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2)
- 2023(11938)
- 2022(10669)
- 2021(10046)
- 2020(8664)
- 2019(19355)
- 2018(19376)
- 2017(37949)
- 2016(20555)
- 2015(23416)
- 2014(23092)
- 2013(22821)
- 2012(21105)
- 2011(18769)
- 2010(18274)
- 2009(16523)
- 2008(15924)
- 2007(13665)
- 2006(11743)
- 2005(9832)
- 学科
- 济(81208)
- 经济(81117)
- 管理(59488)
- 业(54966)
- 企(45216)
- 企业(45216)
- 方法(41712)
- 数学(36806)
- 数学方法(36442)
- 农(22297)
- 财(20105)
- 中国(19420)
- 地方(17504)
- 业经(17382)
- 学(16776)
- 农业(14881)
- 贸(14274)
- 贸易(14267)
- 易(13755)
- 理论(13594)
- 务(13185)
- 财务(13125)
- 财务管理(13096)
- 和(12892)
- 环境(12790)
- 制(12729)
- 技术(12598)
- 企业财务(12389)
- 划(11102)
- 融(10941)
- 机构
- 大学(284545)
- 学院(283819)
- 管理(117507)
- 济(110459)
- 经济(108041)
- 理学(103160)
- 理学院(102051)
- 管理学(100359)
- 管理学院(99862)
- 研究(89291)
- 中国(66011)
- 京(60011)
- 科学(56325)
- 财(49482)
- 农(44666)
- 业大(43545)
- 所(43182)
- 中心(41892)
- 财经(40945)
- 研究所(39660)
- 江(39532)
- 范(37384)
- 经(37349)
- 北京(37287)
- 师范(37072)
- 农业(35147)
- 院(32916)
- 州(32805)
- 经济学(32577)
- 财经大学(30692)
- 基金
- 项目(203174)
- 科学(159917)
- 研究(149797)
- 基金(147366)
- 家(127339)
- 国家(126288)
- 科学基金(109626)
- 社会(93436)
- 社会科(88525)
- 社会科学(88502)
- 基金项目(79563)
- 省(79387)
- 自然(71998)
- 自然科(70282)
- 自然科学(70270)
- 自然科学基金(69005)
- 教育(68775)
- 划(66542)
- 编号(62340)
- 资助(60627)
- 成果(49398)
- 部(44827)
- 重点(44613)
- 发(42355)
- 创(42083)
- 课题(41750)
- 创新(39148)
- 科研(38902)
- 教育部(38674)
- 大学(38328)
- 期刊
- 济(113172)
- 经济(113172)
- 研究(78883)
- 中国(48051)
- 学报(43367)
- 管理(39811)
- 科学(39783)
- 农(39480)
- 财(36424)
- 大学(32809)
- 教育(31130)
- 学学(30793)
- 农业(28094)
- 技术(24670)
- 融(21370)
- 金融(21370)
- 业经(19392)
- 财经(18855)
- 经济研究(17552)
- 图书(16517)
- 经(15861)
- 理论(15369)
- 问题(15331)
- 业(14409)
- 实践(14359)
- 践(14359)
- 科技(13605)
- 技术经济(13210)
- 资源(13194)
- 版(12566)
共检索到394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靳晓宏 王强 付宏 鲁啸
首先,文章针对目前网络舆情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基于事件主题构建舆情指数具有重要意义;其次,结合以往指标体系构建相关研究,从曝光程度、参与程度、舆情观点、网站特点、传播进度5个维度构建了主题事件舆情指标体系;最后,基于主题事件类指标体系,以食品安全为例,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舆情指标的权重,构建了舆情指数模型,并基于该指数对食品安全舆情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主题事件 网络舆情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文声 姚一源 王志刚
在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和舆情监督方面,网络媒体正逐渐成为事件解决和政府决策的一股推动力量。文章构建了一个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热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BP神经网络法对其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当事人受罚力度和事件延续性、媒体报道内容的全面性和信息扩散情况、消费者对事件的关注和了解程度以及政府信息公开的全面性和法制化程度是影响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热度的主要因素。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莲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的发展,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管日渐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本文从相关概念入手,提出了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的三大工作重点:建立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系统、做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日常工作,以及通过规范的应对程序处理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关键词:
网络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 应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文 李强
本文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概念出发,比较研究欧洲食品安全局和美国FDA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现状,在分析总结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管理现状与现实基础,提出了我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与干预的工作流程、技术体系以及干预措施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网络舆情 监测 干预策略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刘波维 曾润喜
[目的/意义]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既是公众参与管理食品安全的重要平台,又是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的风险因素,业界和学界从不同角度展开对食品安全舆情的研究并建构应对路径。[方法/过程]对食品安全的网络舆情研究文献分别按照以不同类型的舆情研究对象为标准和以不同模型为标准进行整理、分类分析并归纳这些文献好的观点和策略。[结果/结论]指出存在着利益相关者考虑不全,生命周期研究没有观照其特殊性等问题;同时提出未来食品网络舆情研究应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及加强它们间协作,生命周期研究应观照其舆情的复杂性等方面发展。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网络舆情 构成要素 演化模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洪小娟 姜楠 洪巍 黄卫东
信息传播通过社会关系进行。媒体基于转发等关系形成媒体信息传播网络,网络结构决定信息传播效果。以2014年食品安全微博舆情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深入研究整体网络、子群网络的结构与特征,探讨媒体网络位置与信息传播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整体稀疏,呈现无标度网络特征,少数纸质媒体微博和电视媒体微博影响网络结构的稳定性。网络中存在子群现象,且子群内部媒体分布呈地域性特征。媒体信息传播能力与其专业性、权威性及参与度密切相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晰巍 贾若男 韦雅楠 许可
[目的/意义]利用知识图谱构建大数据驱动的社交网络舆情事件主题图谱,是网络舆情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新问题,结合校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推动社交网络舆情监控平台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方法/过程]文章在对知识图谱、社交网络舆情事件主题图谱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梳理的基础上,构建校园突发网络舆情事件主题图谱中的实体、关系和过程模型,并结合"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爆炸"舆情事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政府官微在舆情引导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从"故事线"和"时间线"两个方面对舆情事件进行可视化分析;高校舆情事件在爆发初期、事件调查进展期、事件调查结果期呈现不同的情感倾向;高校舆情事件的传播媒介在移动端和非移动端传播差异不大;舆情夜间传播活跃度高于日间。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巍 吴林海 吴祐昕
网络意见领袖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引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网民对其信任程度是影响舆情引导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多项Logistic模型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网民信任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实诚的损失、平台把关或审查制度、权威性、信息互动、阅读信息、法律约束以及查看微博等因素影响网民对网络意见领袖的信任。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管与引导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网络舆情 网络意见领袖 网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霁阳 张鹏 兰月新 钟义勇
[目的/意义]舆情反转现象的频发消耗了网民的信任感,降低了网民在网络世界的安全感。基于舆情大数据对反转现象进行及时的分析识别,对营造健康安全的互联网舆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对舆情反转的特征与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主题演化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主题聚类模型LDA与门控循环神经网络单元(GRU)的舆情反转实时识别模型(DDPOR)。首先根据时间窗口采集实时文本数据,利用主题模型动态计算事件的当前言论较于先前观点的主题吻合度。随后结合文本时序特征,利用门控循环神经网络完成反转判定,实现网络舆情事件的反转预测。最后选取27个经典舆情反转案例开展实证分析,检验模型对反转的识别率与灵敏度。[结果/结论]实验表明,DDPOR可以及时地实现舆情反转的自动化识别,识别准确率高达90.54%,优于其他对比模型,且对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测与管控具有一定实战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明英 杨珊珊 高向辉 吴倩
根据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本文从舆情关注度、舆情活跃度、舆情受众、舆情传播4个角度构建食品安全网络预警指标体系,利用八爪鱼采集软件从百度和新浪微博抓取舆情指标数据。基于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且以"福喜过期肉事件"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确定了该事件各阶段的舆情预警等级。实例表明该模型合理有效,具有可操作性,为政府部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预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巍 吴林海
网民作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核心主体,其参与行为直接影响舆情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网民对食品安全事件负面报道的关注度,对政府"快速调查网民质疑的行为"的评价,对政府"及时回应行为"的评价等是影响其舆情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监督与引导,完善与发挥媒体的议题设置功能,提高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网络舆情 安全监管 新闻媒体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林海 吕煜昕 洪巍 林闽钢
利用舆情监测平台的数据分析了2007-2014年间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并基于内容分析法探究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政府、媒体、网民等主体的行为特征和食品安全事件等客体的风险特征。2007-2014年间的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经历了四个阶段,但对网络舆情主体的行为特征的研究表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环境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政府在曝光食品安全事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网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低。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客体的风险特征的研究表明,2011-2014年间食品安全事件的风险特征十分明显,肉及制品、乳制品等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红霞 安玉发 张文胜
为了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该研究从食品供应链视角出发,以我国2005—2012年间发生的3300个食品安全事件为研究样本,系统分析了每个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引入风险矩阵分析法对各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加工环节中使用不安全辅料是最为关键的风险因素,其次是加工环节中加工环境不卫生、生产环节中农药兽药残留和消费环节中餐饮场所不达标等。最后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供应链 风险因素 风险矩阵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太平 佘正昊
食品安全指数,是通过将食品安全情况定量化刻画,以此反映当地食品安全基本情况,为国家全面了解食品安全情况,实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提供帮助。但是,目前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指数还未形成。学者普遍关注食品安全指数的建立,通过不同的指标与权重计算各自的评价体系。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实施了食品安全指数,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时间跨度上缺乏长久性。对于食品安全指数,需要在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推进实践落实,可以将食品安全指数推广到全国范围,有助于国家进一步监控全国食品安全状况,也有利于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摆脱自身弱势地位,进一步推动中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优化。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指数 比较
[期刊] 征信
[作者]
毛通 谢朝德
提出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舆情监测指数,以实现信用舆情的跨领域、跨区域、多维度动态监测。通过改进选词方法和指数合成模型,将695个信用相关百度关键词,按照不同领域、不同维度分类加权合成舆情指数。研究发现,2011年至2018年全社会各领域对信用的关注度普遍提高,信用舆情持续升温;不同阶段、不同领域、不同区域、多个维度不同程度呈现结构性信用舆情特征。研究认为,基于百度大数据的信用舆情指数,能够及时捕捉并准确揭示各个领域信用舆情的变化特征,客观反映社会整体信用舆情态势,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公众风险感知及应对行为研究——以问题奶粉事件为例
对食品安全事件“捂盖子”能保护食品行业吗——基于2896起食品安全事件的实证分析
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对武汉市食品安全风险认知调查
食品安全事件影响下的消费替代意愿分析——以肯德基食品安全事件为例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协调机制研究——以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为例
我国食品安全指数的编制理论与应用研究——以国家食品抽检数据为例
食品安全事件对我国乳制品产业的冲击影响与恢复研究——以“三聚氰胺”等事件为例
食品安全事件的溢出效应与消费替代行为研究——以乳制品系列安全事件为例
食品安全事件中的社会态度与管理建议——基于2008年问题奶粉事件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