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29)
- 2023(4092)
- 2022(3548)
- 2021(3383)
- 2020(2671)
- 2019(6342)
- 2018(6149)
- 2017(11839)
- 2016(6610)
- 2015(7239)
- 2014(7343)
- 2013(7102)
- 2012(7017)
- 2011(6330)
- 2010(6733)
- 2009(6302)
- 2008(6145)
- 2007(5566)
- 2006(5202)
- 2005(4718)
- 学科
- 济(24747)
- 经济(24724)
- 管理(19858)
- 业(17957)
- 企(13476)
- 企业(13476)
- 农(9851)
- 地方(8823)
- 中国(7317)
- 方法(7312)
- 策(7226)
- 财(7182)
- 数学(6494)
- 数学方法(6363)
- 贸(6347)
- 贸易(6344)
- 农业(6284)
- 易(6169)
- 及其(5675)
- 制(5585)
- 业经(5440)
- 学(5326)
- 环境(5251)
- 政策(5210)
- 方针(4551)
- 税(4547)
- 述(4485)
- 阐(4485)
- 阐述(4485)
- 银(4445)
- 机构
- 学院(91788)
- 大学(88487)
- 济(38537)
- 经济(37630)
- 管理(34990)
- 研究(34290)
- 理学(29168)
- 理学院(28820)
- 管理学(28380)
- 管理学院(28200)
- 中国(26886)
- 江(22330)
- 科学(20156)
- 财(19586)
- 京(19556)
- 所(17464)
- 中心(16234)
- 农(16076)
- 研究所(15591)
- 财经(14179)
- 院(12934)
- 业大(12852)
- 省(12824)
- 州(12802)
- 范(12774)
- 经(12690)
- 师范(12663)
- 农业(12398)
- 北京(11380)
- 经济学(10674)
- 基金
- 项目(57770)
- 科学(45743)
- 研究(44685)
- 基金(40754)
- 家(34869)
- 国家(34537)
- 科学基金(29565)
- 社会(27553)
- 社会科(26098)
- 社会科学(26093)
- 省(24235)
- 基金项目(20788)
- 教育(19969)
- 划(19266)
- 编号(19099)
- 自然(18926)
- 自然科(18331)
- 自然科学(18324)
- 自然科学基金(17999)
- 资助(17339)
- 成果(16264)
- 课题(14145)
- 发(13479)
- 重点(13231)
- 部(12877)
- 江(12831)
- 性(11906)
- 策(11892)
- 创(11524)
- 年(11404)
共检索到151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和仕勇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5000年灿烂文明的国度,其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历史、科学、文化价值的丽江古城独特的魅力元素使其在中国99个历史文化名城乃至世界名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1997年12月4日,这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自2002年初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成立至今,在丽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欧阳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晨 曾少明
随着乡村旅游、绿色旅游的兴起,古城镇旅游也已成为热门旅游项目之一一,古城镇旅游的保护与开发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古城镇旅游中,最具代表的是南方的丽江古城、北方的平遥古城,它们成为全国古城旅游的典型。作为古城旅游开发的先例,丽江呈现了著名的"丽江模式",给全国古城旅游提供了诸多经验,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这一背景,以丽江古城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旅游意象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重新审视与分析,找出古城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对古城旅游开发有所启示。
关键词:
旅游 意象 策略 丽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建平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加入WTO以及国际需求增长的影响下一直维持高水平增长,财政收入更是以年20%左右的增长率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强化了对农业及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2006年起全面废除农业税;同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20字方针"确定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中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霖 顾媛媛
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生长演化与历史沿革的解读与分析,指出"丽江古城"是由大研古城及其余历时态阶段共同组成的时空统一体;同时通过历时态阶段的空间形态对比研究指出"丽江古城"形成与发展的磁性中心是茶马古道影响下的商贸集市;同时"丽江古城"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旺盛的生命力与生长性,应以区域整合的方法促进整个丽江地区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丽江古城 历时态 磁性中心 空间形态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其付 王汝辉
丽江古城是中国古城镇旅游的热点。本文对丽江古城的旅游资源特色和价值、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丽江模式和丽江现象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本文认为,横向对比研究、旅游流、旅游承载力和游客消费行为规律研究、旅游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丽江古城 研究综述 世界遗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宝英 何元庆
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视旅游业为增加收入和多样化产业结构的捷径。本文中,丽江古城利用淡水资源作为景观用水发展旅游业。近年来,其旅游业快速发展并保持旺盛的增长态势,这种发展情况对优质淡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古城内水体水质却在下降。对水质恶化的原因和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详细调查是根本解决目前这种水资源不可持续利用方式的前提和依据。调查结果表明,水质恶化主要是由于古城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如商铺、餐饮店和客栈数量的急剧增加以及管理失效造成的,并对当地经济、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然后,提出了三条水资源管理措施以应对目前的水污染,促进丽江古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旅游发展 水污染 丽江古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其付 李小波
文章在突破丽江古城城市格局二元论的传统观点上,提出丽江古城的城市格局由三大文化板块构成,即商贸文化板块、纳西文化板块、汉文化板块。三大文化板块的形成与古城的三大水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古城三大文化板块的形成与演变并没有发生激烈的文化冲突,相反却是彼此之间的和谐共生,共同维护着丽江古城在滇西北经济交流线上商贸重镇的功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文杰 巩前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休耕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布局,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转型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基于对地下水漏斗区(河北)、重金属污染区(湖南)、西南石漠化区(贵州、云南)、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区(甘肃)等4大典型试点区域的调研,从休耕参与主体、实施技术路径、休耕补偿机制等方面比较归纳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休耕治理方法。同时,研究发现各休耕试点区域实践中普遍存在经营主体参与不足、参与主体与补偿对象错位、补偿方式单一及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为保障休耕试点的有序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智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和自兴
紧密联系丽江的工作实际,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必须进一步明确丽江市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深入贯彻落实文化立市、旅游强市、水能富市、和谐兴市、人才推动、全面开放六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推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优化升级;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奋力开创丽江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薛培
高原的太阳慵懒地透过厚厚的云层照射在丽江的大地上,城外的玉龙雪山象高妙的仙人一般俯视着人间,这幽雅的环境和厚重的纳西文化传染给人们的是一种消消停停的情绪,这里的人们即使走遍世界终还是觉得世上最好的生活地带就是东巴城,他们自己将这座小城命名为“丽江”,是乡情难忘?还是傲气于胸?许多离去多时的东巴人即使在梦中也会回忆起那惹人流口水的烤肉、还会想起那满眼灿烂的油菜花……自然也会常回家看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和仕勇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是纳西先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近千年来以相濡以沫,充满“人间烟火味”的市井生活,以“常民生活空间”的完整性而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城镇。自丽江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古城因其秀美的自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清燕 白凯 杜涛
健康是人类关注的永恒话题,旅游和健康本源上存在密切联系,近年来已成为旅游学及其交叉学科关注的研究热点。旅游地如何促进旅游者健康体验、幸福感甚至社会福祉,是亟待回答的学理和实践命题。基于此,文章将旅游地日常生活与旅游者健康体验联系起来,以丽江古城客栈主与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明晰旅游情境中日常生活对于旅游者主观健康体验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1)旅游地从空间、时间、社会实践3个维度营造了特定时空中的生活新范式与典范形态,建构了环境、日常生活与健康交互新面向;(2)旅游地日常生活为旅游者提供了物质、社会和心理多重资源,形成了生理、心理和精神、社会人际交往能力三维康复性意义结构;(3)旅游地日常生活的康复性意义是在旅游者与旅游地复杂性、动态性关联中建构的,并从生产与消费两端对康复性意义进行共同塑造与整合。研究从微观层面的日常生活出发,以实证分析回应了旅游、日常生活、健康体验之间的互动关联,为深入理解旅游的意义提供了新思考,也为旅游业实现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现实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