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7)
- 2023(7990)
- 2022(6726)
- 2021(5744)
- 2020(4865)
- 2019(10955)
- 2018(10839)
- 2017(20525)
- 2016(10830)
- 2015(12258)
- 2014(12513)
- 2013(12371)
- 2012(11832)
- 2011(11074)
- 2010(11413)
- 2009(11014)
- 2008(10693)
- 2007(9743)
- 2006(8972)
- 2005(8589)
- 学科
- 济(67498)
- 经济(67418)
- 管理(38159)
- 业(30190)
- 企(26371)
- 企业(26371)
- 方法(19457)
- 数学(16557)
- 数学方法(16427)
- 地方(16374)
- 财(14601)
- 中国(14431)
- 制(14415)
- 业经(13166)
- 学(12662)
- 地方经济(12104)
- 农(11260)
- 体(11077)
- 环境(9821)
- 融(9817)
- 金融(9815)
- 银(9139)
- 银行(9125)
- 行(8799)
- 体制(8486)
- 经济学(8295)
- 务(8172)
- 财务(8142)
- 财务管理(8122)
- 和(8032)
- 机构
- 大学(171606)
- 学院(169870)
- 济(83221)
- 经济(81697)
- 研究(63111)
- 管理(62106)
- 理学(52727)
- 理学院(52138)
- 管理学(51354)
- 管理学院(51021)
- 中国(47773)
- 财(39944)
- 京(35323)
- 科学(34187)
- 所(31837)
- 财经(30713)
- 研究所(28236)
- 经(27642)
- 经济学(27438)
- 中心(27142)
- 江(26610)
- 经济学院(24200)
- 农(23444)
- 北京(22649)
- 财经大学(22541)
- 院(22419)
- 范(20779)
- 师范(20600)
- 业大(20403)
- 州(20243)
- 基金
- 项目(104824)
- 科学(83544)
- 研究(78074)
- 基金(77839)
- 家(66791)
- 国家(66279)
- 科学基金(57070)
- 社会(53131)
- 社会科(50431)
- 社会科学(50421)
- 基金项目(40079)
- 省(39717)
- 教育(35601)
- 自然(34457)
- 自然科(33617)
- 自然科学(33610)
- 划(33052)
- 自然科学基金(33017)
- 资助(31883)
- 编号(29782)
- 成果(25598)
- 制(25120)
- 部(24241)
- 重点(23990)
- 发(23270)
- 国家社会(22785)
- 创(21661)
- 课题(21551)
- 教育部(21519)
- 人文(20698)
共检索到274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丽青 赵丹 吴宙 吴磊 杨金龙
本文简要概述了主要经济双壳贝类性别分化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介绍国内外研究性别分化和性别决定的代表性双壳贝类物种及主要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牡蛎科(Ostreidae)、扇贝科(Pectinidae)、珍珠贝科(Pteriidae)等常见的经济物种,分子层面涵盖了核酸、蛋白质和激素等,通过综述这些物种相关研究的现状,展望双壳贝类性别分化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助加深对双壳贝类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的认识,为解析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及其他双壳贝类性别分化分子机制研究理清思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于红 郭浪 李琪
性别决定与分化是生命发育的基本事件,性别决定与分化机制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贝类具有雌雄同体、雌雄异体、雄性先熟和性转换等复杂的性别类型,是研究无脊椎动物性别决定与分化机制及其演化进程的理想动物类群。挖掘贝类性别决定与分化调控基因,阐明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对于揭示贝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贝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研究领域进行展望,以期为贝类的性别决定和分化机制、生殖操作和遗传改良等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贝类 性别决定 性别分化 基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毅 杨红生 张福绥
在双壳贝类的氮(N)排泄中,尽管NH4+-N含量占主导地位,但氨基酸含量占据着相当可观的比例,其他形态的N,如尿素、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也有检出,但比例不大。在双壳贝类磷(P)排泄中,有机磷含量约占总溶解磷排泄的1/3。双壳贝类N、P排泄在沿岸生态系统的营养动力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国高密度的沿岸贝类养殖海区,双壳贝类N、P排泄对养殖海区的营养循环可能产生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双壳贝类 排泄 氮 磷 生态效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臻 余美舜 谭强来 史博 李建波 李伟杰 蔡广
为深入解析17β-HSDs对贝类性腺发育和生殖内分泌的调控机制,本文综述了17β-HSDs的种类和功能,对迄今已报道的所有亚型进行了分类归纳,并对贝类等水产动物中17β-HSDs的克隆表达、功能阐述、机制推测进行了调研总结。目前,虽然17β-HSDs调控贝类生殖过程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有很多重要的科学问题尚待解答,需要重点加强“发现贝类中17β-HSDs新亚型、分析时空表达特征、解析构效关系、明晰环境污染物的影响、制定相应对策、指导产业实践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本综述结合了其他物种的成熟研究和最新成果,为深入研究17β-HSDs调控贝类性腺发育和生殖内分泌的机理及应用提供了借鉴。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选召 宋浩 王芳 李永仁 张涛
海洋硫化物环境普遍存在,硫化物的产生与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水体缺氧情况密切相关,过量的硫化物对海洋生物具有毒性效应。但部分栖息于富硫化物环境的双壳贝类,通过适应性进化获得较强的耐受性,具备很强的代谢硫化物能力。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硫化物的生物和非生物性来源,以及深海和浅海等典型富硫环境,归纳了硫化物的生物毒性效应,如造成线粒体去极化、破坏大分子结构、引发细胞凋亡等,并简述了耐硫化物的双壳贝类类型,总结并阐述了硫化物的代谢方式与过程,包括线粒体硫化物氧化途径、硫代牛磺酸途径、血红蛋白转运以及内共生菌代谢,最后从共生菌对硫化物的代谢研究、硫代硫酸盐的排出和运输机制研究、双壳贝类对硫化物耐受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提出研究展望。有助于了解海洋双壳贝类对硫化物的耐受能力及代谢过程,为阐释硫化物对双壳贝类生态角色的影响提供重要参考,并为理解生物对硫化物的响应和适应过程提供重要见解。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代克涛 李娇 关长涛 张媛 赵学伟
研究了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5种双壳贝类的摄食选择性和对栉孔扇贝的摄食节律。结果显示,在有或无日本蟳、刺参等干扰饵料的条件下,多棘海盘车对于5种双壳贝类均可摄食,且表现出明显的摄食选择性。其中,多棘海盘车对菲律宾蛤仔的摄食选择性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贝类(P<0.05),分别为5.7、5.0、5.7、5....
关键词:
多棘海盘车 摄食选择性 摄食节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代克涛 李娇 关长涛 张媛 赵学伟
研究了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5种双壳贝类的摄食选择性和对栉孔扇贝的摄食节律。结果显示,在有或无日本蟳、刺参等干扰饵料的条件下,多棘海盘车对于5种双壳贝类均可摄食,且表现出明显的摄食选择性。其中,多棘海盘车对菲律宾蛤仔的摄食选择性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贝类(P<0.05),分别为5.7、5.0、5.7、5....
关键词:
多棘海盘车 摄食选择性 摄食节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罗诗怡 郭明星 严美姣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养殖环境恶化,水体盐度波动较大,使得贝类免疫力下降、病害频发,制约了贝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综述了盐度胁迫对贝类免疫机能(细胞免疫功能和免疫相关酶)的影响并从抗氧化系统、热休克蛋白、水通道蛋白以及免疫相关通路角度,综合分析了贝类对盐度胁迫的响应机制,以期为贝类病害防控提供研究思路,并为贝类抗逆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贝类 盐度胁迫 免疫机能 响应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楠楠 陈廷贵 刘子飞
[目的]作为碳汇而非碳源,海水养殖贝类碳汇的评估及交易机制对典型蓝碳的价值实现,引领海洋渔业乃至蓝色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方法]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评估分析我国海水养殖贝类碳汇量基础上,结合中国核证碳减排(CCER)政策及经验,明晰可交易的海水养殖贝类碳汇,并评析首笔海水养殖贝类碳汇交易实践。[结果]第一,年为468万t,较2001年增长78%,预期2035年为700万t左右,碳汇价值约7亿元;第二,新增贝类养殖、结构调优的增汇和关键环节的负排放等,理论上满足额外性条件,具有碳抵消和可交易价值。第三,我国海水养殖贝类碳汇拥有重大战略机遇,但也存在评估标准和方法学明显不足,实践中监测、核查、报告和交易的机构资质不符,以及供需主体议价能力偏差引致成交价明显偏低等问题。[结论]海水养殖贝类碳汇具有交易潜力,并从加快方法学研制、交易体制机制构建、碳汇示范区建设、拓展交易实践等方面,提出我国推进海水养殖贝类碳汇交易的战略路径,以期为包括海水养殖贝类碳汇在内的海洋碳汇交易机制构建提供基础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一农 张义君
中国海产底栖经济贝类的苗种生产王一农,张义君(浙江水产学院,宁波315010)(浙江奉化海产育苗厂,奉化315507)关键词底栖贝类,苗种生产JUVENILEMOLLUSKPRODUCTIONOFMARINECOMMERCIALBOTTOMSHELL...
关键词:
底栖贝类,苗种生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晓 孙福新 王颖 吴志宏 刘天红 孙元芹 卢珺
以文蛤(Meretrixmeretrix)、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3种经济贝类为试验生物,应用生物富集双箱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暴露在不同浓度的As3+溶液中3种贝类对无机砷的耐受性。通过对富集与代谢过程中贝类体内无机砷含量的监测及对结果的非线性拟合,得出3种贝类富集无机砷的吸收速率常数(k1)、排出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系数(BCF)、生物半衰期(B1/2)等动力学常数。试验结果显示,双箱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3种经济贝类对无机砷的富集与代谢情况。3种贝类对无机砷的吸收速率常数(k1)随着外部水体中As3+浓度的增大基本上...
关键词:
经济贝类 无机砷 生物富集 代谢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珊 赵玉庭 王立明 由丽萍 陶慧敏 谷伟丽 张秀珍
依据2014年8月对山东省近岸贝类养殖区的调查资料,研究了养殖区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中6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富集情况,并对贝类养殖区进行质量及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海水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As、Cu、Cr、Pb、Cd和Hg;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Cr、Pb、Cu、As、Cd和Hg;贝类体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Cu、As、Cd、Cr、Pb和Hg。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养殖区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Ⅱ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均符合Ⅰ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贝类体中Hg、Cd、Pb和Cr均符合《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陆佳达 栾宏伟 闫艺方 施文正 卢瑛
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 TM)被认为是甲壳类和贝类的主要过敏原,为了应对与日俱增的甲壳类和贝类过敏风险,本研究以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TM富集液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筛选获得1株南美白对虾过敏原TM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2F8,并利用ELISA、Western Blot、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对2F8单抗进行免疫学特性分析,确定其效价、特异性、抗体亚型、结合区域,以TM的特异性单抗2F8和兔多抗构建双抗夹心胶体金试纸条分析单抗2F8的应用可行性。结果显示,单抗2F8的抗体亚型为IgG_(1)型、效价为1.28×10~(5),抗体与TM抗原的IC_(50)值为20.21,亲和力高;纯化的单抗2F8可以特异性识别甲壳类、贝类和鱿鱼的主要过敏原TM,存在3个潜在的TM抗原结合区域AA_(0-31),AA_(38-43)和AA_(58-67)。制备的试纸条检测结果显示,该试纸条可在10 min内目测5 ng/mL的南美白对虾TM(相当于12.5 μg/kg),且可用于甲壳类和贝类肌肉中TM 的检测,研究表明所制备的2F8单抗亲和力高,可用于虾蟹贝和鱿鱼中的过敏原TM的鉴定与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为过敏原TM的鉴定和检测提供了重要生物材料,也为今后TM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