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78)
2023(14730)
2022(12761)
2021(11669)
2020(9834)
2019(22560)
2018(22143)
2017(43032)
2016(23231)
2015(25894)
2014(25643)
2013(25471)
2012(23471)
2011(21137)
2010(20699)
2009(18513)
2008(17920)
2007(15373)
2006(13397)
2005(11462)
作者
(68471)
(56888)
(56633)
(53488)
(36200)
(27486)
(25468)
(22512)
(21578)
(20104)
(19395)
(19182)
(18007)
(17728)
(17581)
(17372)
(17346)
(16968)
(16430)
(16123)
(14339)
(13829)
(13662)
(12856)
(12784)
(12518)
(12394)
(12329)
(11361)
(11243)
学科
(93523)
经济(93422)
管理(66729)
(61953)
(50689)
企业(50689)
方法(47507)
数学(41774)
数学方法(41435)
(28739)
贸易(28727)
(27933)
(23962)
(23925)
中国(23108)
(20617)
业经(19664)
地方(18544)
环境(17876)
农业(15919)
(15294)
(14907)
(14857)
财务(14847)
财务管理(14818)
技术(14783)
(14352)
企业财务(13950)
理论(13867)
(13703)
机构
大学(331134)
学院(328273)
(135732)
经济(133161)
管理(131459)
理学(115605)
理学院(114392)
管理学(112495)
管理学院(111951)
研究(109947)
中国(79992)
科学(69487)
(69153)
(58606)
(58471)
(55126)
业大(54200)
研究所(50746)
中心(49076)
财经(48453)
农业(46713)
(45411)
(44396)
北京(42868)
经济学(41286)
(40432)
(40315)
师范(39797)
经济学院(37845)
(36766)
基金
项目(235999)
科学(184405)
基金(172916)
研究(166196)
(153085)
国家(151911)
科学基金(129567)
社会(105894)
社会科(100643)
社会科学(100620)
基金项目(92709)
(91204)
自然(86537)
自然科(84513)
自然科学(84490)
自然科学基金(83004)
(77368)
教育(75222)
资助(71334)
编号(65400)
重点(52938)
(52150)
成果(50794)
(49989)
(49192)
科研(46236)
创新(45951)
教育部(44439)
课题(44349)
计划(44020)
期刊
(135557)
经济(135557)
研究(91890)
学报(58679)
中国(54797)
(51192)
科学(50638)
管理(45204)
大学(43442)
(41941)
学学(41422)
农业(35533)
教育(28905)
(26174)
金融(26174)
技术(25542)
经济研究(23252)
财经(23001)
业经(22617)
(20947)
(19566)
问题(19105)
(18754)
国际(17435)
科技(16913)
技术经济(15665)
(15524)
商业(15396)
理论(15386)
业大(15204)
共检索到461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白艳萍  张昱  吴西弦  
研究对外贸易对碳排放量的影响,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贸易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对于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采用因素分解法,选取2003年、2007年和2011年3个时间点的数据,定量测算我国主要工业行业出口贸易通过规模、结构和技术3种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一个计算期内,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为正,结构效应为正,技术效应为负,在第二个计算期内,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为负,结构效应为负,技术效应为负,并据此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玉桃  罗蕴怡  
文章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广东省1985—2011年的出口贸易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协整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在误差修正模型中,结果也表明了广东省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二者之间在短期内存在紧密联系。文章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创新和推广低碳技术、构建碳交易平台、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和完善法律法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艳萍  赵乐微  
采用因素分解法,结合计量分析方法与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04、2008和2012年三个时间点的数据,定量测算我国主要工业行业出口贸易通过规模、结构和技术三种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一个计算期内,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为正,结构效应为正,技术效应为负,在第二个计算期内,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为负,结构效应为负,技术效应为负,并据此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天凤  张珺  
结合计量分析方法与因素分解法,选取我国198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及1998年和2007年两个时间点的数据进行分析,检验了我国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并定量测算了出口贸易通过三种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出口贸易是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为正,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为负,由于规模效应大大超过了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之和,总效应为正,出口贸易的扩大会对我国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卞淑贤  
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可以分解为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基于因素分解方法,对安徽省主要工业行业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安徽省主要工业行业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为正,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为负;3种效应累加得到的总效应为负,说明出口贸易对安徽省碳排放的减少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凤琴  齐琪  齐新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关于如何协同实现"十二五"规划设定的外贸增长目标和碳排放减排目标,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采用因素分解分析法,以北京市各主要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选取北京市2001年、2006年和2011年三个时间点的数据进行分析,定量测算"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出口贸易通过三种效应对工业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市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为正,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为负,由于规模效应大大超过了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之和,因此总效应为正,出口贸易的扩大会对北京市碳减排产生不利影响,并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怀政  林杰  
文章基于改进的出口贸易碳排放效应理论模型,采用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构建了变系数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对出口贸易的碳排放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结论显示:工业出口贸易的碳排放效应比较显著,行业规模、贸易结构、市场化程度、出口依存度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作用;不同行业碳排放效应的强度与方向存在明显差异;减少碳排放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市场效率、合理调整出口贸易依存度、科学管理出口贸易。最后,就我国如何深层次参与国际气候制度建设,减少与贸易相关的碳排放,促进我国工业行业出口贸易低碳化、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应对思路与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怀政  
近年来,如何基于环境承载量约束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受到许多国家高度关注,关于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理论探索也逐渐进入主流经济学的前沿。文章试图基于中国主要外向型工业行业对中国出口贸易的环境效应予以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一方面,出口贸易增长促进了出口结构优化与技术进步,从而对环境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另一方面,巨大的规模负效应掩盖了出口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对环境影响的正效应,进而导致出口贸易对环境影响的总体负效应。因此,从长远来看,即便目前面对全球经济衰退,健全与贸易有关的环境规制政策体系,切实促进出口贸易环境成本内部化仍势在必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广月  宋德勇  
首先根据碳排放因素分解法计算出我国1980-2007年的碳排放量,然后实证分析了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显示:3个变量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出口贸易是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不是碳排放的Granger原因;碳排放对出口贸易的响应强度不断增强,至第5期达到最大值,随后不断减少,直至达到最小值;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响应强度从第2期开始由负变正,且不断增强,至第8期达到最大值,而后减少。鉴于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琳琳  覃正  
文章利用2002~2010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以及我国主要行业企业景气度指数季度数据构建了VAR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我国制造业和建筑业与进出口贸易关系较其它行业紧密的结论,随后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对进出口贸易与我国主要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给出了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铁瑛  张明志  
本文利用1999-2012年中国33个行业面板数据,根据要素密集型的不同进行行业分类,就工资变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工资上升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总体上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会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出口贸易却形成促进作用。在工资上升的背景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抑制了出口贸易的增长,这一点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从动态的角度看,工资上升对整体行业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是逐渐减弱的,工资上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U型"的特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爱东  曾辉祥  周琼  
基于Tapio脱钩模型和Kaya恒等式,运用LMDI方法,构建了扩展的Tapio脱钩模型。选取1990—2011年中国碳排放和出口贸易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碳排放与出口贸易的脱钩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990—2011年期间中国碳排放与出口贸易总体呈弱脱钩关系,而16个分行业的脱钩状态存在差异;出口贸易增长与碳排放增加正相关,1990—2011年中国碳排放与出口贸易脱钩弹性指数及分解指标显示,能源结构与能源碳排放强度因素应当引起关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爱东  曾辉祥  刘文静  
出口贸易作为国内污染排放的"三大引擎"之一,加剧了中国能源耗费和碳排放。根据1990-2011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耗量,采用IPCC方法估算了1990-2011年中国碳排放量;基于1990-2011年中国碳排放量和出口贸易额之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碳排放量与出口贸易之间的Tapio脱钩模型,判别了中国碳排放量与出口贸易之间的脱钩状态;借鉴Kaya恒等式,运用LMDI方法进一步构建了扩展的Tapio脱钩模型,对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1年间,中国碳排放总量与出口贸易额均保持高速增长;该期间中国碳排放与出口贸易总体呈弱脱钩关系,而16个分行业的脱钩状态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毛熙彦  贺灿飞  王佩玉  许蕊  胡醒木子  贺舒琪  
环境产品贸易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新途径。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设备等方面具有优势,环境产品贸易有利于落实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分析中国1996—2019年环境产品进出口规模、产品结构与贸易网络结构的变化,应用LMDI方法将碳排放分解为排放强度、能源效率、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四个分量,借助ARDL-ECM模型验证环境产品贸易与碳排放的协整关系及长短期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环境产品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表现为短期促进作用和长期抑制作用。(2)环境产品贸易主要通过促进能源效率的碳减排效应、抑制经济增长的碳排放效应而推动碳减排。(3)贸易产品专业化短期有利于碳减排,但从长期看多元化更有利。贸易影响力提升短期对碳减排有利,但对进口的长期依赖不利于碳减排。(4)碳减排不只靠能源相关产品,非能源相关产品贸易同样能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而推动碳减排。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白胜玲  崔霞  
本文选取与我国贸易关系最密切的三个国家(地区)——美国、欧盟、日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月度数据,构建实证模型,运用协整检验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别研究出口退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出口退税的增长对三个主要贸易国(地区)的出口贸易存在着稳定的积极促进作用;而在短期会出现延迟出口或挤占出口的现象,导致当期出口贸易呈反方向变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