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6)
- 2023(14929)
- 2022(12951)
- 2021(11993)
- 2020(9885)
- 2019(22644)
- 2018(22731)
- 2017(43262)
- 2016(23283)
- 2015(26291)
- 2014(26468)
- 2013(26301)
- 2012(24757)
- 2011(22495)
- 2010(22838)
- 2009(20996)
- 2008(20313)
- 2007(17911)
- 2006(16158)
- 2005(14712)
- 学科
- 济(113748)
- 经济(113630)
- 管理(63341)
- 业(61004)
- 企(49045)
- 企业(49045)
- 方法(41738)
- 数学(35611)
- 数学方法(35260)
- 中国(30461)
- 地方(29114)
- 农(27338)
- 业经(24031)
- 学(24005)
- 财(21373)
- 农业(18720)
- 贸(18258)
- 贸易(18244)
- 制(17713)
- 易(17564)
- 地方经济(17026)
- 融(16691)
- 金融(16690)
- 和(16465)
- 环境(16364)
- 银(16264)
- 银行(16218)
- 理论(16027)
- 行(15676)
- 技术(15186)
- 机构
- 大学(340291)
- 学院(337936)
- 济(142864)
- 经济(139820)
- 管理(131224)
- 研究(123245)
- 理学(112216)
- 理学院(110884)
- 管理学(109132)
- 管理学院(108521)
- 中国(90960)
- 科学(74982)
- 京(74160)
- 财(63110)
- 所(63022)
- 研究所(57158)
- 农(54491)
- 中心(54160)
- 江(50256)
- 财经(49842)
- 业大(48663)
- 北京(48011)
- 范(46580)
- 师范(46153)
- 经(45164)
- 院(44458)
- 经济学(42835)
- 农业(42292)
- 州(40901)
- 经济学院(38187)
- 基金
- 项目(224457)
- 科学(175643)
- 研究(165992)
- 基金(161116)
- 家(140747)
- 国家(139279)
- 科学基金(118183)
- 社会(104332)
- 社会科(98787)
- 社会科学(98759)
- 省(87379)
- 基金项目(85173)
- 自然(75292)
- 教育(74933)
- 划(73591)
- 自然科(73456)
- 自然科学(73442)
- 自然科学基金(72106)
- 编号(67566)
- 资助(66563)
- 成果(55803)
- 发(52203)
- 重点(50340)
- 部(49268)
- 课题(47219)
- 创(46130)
- 创新(43025)
- 国家社会(42527)
- 科研(42189)
- 教育部(42054)
- 期刊
- 济(168734)
- 经济(168734)
- 研究(107806)
- 中国(68338)
- 学报(52572)
- 管理(50523)
- 农(50184)
- 科学(49409)
- 财(45563)
- 大学(39557)
- 教育(39391)
- 学学(37027)
- 农业(35095)
- 融(31294)
- 金融(31294)
- 技术(29981)
- 经济研究(27143)
- 业经(26409)
- 财经(24622)
- 问题(21403)
- 经(21159)
- 图书(18864)
- 业(18182)
- 技术经济(17808)
- 理论(16519)
- 科技(16379)
- 贸(16086)
- 世界(16003)
- 现代(15782)
- 商业(15300)
共检索到520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据《2006年海洋经济公报》显示,"十五"期间,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显著。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并且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通过对世界海洋经济发展进行分析以及对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进行比较研究,对比世界以及沿海各国海洋经济发展特点,最终总结出世界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海洋产业 沿海国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福柱 孙明艳
新形势下发展海洋经济对于沿海地区调整经济结构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文章采用产值份额测算海洋经济的直接贡献,使用海洋经济的引致增长弹性、引致财政弹性、引致就业弹性和引致技术进步弹性测算其间接带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第一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主要体现于其对地方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方面,海洋第二、三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则表现为较强的间接带动效应。由于地区海洋主导产业部门的不同,各省(市)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强度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从4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沿海地区 带动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继良 高志霞 杨荣
由于历史演变、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等方面的不同,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呈现非均衡状态。本文对沿海11省市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及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对等,73%的地区海洋经济效率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与绩效协调性有待提高。
关键词:
沿海地区 海洋经济 水平评价 效率测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殷克东 李兴东
本文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构建了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熵值法、灰色关联分析、PCA和AHP等方法分别构建了测度模型;采用Kendall方法和模糊聚类法对2002~2008年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结果进行了分析;针对典型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变迁动因进行了因素对比分析;通过动态分析、结构分析探明了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变动的关键因素及内在关联效应,为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翟仁祥
对中国沿海地区2009—2016年海洋经济产出数据的LMDI全分解结果表明:沿海地区经济总量规模、陆海统筹发展、海洋资本价值构成、海洋科技创新四个指标表现为增量效应,而海洋劳动效率、海洋资本产出表现为减量效应,两类效应共同对全国海洋经济增长起到增量效果;六种效应的变异系数绝对值揭示出陆海统筹发展效应对海洋经济发展具有稳定贡献;海洋劳动效率、海洋资本价值构成两种效应,显示沿海地区的海洋劳动和海洋资本的空间效应有助于海洋三次就业结构和海洋经济结构升级。从加快海洋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沿海地区海洋经济质量和竞争力、加大陆海统筹发展力度,促进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融合发展、提高海洋生产要素投入效率,加快海洋经济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加快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质量四个方面提出推动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杨
2012年,我国将"海洋强国"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要提升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海洋权益,为我国海洋开发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战略指导。在新形势下发展海洋经济对于我国沿海地区调整经济结构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本文采用产值份额测算海洋经济的直接贡献,使用海洋经济的引致增长弹性、引致财政弹性测算其间接带动效应。在此研究基础上,针对海洋经济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沿海地区 带动效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范帅邦 赵丽玲
以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KC曲线)为理论基础,选取2001—2013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无机氮浓度、石油类浓度、磷酸盐浓度、生活污水排放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作为海洋环境指标,采用人均实际GDP作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通过拟合方程建立最优模型,综合分析经济指标与海洋环境指标之间的关系。辽宁沿海经济带综合EKC曲线处于"冲突"阶段,大连和锦州综合EKC曲线呈正"U"型,而盘锦、丹东、营口和葫芦岛呈倒"U"型。通过产业结构变化模型、变异系数及其单尾概率的方法,对综合EKC曲线特征的成因进行剖析。除盘锦外,辽宁沿海经济带其他各子区以工业发展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资源过度消耗,污染物过度排放,造成海洋环境恶化。将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华 姚星垣
金融发展和技术进步是拉动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基于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因素的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是当前拉动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技术进步的作用较弱,两者的协同作用效应并不显著。进一步对环渤海、东海和南海区域的研究表明,各区域拉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有所区别。因此,海洋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保持各要素之间的相对均衡发展;其次要以金融创新为抓手,让金融与科技在海洋经济领域充分融合,发挥更大的内在协调作用。此外还需因地制宜,依据禀赋特征,制定差异化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关键词:
海洋经济 金融发展 技术进步 金融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白福臣
文章建立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灰色综合评价模型,选取了11个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运用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中国11个沿海省(区、市)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及比较分析,评价结果基本上能反映中国沿海地区当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昭侠
从当前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经济战略态势的视角,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观察和解析:全球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亮点;许多国家都把海洋开发定为基本国策,加紧调整或制定新的海洋战略和政策,加大海洋开发和管理力度,试图在未来的国际海洋竞争中抢占先机。从江苏沿海经济发展国家意义的层面,探讨江苏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新取向: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落实国家的海洋发展战略;填平沿海洼地,实现国家沿海经济版图连续完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国家生产力布局。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江苏沿海经济 战略新取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震 孙嘉泽 杨霞 刘树鑫 胡渊
通过构建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指数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指标体系,利用综合响应度模型和核密度估计方法,对2001—2013年我国海洋经济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响应强度的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001—2013年综合响应强度整体处于中、高响应水平,响应强度高值地区提升减缓,低值地区提升较快,差距逐渐减小,表明我国海洋经济与沿海经济发展关系日趋紧密,海陆统筹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升。(2)2001—2007年我国沿海11个省份50%的地区属于低响应状态,2008年以来仅海南处于低响应状态,研究期内天津、广东的综合响应水平位次无明显变化,山东、江苏、河北、广西、海南位次均有所提升,而上海、浙江、辽宁、福建位次有所下降。相比之下,位次提升地区更加注重技术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效益提升迅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先声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明显高于内陆地区和内地城市。如广东省,1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近7.2倍。平均每年递增速度为20%以上;顺德县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8.3倍。13年平均年递增18.8%;深圳10年来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76%,工农业总产值增长69%,财政收入增长65%,大大高于内地和全国9%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出现这种差距,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盖美 赵丽玲
辽宁省是东北唯一的沿海省份,而海洋环境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和承载,因此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和海洋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海洋环境两个方面科学合理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研究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协调性。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发展尚处于略好于动态平衡却远不足于明显协调阶段。从时间序列上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并非对各区均有利且弊端明显,以2008年较2005年为例,虽然盘锦、丹东、葫芦岛和锦州地区协调度呈上升趋势,而营口和大连地区协调度却呈下降的趋势。并且通过产业分解和G...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纪玉俊
海洋产业集群与沿海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关系。从互动发展的内涵及特点来说,两者是通过发展中的质与量两方面实现互动,而且在不同的阶段质与量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从具体效应来看,海洋产业集群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可以体现在区域创新、就业拉动和产值增加等方面,而沿海区域经济则对海洋产业集群的支持效应可以体现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和人力资本等方面。就前者而言,通过"AN1N2—CRE"的分析框架,从不同角度依次分析了其带动效应;就后者来说,则根据海洋产业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了沿海区域经济的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贵斌
沿海海洋经济发展集成创新之路的选择和实施,首先要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科学认识外部环境变化并作出有效的符合实际的战略决策;其次要遵循海洋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系的综合调节,强化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合力、动态协调以及可持续,实现各项创新要素的全方位优化、合理搭配和有效协同;还要加强集成管理,形成综合协调机制,以提高海洋经济系统的、综合的、有效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上新台阶。
关键词:
海洋经济 集成创新 协调机理 发展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