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69)
- 2023(4191)
- 2022(3594)
- 2021(3388)
- 2020(2950)
- 2019(6641)
- 2018(6556)
- 2017(11815)
- 2016(6580)
- 2015(7449)
- 2014(6992)
- 2013(6774)
- 2012(6525)
- 2011(5844)
- 2010(5922)
- 2009(5350)
- 2008(5211)
- 2007(4732)
- 2006(4273)
- 2005(3952)
- 学科
- 济(23229)
- 经济(23186)
- 业(14877)
- 管理(14185)
- 企(11382)
- 企业(11382)
- 方法(9641)
- 数学(8399)
- 数学方法(8276)
- 中国(7764)
- 农(7586)
- 学(7407)
- 财(5913)
- 贸(5275)
- 贸易(5271)
- 易(5172)
- 农业(4743)
- 制(4712)
- 业经(4490)
- 融(4274)
- 金融(4274)
- 地方(4004)
- 银(3949)
- 银行(3912)
- 行(3774)
- 策(3551)
- 和(3466)
- 技术(3363)
- 理论(3348)
- 及其(3346)
- 机构
- 大学(92244)
- 学院(88869)
- 研究(40267)
- 济(35135)
- 经济(34422)
- 中国(28848)
- 管理(28668)
- 科学(27774)
- 农(26581)
- 理学(24158)
- 理学院(23786)
- 管理学(23172)
- 管理学院(23030)
- 所(22957)
- 农业(21682)
- 京(21449)
- 研究所(21206)
- 业大(18888)
- 中心(17410)
- 财(15905)
- 江(14521)
- 院(14332)
- 省(14009)
- 北京(13696)
- 农业大学(13424)
- 科学院(13283)
- 业(12829)
- 室(12571)
- 财经(11944)
- 范(11526)
- 基金
- 项目(63840)
- 科学(48349)
- 基金(46461)
- 家(45940)
- 国家(45145)
- 研究(40368)
- 科学基金(35120)
- 自然(24993)
- 社会(24459)
- 自然科(24408)
- 省(24403)
- 自然科学(24394)
- 自然科学基金(23995)
- 基金项目(23767)
- 社会科(23049)
- 社会科学(23038)
- 划(22473)
- 资助(19548)
- 教育(18019)
- 重点(15674)
- 计划(15086)
- 编号(14278)
- 发(14260)
- 部(13947)
- 科技(13797)
- 创(13395)
- 科研(13142)
- 业(12731)
- 创新(12613)
- 成果(12379)
共检索到146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晓麒 彭杰 张钊 邱深 姚晓芬 杜轩 杨国正
为探讨长江流域棉区基于“增产不增投”理念的油菜收获后直播棉花合理施氮量,选用早熟棉品种华棉3097,于2022-2023年开展大田试验,考查施氮180(N180)、210(N210)、240(N240)、270(N270)、300(N300)、330(N330) kg/hm2棉花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和产量表现。结果显示:N270和N300棉花产量相当,但高于N180和N330。N270水平下2 a平均籽棉产量比N180和N330分别提高7.0%和5.4%,该施氮量的单位面积铃数比N180和N330分别高24.9%和21.6%,各施氮水平间株高、果枝数、果枝起始高度、绿叶数和节位数表现类似。棉花冠层透光率随生育进程降低,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冠层高度30~50 cm和棉行20 cm内,N270比N330高23.9%,比N180低10.0%,与N300相当。N27(0N300)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高于N180和N330;N270胞间CO2浓度低于N180和N330。可见,油菜收获后直播棉花施氮270 kg/hm2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可以增加单位面积铃数,改善冠层透光状况,提高光合性能,从而获得较高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强毅 吴文斌
[目的]文章以提升耕地复种为切入点,从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与利用的角度研究我国粮食产量潜力,能为国家科学优化水土资源配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引入收获面积差的概念,在作物单产与耕地面积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从提升复种的角度估算我国收获面积差及其产量潜力。[结果]2005年左右网格尺度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不同水资源分配情景下,中国可收获面积差在0.135亿~0.363亿hm~2(约合2亿~5.4亿亩)之间波动;第二,与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水平下可能获得的作物产量相结合,该收获面积差最高可转化成7.4亿t的产量潜力;第三,最实际情况下,通过水资源、作物类型、灌溉措施3方面配置,我国拥有0.135亿hm~2(2亿亩)收获面积差,其可转化为1.17亿t的产量潜力,相对于现实产量5.97亿t,约增产19.6%。第四,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时拥有好的水热条件与相对优良的灌溉设施,而该地区较大的收获面积差与产量潜力说明其水土资源利用还有较高的调整优化空间。[结论]粮食总产受作物单产、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等3个方面综合影响,但前两大因素对我国粮食产量潜力的贡献已经非常有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强毅 吴文斌
[目的]文章以提升耕地复种为切入点,从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与利用的角度研究我国粮食产量潜力,能为国家科学优化水土资源配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引入收获面积差的概念,在作物单产与耕地面积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从提升复种的角度估算我国收获面积差及其产量潜力。[结果]2005年左右网格尺度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不同水资源分配情景下,中国可收获面积差在0.135亿0.363亿hm2(约合2亿5.4亿亩)之间波动;第二,与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水平下可能获得的作物产量相结合,该收获面积差最高可转化成7.4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艳大 汤亮 张玉屏 朱相成 曹卫星 朱艳
【目的】旨在解析水稻(Oryza sativa L.)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截获量及其分布与叶面积和产量的关系。【方法】以2个不同株型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高、中、低3个施氮水平,构建不同的群体冠层结构,于拔节至成熟期系统测定水稻冠层PAR截获量及其分布、以及叶面积和产量。【结果】水稻群体向上累积叶面积指数的垂直分布呈S型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R2>0.99);抽穗期、抽穗后17d和成熟期的冠层最大叶面积密度分别出现在0.53、0.56和0.60的相对冠层高度左右;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冠层上中部的相对叶面积密度呈递增趋势,而冠层下部的相对叶面积密度呈递减趋势。PAR截获率(FIPAR...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隗明 刘启鑫
双低油菜中双5号不同施氮量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下,中双5号角果生长规律均呈“S”型曲线,遵循慢—快—慢的生长规律。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增长速度快慢和增长持续期长短两方面。分析表明三种处理主轴角果面积增长过程差异不显著;增长持续期对千粒重影响最大,其次为平均增重速度;分析施氮水平与叶面积、叶面积与角果皮面积,角果皮面积与产量的数量关系,前二者为线性关系,后者是非线性关系。
关键词:
双低油菜,施氮水平,角果生长,光合面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