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75)
- 2023(2931)
- 2022(2538)
- 2021(2436)
- 2020(2167)
- 2019(4994)
- 2018(5009)
- 2017(8696)
- 2016(5508)
- 2015(6123)
- 2014(6115)
- 2013(6066)
- 2012(6192)
- 2011(5674)
- 2010(5866)
- 2009(5478)
- 2008(5572)
- 2007(4970)
- 2006(4460)
- 2005(4083)
- 学科
- 济(18817)
- 经济(18798)
- 管理(9778)
- 业(9718)
- 学(8353)
- 地方(7769)
- 农(6741)
- 企(6594)
- 企业(6594)
- 方法(6381)
- 数学(5297)
- 数学方法(5168)
- 中国(4974)
- 农业(4645)
- 业经(4066)
- 地方经济(3761)
- 环境(3625)
- 财(3423)
- 贸(3382)
- 贸易(3381)
- 制(3279)
- 易(3193)
- 和(3134)
- 理论(3083)
- 融(2941)
- 金融(2939)
- 资源(2912)
- 生态(2811)
- 教育(2763)
- 银(2673)
- 机构
- 大学(81211)
- 学院(80573)
- 研究(36420)
- 科学(28052)
- 济(24681)
- 农(24531)
- 管理(24344)
- 中国(24341)
- 经济(24032)
- 所(21989)
- 研究所(20760)
- 江(20745)
- 理学(20540)
- 京(20185)
- 理学院(20076)
- 农业(19652)
- 管理学(19324)
- 管理学院(19199)
- 业大(18712)
- 省(15456)
- 中心(15206)
- 院(13607)
- 范(13289)
- 师范(13076)
- 室(12650)
- 农业大学(12528)
- 科学院(12028)
- 北京(11621)
- 实验(11450)
- 州(11344)
- 基金
- 项目(58457)
- 科学(43642)
- 基金(40023)
- 家(38624)
- 国家(38300)
- 研究(37231)
- 科学基金(29840)
- 省(25657)
- 自然(22218)
- 自然科(21593)
- 自然科学(21583)
- 基金项目(21332)
- 划(21280)
- 自然科学基金(21204)
- 社会(20409)
- 社会科(19069)
- 社会科学(19058)
- 教育(16875)
- 资助(16718)
- 重点(14701)
- 编号(14297)
- 计划(13753)
- 科技(13593)
- 发(13291)
- 江(12982)
- 成果(12594)
- 课题(12040)
- 部(11883)
- 科研(11801)
- 创(11449)
共检索到124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青粉 王军辉 贾子瑞 齐秀兰 齐德新 侯晓柱 安三平
早在19世纪,生态学家及植物学家们即开始关注植物性状,并发现部分植物性状对环境变化具有很好的响应和适应表现。Diaz等[1]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植物功能性状的概念,且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叶片是与环境接触面积最大,且对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植物器官,在众多的植物性状中,叶片功能性状,如长度和宽度、干质量、叶片氮和叶片磷含量等是决定其在群落中地位的重要因
关键词:
丽江云杉 天然种群 针叶性状 元素 海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贾子瑞 张守攻 王军辉
在西藏地区11个有代表性的林芝云杉天然群体内分别随机抽取15 30个个体为试材,测量了针叶与种实共9个表型性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在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变异和分化趋势。结果显示:林芝云杉9个表型性状在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差异显著。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均值为29.55%,与云杉属其他树种相比处于中等水平;群体内的方差分量占70.45%,说明群体内的变异是林芝云杉变异的主要来源。计算群体内的变异系数发现:针叶、球果、种鳞的3个性状变异系数在种级水平上的均值分别为20.39%、15.65%、10.79%,针叶的变异程度最大;11个天然群体的9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均值为:11.80%19.80%,在郎县的金东...
关键词:
林芝云杉 天然群体 表型性状 地理变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建勋 顾万春
以云杉全分布区内7个有代表性的天然群体,每个群体30个家系(单株)为试验材料,对7个种实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讨论了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云杉种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极其丰富的遗传变异,云杉球果长度、球果宽度、球果长宽比、球果干重、种子长度、种子宽度和种子长宽比7个性状的表型分化系数(VST)分别为48.63%,41.19%,24.59%,49.72%,61.63%,62.04%和5.00%,球果和种子的性状指数比单个性状稳定;种实性状表型分化系数的变幅为5.00%~62.04%,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均值为41.83%;群体间...
关键词:
云杉 天然群体 种实性状 表型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贵峰 臧润国 张新平 郭仲军 成克武 巴哈尔古丽·阿尤甫
选择新疆天山山脉从西到东处于不同经度的昭苏、巩留、乌苏、乌鲁木齐和哈密的天山云杉林进行垂直样带调查:将各地点划分为低、中和高3个海拔范围,比较不同范围内主要林分因子的差异;分析主要林分因子随海拔梯度(50m间隔)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地点3个海拔范围内主要林分因子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天山云杉林分平均胸径和最大胸径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差异不显著,而平均树高、最大树高、林分密度、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随海拔的增加总体上呈现单峰型的变化趋势;尽管不同经度位置天山云杉林分布的海拔上下限范围不同,但各个位置天山云杉林分的平均树高、最大树高、林分密度、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都可以用二次曲线方程进行描述...
关键词:
天山云杉 林分因子 经度 海拔梯度 天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建勋 李晓清 孙鹏 王乐辉 胡贵如 王富林 郑文
该文以木芯为试材,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云杉全分布区20个天然群体的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度宽度、木材基本密度4个主要材性性状的变异规律和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管胞和木材基本密度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显著差异.云杉20个天然群体的管胞长度的均值为(1.75±0.1992)mm,变幅为1476~2022mm;管胞宽度的均值为(27.66±5.3806)μm,变幅为20.41~37.44μm;管胞长度宽度的均值为66.13±141716,变幅为45.96~90.25;基本密度的均值为0.3694gcm3,变幅为0.3049~0.4306gcm3.云杉天然群体的木材基本密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芳 陈少瑜 吴涛 王寅冰 易善军 宁德鲁
体细胞胚胎发生是细胞工程中植株再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系统,同时也是研究细胞全能性、细胞分化及其形态建成的理想试验体系。
关键词:
丽江云杉 体细胞胚胎发生 胚性愈伤组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功良 何功秀 李家湘 巩亚梅 刘森 昌婷 田永祥 朱中华 朱宁华
【目的】揭示不同海拔梯度下铁心杉天然群体的叶表型多样性及其变异规律,探究叶表型性状与海拔气候的相关关系,为铁心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铁心杉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巢氏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来自4个不同海拔铁心杉天然群体的12个叶表型性状开展研究。【结果】除叶宽外,有11个叶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显著(P <0.05)或极显著差异(P <0.01),变异较为丰富;随着海拔的升高,不同海拔铁心杉天然群体间的叶表型变异整体呈现降低趋势,变异系数最高和最低的群体分别为Pop1(18.52%)、Pop4(13.95%);群体内的表型分化系数(77.46%)大于群体间的表型分化系数(22.54%),表明群体内变异是铁心杉变异的主要来源,群体分化程度属于中等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针叶厚、比叶面积、比叶重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 <0.001),与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01),这表明铁心杉的针叶为了适应环境表现出胁迫耐受策略。利用Ward.D2层次聚类法对铁心杉群体进行聚类分析,4个不同海拔铁心杉天然群体可划分为4个类群。【结论】随着海拔的升高,铁心杉群体叶表型多样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且与海拔气候因子显著相关。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较为丰富的表型变异,但以群体内变异为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雷 于澎涛 王彦辉 王顺利 刘贤德 金铭 张学龙
在祁连山北坡中段的大野口流域,沿海拔梯度(2 500~3 300 m)调查了青海云杉中龄林的结构,并分海拔段(每100 m)进行统计。结果表明:1)研究区森林密度较大但树木个体较小,密度、胸径、树高和冠幅直径(平均值±SD)分别为1 550±628株·hm-2、13.9±6.2 cm、8.1±3.7 m和3.3±1.7 m。随海拔升高,密度降低、平均胸径和冠幅直径增加,平均树高呈"单峰"变化,峰值在海拔2 800~2 900 m。2)研究区森林的径级组成以小树(DBH:5~12.5 cm)和中树(DBH:12.5~22.5 cm)为主,树高(H)以6 12 m的树木为主。随海拔升高,林内幼树(...
关键词:
青海云杉林 森林结构 海拔 祁连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雷 于澎涛 王彦辉 王顺利 刘贤德
【目的】研究祁连山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青海云杉林的生物量随海拔(2 700~3 300 m)的变化规律,为预测祁连山区的产水能力和实施黑河流域植被-水的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祁连山中段北坡的排露沟小流域,沿海拔梯度,选取生长状况良好、具有代表性的林分布设样地,进行植被调查。在2 700~2 800,2 800~2 900,2 900~3 100和3 100~3 300 m 4个海拔区段共设置15块20 m×20 m样地。利用已有的青海云杉生物量估算方程,计算研究区森林生物量的平均值、各海拔区段内的森林生物量以及不同径级树木对总生物量的贡献量,据此分析森林生物量的大小及其随海拔变化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军辉 张建国 张守攻 许洋 李汝杰 齐秀兰 侯晓柱
研究了丽江云杉植株个体、激素、采穗母株年龄、枝条类型、穗条长度和穗条着生方位等对穗条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丽江云杉不同单株穗条生根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19号和12号生根率最高,可达到98.8%;插穗基部用200mg/kgIBA浸泡5h可促进丽江云杉硬枝插条生根,生根率达到71.4%;穗条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在母株年龄间差异显著,随着年龄的增加生根率下降;1年生枝条的穗条平均生根数和生根率均显著高于2年生枝条;穗条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在3种穗条长度间差异极显著,以5~10cm的穗条生根率最高,15~20cm的穗条平均生根数最多;从南、北2个方向采集的穗条在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之间差异均不...
关键词:
丽江云杉 硬枝扦插 生根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施征 白登忠 张维诚 肖文发
[目的]冬季低温是决定高山林线树种能否生存的重要生态因素。休眠前后树木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能够反映出其安全越冬的策略。但目前高山林线树种休眠前后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变化及机理尚不清楚。为了探讨林线树种越冬期间的生存策略,[方法]本文以祁连山林线青海云杉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海拔(2 900、3 000、3 100、3 200、3 300 m)成年树枝、叶休眠前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包括可溶性糖(葡萄糖和果糖)、淀粉以及糖/淀粉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休眠前青海云杉当年及1年生叶在高海拔处NSC含量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林线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休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臧润国 刘贵峰 巴哈尔古丽·阿尤甫 郭仲军 白志强 张炜银 丁易
选择新疆境内天山山脉从西到东处于不同经度位置(81°05′—93°41.5′E,约12个经度范围)5个地点(昭苏、巩留、乌苏、乌鲁木齐和哈密)的天山云杉林进行垂直样带取样测定,分析天山云杉球果大小性状(长、宽及长宽比)随海拔梯度与经度的地理变化规律,以期为天山云杉种群保护、优良种源选育及其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同一经度位置不同海拔范围内天山云杉球果大小性状发生不同的变化。天山云杉的球果长和球果长宽比随着海拔的增加总体上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而球果宽则总体上随海拔梯度变化不显著。各经度位置天山云杉球果宽较球果长的性状稳定性高。天山云杉球果性状随海拔、经度和坡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异,球果长的变异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玲 罗建
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 Cheng et L.K.Fu)是松科(Pinaceae)云杉属(Picea Dietr.)常绿高大乔木,为西藏高原亚高山暗针叶林主要、特有的建群树种之一[1-2]。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的林芝、米林、波密等地,并向西分布至朗县、错那、洛扎、隆子、工布江达。林芝云杉是云杉属中木材品质系数最高的树种[3],生长迅速,寿命持久,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能长成罕见的巨树,胸径可达2.5 m,最大树高可达73 m,单株立木材积达到50
关键词:
林芝云杉 种源 苗期性状 早期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肖文发 韩景军 郭志华 郭泉水 郑维列 罗大庆
使用便携式光合系统仪Li 6200测定了西藏林芝云杉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如量子辐射、相对湿度和CO2浓度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林芝云杉的净光合速率在11:00点左右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到19:00点左右净光合速率降到0以下,转入暗呼吸。林芝云杉树冠上层的针叶由于受光充分,净光合速率较下层针叶大;阴生叶与阳生叶的净光合速率,上层差别不大,下层以阴生叶为大。在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70%±5%、CO2浓度为305mg·kg-1条件下,林芝云杉的光补偿点约为107 5μmol·m-2·s-1,光饱和点约为770μmol·m-2·s-1;在光强800μmol·m-2·s-1、气温2...
关键词:
林芝云杉 净光合速率 日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智 许荔 林梦 杨萌 贾桂霞
北美云杉(Picea pungens)为松科(Pinaceae)云杉属(Picea)常绿乔木,株高可达30 m左右,树冠呈圆锥形,叶色呈淡湖蓝色,针叶长约2~3 cm;雌雄同株,球果长卵形,成熟时黄褐色至褐色。原产北美落基山中部的犹他州和科罗拉多州,在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也有分布,纬度跨越34°—45°N(李爱平等,2006)。因其淡湖蓝色的叶片极具观赏价值,
关键词:
北美云杉 蓝色针叶 表皮结构 蜡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