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2)
- 2023(9517)
- 2022(8231)
- 2021(7477)
- 2020(6575)
- 2019(15098)
- 2018(14762)
- 2017(28102)
- 2016(15681)
- 2015(17948)
- 2014(18229)
- 2013(18212)
- 2012(17423)
- 2011(15895)
- 2010(16286)
- 2009(15190)
- 2008(15260)
- 2007(13961)
- 2006(12148)
- 2005(10988)
- 学科
- 济(71130)
- 经济(71066)
- 管理(40210)
- 业(39182)
- 方法(32062)
- 企(29910)
- 企业(29910)
- 数学(28111)
- 数学方法(27821)
- 农(19049)
- 中国(17553)
- 地方(17145)
- 学(16229)
- 财(15386)
- 贸(14569)
- 贸易(14568)
- 易(14119)
- 业经(13514)
- 农业(13034)
- 融(12454)
- 金融(12451)
- 制(11371)
- 银(10924)
- 和(10911)
- 银行(10877)
- 技术(10485)
- 行(10429)
- 理论(10358)
- 环境(10341)
- 地方经济(9989)
- 机构
- 大学(240397)
- 学院(237387)
- 济(96498)
- 经济(94422)
- 研究(86363)
- 管理(86080)
- 理学(74116)
- 理学院(73110)
- 管理学(71694)
- 管理学院(71237)
- 中国(63855)
- 科学(56159)
- 京(51681)
- 农(46646)
- 所(46183)
- 财(42637)
- 研究所(42339)
- 中心(38813)
- 业大(38511)
- 农业(37157)
- 江(36511)
- 财经(34271)
- 范(33486)
- 师范(33149)
- 北京(32415)
- 经(31011)
- 院(30562)
- 经济学(29968)
- 州(28816)
- 经济学院(27268)
- 基金
- 项目(158431)
- 科学(123360)
- 基金(113397)
- 研究(113189)
- 家(100536)
- 国家(99748)
- 科学基金(83005)
- 社会(70147)
- 社会科(66485)
- 社会科学(66460)
- 省(62427)
- 基金项目(60370)
- 划(53738)
- 自然(53713)
- 自然科(52410)
- 自然科学(52385)
- 教育(51880)
- 自然科学基金(51459)
- 资助(46177)
- 编号(45545)
- 成果(38424)
- 重点(36723)
- 发(35586)
- 部(35106)
- 创(33091)
- 课题(32223)
- 创新(31110)
- 科研(30685)
- 计划(30532)
- 教育部(29170)
- 期刊
- 济(105239)
- 经济(105239)
- 研究(67712)
- 中国(46019)
- 学报(43032)
- 农(41720)
- 科学(38287)
- 财(32038)
- 大学(31148)
- 学学(29323)
- 管理(28560)
- 农业(28456)
- 教育(25294)
- 融(21173)
- 金融(21173)
- 技术(19469)
- 财经(16693)
- 经济研究(16605)
- 业经(16318)
- 业(15670)
- 问题(14546)
- 经(14349)
- 贸(14053)
- 国际(13519)
- 科技(13044)
- 版(12914)
- 技术经济(12260)
- 资源(11687)
- 图书(11624)
- 统计(11470)
共检索到352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任晓亚 张志强
科技强国是科技领域知识发现与创新能力强的国家,而科技领域国际权威奖项无疑是衡量国家间科技领域知识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为对主要科技领域国际权威奖项全貌有一个客观、系统的认识,本研究选取主要科技领域权威的、具有影响力的22项国际性科技奖项,以学科领域、获奖年度、获奖成就、获奖者国籍与机构、获奖者家谱及出版物等作为研究维度,重点分析获奖者国别与获奖领域的横向分布,发现世界主要国家,尤其是美国,稳居获奖量高位且领域分布均衡,而我国与之相比差距显著。进而,为对其内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纵向对比主要科技奖项获奖国家在其他典型科技指标上的表现,虽然我国进步趋势显著,但主要获奖国家呈现明显领先优势。最后,结合科技奖项奖励制度及定量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我国加强相关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研究的科学决策和战略布局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洋 朱嘉麒 邵苏晨 李晶
在破五唯背景下,对社会科学国际权威奖项得主的成果进行特征分析,有助于理解国际权威奖项的评价内涵与科学价值,贡献于新时期的科技人才评价活动。文章选取经济学、政治学等五个社会科学细分学科的国际权威奖项得主为研究对象,运用引文分析与数理统计等方法,从学科差异、发表数量、引用特征变化规律、成果类型等维度对获奖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成果形式则受到个人偏好与学科特性两个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社会科学细分学科不同类型成果的引用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引用水平与发表偏好或存在一定相关性。此外,在获得权威奖项后,获奖者的短期学术影响力变化较小,长期则会呈现明显的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雷鸣 孙梁平 刘丙泉
在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山东作为经济大省、能耗大省承担着重要的减排任务。然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等诸多因素,给山东省碳减排任务的顺利完成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对山东省碳排放情况进行核算,并同相关地区开展比较研究,分析总结山东省碳排放的演化规律,进而讨论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对山东省碳排放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应用Kaya恒等式采用IPCC的清单计算方法,对山东省及相关地区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并根据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山东省碳排放的演化规律;进而重点研究了区域经济发
关键词:
碳排放 低碳经济 能源消耗 能源战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雷征 董捷
采用武汉城市圈1997-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计算各城市及武汉城市圈整体的信息熵、均衡度,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的规律和驱动因素。研究结论:①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均质性较差,但趋向于合理方向发展;②影响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的驱动因素众多,其中土地内在的特性和规律及政策、产业结构、区位可达性等外部因素尤为重要。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任晓亚 张志强
科学奖励是有关科学共同体对特定科学发现成果的共识性学术认可评价,是反映科学发展重要突破、进展脉络和趋势的一扇窗口。为了厘清科学奖励相关研究的阶段特点、内容与规律、问题与趋向,本文综合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从科学奖励的有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出发,聚焦于科学奖励获得者(科学发现生产者)与获奖成果(科学发现本身)两大研究主题对象,由点至面,详细梳理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特点与差异,尝试总结基于国际权威科学奖励的科学发现规律研究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未来研究的可能视角与趋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俞小江 孙天法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以及市场引力小的领域。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来实现。这时,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处理市场失灵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市场失灵在科技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存在条件和处理对策进行深入地研究。本文列举了多种市场失灵在科技领域的表现形式,建议通过补贴、统筹规划等方式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关键词:
市场失灵 技术研发 公共支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亚菲 谢清华
本文核算了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8—2011年的区域内物质消耗(Domestic material consumption,DMC)并利用可扩展的随机环境影响评估,模型考察人口、财富、城镇化、产业结构和技术因素对中国区域资源消耗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DMC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资源消耗基本成上升趋势;影响资源消耗增加的最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均GDP和人口,城镇化对区域DMC的增长贡献相对较小,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可以有效减缓资源消耗的增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敏
据新浪科技报道,2007年3月26日,英特尔公司宣布在大连投资25亿美元建立一个生产300毫米(12英寸)晶圆的工厂。这一工厂是英特尔公司在亚洲的第一个芯片生产厂。此前英特尔公司在中国上海浦东和四川成都设有两家封装和测试工厂。在对华高科技产品贸易方面,美国一直采取出口限制政策,这也成为中方解释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有力之词。因此,英特尔公司在华建厂可以称作是中美两国在高科技领域里的里程碑式的合作。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寒 柳飞扬 张梦 顾蕾 周国模
【目的】探讨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以期制定种植业固碳减排方案,促进浙江省种植业低碳绿色转型。【方法】基于浙江省种植业的能源投入数据,使用碳排放系数法评估2006—2021年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的时空演变规律,结合对数平均权重迪氏指数模型(LMDI)对种植业碳排放变化进行驱动因素分析,并采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2—2040年的种植业碳排放量。【结果】(1)2006—2021年,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量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年际变化率为-1.80%,累计碳排放总量为1.29亿t;2006—2012年,碳排放量缓慢上升,2012年达到峰值后急剧下降,平均每年下降2.94%。(2)浙江省种植业的碳排放量呈现中部高南北两侧低的分布格局,中部地区的杭州、金华与台州是浙江省的主要碳排放地区,碳排放量占全省的39.86%。(3)种植业生产效率提高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碳减排起到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口数量增加及农业生产结构上升是引起碳排放量增加的驱动因素,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引起的碳排放变化量占比为41.58%。(4)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2022—2040年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量呈持续下降趋势,2040年的碳排放量下降至2021年的37.20%,其中杭州、嘉兴、绍兴及金华下降幅度最大。【结论】浙江省种植业已实现碳达峰。为保证未来碳排放持续下降,应重点关注农业生产技术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过程中合理施用化肥,提高种植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化现代化,加速实现碳中和目标。图4表2参37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颜端武 白敬毅 李晨晨 江蕊
[目的/意义]开展科技领域技术演进多路径识别及其创新特性分析,可为技术起源探究和技术价值评估提供有效帮助。[方法/过程]构建科技领域专利引证网络,通过Louvain社团检测和SPC主路径提取进行技术演进多路径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技术—功效共词矩阵来探究各技术演进路径的核心技术演化,利用结构洞约束度指标和技术邻近度指标来识别各技术路径节点专利的创新类型。[结果/结论]利用德温特专利索引数据库中1963—2018年柔性显示领域的9121条专利记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地识别科技领域技术演进的多个路径方向及其核心技术,通过结构洞约束度和技术邻近度指标能够有效检测技术演进过程中的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技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腾 贾彬彬 喻惠娟 潘向云
文章从两阶段视角和动态关联性出发,打开生态福利系统内部结构的“黑箱”,同时将跨期连接因素纳入生态福利绩效的测算框架之中,通过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动态网络SBM模型对2012—2021年中国省域生态福利绩效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地理探测器从内源与外源两个层面对影响中国省域生态福利绩效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展开探究。结果表明:(1)2012—2021年,生态福利整体绩效均值为0.508,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且区域之间呈现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分布格局。(2)经济福利效率明显高于生态经济效率,说明生态经济效率偏低是导致中国生态福利绩效不高的主要原因。(3)驱动因素中,人均能源消耗量和对外开放程度分别为内源性与外源性驱动因素的主导因子,且内源性与外源性驱动因素的双因子交互作用皆以非线性增强为主,以双因子增强为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建军 汪浩瀚
本文采用空间统计学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就我国省域贸易开放的空间相关性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全域Moran指数揭示了我国省域贸易开放水平的正向空间相关特征,局域Moran散点图的变化展示了不同省域贸易开放集聚特征的空间演化路径。进一步的空间面板自回归模型和空间面板误差模型的估计结果不仅再次肯定了省域贸易开放的空间相关性,而且证实了金融发展水平、外资利用规模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对省域贸易开放的显著促进作用。依据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估计的结果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贸易开放 空间分布 空间权重 空间计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菲 韩淑敏 胡玉昆
以洋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长期水文气象观测数据和数值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洋河流域径流的年际、年内分配规律及典型丰、枯年份的变化,进而建立了降雨-径流关系模型,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洋河流域径流量存在减少趋势,尤其是80年代后下降趋势更明显;径流的减少除了受气候变化影响外,人类活动如工农业生产取水、人口增加导致的生活用水激增以及水库截流蓄水等水土保持措施是导致径流量减少的主要的原因,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径流减少量占径流减少总量的83.2%。
关键词:
洋河 经流减少 降雨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光峰涛 李琳 洪水峰
碳生产率将经济高质量发展、能源技术创新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联系,碳生产率水平的整体提升关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研究采用LMDI模型与PDA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测度和考察2006—2019年中国全国及各省碳生产率的动态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讨论了各省对全国碳生产率变动的贡献与差异。研究发现,各省碳生产率演进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并受技术效率效应、生产技术效应、资本能源替代效应、劳动能源替代效应、能耗强度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地区格局效应等因素驱动,江苏、山东和广东等省份对全国碳生产率提升贡献较大。研究为推动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应对全球资源短缺与气候变化提供理论参考与政策支持。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李奕嬴 朱军文
[目的/意义]奖项是18世纪出现的一种制度化的科研成果评价形式。国际学术奖项种类繁多,每一领域众多奖项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程度却不尽相同。以经济学为例,以文本挖掘的方法客观地甄别出一份较具代表性的经济学国际学术奖项清单,并对其相互关系和影响力大小进行分析。[方法/过程]通过对《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的31个国家67所世界一流大学,228份经济学专业的教师简历进行文本挖掘研究,筛选出24项经济学国际学术奖项。运用Node XL软件,依托2016年最新获奖人信息制作经济学国际学术奖项关系图谱。[结果/结论]研究发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