝶长沙种群一年发生6代,自10月中旬至翌年3月以滞育蛹于枯枝落叶中越冬,4月上、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随后产卵.在25℃的条件下,卵、幼虫及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5.3 d、15.8~16.8 d和9.6~10.4 d;30℃的温度条件下,卵、幼虫及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4.0 d、12.9~14.6 d和6.5~7.1 d.在短日照条件下部分蛹进入滞育.此外,根据雌雄成虫的翅面特征认为丝带凤蝶长沙种群应属于南方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国华 李密 周红春
野外调查结合室内饲养,研究宽尾凤蝶Agehana elwesi(Leech,1889)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宽尾凤蝶在华南地区一年发生2代,全变态,幼虫常为5个龄期,以蛹越冬,一个生命历期为58~69d,野外成虫主要出现于每年的4~5月和6月底~8月初,自300~1500m海拔的人工林、次生林和原生林中均有分布;卵散产,幼虫具拟态、警戒色等保护性状,低龄期与高龄期保护性状差异明显,蛹具拟态等保护性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成理 史军义 陈晓鸣 易传辉 石雷
通过对成虫繁殖的空间条件、补充营养、卵期保育和幼虫饲育技术等的研究,找出了枯叶蛱蝶规模化繁育中的关键条件.在2头/m2的成虫密度条件下,雌蝶在一个高3 m、占地50 m2的网室空间内平均产卵量达到245.7粒;10%~20%蜂糖水溶液能满足成虫营养需要,雌蝶平均产卵量为236.8~243.3粒;在蜂糖水中加入5%乙醇后,雌蝶平均产卵量最高达到279.8粒;将每日产下的卵收集起来在小玻璃瓶内保育,在卵临近孵化时将小瓶夹在寄主叶片附近;幼虫1~2龄期间在室外寄主上套袋放养,放养虫口密度为100~150头/袋;3~5龄期在室内饲养,饲养密度为600~800头/m2,室内温度控制在19~28℃;健康蛹...
关键词:
枯叶蛱蝶 规模化 饲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