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2)
- 2023(15361)
- 2022(13205)
- 2021(12334)
- 2020(10336)
- 2019(23177)
- 2018(23074)
- 2017(43716)
- 2016(23935)
- 2015(26521)
- 2014(25615)
- 2013(25254)
- 2012(23034)
- 2011(20696)
- 2010(20357)
- 2009(18495)
- 2008(17875)
- 2007(15613)
- 2006(13472)
- 2005(11471)
- 学科
- 济(88555)
- 经济(88459)
- 管理(72088)
- 业(69882)
- 企(58922)
- 企业(58922)
- 方法(41789)
- 数学(35780)
- 数学方法(35397)
- 农(24475)
- 中国(23848)
- 技术(22739)
- 财(22575)
- 业经(21241)
- 学(21197)
- 地方(17474)
- 贸(17155)
- 贸易(17145)
- 农业(16815)
- 易(16658)
- 理论(15960)
- 制(15610)
- 环境(15502)
- 务(14602)
- 财务(14536)
- 和(14517)
- 财务管理(14515)
- 技术管理(14256)
- 银(14084)
- 银行(14012)
- 机构
- 大学(331107)
- 学院(330079)
- 管理(133249)
- 济(127009)
- 经济(124290)
- 理学(116650)
- 理学院(115368)
- 管理学(113320)
- 管理学院(112742)
- 研究(109267)
- 中国(79233)
- 科学(71519)
- 京(70202)
- 农(60198)
- 业大(55587)
- 财(55219)
- 所(54989)
- 研究所(50740)
- 中心(49652)
- 农业(47656)
- 江(47443)
- 财经(45030)
- 北京(43793)
- 范(42829)
- 师范(42267)
- 经(41117)
- 院(39711)
- 州(38400)
- 经济学(37232)
- 技术(37222)
- 基金
- 项目(236616)
- 科学(185161)
- 基金(170883)
- 研究(167836)
- 家(151688)
- 国家(150426)
- 科学基金(128644)
- 社会(105139)
- 社会科(99677)
- 社会科学(99649)
- 省(94101)
- 基金项目(91928)
- 自然(86043)
- 自然科(84066)
- 自然科学(84040)
- 自然科学基金(82548)
- 划(79197)
- 教育(76592)
- 资助(68937)
- 编号(67170)
- 创(53410)
- 重点(52918)
- 成果(52356)
- 部(50643)
- 发(50115)
- 创新(49219)
- 课题(46103)
- 科研(45498)
- 计划(44742)
- 大学(43430)
- 期刊
- 济(132446)
- 经济(132446)
- 研究(91180)
- 中国(62640)
- 学报(59646)
- 农(53302)
- 科学(52485)
- 管理(48385)
- 大学(44062)
- 学学(41748)
- 财(40757)
- 教育(37256)
- 农业(36982)
- 技术(29679)
- 融(25363)
- 金融(25363)
- 业经(22865)
- 经济研究(21496)
- 财经(21225)
- 科技(20336)
- 业(19998)
- 经(18078)
- 技术经济(17203)
- 图书(17199)
- 问题(17002)
- 版(16530)
- 业大(16174)
- 理论(15499)
- 商业(14781)
- 实践(14306)
共检索到466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渝 王娟茹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以高端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将主观规范分为企业环境伦理和政府环境规制两个维度,分析了主观规范对绿色技术创新意愿和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直接影响,探讨了绿色技术创新意愿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环境伦理和政府环境规制均能正向影响绿色技术创新意愿,但政府环境规制发挥的作用较大;绿色技术创新意愿能积极影响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并在企业环境伦理与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政府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艳春
中国政府建设的低碳城市是中国的绿色先行者,希望其在城市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效应。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技术领先国——低碳城市——其他城市的三层模型,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究低碳城市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示范效应。找出低碳城市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其研发驱动的技术流入和对其他城市投资驱动的技术流出的关系。实证结果证实,低碳城市在其他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中发挥着技术中介作用,低碳城市的示范效应受到地区的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素兰 刘婧涵 姚婷
基于2011—2021年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检验了数字金融助推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首先,数字金融能够有效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并且这一结果在数字金融滞后一期、替换解释变量等内生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金融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最后,异质性结果显示,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所受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数字金融在金融监管程度高的地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据此,提出要加快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数字金融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积极作用,持续提高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蓉 梅潇 张敬怡
创新链与资金链的深度融合,起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作用。文章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协同理论,以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为研究样本,研究创新链与资金链(“双链”)融合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双链”融合能够显著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或环境规制水平提高都会强化创新链与资金链融合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研究旨在揭示“双链”融合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为创新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以及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俊豪 谢倩莹 史丹
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经济转型与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2007—2019年全国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绿色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并分析了结构优化与要素配置的影响机制以及政府环境监管的调节机制。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动态关系,表现为低创新水平时的抑制作用和高创新水平时的促进作用。在空间效应方面,区域内整体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较低时会产生“虹吸效应”,当城市间创新水平普遍提升后,绿色技术创新能够对能源效率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技术创新主要通过结构优化效应和要素配置效应两种机制影响能源效率;适度的命令控制型环境监管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产生促进作用,监管强度过高时反而会有阻碍作用,而市场激励型环境监管方式越完善,所产生的监管效能越大。由此,本文从加强城际环境政策协调、增强绿色技术核心城市的创新策源能力、选择适当的环境监管手段等方面提出政策启示,以期为我国城市绿色协同发展提供经验参考和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炳荣 孙志红 付奎 刘锦华
以项目示范撬动地方配套和企业资金投入,汇聚形成地方环境治理合力,是中国财政环境治理的特色创新。以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为准自然试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绿色财政示范政策的绿色创新效应及多重压力约束机制。研究发现:(1)示范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呈现出绿色财政示范政策的“撬动”作用;(2)绿色财政示范政策能够优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激励行为,通过提高地方政府环境重视程度、增加地方配套环保财政资金和强化环境规制力度等机制促进绿色技术创新;(3)从地方政府面临的多重压力约束来看,财政压力、官员晋升考核压力弱化了绿色财政示范政策的激励效果,公众诉求压力则有助于强化政策效果;(4)示范政策对财政透明度较高地区及非资源型和老工业基地城市的绿色创新激励效应更强。研究结果对新时期优化绿色财政示范政策,推动构建与地方财政兼容的绿色财政协调机制,助推实现“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喜仓 蒋美
基于中国2006—2020年282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知识产权保护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且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城市促进作用越明显,同时也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通过强化环境规制效果、提升创新能力以及增大研发投入等路径,最终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3)知识产权保护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本市及周边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绿色技术创新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金环 于立宏 魏佳丽
在中国经济进入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关键。众多考察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中,鲜见从宏观电子商务发展视角考察其对微观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选择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电商示范城市建设这一信息化冲击能够显著降低试点地区企业内部管理性交易成本和外部市场性交易成本,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电子商务普及与应用对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和非资源型城市,以及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电子商务对服务业交易成本的节约效应大于制造业,对外部交易成本的节约效应大于内部管控成本。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彭长生 黄兴宇 李羚锐 黄先军
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当前绿色金融政策工具设计的最大一块“试验田”,有效发挥出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及区域辐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2017—2022年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陆续设立看作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DID和空间DID模型,围绕试验区设立对所在城市和邻近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效应进行探究。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对所在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提升效应,且对邻近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这一政策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依托于地区自身的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规模越大、金融服务能力越强,越有利于该提升作用的实现。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为试验区与非试验区间的绿色创新协同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明清 谢清华 崔冉
基于资源配置视角,探究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有助于增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且该促进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从作用渠道看,绿色金融可以通过研发资本和研发人才两条传导机制增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从异质性效应看,劳动力与资本资源错配严重制约了绿色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东部地区的抑制效应更强。进一步讨论发现,绿色金融、资源配置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效应。研究结论丰富了绿色金融理论体系,为我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理论和经验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时省 张亚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升级,国务院于2017年6月宣布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该试验区的设立能否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以及通过何种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且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动态效应检验表明,试验区设立对企业高质量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推动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强化环境规制两个渠道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前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推动效果,而后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新质量上。异质性分析方面,试验区设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不同污染程度行业以及不同类型行业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波 易珈西
文章选取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年报数据,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则会增强这种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融资约束水平低、治理能力强以及非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建中 王曼曼
基于中国2007-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命令-控制型规制和市场激励型规制分别纳入中国FDI流入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中,探讨了东中西部地区两种环境规制门槛的时序变化情况,实证分析了FDI流入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东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故应着力发挥东部地区先发优势的带头作用;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显著的命令-控制型规制双重门槛,并分别存在市场激励型规制单一门槛、双重门槛和双重门槛,因此各地区应根据规制工具门槛特征,有效发挥环境规制驱动绿色创新的关键作用;各地区研发人员投入、自主研发创新和政府调控能力显著正向影响绿色技术创新,基于此,政府应鼓励创新人才引进,加大研发人员及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地区宏观调控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国伟 沙海江 狄桂英 周晨颖 吴成亮
在探讨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将影响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设定为:投资的市场化指数、环境保护教育水平、地方环保政策的严格程度、企业的创新能力,并通过运用Eviews5.0对2002—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绿色技术 绿色技术创新 影响因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旭 王宇
绿色技术创新难以自发形成,需要外部激励。在回顾环境规制、研发投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系统学视角出发,构建了环境规制与研发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效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中国工业企业为例,实证检验了模型的适用性。同时,通过调控2005-2025年环境规制强度与研发投入的参数变化,模拟仿真绿色技术创新的动态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加强环境规制和提高研发投入均有助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在短期内优于研发投入的促进效果,但在未来低于研发投入的促进效果;研发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正向作用,且随时间变化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