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7)
2023(8198)
2022(6860)
2021(6505)
2020(5219)
2019(12198)
2018(11923)
2017(22562)
2016(12011)
2015(13325)
2014(12886)
2013(12966)
2012(12186)
2011(11005)
2010(10891)
2009(10189)
2008(10009)
2007(9050)
2006(8338)
2005(7432)
作者
(33956)
(29174)
(28289)
(27062)
(18078)
(14202)
(12908)
(11353)
(11073)
(10325)
(9826)
(9820)
(9351)
(8894)
(8826)
(8681)
(8575)
(8431)
(8204)
(8005)
(7203)
(7200)
(7180)
(7096)
(6625)
(6624)
(6388)
(6173)
(5861)
(5782)
学科
(53677)
经济(53636)
(50405)
(37248)
农业(33474)
管理(24904)
地方(18219)
业经(17224)
(15200)
企业(15200)
中国(14228)
方法(13778)
农业经济(12654)
数学(12183)
数学方法(12027)
(10864)
(9800)
(9736)
贸易(9728)
(9687)
农村(9661)
(9583)
(9446)
劳动(9429)
(9407)
发展(8967)
(8962)
土地(8723)
(7694)
(7637)
机构
学院(167377)
大学(159344)
(68763)
经济(67398)
管理(61925)
研究(60843)
(54303)
理学(53291)
理学院(52625)
管理学(51637)
管理学院(51333)
中国(47923)
农业(41174)
科学(38633)
(34667)
业大(34123)
(32060)
(31056)
中心(29426)
研究所(28208)
(27031)
农业大学(25353)
(23725)
(23566)
师范(23515)
(21835)
(21218)
财经(20901)
经济管理(20684)
科学院(20455)
基金
项目(114163)
科学(89149)
研究(85957)
基金(80818)
(70927)
国家(70177)
科学基金(59262)
社会(54576)
社会科(51071)
社会科学(51057)
(47901)
基金项目(43893)
(37762)
自然(37077)
编号(36896)
自然科(36026)
教育(36024)
自然科学(36013)
自然科学基金(35309)
(31408)
资助(30917)
成果(28536)
(27253)
重点(25582)
课题(24840)
(24306)
(22990)
国家社会(22207)
发展(22034)
(21704)
期刊
(89544)
经济(89544)
(61021)
研究(45282)
农业(41989)
中国(40877)
学报(28239)
科学(26797)
业经(23239)
大学(22283)
学学(21217)
(20037)
(18774)
管理(18461)
(16976)
金融(16976)
农业经济(15257)
教育(14879)
农村(14702)
(14702)
技术(13737)
问题(13342)
资源(12948)
(11907)
世界(11125)
经济研究(10163)
农村经济(9901)
经济问题(9895)
社会(9655)
业大(9482)
共检索到261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跃梅  
主销区粮食市场化后,自然禀赋和比较利益决定农户更多地选择放弃粮食生产而转移到投资回报率大的经济行为。主销区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一致抑或分歧?本文认为在比较利益下主销区农村劳动力外流降低了粮食生产自给底线,但对经济增长和粮食获得能力增强做出了贡献,显示了二者的"一致"效应。主销区在一定的粮食自给底线基础上通过劳动力外流和粮食区际贸易可获得比较利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名望  黄甜甜  刘雅娟  
粮食安全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环节。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否影响粮食安全,是当前需要亟待回答和解决的问题。该文基于扩展的C-D生产函数,以我国7个粮食主产区2001-2013年面板数据为例,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主销区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主销区粮食产量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提高农业资本投资效率、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发展新型农业技术以及合理调整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力度,有利于保证我国粮食主销区粮食供给的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跃梅  
随着粮食市场化取向的日趋明显,主销区粮食供应更依赖于主产区等外部市场的供应。主销区粮食安全的目标应该是利用比较利益原则,通过区域间粮食贸易实现安全调控任务。因此,借助于现代物流等对主销区粮食市场进行有效整合,是主销区粮食流通顺畅和安全的保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跃梅  姚先国  周明海  
农村劳动力外流是城镇化、工业化的必然,但也会对流出地粮食产出带来影响。本文分区域对1978~2008年影响我国粮食产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修正现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产出的影响已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主销区劳动力投入要素和家庭联产承包制因素已对粮食产出无显著性影响,复种指数成为粮食产出下降的主要因素。主产区农村劳动力外流缓解了粮食生产的内卷化现象,劳动力投入要素对粮食产出影响显著,复种指数影响不明显,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边际效应下降。由此本文提出,在城镇化加速、农村劳动力外流加快的背景下,应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外流对不同区域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并推动制度创新,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名望  刘雅娟  黄甜甜  
在城镇化加速发展、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的背景下,粮食安全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问题。本文将全国主要的11个粮食主产区分为经济较发达主产区和经济欠发达主产区,采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在全国粮食经济较发达主产区,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生产没有显著的影响;在经济欠发达主产区,该效应显著为负。因此,考虑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制定差异化的劳动力流动和粮食安全政策,例如在欠发达主产区更关注耕地的使用效率和农业技术推广,在较发达主产区更关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将有利于从粮食供给安全视角实现中国的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程名望  黄甜甜  刘雅娟  
粮食安全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农村劳动力外流可能对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2001~2013年的面板数据,基于扩展的C-D生产函数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全国、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的粮食产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而对粮食主销区的粮食产量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充分考虑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的资源禀赋差异和区域特征,制定差异化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和粮食安全政策,将有利于保障中国的粮食供给安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名望  刘雅娟  黄甜甜  
"三农"问题关乎到国计民生与社会的稳定,文章基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将全国主要的11个粮食主产区分为经济较发达主产区和经济欠发达主产区两类,应用1990—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外流、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在全国粮食主产区和经济欠发达主产区,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生产没有显著的影响;在经济较发达主产区该效应显著为正。同时,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要素投入有着密切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孔凡振   陈会广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暖、俄乌地缘政治冲突以及后疫情时代影响世界粮食供应链紧张的背景下,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以及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至关重要。[方法]本文基于2000—2023年上半年国内外权威期刊的468篇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粮食安全的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研究的发展脉络、热点动向与领域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同时利用NVivo软件对国内研究进行内容分析并构建三级编码体系。[结果]研究表明,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粮食安全研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非同步性,作者合作网络呈现“大分散、小集聚”分布特征。从研究热点来看,中国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安全的单一影响向多维转变,国际上则更关注移民、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从研究前沿来看,消除饥饿、关注气候变化、以及突发因素等对全球粮食供应链的影响是国际社会更感兴趣的话题,而积极践行大食物观、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实现更均衡与健康的可持续粮食安全将是中国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研究重点。[结论]结合国际发展形势和中国具体国情,今后可围绕战略化、国际化以及数智未来等方向进一步研究,以期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粮食安全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佳  李丰  何玉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党中央治理国政的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了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因而,提高粮食的安全生产能力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基于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1999—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进步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单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安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因大量优质劳动力被转移到二三产业之中,与农业技术结合时并未有效促进粮食安全生产,甚至还出现抑制生产的现象。为此政府应加大农业技术投入、提高农村科技教育素质水平、扎实推进粮食主产区的空间合作,以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钟朝芳  
本文以浙江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为例,提出农村职业美术教育肩负着培养初中级美术技工人才、民间艺术职业人才和区域特色产业人才的重任,是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阻碍农村职业美术教育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中的一些不利因素,本文认为,必须提升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战略地位,找准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调整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健全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与培训体系,才能为农民提供新的致富本领,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寻找出路,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益平  郭玮  
粮食安全是全局性的问题,既关系主产区的经济安全,更关系主销区的经济安全。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各个地区都有责任,不能把粮食安全的责任压在主产区身上。促进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也要强化主销区在粮食安全上的责任。我国粮食主销区主要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7个省、市。这些地区经济实力较强,粮食产不足需的矛盾更加突出,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兴华  熊菊喜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为18099万人,需求为17247万人,农业剩余劳动力为852万人,剩余比例为4.71%,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已基本无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调查发现,劳动力的这种供求状况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主要表现为耕地撂荒、弃粮从经、降低复种指数和粗放经营等。因此,人们对明天"谁来种地"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钟甫宁  
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竞争力下降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重大公共政策问题。本文以经济学基本原理为依据,通过逻辑和数据分析指出近年来粮食进口大幅度增长、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作物生产成本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和收入增长以及劳动力成本的飙升;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导致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在时空上不匹配。因此,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关键在于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缓解劳动力市场供求瓶颈阶段的紧张程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亮  章元  高汉  
中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的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引起了决策者和学术界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但本文利用县级和农户面板数据研究发现:首先,即使到201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并不大,对主产区粮食总产量的影响更小,这是因为主产区农户会通过更多地增加其他农业生产要素来替代劳动力投入的减少;其次,劳动力转移对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农户的粮食生产行为的影响以及对主要粮食作物和次要粮食作物的影响都有所不同。总之,农村劳动力迁移尚未严重威胁到中国的粮食安全,当然,政府应针对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实施不同的政策以保持粮食总产量的稳定,特别是要鼓励主产区的耕地流转以降低劳动力迁移的负面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永丽  柳建平  
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不仅直接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而且对农村资本、土地等要素市场的发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农村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及土地市场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重组,并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