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60)
- 2023(16385)
- 2022(13956)
- 2021(13002)
- 2020(10847)
- 2019(25080)
- 2018(25222)
- 2017(48424)
- 2016(26295)
- 2015(29675)
- 2014(30114)
- 2013(29744)
- 2012(27307)
- 2011(24946)
- 2010(25454)
- 2009(23387)
- 2008(22561)
- 2007(19962)
- 2006(17920)
- 2005(16116)
- 学科
- 济(126436)
- 经济(126321)
- 管理(70919)
- 业(67280)
- 企(54202)
- 企业(54202)
- 方法(50420)
- 数学(43491)
- 数学方法(42800)
- 中国(33237)
- 地方(31648)
- 农(30480)
- 业经(26346)
- 学(26314)
- 财(23369)
- 农业(20860)
- 理论(19296)
- 制(19048)
- 贸(18689)
- 贸易(18675)
- 易(17947)
- 环境(17922)
- 和(17742)
- 地方经济(17556)
- 融(17011)
- 金融(17008)
- 银(16928)
- 银行(16887)
- 发(16720)
- 技术(16593)
- 机构
- 学院(378313)
- 大学(377481)
- 济(155286)
- 经济(151930)
- 管理(147288)
- 研究(132987)
- 理学(126415)
- 理学院(124905)
- 管理学(122513)
- 管理学院(121822)
- 中国(98844)
- 科学(82906)
- 京(82423)
- 财(68520)
- 所(67947)
- 研究所(61746)
- 农(60886)
- 江(60029)
- 中心(59068)
- 业大(55172)
- 财经(54210)
- 北京(52611)
- 范(52491)
- 师范(51978)
- 经(48984)
- 院(48368)
- 农业(47123)
- 经济学(46416)
- 州(46400)
- 师范大学(41946)
- 基金
- 项目(252245)
- 科学(197789)
- 研究(183890)
- 基金(181063)
- 家(157681)
- 国家(156369)
- 科学基金(133988)
- 社会(115308)
- 社会科(109251)
- 社会科学(109219)
- 省(100009)
- 基金项目(95736)
- 自然(87125)
- 自然科(85066)
- 自然科学(85050)
- 教育(84540)
- 自然科学基金(83464)
- 划(83344)
- 资助(76353)
- 编号(75149)
- 成果(60729)
- 发(57357)
- 重点(56769)
- 部(54809)
- 课题(52899)
- 创(51407)
- 创新(47962)
- 科研(47823)
- 教育部(46721)
- 国家社会(46714)
- 期刊
- 济(181695)
- 经济(181695)
- 研究(115103)
- 中国(76263)
- 学报(57839)
- 管理(56229)
- 农(55386)
- 科学(55318)
- 财(49630)
- 教育(44022)
- 大学(43745)
- 学学(41138)
- 农业(38381)
- 技术(35372)
- 融(33440)
- 金融(33440)
- 业经(29462)
- 经济研究(29254)
- 财经(26261)
- 问题(22924)
- 经(22533)
- 技术经济(20073)
- 图书(19903)
- 业(19716)
- 统计(18632)
- 科技(17846)
- 资源(17731)
- 商业(17577)
- 理论(17577)
- 现代(17144)
共检索到57385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江帆 蔡晓云
文化遗产是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丽江古城作为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源,拥有其独特的旅游文化与契机。但随着丽江古城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发利用,丽江古城的发展模式与同属大研古镇重要构成部分的白沙古镇的发展模式差异愈来愈明显。文章旨在从丽江古城与白沙古镇旅游发展模式现状及发展差异情况做出对比研究分析,针对两者的发展模式现状,提出一些相应的见解。希望将丽江古城与白沙古镇二者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利用,并将白沙古镇的原始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作为对丽江古城旅游经济模式发展的一个有益合理补充。立足于白沙古镇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得到使二者科学合理的互补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其真正的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目标与要求,...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王丽娟 李云霞
丽江已成为云南旅游的优势骨干品牌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但古城旅游环境将面临巨大的压力,而且资源禀赋不可替代,如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其必然选择,也对同类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旅游业循环经济在不同的层面上有不同的模式,包括企业层面的小循环、区域层面的中循环和社会层面的大循环。
关键词:
旅游循环经济 旅游业 丽江古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宝英 何元庆
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视旅游业为增加收入和多样化产业结构的捷径。本文中,丽江古城利用淡水资源作为景观用水发展旅游业。近年来,其旅游业快速发展并保持旺盛的增长态势,这种发展情况对优质淡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古城内水体水质却在下降。对水质恶化的原因和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详细调查是根本解决目前这种水资源不可持续利用方式的前提和依据。调查结果表明,水质恶化主要是由于古城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如商铺、餐饮店和客栈数量的急剧增加以及管理失效造成的,并对当地经济、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然后,提出了三条水资源管理措施以应对目前的水污染,促进丽江古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旅游发展 水污染 丽江古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晨 曾少明
随着乡村旅游、绿色旅游的兴起,古城镇旅游也已成为热门旅游项目之一一,古城镇旅游的保护与开发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古城镇旅游中,最具代表的是南方的丽江古城、北方的平遥古城,它们成为全国古城旅游的典型。作为古城旅游开发的先例,丽江呈现了著名的"丽江模式",给全国古城旅游提供了诸多经验,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这一背景,以丽江古城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旅游意象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重新审视与分析,找出古城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对古城旅游开发有所启示。
关键词:
旅游 意象 策略 丽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庆雷 廖春花 明庆忠
本文在分析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循环经济理念在旅游业中的体现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区管理体系。并以丽江古城旅游区为例,具体分析了丽江古城旅游区的概况及其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丽江古城旅游区管理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旅游区 管理体系 丽江古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卞显红
认为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可以归纳为六种:周庄模式、乌镇模式、朱家角模式、南浔模式和同里模式。在对江浙水乡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这几种模式的特征并提出了优化措施。
关键词:
江南水乡古镇 文化旅游资源 深度开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路月雷 高炜 吴淑琴
沙湾县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本文概括总结了区域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经济不发达的背景下,沙湾县旅游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出了沙湾县发展旅游经济的一些新模式,对西部旅游资源相似性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新疆 发展模式 区域联合 乡村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清燕 白凯 杜涛
健康是人类关注的永恒话题,旅游和健康本源上存在密切联系,近年来已成为旅游学及其交叉学科关注的研究热点。旅游地如何促进旅游者健康体验、幸福感甚至社会福祉,是亟待回答的学理和实践命题。基于此,文章将旅游地日常生活与旅游者健康体验联系起来,以丽江古城客栈主与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明晰旅游情境中日常生活对于旅游者主观健康体验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1)旅游地从空间、时间、社会实践3个维度营造了特定时空中的生活新范式与典范形态,建构了环境、日常生活与健康交互新面向;(2)旅游地日常生活为旅游者提供了物质、社会和心理多重资源,形成了生理、心理和精神、社会人际交往能力三维康复性意义结构;(3)旅游地日常生活的康复性意义是在旅游者与旅游地复杂性、动态性关联中建构的,并从生产与消费两端对康复性意义进行共同塑造与整合。研究从微观层面的日常生活出发,以实证分析回应了旅游、日常生活、健康体验之间的互动关联,为深入理解旅游的意义提供了新思考,也为旅游业实现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现实指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其付
以丽江古城为个案,通过实地调查,对其旅游房地产开发的过程、市场潜力以及开发带来的保护压力进行了描述与分析。认为控制遗产地旅游房地产开发的关键是严格执法;在目前遗产管理体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如何把握好房地产开发的范围和力度,使其不危害到遗产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旅游房地产 丽江古城 需求空间 遗产管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丹 黄燕婷
旅游地意象已成为旅游研究的新热点,国内外关于旅游地意象的实证研究不断涌现。旅游地意象不等同于旅游地形象,该文首先对意象的概念进行了剖析,随后,基于"认知-情感"模型,提出了旅游地意象的四维结构,旨在进一步提升旅游地意象概念的可操作性,为后续旅游地意象的测量和评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选取云南丽江古城作为研究案例地,以网络游记为分析文本,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旅游地意象的具体维度由景观意象、文化意象、地方意象和情感意象组成;(2)旅游者对丽江古城旅游地意象要素的感知表现出动态与静态、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特征;(3)旅游者对丽江古城旅游地的情感评价以积极情感为主,负面情感相对较少;(4)丽江古城旅游地意象的主题可以归纳为3类,包括本真性的意象、浪漫性的意象以及商业化的意象。
关键词:
旅游地意象 内容分析法 丽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义才 刘向晖 李丕军 王天斌
研究新疆沙产业区域发展差异性,分析沙产业发展与环境、经济的关系,对加深社会以及相关部门对沙产业的认识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也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沙产业本身的良性发展。文章选取环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域的和田地区与环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区域的26个县市(兵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为实地调查、新疆统计年鉴及新疆各地2013年统计公报等,筛选出当地沙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及环境状况的10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调查区26个不同区域的沙产业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类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沙产业发展与环境、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对经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晓 刘力钢 周洋 演克武
构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作为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7—2019年中国旅游经济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对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地区内和地区间的差异及地区差异来源进行了分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旅游经济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再利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中国地区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态演进。结果表明:(1)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指数值较低,存在地区差异。(2)地区间差异是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平均贡献率为67.76%。(3)Moran’s I数值为正,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位中
在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古城镇旅游成为城镇发展的一种独特现象,古城镇旅游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受到现代化的冲击,通过对当前古城镇旅游开发模式的梳理和总结,得出一个平衡模式,即文化空间保护和场所精神营造两者的平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古城镇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四态合一"模型和路径。
关键词:
中国城市 古城镇 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高核 冯明亮 吴春晓
基于前期古城区旅游可持续性评估模型的研究基础上,经过数据调查,利用多种具体方法,对丽江古城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从具体的测量指标来看,空气环境质量、水、噪音、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及风俗文化的传承五项指标处于潜在非可持续状态。环境卫生质量处于可持续准备状态,其他30项测量指标均在初步可持续状态之上。(2)从整体上来看,丽江古城旅游处于初步可持续状态,发展趋势良好,仍需着力提升可持续水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颜澄 梁雪松
文章以浙江省为例,采用泰尔指数方法,从地带内、地带间、城市间三个方面定量研究了浙江省整体及三大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性,利用区域带分离程度指数研究了浙江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异变化,结果表明浙江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性在减少。
关键词:
泰尔指数 旅游经济 空间差异 浙江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