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4)
- 2023(11812)
- 2022(10291)
- 2021(9800)
- 2020(8030)
- 2019(18876)
- 2018(18950)
- 2017(36301)
- 2016(20058)
- 2015(22595)
- 2014(22678)
- 2013(22424)
- 2012(20657)
- 2011(18708)
- 2010(18677)
- 2009(16865)
- 2008(16531)
- 2007(14419)
- 2006(12746)
- 2005(10610)
- 学科
- 济(77105)
- 经济(77010)
- 管理(54476)
- 业(48816)
- 企(40057)
- 企业(40057)
- 方法(34518)
- 数学(29402)
- 数学方法(29036)
- 中国(23016)
- 农(20907)
- 学(18624)
- 地方(18478)
- 业经(17326)
- 财(17188)
- 理论(14215)
- 农业(14092)
- 和(13444)
- 环境(13214)
- 制(12463)
- 贸(12231)
- 贸易(12225)
- 易(11783)
- 技术(11665)
- 教育(11638)
- 银(10820)
- 划(10784)
- 银行(10778)
- 融(10762)
- 金融(10760)
- 机构
- 大学(282378)
- 学院(278951)
- 管理(111070)
- 济(103487)
- 经济(100846)
- 理学(96339)
- 理学院(95144)
- 研究(95087)
- 管理学(93349)
- 管理学院(92848)
- 中国(68511)
- 京(61819)
- 科学(61758)
- 所(47788)
- 财(46564)
- 农(45001)
- 研究所(43920)
- 业大(42897)
- 中心(42518)
- 范(40390)
- 江(40351)
- 师范(40047)
- 北京(39141)
- 财经(37609)
- 农业(35306)
- 院(35147)
- 经(34211)
- 州(33393)
- 师范大学(32736)
- 技术(30128)
- 基金
- 项目(196165)
- 科学(153508)
- 研究(143873)
- 基金(140595)
- 家(122723)
- 国家(121701)
- 科学基金(104020)
- 社会(88078)
- 社会科(83155)
- 社会科学(83129)
- 省(76334)
- 基金项目(75953)
- 自然(68690)
- 自然科(67042)
- 自然科学(67026)
- 教育(66216)
- 自然科学基金(65795)
- 划(65268)
- 编号(59648)
- 资助(57004)
- 成果(49184)
- 重点(43784)
- 部(42718)
- 发(41631)
- 课题(41365)
- 创(40233)
- 创新(37496)
- 科研(37217)
- 教育部(36319)
- 项目编号(36302)
共检索到402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丰龙 王冬根
智慧城市在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中日益受到关注,已有研究侧重于将信息技术用于城市建成环境和人的行为分析,但鲜有研究关注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为此,本文对现有关于主观幸福感的量表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不同形式量表的误差等问题进行了总结。目前的研究大多对生命满意度和情感幸福感分别加以度量。对生命满意度的度量主要采取单条或多条的反映性量表,以Cantril的自我标定梯形量表和Diener等的生命满意度量表为代表;对情感幸福感的度量也以反映性量表为主,包括单条的Gurin量表与多维度的核心情绪量表和PANAS量表。针对短期情感体验的调查,还发展了诸如经验取样法和日重建法等专门的方法。目前主观幸福感的量表仍以自陈量表居多,其中存在很多测量偏差。基于目前主观幸福感的量表体系和西方地理学中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本文提出了值得未来国内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几个话题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探讨了主观幸福感的量表和相关研究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成
近年来,幸福经济学的兴起为测算失业的福利影响提供了很好的线索,出现了一大批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学术成果。本文在分析失业影响主观幸福感机制基础上,试图从个体失业、他人失业、失业经历和再就业等四个方面对现有关于失业影响主观幸福感的文献进行梳理,以清晰地刻画出当前这一领域的最新动向和成果。最后,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广斌 崔庆宏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智慧城市被视为重振经济的重要领域,亦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及解决部分城市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欧洲许多城市都展开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活动,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总结。本文首先对欧洲智慧城市建设案例,特别是对建设要点及其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中的部分智慧城市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对欧洲智慧城市建设的5点启示:战略规划与内容设计、有限预算与资金来源、政府作用与多方关系、公众参与及弱势群体以及对绿色与可持续的关注,以期为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春平 蒋伏心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失业、通货膨胀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主观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受公平、社会资本、人口统计变量、生态环境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幸福经济学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启示在于,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财富最大化,而是人的幸福水平最大化,政府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公平分配、控制通货膨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科学发展观 启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静 刘冠秋 饶婧雯
主观幸福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建设宜居城市密切相关。已有大部分文献侧重单一空间尺度的研究,分析社会经济属性和地理环境要素(包括建成环境、社会环境、环境污染)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有部分研究关注居民日常出行属性和活动特征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探讨长期幸福感与短期幸福感的内在关系。论文对上述研究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评价,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时空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复杂关系,构建主观幸福感的理论研究框架,总结时空行为视角下多尺度、多维度地理环境要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以及作用路径,并探讨主观幸福感的时空动态规律以及微观行为机制,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居民行为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时空行为 地理环境 环境污染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伟
如何提高个体幸福感已越来越引起西方政界和学术界的重视。以英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近年来对终身学习和个体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以量化的形式证明了终身学习对个体幸福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本文系统总结了这些研究及其取得的成果,以期能对我们一些相关领域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
终身学习 个体幸福感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立新 朱弘扬
由于各种智能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造就了一种具有智慧特征的教育形态,即智慧教育。它是多种智能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智慧教育是具有智能化、个性化、多元化和生态化等特征的新型教育形态。世界各国从不同角度强调转变教师观念、提升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建构智慧教育环境、开发数字教材和开展智慧型学习活动等是实施和推进智慧教育的有效途径。国际上有关智慧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对我国开展智慧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智慧教育 信息技术 智能技术 深度融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治彦
信息不对称使得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始终困扰着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智慧城市建设将实现经济社会精准发展,引领人类步入智慧文明的新时代。智慧城市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城市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与治理智慧化,是未来城市形态和各国竞相发展的领域,其发展需经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慧化4个阶段。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起步早、见效快,在网络信息技术领域形成了系列成果,一些地区基本完成了智慧城市的前2个发展阶段,开始向高级阶段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就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
关键词:
智慧文明 智慧城市 建设 进展 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城恺 王峥 龚轶
近年来,智慧城市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各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在不同层面都有了新的进展,对拉动国家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的帮助。为了深入研究各国新进展,推进我国智慧建设,文章从顶层设计、技术发展、建设管理三个维度出发,通过对近3年内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实践进行分析,为我国建设智慧城市提出了三方面的启示:融合低碳环保理念提升顶层设计新高度;加大对引领性技术的投入提高关键技术支撑力;完善管理机制提升信息安全系统稳定性。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建设 新进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治彦
信息不对称使得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始终困扰着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智慧城市建设将实现经济社会精准发展,引领人类步入智慧文明的新时代。智慧城市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城市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与治理智慧化,是未来城市形态和各国竞相发展的领域,其发展需经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慧化4个阶段。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起步早、见效快,在网络信息技术领域形成了系列成果,一些地区基本完成了智慧城市的前2个发展阶段,开始向高级阶段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就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智慧文明 智慧城市 建设 进展 策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炜 郭国庆 陈凤超
特定的消费类型是否能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幸福感?本研究通过探究消费类型对幸福感的影响这一主题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基础,运用常规法和追溯法相结合的循环分段式文献检索方法,针对2003-2014这十多年来主要发表于西方主流心理学期刊上的以实验法论证物质性购买和体验性购买对幸福感产生影响的所有文献,从实验研究方法和心理机制的角度进行逐一梳理。本研究首次对积极心理学领域的这一研究分支在消费行为和服务营销领域的研究启示和实践应用做出推断,认为从物质/体验消费的角度考察消费行为更符合幸福的本意,从而能够拓展享乐性决策领域的研究,而有形/无形的可区分性也对"服务的主导逻辑"理论及企业营销策略有所启示,对消费文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一帆 田国行
通过梳理洛阳古代都城水系治理与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文献,辨识出洛阳对雨洪资源有机调控的生态智慧,认为全面统筹城市空间的"家家流水,户户园林"思想是解决城市雨洪灾害的重要途径。并根据当代高密度人居环境城市现状,利用GIS平台划分流域,模拟水流路径。提出基于城市空间尺度与湿地生态系统的耦合关系,提升水系连接度,构建自然水系与城市管网相融合的生态排水界面,从而真正解决城市雨洪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雨洪管理目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红莉 张东 许传新
本文基于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采用定序Logit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住房产权、住房面积、住房分配、住房环境和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住房面积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家庭住房面积越大,居民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与没有产权房的人相比,拥有产权房能显著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居住空间分配越不公平,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越低;居住环境越好,居民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因此,为了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增加人民福祉,需要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努力增加住房供应,保障人民基本住房需求;公平分配居住空间,维护社会和谐;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提高居住环境舒适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扬 夏德峰
在理论阐述智慧城市对营商环境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0—2018年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2013年启动的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地区营商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改善了地区营商环境,具体而言,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通过提升地区知识溢出水平、推进城市集约型发展以及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在城市异质性方面,我国中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营商环境的改善效应并不显著,这种改善效应仅仅发生在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在非直辖市及非省会城市的中小型城市中,知识溢出水平越高的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营商环境的改善效应越强烈,但是在直辖市以及省会城市中,知识溢出的调节效应则不再显著。因此,在下一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进程中,应当加强城市知识存量水平建设,推进城市集约型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加大对城市差异性的关注。
关键词:
智慧城市 营商环境 双重差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楚金华
以CNKI收集的我国学术界关于智慧城市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采用MCA(多维相关分析法)从理论、战略、技术和城市管理四个导向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归类分析,认为我国理论界对智慧城市定义已基本统一、研究框架逐渐成熟、建设架构基本明晰,但现有研究框架弱化了城市主体地位、忽略了智慧城市推广、运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智慧城市跨学科研究、运营和商业模式研究及需求分析研究三大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