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9)
- 2023(12310)
- 2022(10413)
- 2021(9759)
- 2020(8273)
- 2019(18588)
- 2018(17959)
- 2017(33860)
- 2016(18297)
- 2015(20291)
- 2014(19882)
- 2013(18984)
- 2012(17442)
- 2011(15514)
- 2010(15441)
- 2009(14182)
- 2008(13815)
- 2007(11771)
- 2006(10115)
- 2005(8822)
- 学科
- 济(72147)
- 经济(72036)
- 管理(49344)
- 业(47105)
- 企(39070)
- 企业(39070)
- 方法(34350)
- 数学(29199)
- 数学方法(28716)
- 农(20373)
- 中国(17721)
- 财(16829)
- 业经(16290)
- 地方(15735)
- 学(15110)
- 农业(13841)
- 贸(13596)
- 贸易(13586)
- 易(13199)
- 制(13159)
- 理论(12245)
- 环境(11098)
- 技术(10887)
- 和(10509)
- 划(10226)
- 务(9755)
- 财务(9729)
- 财务管理(9711)
- 融(9526)
- 金融(9524)
- 机构
- 学院(252385)
- 大学(251634)
- 管理(96498)
- 济(96083)
- 经济(94082)
- 研究(84618)
- 理学(84592)
- 理学院(83493)
- 管理学(81661)
- 管理学院(81171)
- 中国(61819)
- 科学(55474)
- 京(52700)
- 农(46878)
- 财(43455)
- 所(42305)
- 业大(41682)
- 中心(39233)
- 研究所(39055)
- 农业(37030)
- 江(36567)
- 范(35366)
- 师范(34932)
- 财经(34915)
- 北京(32582)
- 经(31654)
- 院(30978)
- 州(29548)
- 经济学(28527)
- 师范大学(28349)
- 基金
- 项目(180160)
- 科学(141209)
- 基金(130940)
- 研究(125528)
- 家(117737)
- 国家(116425)
- 科学基金(98549)
- 社会(80776)
- 社会科(76467)
- 社会科学(76449)
- 省(71391)
- 基金项目(70166)
- 自然(66051)
- 自然科(64488)
- 自然科学(64464)
- 自然科学基金(63303)
- 划(60477)
- 教育(57676)
- 资助(52886)
- 编号(49431)
- 重点(40838)
- 发(38614)
- 成果(38419)
- 部(38380)
- 创(37640)
- 创新(35026)
- 科研(34964)
- 课题(34344)
- 计划(34144)
- 国家社会(33424)
共检索到358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春晖 白凯 马耀峰 庄莹
属性绩效与满意度间为非对称关系的理论假设为已经相对停滞的游客满意度研究指明了细化及延伸发展的方向。文章在指出满意度评价中传统回归分析线性假设不足的基础上,选取较为典型的历史文化型主题景区,以虚拟变量回归检验属性绩效对游客总体满意度影响的非对称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就历史文化型主题景区而言,仅有景观环境和景区体验与游客总体满意间为线性的对称关系,而其余5个属性对满意度的影响均存在非对称效应(娱乐活动、服务设施和主题展现发挥负向非对称影响,服务质量和消费价格则具有正向非对称效应)。故提升游客总体满意度策略的重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钦安 彭建 孙根年
游客满意度评价对景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很重要。结合文献分析与德尔菲法,构建了传统型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琅琊山景区为例采用IPA模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琅琊山景区7个要素测度层——资源特色、景区环境、景区产品、景区交通、景区服务、景区设施、景区价格及30项因子测度指标感知均值都为满意度<重要性,游后感知实绩(满意度)全低于游前期望(重要性);IPA矩阵分析30项因子分布为:优势区域6项、修补区域4项、机会区域15项、维持区域5项,游后满意度(实绩)与游前重要性(期望)感知评价"双高项"占20.0%,"双低项"占50.0%。总体上游客期望值较高而满意度不高,各评价因子的满意度评价差异较大,景区需提升产品与服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钦安 彭建 孙根年
游客满意度评价对景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很重要。结合文献分析与德尔菲法,构建了传统型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琅琊山景区为例采用IPA模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琅琊山景区7个要素测度层——资源特色、景区环境、景区产品、景区交通、景区服务、景区设施、景区价格及30项因子测度指标感知均值都为满意度<重要性,游后感知实绩(满意度)全低于游前期望(重要性);IPA矩阵分析30项因子分布为:优势区域6项、修补区域4项、机会区域15项、维持区域5项,游后满意度(实绩)与游前重要性(期望)感知评价"双高项"占2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欠强 陈秋华
本文对满意度与游客满意度的概念进行界定,给出了游客满意度的两种表示方式;接着提出了研究方法: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数据处理,项目分类,改进措施;最后选取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实例进行调查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万红莲 张咪 宋海龙
重点景区在目的地城市的旅游资源功能发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构建宝鸡市重点景区期望差异理论模型,通过李克特五级量表调查游客的游前期望和游后的实际感知,对宝鸡市八大不同级别的重点旅游景区进行分析,得到游客满意度的优势和劣势因子。结果表明:游客对宝鸡旅游总体感到较为满意,旅游资源禀赋好但分布较散,难以满足多元化旅游者的需求;餐饮卫生、住宿便捷度、购物环境和种类、历史文化特色四大类因子的游客期望和实际感知差异值均为负,在景区发展中处于弱势;与法门寺相比,太白山更具有资源和观赏优势,其余景区的观赏价值虽较高,但整体满意度不均衡。针对弱势因子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为宝鸡市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万红莲 张咪 宋海龙
重点景区在目的地城市的旅游资源功能发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构建宝鸡市重点景区期望差异理论模型,通过李克特五级量表调查游客的游前期望和游后的实际感知,对宝鸡市八大不同级别的重点旅游景区进行分析,得到游客满意度的优势和劣势因子。结果表明:游客对宝鸡旅游总体感到较为满意,旅游资源禀赋好但分布较散,难以满足多元化旅游者的需求;餐饮卫生、住宿便捷度、购物环境和种类、历史文化特色四大类因子的游客期望和实际感知差异值均为负,在景区发展中处于弱势;与法门寺相比,太白山更具有资源和观赏优势,其余景区的观赏价值虽较高,但整体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田坤跃
景区产品或服务感知不仅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且感知差异也不是呈离散态,而是具有连续性。传统的感知表现测量方法是采用离散的数值表示状态的转变,如"满意→非常满意",表示为"4→5",呈现跳跃式的转变,忽略了感知的缓冲区域。因此,本文首先依据三角模糊评价理论,采用三角模糊值表示游客的感知表现,用连续性的变化更为客观地描述游客感知表现,如"满意→非常满意"表示为"(50,75,100)→(75,100,100)";其次运用去模糊化法则,把产品或服务感知表现的三角模糊值转化为逻辑数值,结合传统的IPA,设计满意度
关键词:
三角模糊理论 IPA 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廖治学 骆毓燕 戈鹏 任佩瑜 郑伟民
在对游客满意度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游客满意度各指标赋权,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基于九寨沟景区的特征及游客满意度理论,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了能反映游客满意度的相关样本数据对九寨沟景区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结果:九寨景区游客综合满意度处于比较满意的层面上,但在各个维度上的游客满意度水平差异比较大,其中景区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游客满意度水平高,而景区餐饮住宿游客满意度水平很低。最后基于IPA法为游客满意度提升提出相关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松志 张春杰
导游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游客的感受即游客的满意度。以庐山风景名胜区的导游服务为研究对象,设计导游服务的细节,通过问卷调查,利用IPA分析法,发现导游人员的态度及亲和力细节服务没有得到游客的认可,而提高导游细节化服务,对提高导游服务质量,对深化旅游产品,对旅游景区美誉度和形象塑造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导游服务质量 庐山景区 游客满意 细节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琼峰
基于大众点评网北京7家5A景区15 000余条游客评论数据,利用扎根理论方法的开放性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性编码三重过程,本研究发现了影响文化遗产景区游客满意度的35项主要因素,构建了由"出游期望—出游方式—核心吸引物体验—配套服务体验—游后评价"5个维度构成的文化遗产景区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揭示了核心吸引物体验和配套服务体验是最核心的两项影响因素,并从游客视角探讨了文化遗产景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文化遗产景区 游客满意度 扎根理论 北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颖洁
以国家5A级景区张家界和韶山为研究样本,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被访者背景数据的比较分析、运用因子分析和线性回归法对不同区域影响景区游客满意度感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影响游客服务质量满意度感知因素的一般规律和区域差异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差异;二是游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差异;三是游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满意度主要影响因素的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蒋丽芹 熊乙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处理,将满意度的衡量标准细分为31个指标,即观测变量,然后运用IPA分析法进行游客满意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以无锡市惠山古镇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将游客满意度的31个观测变量划分为四种类型——优势变量、弱势变量、改进变量和保持变量,研究观测变量分布的原因,并提出了今后古镇建设的重点及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晶博 钟永德 王怀採
文章对我国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景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进行实证调查,从游客的个人特性、游览动机、游客对公园的预期想法与实际体验进行研究,并结合重要程度分析法与SWOT构建游客期望与满意度矩阵表。研究发现:游客个体特性不同,其游憩动机有所差异;游客的游憩动机与行前期望相关性显著;从期望与满意度矩阵表得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拥有机会因子14项,优势因子3项,弱点因子11项和挑战因子6项,表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整体满意度一般。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曾祥添 李登峰 余高锋
针对多类型评价信息的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对贴近度的评价方法。首先,建立旅游景区旅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实数、区间数、三角模糊数、直觉模糊语言变量和直觉模糊数5种不同类型表示旅游进去的评价信息,提出各个旅游景区关于正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计算方法;据此确定旅游景区满意度排序,并具体给出其评价步骤;最后,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董观志 杨凤影
稳定的规模化游客流是经营性旅游景区的生命线 ,游客满意度是游客流的根本动力。本文在分析旅游景区业务流程的基础上 ,提炼了影响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构建了测评游客满意度的指标体系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测评游客满意度的数学模型 ,试图为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者提供一个掌握游客满意度水平的决策辅助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