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33)
- 2023(19111)
- 2022(16166)
- 2021(15046)
- 2020(12800)
- 2019(29068)
- 2018(28820)
- 2017(55209)
- 2016(29997)
- 2015(33872)
- 2014(34158)
- 2013(33346)
- 2012(31397)
- 2011(28417)
- 2010(28666)
- 2009(26566)
- 2008(26292)
- 2007(23948)
- 2006(21126)
- 2005(18810)
- 学科
- 济(132058)
- 经济(131901)
- 管理(87743)
- 业(80992)
- 企(66502)
- 企业(66502)
- 方法(53977)
- 数学(47116)
- 数学方法(46513)
- 农(34550)
- 中国(34465)
- 财(33841)
- 地方(28877)
- 学(27646)
- 业经(27279)
- 制(25056)
- 农业(22860)
- 贸(22501)
- 贸易(22490)
- 易(21819)
- 技术(20863)
- 银(20392)
- 银行(20329)
- 务(20202)
- 理论(20149)
- 融(20125)
- 财务(20119)
- 金融(20117)
- 财务管理(20064)
- 行(19426)
- 机构
- 学院(428674)
- 大学(428230)
- 济(180503)
- 经济(176581)
- 管理(160609)
- 研究(151172)
- 理学(136617)
- 理学院(135122)
- 管理学(132572)
- 管理学院(131794)
- 中国(115515)
- 科学(91870)
- 京(91270)
- 财(84904)
- 所(77638)
- 农(75107)
- 中心(70055)
- 研究所(70009)
- 江(67463)
- 财经(65685)
- 业大(64049)
- 经(59563)
- 农业(59055)
- 北京(57714)
- 范(56034)
- 经济学(55584)
- 师范(55370)
- 院(54586)
- 州(52746)
- 经济学院(49766)
- 基金
- 项目(280227)
- 科学(219184)
- 研究(204507)
- 基金(201337)
- 家(176670)
- 国家(175209)
- 科学基金(148842)
- 社会(128353)
- 社会科(121488)
- 社会科学(121455)
- 省(110293)
- 基金项目(104734)
- 自然(96097)
- 教育(95291)
- 自然科(93832)
- 自然科学(93800)
- 划(92964)
- 自然科学基金(92124)
- 资助(84008)
- 编号(83168)
- 成果(69236)
- 重点(63938)
- 部(62373)
- 发(61061)
- 课题(58935)
- 创(57948)
- 创新(54280)
- 科研(53694)
- 教育部(53176)
- 国家社会(52975)
- 期刊
- 济(205929)
- 经济(205929)
- 研究(129816)
- 中国(91292)
- 学报(68908)
- 农(68485)
- 财(67443)
- 科学(61992)
- 管理(61037)
- 大学(52468)
- 教育(50347)
- 学学(49187)
- 农业(46335)
- 融(42730)
- 金融(42730)
- 技术(41268)
- 经济研究(33775)
- 财经(33203)
- 业经(31950)
- 经(28668)
- 问题(26137)
- 业(24898)
- 技术经济(22517)
- 贸(22294)
- 统计(21592)
- 图书(21250)
- 版(20569)
- 世界(20217)
- 国际(19617)
- 策(19353)
共检索到662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国昆 谢仁想 钟承斌 袁汝坤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国债公开市场操作是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但受国债发行制度、期限品种、投资者结构及收益率形成机制等因素影响,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难以成为金融产品定价的有效基准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渠道。本文通过梳理分析主要经济体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政策面""基本面"和"技术面"建设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国债市场机制、做大国债体量、扩大国债市场参与主体、加强国债收益率曲线拟合技术研究等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关禹 王雪标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不断累积,预示着中国可能长期处于低利率环境,因此需加强货币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引导,以发挥长期利率的调控作用。理论分析表明,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已具备通过信号渠道和资产组合平衡渠道向国债收益率曲线传导的操作条件;实证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两种渠道传导的有效性。具体来看,信号渠道比资产组合平衡渠道的传导效应更强;信号渠道的作用是短期的,其方向与货币政策目标一致,而资产组合平衡渠道的作用是长期的,其方向短期内与货币政策目标相反,在中长期与货币政策目标一致;两种渠道在货币政策宽松期的传导效应较弱,在货币政策紧缩期的传导效应较强,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特征。建议中国人民银行优化基于信号渠道和资产组合平衡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打通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为核心的利率传导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中夏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既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也是判断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债收益率曲线是一切金融产品定价的基准,在市场化的金融体系当中是不可或缺的。相对于一个国家内部所有其他债务凭证而言,国债的违约风险是最低的,因此国债收益率曲线通常被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向前 刘莉亚 任若恩
采用增长核算方法,引入收益率余值概念代表政策因素的变动,构建了影响股票收益率的双因素模型,进而从实际数据中分散出基本面因素、技术面因素和政策面因素各自的作用与贡献率。对上证指数收益率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短期而言,基本面因素对上证指数日收益率的影响很小,技术面因素的贡献率达到26 4%,政策因素的影响约占70%;从中长期角度看,基本面因素的影响约占22%,政策面因素的作用依旧是最大的,它的贡献率达到75%以上。因而我国股市基本上还是一个政策市,价值型投资者中长期也要重点关注政策面的总体动向,要求管理层政策的出台和变动能使市场形成相对准确的预期,使得政策对股市波动的直接影响转化为间接的指导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英 赵震宇
本文采用2002年1月至2010年2月我国通货膨胀率月度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下,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是否有助于预测通货膨胀率。实证结果表明:当资本市场属性占主导地位时,国债收益率曲线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下,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测能力较强;当货币市场属性占主导地位时,国债收益率曲线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下,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测能力较强。本文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具有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双重属性,并且其资本市场属性呈时强时弱的变化态势,导致该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属性也不稳定,进而出现预测能力随货币政策工具与市场属性匹配程度而改变的情况。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雁
在对国债收益率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分别研究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显示,无论是数量型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国债收益率的短端影响均强于长端;国债收益率在货币市场上的传导效果"优良",而在资本市场上的传导效果"微弱"。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应关注短期收益率与长期收益率的关系,将着眼点放在整条国债收益率曲线上,并从发行环节和交易环节多途径提高市场的广度、深度以及流动性,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雷 张哲 陈平
完善货币政策体系与现代金融监管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主要措施。2022年以来,中美利率出现分化,美国利率的上升是否会拉动中国国债收益率上升,从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体系的有效性?作为现代金融监管主要内容的宏观审慎政策是否能够削弱这一影响?首先,本文采用时变系数分层因子模型,构建17个发达国家和15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全球联动程度指标,并将国债收益率曲线分解为预期短期利率和期限溢价,进而构建相应的全球联动程度指标。其次,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引入“流动性螺旋”,阐述宏观审慎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联动程度的影响机制。最后,本文实证检验上述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各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联动性,该联动性既来自预期短期利率的联动性,也来自期限溢价的联动性;随着一国宏观审慎政策收紧,该国的国债收益率曲线(预期短期利率和期限溢价)的联动程度显著降低。基于此,本文提出,在开放经济下,宏观审慎政策有助于增强本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通过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使用,有助于更好地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福铁 陈浪南
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测试、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通过考察国债收益率曲线坡度和央行基准利率、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国债收益率曲线坡度是否含有独立的经济信息和货币政策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珂 施文
研究债券定价是否存在税收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相比于其他券种,国债按照票面利率免征利息收入的所得税,不同时期发行的国债由于票面利率不同,所能获得的免税收入也不同,这种差异将直接反映在债券的价格中,使得同一期限的国债收益率出现明显差异。本文实证分析国债定价中的税收效应,研究发现:票面利率对国债收益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债券的代偿期越长,该效应越小。但同样的模型在国开债的样本中并没有发现同样的效应,不同的票面利率对债券的估值收益率没有影响,证实了国债票面利率对价格的影响的确是由于税收效应导致的。本文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免税政策的价格效应,提出以下建议:对国债利息以及资本利得采用和国开债相同的税收制度;国债、地方政府债票面利息收入和资本利得均免征企业所得税。
关键词:
债券市场 国债定价 利率 税收效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冉云芳
冉云芳在《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中撰文,基于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内部收益率的研究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内部收益率是力图找到一个事先未知的贴现率,即净现值为零时的贴现率,或现金流入量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据定义可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内部收益率为净现值等于0时的贴现率。作者以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为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冉云芳
冉云芳在《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中撰文,基于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内部收益率的研究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内部收益率是力图找到一个事先未知的贴现率,即净现值为零时的贴现率,或现金流入量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据定义可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内部收益率为净现值等于0时的贴现率。作者以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为时
关键词: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内部收益率 差异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红军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财务领域开始注重利用公开发表的财务报表信息获取超常收益的研究。本文使用基本面分析策略,对1997、1998年的上海股票市场分析表明,该市场尚未达到半强型有效,在组合层次使用基本面分析策略,两年分别可以获得29.44%和22.78%的累计超常收益。
关键词:
基本面分析 超常收益 市场效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强劲 周子康 杨衡
为研究货币政策工具对国债市场的影响,采用NSM模型构建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应用事件分析法对关键期限的收益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合收益率曲线变化,对债券投资策略调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效应 收益率曲线 NSM模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琦
债券收益率会影响投资行为并进一步作用于一国的经济增长水平。本文在分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基础上,探讨其与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关系,并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我国债券的收益率曲线对经济增长的预测能力。研究发现,我国债券的收益率曲线对名义经济增长率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但对实际经济增长率的预测能力有限。本文指出,银行信贷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以及信贷利率的外生性是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收益率曲线 经济增长 信贷利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卢霖 刘卓识
虽然国内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研究在这些年已取得长足进展,但是关于估算和分解收益曲线中所隐含的政策预期和风险溢价成分方面的学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鉴于分解国债收益率的众多实际和理论上的意义,本文采用无套利期限结构模型框架来研究对收益率曲线分解,以期在此领域投石问路。我们的实证研究首先从利率预期角度解读中国式"格林斯潘之谜"(即我国中长端利率收益率长期偏低,且对短期利率反应不敏感);其次探讨了中长期利率波动之源——风险溢价。我们结果显示:第一,我国偏低的中长期国债利率主要反映了未来短期利率预期偏低;对短期利率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